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梅州金柚贮藏期的真菌病害有柚果绿霉病、柚果炭疽病、柚果黑腐病、柚果焦腐病和柚果酸腐病等 5种引起。从几个安全性较高的保鲜剂中筛选出 1个混用配方 ,该配方对贮藏柚果防腐保鲜效果明显 ,贮藏5个月无病斑好果率达100% ,6个月也只有20%的柚果出现少量病斑 ,且柚果几项质量指标都较好。  相似文献   

2.
彭昌家 《植物医生》2001,14(5):43-43
南充市常年产鲜甘薯180万t左右 ,是全市淀粉加工和牲畜饲料的主要粮食作物。每年冬季因黑斑病等病害影响 ,都要造成20%左右的窖贮腐烂损失。对此 ,笔者于1998年至1999年进行了甘薯防腐保鲜剂防治甘薯贮藏期病害试验 ,1999年至2001年在全市推广 ,取得了显著效果。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5%甘薯防腐保鲜剂(简阳国光实业公司生产) ,对照药剂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江苏吴县农药厂生产)。1.2供试品种南薯88。1.3试验处理与方法试验选择在南充市农业科学所院内的一个地下大屋窖内进行 ,1998年11月…  相似文献   

3.
柑桔果实贮藏,由于受青霉病、绿霉病、蒂腐病等危害,贮藏时间缩短,烂果严重,损失甚大.为寻求较好的防腐保鲜药剂,延长贮藏保鲜期.1989年冬我们作了用培福朗防治柑桔果实贮藏病害的试验,现将其结果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异常气候和不合格农资产品大量销售使用的影响,在柑桔生产上常常出现一些突发型的生理性病害,柑农大都不能及时正确地采取矫治办法,致使发生病害的地方产量损失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宜昌市近年来发生的两种突发型生理性病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和会诊求证,并指导柑农实施正确的矫治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两种突发型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原因、症状表现和矫治方法报道如下,供农业技术人员及广大柑农在生产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5.
柑桔类病毒病害的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国庆 《植物保护》1994,20(6):34-35
柑桔类病毒病害的检测技术陈国庆(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黄岩317400)类病毒(viroid)是一种不同于真菌、细菌和病毒等的植物病原因子,可引起许多植物发生病害。柑桔裂皮病和木质陷孔病都是由类病毒或类病毒复合物引起,可导致树势衰退,植株矮化,树冠生...  相似文献   

6.
甘肃玉米主要病害发生动态调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掌握甘肃玉米病害的发生动态,明确主要病害的流行趋势,采用随机抽查法调查了甘肃庆阳、平凉、天水、陇南、定西、武威和张掖7个市/地区的玉米病害类群。结果表明,普通锈病、红叶病和穗腐病普遍发生并较严重,在7个市/地区的平均病株率分别为81.6%、80.6%和77.3%;大斑病、纹枯病、交链孢叶斑病、茎腐病、小斑病、瘤黑粉病和鞘腐病局部发生较重,在7个市/地区平均病株率分别为83.3%、44.9%、29.1%、27.5%、25.6%、14.4%和8.3%,矮花叶病和丝黑穗病普遍发生但发病较轻,在7个市/地区病株率分别为3.1%和1.1%,但矮花叶病在旱作区平凉市依然严重,丝黑穗病在武威市和张掖市的玉米制种田发病率依然较高。调查表明,甘肃玉米叶部病害、穗腐病和茎腐病有加重趋势,今后应该加强多病害抗性品种选育和防治用化学药剂的筛选研究。  相似文献   

7.
雷势贤 《广西植保》2007,20(3):18-19
试验结果表明:用25%咪鲜胺乳油500~750倍浸泡柑桔果实1min,可有效防治柑桔贮藏害,防效达81.2%~91.5%,持效期长达60d以上,且对柑桔果实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易良湘 《植物医生》2000,13(3):26-26
柑桔白粉病在五桥各柑桔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减产10%,重的可达30%以上。1997年以来,我们开展该病的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危害症状。 柑桔白粉病主要危害柑桔新梢、嫩叶及幼果。 嫩叶上病斑为白色霉斑,呈绒毯状。霉斑在嫩叶正反两面均可产生,大多近圆形。  相似文献   

9.
龚标勋 《植物医生》2003,16(5):31-32
柑桔采收后在贮藏、运输过程中常因多种病害危害造成烂果。其中最主要的病害有青霉病、绿霉病、黑腐病、炭疽病、褐斑病和桔火病等 ,对于此类病害应掌握好合适时机进行防治。1 杜绝病源采收后 ,贮藏前要严格选果 ,去除带有病菌及伤口果实 ,以减少病源。2 适时采收远程运输、贮藏的果实不必要求全熟 ,采收期以果实八成熟度为宜。因为这时期 ,柑桔果实内在品质已达到商品要求 ,含酸量较高 ,含糖量略低 ,耐藏性好 ,不容易发病腐烂损失。3 浸果处理柑桔果实采收后应及时用杀菌剂浸果处理 ,以杀灭果实表面上的病菌 ,杀菌剂可选用 5 0 %施保功…  相似文献   

10.
大、小麦是大丰市夏熟的粮食作物,90年代种植面积稳定在42000hm2。危害麦类的病害种类较多,随着品种更换、栽培技术的改进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病害的发生种类及危害程度与80年代比有较大的差异。现将90年代麦类病害发生动态及其重发原因初步分析如下:190  相似文献   

11.
柑桔黑刺粉虱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柑桔黑刺粉虱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有效积温,天敌种类和药剂防治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该虫在广东一般1年发生5代,第1代成虫出现份,11月下旬以后若虫和蛹开始越冬,发育起点温度为11.01℃,完成了1个世代所需有效积温为791.27日度。  相似文献   

12.
蒋日盛 《江西植保》2000,23(3):71-73
通过抛秧田主要病虫发生动态调查,对比插秧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抛秧有利于纹枯病水平发展,而不利于垂直发展;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而不利于1代二化螟及稻飞虱的发生为害;对轻发年份的穗瘟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柑橘溃疡病田间消长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年田间系统观察表明 ,柑橘溃疡病的消长 ,在春梢期 ,主要影响因子为气温。 4月下旬平均气温 2 0℃持续 1 0~ 1 5d ,田间始病 ;平均气温 2 5℃连续 3d ,田间进入病情激增期。在夏、秋梢期 ,主要影响因子为湿度和降雨。相对湿度低于 70 % ,不利于发病 ;持续阴雨或短时大雨极有利于流行。溃疡病的药剂防治应掌握在春梢展叶后 7d用药 ,夏、秋梢则萌芽后即用药。药剂品种以可杀得和百菌清最理想 ,喷药次数以 3次为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调查结果认为,由于水稻抛秧栽培避 过或缩短早、晚稻秧田遇 第一、三代三化 螟卵的机会,致使第一、三代三化螟种群数量下降,从而降低第二、四代三化螟的发生量和为害程度。抛秧地区秧田和本田三化螟的药剂防治次数可以减少。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化学杀菌剂对木霉菌生长的影响,探讨了几丁质添加物对绿色木霉菌菌株L R、LTR-2、哈茨木霉菌菌株Q1、Q2和粉红粘帚霉菌菌株GLR防治棉花病害效果的影响。多菌灵、苯菌灵和甲基硫菌灵在1.66μg/ml时可以完全抑制Q1和Q2的生长,但在2.68μg/ml时才能完全抑制LR和LTR-2的生长。几丁质添加物使L TR-2和Q1防治棉花立枯病的效果完全丧失,但是能使LR从没有防治效果提高到防治效果为34.6%,而对粉红粘帚霉菌的防治效果没有显著影响;对于防治棉花黄萎病来说,几丁质添加物使木霉菌LR、LTR-2和GLR的防治效果降低,但是提高了Q1的防治效果;对于防治棉花枯萎病来说,几丁质添加物能提高所有测定菌株的防治效果。说明不同的生物防治菌株、添加物和病害组合对于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边缘人工绿洲地下水动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通过对人工绿洲内及荒漠对照区不同时期地下水位、水质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绿洲因受灌溉水下渗的影响,与荒漠区相比,地下水位有较大的升高,15年间地下水位上升了2.4m,年平均升高16cm;绿洲地下水位的升高在绿洲开发初期与后期变化较大,前期上升幅度较大(年升高25cm),后期上升幅度较小(年升高10cm);因受灌溉季节的影响,地下水埋深在一年中变化较大,丰水季与枯水季水位相差2m左右,且某些地段超过潜水蒸发临界埋深;随绿洲开发年限的增加,绿洲内地下水质趋于变差,特别是在地势较低地域及灌渠两侧,地下水矿化度较高,某些地段出现卤水(矿化度高达9.29g/l);地下水水质变差及埋深变浅,均可引起土地次生盐渍化。  相似文献   

17.
萤光假单胞杆菌和芽孢杆菌防治苹果叶果病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萤光假单胞杆菌P_(420-4)和芽孢杆菌B_(526-7)及其混合制剂在平板上,对苹果轮纹病菌、炭疽病菌和斑点落叶病菌都具一定拮抗作用。利福平标记发现,P_(420-4)和B_(526-7)在苹果叶果面具有定殖能力。在苹果生育前期,间隔15天,连续3次喷洒混合制剂,后期烂果率、病叶率分别下降70.20~77.27%和39.62~69.31%,百叶鲜重和百果鲜重分别增加29.90~44.83%和16.18~22.40%。离体果实接种试验表明,随着浸果时间的推移,混合制剂抑制苹果炭疽病菌侵染和限制病情发展的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8.
燕麦蚜茧蜂种群动态及其控蚜效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5—1991年在济南进行燕麦蚜茧蜂田间系统调查,明确其种群动态,并将控蚜效能区分为四种类型,提出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该蜂无越冬越夏虫态,抗高、低温能力弱,成蜂存在“突增”“突消”现象,高山与平地、海岛与陆地出现时间一致,我国东部地区发生期相互衔接。据此认为燕麦蚜茧蜂有追随寄主麦长管蚜季节性同步远距离迁飞现象。  相似文献   

19.
王昆  陈佩龙 《昆虫天敌》1991,13(3):137-143
本文通过聚集度指标(包括:C、Ⅰ、C_A、Ⅰ_δ、M/(?)和L/1+(?))测定和Iwao's M-x线性回归模型及其改进模型以及Taylor's幂法则的分析。结果表明棉田小枕异绒螨幼螨个体间相互吸引,其空间格局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α>0,α′>0),在低密度下,个体群呈聚集格局(C>1,Ⅰ>0,C_A>0,Ⅰ_δ>1,M/x>1,L/1+(?)>1,β>1,β′>1),且隶属于具有一个公共K_c(=0.3015)值的负二项分布(α>0且β>1);其聚集速率随种群密度的提高而下降(γ<0)。但在一切密度下,其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提高而加强(a>1且b>1)。棉田小枕异绒螨幼螨最适理论抽样数由n=1/D~2·(1/(?)+3.3170)给出,其种群平均密度由x=0.3015(P_0~(-3.3170)-1)估计。  相似文献   

20.
稻飞虱和纹枯病化控的策略及复合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取田间小区和网室盆栽试验,研究稻飞虱和纹枯病混合发生的化控策略及复合防治指标。结果表明,水稻孕穗期(7月上中旬)用高效、长效、安全药剂扑虱灵和粉锈灵混合防治的“治前控后”化防策略保产效果最佳。试验证明,稻飞虱和纹枯病对水稻有明显的交互作用。组建了稻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虫量(X_(1-2))、纹枯病病株率(X_3)的复合为害损失及动态经济阈值模型。经田间小区、大田应用检验,不仅防效高,保产效果好,而且减少施药次数,保护了天敌,三大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