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疆石河子地区动物性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污染状况。方法在石河子地区选取5个具有代表性动物性食品零售点,对最常食用的生鲜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冻鸡肉、冻虾和冻带鱼8类动物性食品进行随机采样,采用病原分离培养和PCR法对样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进行检测。结果检测8类249份食品样品,细菌分离鉴定阳性样品12份,平均阳性率4.82%;PCR法检测阳性样品36份,平均阳性率为14.46%。结论石河子动物性食品中LM的污染比较普遍,尤以冻鸡肉和冻虾LM污染较重,新鲜猪肉、牛肉和羊肉LM污染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动物性食品中链霉素残留量的研究进展情况,包括动物性样品的前处理及残留药物的分离和检测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磺胺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广谱抗菌药物,因为其疗效好且价格相对低廉,在动物养殖和疾病防治中应用较为广泛。但这类药物在使用后易以原型排出,且大剂量、长时间使用时会造成其在动物产品中的残留,对人的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对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是保证产品食用安全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磺胺类药物由于种类多、使用广泛、在不同动物性产品中的残留情况也不相同,在对其残留进行检测时,应选择合适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和检测。本文介绍了样品前处理的常用方法,如液液萃取等传统方法和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以及基质固相分散法等的原理、优缺点等。对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检测,应用较多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放射免疫法、免疫传感器发和酶联免疫法等,可使实现对产品中药物残留的定性和定量检测,但是也存在需要专门仪器、检测时间相对较长的问题;快速检测方法最常用的就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可以实现对中多种磺胺类药物的快速和定性的检测,是食品种抗菌药物检测技术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通过对动物性食品中抗微生物残留进行初步筛查,确定为阳性的样品在进行实验室的定量检测,是保证产品安全、可操作的基本程序。研究高通量、敏感、快速、操作简便的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技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食品动物使用兽药后,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对消费者可能产生毒害作用,影响人类健康和消费安全,因此,控制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兽药研发和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食品动物兽药残留试验资料主要包括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和休药期确定三个方面内容。本文结合近年来食品动物兽药残留试验注册资料的评审主要内容及常见问题进行综述,旨在为食品动物用兽药的研发与注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动物性食品安全性既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兽药残留超标,动物疫病流行对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近几年在我国发生的“瘦肉精”中毒事件提醒我们:我们的动物性食品生产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应加大动物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6.
浅析动物性食品中性激素残留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牧和养殖业的飞速发展,各种兽药、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然而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违禁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其中激素残留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更值得关注。作者讨论了动物性食品中性激素残留的危害,探讨了利用现代分析技术检测动物性食品中性激素残留的方法,以期为生产中检测激素残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于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恩诺沙星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和休药期;国内外关于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残留的检测方法,如微生物法、酶联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  相似文献   

8.
抗菌类药物在预防、治疗动物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不规范用药、超剂量用药甚至滥用,使动物性食品中抗菌类药物残留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对动物性食品中抗菌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是判定其安全性的重要内容,根据检测的目的和需要,可将检测方法分为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是目前使用最广的现场检测方法;实验室检测方法众多,又可分为抗菌类药物残留的定性检测法和定量检测法,前者主要包括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法(TTC法)、纸片法(PD法)、活性检测法等,后者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毛细管电泳法、生物传感器法和免疫分析法等,可满足不同检测目的和实验条件的需要。作者对肉、蛋、奶中抗菌类药物残留的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技术进行了总结,为更进一步研究快速、敏感、高通量、成本低廉的食品中抗菌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初步了解并分析甘肃省酒泉市部分地区市动物性食品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情况,为相应的膳食安全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于2017年3—10月在酒泉市部分地区随机采集动物性食品共235份,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被检样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235份样品中有14份样品检测含有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检出率5.96%,其中猪肉、鸡肉、鸡蛋、羊肉和牛肉的检出率分别为4.56%(2/43)、4.17%(1/24)、25.00%(5/20)、4.69%(6/128)和0.00%(0/20),且2份鸡蛋样品检测超标,超标率0.85%(2/235);此外,14份阳性样品中恩诺沙星的检出率最高,为64.28%(9/14)。说明酒泉市部分动物性食品存在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新疆伊犁入境人员携带禁止入境的动物性食品中食源性细菌和化学污染物状况,抽检了2016年上半年霍尔果斯口岸截获的部分动物性食品,包括肉灌肠10份、马肉罐头10份、牛奶饮料5份、食用动物油16份、蜂蜜5份、罐头鱼子酱7份、盒装鱼子酱3份、奶油10份,共计66份样品。检测项目有重金属铅含量、添加剂亚硝酸盐含量、微生物污染大肠菌群、致病菌沙门菌和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检测结果表明,沙门菌检出5份,其中马肉罐头、奶油和蜂蜜中各检出1株,食用动物油检出2株,检出率7.5%,其余检测项目结果均低于《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等国家标准中的限定值。新疆伊犁入境人员携带的动物性食品中,食源性细菌污染问题较突出。  相似文献   

11.
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在人类的食物构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动物性食品又主要来自由各种加工饲料喂养的动物。近几年来,由于“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及“瘦肉精”、“二恶英”等事件的不断发生,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动物性食品的安全问题,并致力于做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性的研究与控制工作。欧美等发达国家首先提出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管理理念。今年我国政府也提出了把食品安全监管前移,实行全程监控的新举措。饲料安全是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因素,若想保证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性,首先必须保证饲料的…  相似文献   

12.
食品安全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动物性食品(肉、蛋、奶)是人类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性食品消费比例逐渐增长,它的卫生安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县级畜牧部门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监管负有重要职责。该文就目前县级畜牧部门在监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如何更好地履行监管职责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农药残留检测中采样的步骤、方法、数量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食品数量较大,而且目前的方法大多数具有破坏作用,故不能对全部食品进行校验,必须从整批食品中采取一定比例的样品进行校验。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化验样品,这项工作即称为样品的收集或采样。食品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同一种类的食品,其成分及其含量也会因品种、产地、成熟期、加工或保藏条件不同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同一分析对象的不同部位,其成分和含量也可能有较大差异。从大量、组成成分不均匀的被检物质中采集能代表全部被检物质的分析样品(平均样品),必须采用正确的采样方法。如果采取的样品不足以代表全部物料的组成成分,即使以后的样品处理、检测等一系列环节非常精密、准确,其检测的结果亦毫无价值,甚至导出错误的结论。可见,采样是食品分析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现对采样的步骤、方法、数量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是以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首先,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涉及面非常广泛,与动物解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寄生虫学、分析化学、兽医公共卫生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次,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第三,动物性食品卫生学作为公共卫生的一门重要课程,是食品安全及卫生监管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是动物医学专业(动物防疫检疫  相似文献   

15.
兽药残留对动物性食品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不但影响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危害人体健康,而且还影响动物性食品的国际贸易,本文对引起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现状、原因及其危害进行探讨,提出控制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颜喜俊 《当代畜牧》2014,(36):60-61
动物性食品由于受到环境中生物、化学、物理等因素的影响,在生产和流通等诸多环节中有可能受到污染,使其安全性降低,引起人的食源性疾病和人畜共患病。控制动物性食品污染对防止动物性食品污染、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无公害动物性食品生产过程的管理因素入手,深刻分析了国家标准体系对养殖行业的指导作用,探究畜禽养殖业的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和监管方式,以期全面提升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8.
磺胺二甲嘧啶是畜禽生产中常用的抗菌药物,但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或滥用可导致动物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人食用含有磺胺二甲嘧啶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后,会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有致癌等毒副作用。欧美各国和我国均将其列为兽药残留监控的重点。磺胺二甲嘧啶检测常用的有气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由于对检测设备、环境条件、操作技能要求高,同时受检测周期长:小批量检测成本高等因素的限制,在基层推广应用较为困难。磺胺二甲嘧啶检测快速筛选酶联免疫法(ELLSA方法)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进行的。样品前处理简单,检测时间短,可同时检测多个样品。  相似文献   

19.
动物性食品中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微生物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部于2003年1月22日发布第236号公告,发布12个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方法之九:动物性食品中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微生物法。 动物性食品中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微生物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性食品中青霉素类抗生素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以青霉素酶法进行判定。 4.2 试剂和材料 以下所用试剂,除特别注明者  相似文献   

20.
动物性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大家所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因此,动物性食品安全是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本文简述了动物性食品及安全的概念和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意义;指出了我国及毕节市七星关区动物性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因素;提出了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对策措施: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氛围,健全监管体系、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疫病防控、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测力度、提高投入品监管能力,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带动动物性安全食品生产,健全安全协调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