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桃树流胶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尚伟 《农家参谋》2008,(12):16-16
1.症状桃树流胶病又名桃树脂病,是一种非侵染性病害,枝干上表现为从病斑中渗出胶液,不久变成黄褐色的冻胶状,干燥后成坚硬的琥珀状胶块,流胶部位木质部变褐腐烂。当年生嫩枝表现为从伤口、裂口、芽腋处流出乳白色半透明胶体黏液。果实上从伤口处也易发生流胶,和食心虫、桃蛀螟蛀孔流胶相似。  相似文献   

2.
<正>杏树流胶病在主干、枝条和果实上均有发生,尤以主干发病较重。每年4~10月均可发病,6~8月流胶尤为严重。初期病部肿胀,并流出半透明黄色树胶,树胶逐渐变褐,成为晶莹柔软的胶块,最后变成茶褐色硬质胶块。病部皮层及木质部逐渐变褐腐朽,严重削弱树势。果实流胶多在伤口处发生,流胶粘在果面上,使果实生长停滞,品质下降。该病病原菌为几种真菌,因杏树生理病变造成流胶后而侵入,又使流胶现象加重。防治该病要采取综合措施,才  相似文献   

3.
<正>1症状表现桃树流胶病是一种非浸染性的生理病害,主要发生在主干及干杈伤口处,以主干发病最突出,发病初期病部肿胀,并不断流出树胶,3~4个流胶珠连在一起,形成直径3~  相似文献   

4.
(一)李树流胶病李树流胶病是近几年李树发生较多的病害,影响树势和果实品质。1.发病症状:主要是因枝干受冻、虫伤和机械伤等伤口造成的,也有报道认为是因真菌危害造成的。枝干受害后病部隆起并流出浅褐色黏液,干燥后凝结成茶褐色胶质状物。病斑多时,大量流胶可导致树势衰弱,甚至枯死。果实发病后,果面流出黄褐色胶质状物,病部变硬,后期龟裂。2.病害发生规律:流胶的诱因很多,秋后多雨易引发流胶,地势低洼,土壤黏重以及结果过量易引发流胶。一般雨后流胶较重。3.防治措施:(1)防其它病虫及防冻:防治蛀干害虫及枝干病害。栽培较抗寒的品种,树干…  相似文献   

5.
<正>1.杨树溃疡病杨树溃疡病真菌侵染所致,引起枯枝、溃疡、流胶等。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褐液体。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形成第一个发病高峰。7~8月气温增高时病势减缓,9月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10月以后停止。树势衰弱时,发病严重。同一株病  相似文献   

6.
<正>1.杨树溃疡病杨树溃疡病真菌侵染所致,引起枯枝、溃疡、流胶等。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褐液体。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形成第一个发病高峰。7~8月气温增高时病势减缓,9月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10月以后停止。树势衰弱时,发病严重。同一株病  相似文献   

7.
刘建成 《新农村》2006,(3):12-12
桃树流胶病是桃树的一种非浸染性的生理病害,主要发生在主干及干杈伤口处。开始病部稍膨肿变成褐色,随后从伤口或皮孔流出汁液,遇空气渐变成淡黄色柔软的透明树脂,凝结后变成赤褐色,严重时树干布满胶汁块,树势衰弱,树皮开裂,以致枝干枯死;果实发病时,由核内分泌黄色胶质,溢出果  相似文献   

8.
杨树常见病虫害有八种,其中病害两种:杨树溃疡病、杨树黑斑病;虫害六种:桑天牛、杨尺蠖、杨白潜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黄卷叶螟. 1.杨树溃疡病.枝干病害. 识别要点:杨树溃疡病真菌侵染所致,引起枯枝、溃疡、流胶等.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褐液体.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  相似文献   

9.
杨树常见病虫害有八种,其中病害两种:杨树溃疡病、杨树黑斑病;虫害六种:桑天牛、杨尺蠖、杨白潜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黄卷叶螟. 1.杨树溃疡病、枝干病害 识别要点:杨树溃疡病真菌侵染所致,引起枯枝、溃疡、流胶等.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褐液体.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  相似文献   

10.
张宏 《农民致富之友》2014,(11):174-174
<正>杨树常见病虫害有八种,其中病害两种:杨树溃疡病、杨树黑斑病;虫害六种:桑天牛、杨尺蠖、杨白潜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黄卷叶螟。1杨树溃疡病。枝干病害。识别要点:杨树溃疡病真菌侵染所致。引起枯枝、溃疡、流胶等。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褐液体。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发病规律: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形成第一个  相似文献   

11.
<正>杨树常见病虫害有八种,其中病害两种:杨树溃疡病、杨树黑斑病;虫害六种:桑天牛、杨尺蠖、杨白潜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黄卷叶螟。1.杨树溃疡病、枝干病害识别要点:杨树溃疡病真菌侵染所致,引起枯枝、溃疡、流胶等。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褐液体。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发病规律: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形成第一个  相似文献   

12.
<正>杨树常见病虫害有八种,其中病害两种:杨树溃疡病、杨树黑斑病;虫害六种:桑天牛、杨尺蠖、杨白潜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黄卷叶螟。1.杨树溃疡病、枝干病害识别要点:杨树溃疡病真菌侵染所致,引起枯枝、溃疡、流胶等。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褐液体。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发病规律: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形成第一个  相似文献   

13.
核桃腐烂病又称黑水病,该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枝干和树皮,导致枝枯、结实能力下降,甚至整株枯死。 1病害症状 幼树受害后,病部深达木质部。病斑近梭形,水渍状,手指压时流出液体,有酒糟味。中期感病树皮失水下陷,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后期病斑纵裂,流出大量黑水,当病斑环绕枝干一周时,即可造成枝干或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14.
冻后柑桔树脂病和炭疽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树脂病 1.危害症状柑桔树脂病主要危害枝干、叶片和果实(题图为病果),在枝干上称树脂病,在叶和幼果上称砂皮病,在成熟果实上出现的贮藏病害称蒂腐病.枝干受害表现流胶和干枯2种类型.初期呈现暗褐色油渍状病斑,病部的木质部均变浅灰褐色,并在病部边缘有一条黄褐色或黑褐色的痕带.  相似文献   

15.
1症状 紫斑病属于真菌性病害,病菌在洋葱上主要危害叶片、花梗、鳞茎。病斑先从叶尖开始发生,或在蓟马危害的伤口处形成,初期病斑呈水渍状白色小点,后呈灰色至淡褐色,中央微紫色,有黑灰色的霉状物。病斑很快扩大为椭圆形或纺锤形,凹陷、呈暗紫色,形成同心轮纹,周围有黄色晕圈。  相似文献   

16.
核桃腐烂病又称黑水病,该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枝干和树皮,导致枝枯、结实能力下降,甚至整株枯死。1病害症状幼树受害后,病部深达木质部。病斑近梭形,水渍状,手指压时流出液体,有酒糟味。中期  相似文献   

17.
桃树流胶病的流胶生理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桃树流胶病(peach gummosis)是一种生理性病害,按危害部位可分为主干流胶、新梢流胶和果实流胶等。流胶在桃树整个生长发育期均可能发生,但以春季为盛。枝干发病时局部膨胀,然后分泌出粘稠、透明的树脂,树脂遇空气后,逐渐变褐成晶莹、柔软的胶块,且随时间的延长变为茶褐色硬质胶块。病部的皮下组织和形成层变为褐色腐朽状,易遭腐生菌侵染。流胶发生在幼嫩的木质部时,病部的形成层停止产生新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向水平方向增生特大的后壁细胞,其内含物为淀粉堆积而成。树脂是由细菌作用产生的酶溶化细胞膜而成的烷酸胶。若果实受蚜虫和食心虫危害即发生果实流胶。这种胶体初为无色透明,后变褐变硬污染果  相似文献   

18.
<正>一、杨树烂皮病1、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分叉处,发病后出现圆形、椭圆形灰褐色病斑,挤压即流出褐色汁液。病斑干缩开裂,散生黑色小点,天气潮湿或雨后,病部出现桔黄色分生孢子角。病斑包围树干1周后,上部枯死。2、枯梢型主要发生在一至四年生幼树和大树枝条上。初期暗灰色,症状不明显,当病斑迅速扩展绕枝干1周后,上部枯死。杨树烂皮病为真菌病害,病原有2种,均为弱寄生菌,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落的树木。  相似文献   

19.
一、柑桔树脂病.病部皮层红色,干枯或略下凹,微有裂缝,但不立即剥落;病健交界处的皮层裂开,木质部裸露,现出四周隆起的疤痕.干枯型可转化为流胶型.无论哪种类型,病菌都能透过皮层侵害木质部.  相似文献   

20.
选树龄、树势、品种一致的甜樱桃树。对流胶病株人工刮除病斑,分别喷真菌性杀菌剂、细菌性杀菌剂和不喷药3种处理,同时对伤口采取密封式、透气式包扎和不包扎3种方式,对健株机械造伤并采取同样方式处理。结果表明,对健株机械损伤只造成少量植株伤口流胶,而且胶质很快便会干燥、止住,伤口自动愈合。对已流胶病株刮除病斑造成的伤口,易流胶而且不易止住,伤口愈合不好。在不同处理方式中,对伤口喷洒新灵和农用链霉素效果均不明显,透气性包扎效果较好,密封式包扎会增加流胶树伤口的流胶比例和流胶量,妨碍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