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在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的鲍鱼养殖主要有陆上水池养殖与海区筏式养殖两种方式,养殖的主要品种为盘鲍和九孔鲍。海区筏式养鲍常常受到台风、赤潮、附着生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增加了养殖风险,成活率仅50%~60%。陆上养殖虽然养殖成活率可达70%-80%,但是养殖成本太高,而且养殖周期要比海区长。因此我们提出了鲍鱼海区与陆上轮养的养殖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谢章源 《中国水产》2011,(10):27-29
鲍鱼是传统海珍品之一,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近年来,各地鲍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这里海水各项理化因子稳定,水质清新无污染,适宜鲍鱼养殖,现有众多陆上工厂化鲍鱼养殖场及相当规模的海区吊养,  相似文献   

3.
据FAO统计,目前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贝类分别占全世界贝类总产量的72.6%、20.5%和6.1%,全世界海水养殖的大宗贝类有30余种,主要的养殖种类为牡蛎、扇贝、蛤仔、鲍鱼和缢蛏等。世界贝类的产量在1950~2000年的50年间由90万吨持续增长至1100万吨,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贝类养殖的增长速度尤其明显。1990年世界贝类的养殖产量  相似文献   

4.
廖海清 《水产科学》1991,10(1):41-46
绪言由于鲍鱼味道鲜美和高的市场价格,在许多国家引起极大的兴趣。养殖鲍鱼已被视为最有前途的事业之一。1972年仍有两个国家研究鲍鱼养殖。此后,不断改进孵化和养殖技术以及扩大养殖区域,因而鲍鱼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产量得到迅速的增加,特别是在中国的台湾和日本。  相似文献   

5.
悬浮式网箱养殖大规格皱纹盘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鲍鱼养殖的发展,养殖的方式越来越多,主要养殖方式有工厂化人工养殖、海水池塘养殖、浅海筏式吊笼养殖、自然海区的人工放流和自然海区的网箱养殖以及岩洞养殖。工厂化人工养殖、海水池塘养殖由于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的,鲍鱼生长快、成活率高、产量高,但规格小、质量差;  相似文献   

6.
台湾信息     
<正> 南朝鲜海水养殖42.1%以上为贝类。西海岸主要养殖牡蛎、菲律宾蛤仔、文蛤、鲍鱼等;南海岸主要养殖贻贝、珍珠贝、牡蛎、魁蚶、鲍鱼、泥蚶等;东海岸养殖扇贝。据统计,1990年贝类产量达到32.5592吨,占海水养殖产量的42.1%。日本航空货运分公司利用空运集装箱输送活鱼,证明成效不错。在不含海水鱼处于昏迷状态下,进行活鱼运输,到达目的地后,鱼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主要的养虾大国,自1997年我国进入对虾养殖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养殖产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第一养虾大国,2007年对虾养殖产量126万吨,占世界养殖对虾产量的40%。华南三省区对虾养殖产量显著提升,养殖对虾产量由1992年不足4万吨发展到2007年超过70万吨,占全国养殖对虾产量的55%以上。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主要的养虾大国,自1997年进入我国养殖对虾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养殖产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第一养虾大国。2006年养殖对虾产量107万吨,占世界养殖对虾产量40%。华南三省区对虾养殖产量显著提升,养殖对虾产量由1992年不足4万吨发展到2006年超过66万吨,占全国养殖对虾产量的57%。  相似文献   

9.
绿盘鲍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中国是世界第一养鲍大国,2017年中国鲍鱼养殖产量14.85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90%,而其中福建省养鲍产量超10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80%,产业链年产值约174亿元。经过30多年的发展,鲍鱼养殖已成为我国增长速度快、经济效益名列前茅的重要海水养殖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地处广东湛江市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硇洲岛的湛江市长源实业有限公司,从2011年开始将鲍鱼场645个鲍鱼池改造成沙蚕养殖基地,并引进台湾沙蚕繁育先进技术和优质种苗进行沙蚕人工繁育与养殖。在湛江市长源实业有限公司带动下,周边已有几十户渔农加入沙蚕养殖和贸易,粗略统计整个硇洲岛沙蚕养殖面积约达10万平方米,预计2013年底可生产商品沙蚕110吨。  相似文献   

11.
<正>鲍鱼是我国传统的名贵食材,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海产经济贝类之一。2022年我国鲍鱼养殖产量达21.78万吨,其中产自我国黄渤海的皱纹盘鲍占养殖总量的85%以上,是主要的鲍鱼养殖品种。皱纹盘鲍最初主要分布在我国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海域,但由于过度捕捞,野生鲍资源锐减,目前山东长岛海域有少量野生种群。由于可供底播野生增殖的近岸资源有限,鲍鱼采捕量逐年下降,需要进行人工养殖以增加产量。据研究,生长在深远海的鲍鱼较近岸鲍肉质更加紧实、肥嫩,营养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省对虾养殖主要品种南中国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到斑节对虾再到南美白对虾,主要养殖模式由粗放养殖为主发展到粗放、半集约化、集约化几种养殖方式并存,养殖的规模和产量、效益得到了迅猛发展。据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统计,2002年广东省对虾养殖产量已超过20万吨,其中海水养殖对虾产量近11.8万吨,淡水养殖对虾产量8万多吨。对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鲍鱼养殖规模的快速发展,养殖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福建省的产量已逾6万吨,居全国首位~([1])。平潭县鲍鱼养殖在近几年也得到快速发展,年养殖量在10亿粒左右,产值近20亿。目前养殖方式多为海上筏式吊养。传统鲍鱼养殖的筏架设施与网箱养鱼的筏架设施相似,这种养殖方法缺点是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与耗材高、饵料利用率低等,因此改进养殖设备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提高养殖效率,笔者于2015年8月份开展了鲍鱼海上  相似文献   

14.
<正>20世纪90年代起,山东、辽宁两省相继掀起了海参养殖热潮,以后又扩展到河北、福建等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到2012年,全国海参产量达到17万吨,仅辽宁省养殖面积就达到了百万亩,产量6.5万吨。一、丹东市刺参养殖业发展历程丹东市于1997年首次开展海参池塘试养,到2004年养殖成功,经历了8年时间。试养成功后3年内养殖规模缓慢发展,2007-2008年为较快发展期(表1),面积接近翻番;2010-2012年是养殖规模膨胀期,沿海到处在改造虾池用于养殖海参,养殖面积  相似文献   

15.
鲍鱼是一种大型海洋藻食性贝类,属于腹足纲,它的足部肌肉发达,细嫩可口,营养丰富。我国自古以来,就把鲍列为海产“八珍”之冠。近年来,随着鲍鱼天然产量的减少,鲍鱼的人工养殖在世界各地迅猛发展。在我国,主要的养殖品种是皱纹盘鲍和杂色鲍,养殖方式主要有工厂化养殖、筏式养殖和潮间带池塘养殖等。  相似文献   

16.
近20多年来,台湾的鱼类和贝类养殖得到了稳步发展.水产养殖总产量从1963年的49972吨,增加到1973年的107489吨,1982年达216436吨(表1).产值从1963年的57630万元(台币)增加到1973年的400923万元,1982年达2038450万元,水产养殖产量的迅速增长是由于积极引进新的养殖品种,改善和解决了孵化技术问题,采取强化养殖法,以及有利的市场价格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外对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天然资源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鲍的人工养殖因而得到蓬勃发展。1985年,我国的鲍产量只有约100吨;到1998年,我国鲍的产量已超过2000吨,其中大部分属于人工养殖的成果。在我国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南方沿海地区,1999年以前鲍的养殖方式主要为陆地工厂化养殖。该养殖方式由干采用室内水池笼养,养殖密度大(每立方水体养鲍约1000个),水流交换难,极易引住重切被抱眩病的暴发。1995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工厂化养鲍均不励国封吸界临港的侵袭,损失极为惨重。此外,由于该法养殖成本高…  相似文献   

18.
世界海水养殖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思行 《海洋渔业》1996,18(1):44-46
一、世界水产养殖 近年来,世界鱼虾贝类养殖产量增长很快,1993年达到1628.5万吨,较上一年的1439万吨增长了13.2%,创历史最高纪录。1993年世界水产养殖的产值达到292.6亿美元,较上一年的277.1亿美元增加了15.5亿美元。 在1993年世界鱼虾贝类养殖产量中,海水产量为555.9万吨,占养殖总产量的34.1%,产值为130.1亿美元,占养殖总产值的44.5%,淡水产量为1072.6万吨,占养殖总产量65.9%,产值为162.5  相似文献   

19.
张东 《河北渔业》1992,(2):19-20
<正> 牡蛎是一种世界性的食物,食用牡蛎已成为人们的传统。无论是高级饭店还是穷苦人家的餐桌都有牡蛎的踪迹。人们对牡蛎的喜爱促进了牡蛎养殖业的发展。除了南极洲外。世界各大洲均养殖牡蛎,养殖规模大小不一,养殖方式多种多样。1988年世界牡蛎总产量为109.4万吨,其中养殖产量为100.9万吨。从品种看,养殖产量最高的是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产量达  相似文献   

20.
舒扬 《海洋渔业》1994,16(6):280-282
<正> 水产养殖规模 水产养殖在世界渔业生产中日益显示其重要作用,在1984年世界渔业总产量8392.5万吨中,水产养殖产量667.2万吨占总产量的7.9%,1990年水产养殖产量(1213.5万吨)却增至占总产量9724.6万吨的12.5%,其中,1990年鱼类养殖产量占全球鱼类产量的10%,甲壳类养殖占全球甲壳类产量的15.5%,软体动物占37.3%,水生植物占73.5%(表1)。1990年水产养殖总产值为265亿美元。根据1984—1990年全球水产养殖数字的分析表明,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