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巴克夏猪与地方猪种的杂交效果,试验将巴克夏猪分别与6个地方猪种(成华猪、雅南猪、青峪猪、内江猪、丫杈猪和乌金猪)杂交,测定了360头杂交猪的肥育性能和180头杂交猪的胴体性能、肉质常规理化性能、滋味物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巴克夏猪×丫杈猪的料重比和瘦肉率均极显著优于巴克夏猪×成华猪和巴克夏猪×青峪猪(P0.01),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巴克夏猪×成华猪(P0.05)、极显著高于巴克夏猪×青峪猪(P0.01);巴克夏猪×雅南猪的肉色评分极显著低于巴克夏猪×丫杈猪、巴克夏猪×乌金猪和巴克夏猪×成华猪(P0.01),硬脂酸含量显著高于巴克夏猪×丫杈猪和巴克夏猪×乌金猪(P0.05)。说明巴克夏猪×成华猪和巴克夏猪×青峪猪杂交后代的胴体性能较差,巴克夏猪×雅南猪杂交的肉质风味较差,巴克夏猪×丫杈猪杂交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梅山猪、杜洛克×梅山猪(简称杜×梅猪)和巴克夏×梅山猪(简称巴×梅猪)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分析,筛选出最优杂交组合,对梅山猪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试验选取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各3个重复组,每个重复8头猪,在相同的营养水平和管理条件下饲养,分别育肥饲养至适当体重进行屠宰,每组随机选取1头猪测定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肉背最长肌各项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肉背最长肌各项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及总氨基酸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肌肉中风味和营养价值基本一致,综合考虑饲养周期及经济效益,杜×梅猪和巴×梅猪优于纯种梅山猪,在生产中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用贵州白香猪作为母本,分别以大约克猪、杜洛克猪、长白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组合试验,测定了3个杂交组合F1代及对照组香猪的初生重、20日龄重及2~6月龄的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初生重为杜×香大×香长×香香猪,长×香组与对照组香猪间差异不显著(P0.05);20日龄重为杜×香大×香长×香香猪。生长发育各指标间差异显著,并且随着月龄增加各试验组间生长发育显著性增大,除2月龄体长为杜×香大×香长×香香猪、3月龄体重,体长、胸围、腹围指标及5月龄体高、体长指标为大×香长×香杜×香香猪外,其余月龄生长发育各指标为大×香杜×香长×香香猪。  相似文献   

4.
梅山猪作为我国优良地方猪品种,通过梅山猪、巴克夏×梅山猪和杜洛克×梅山猪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筛选出最优杂交组合,对下一阶段梅山猪遗传资源的保种和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试验选取梅山猪、杜洛克×梅山猪、巴克夏×梅山猪各8窝,饲养至断奶30日龄,按照猪场管理要求正常饲养,在出生、20日龄、30日龄分别称重,同时进行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纯种梅山猪与杂交猪产仔数无显著差异水平(P>0.05),而仔猪乳头数量(左、右)、出生个体重、30日龄个体重及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随着日龄的增长,巴×梅山猪和杜×梅山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梅山猪。梅山猪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巴×梅山猪和杜×梅山猪(P<0.05),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高于巴×梅山猪和杜×梅山猪,但差异不显著(P>0.05)。纯种梅山猪与杂交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和氨基酸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相对于梅山猪而言,与巴克夏、杜洛克的杂交后代初期生产性能就有很大的改善,巴×梅猪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一定程度上优于杜×梅猪,在生产中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中国猪种及其与法国猪种杂交中提高产仔数的原因,我们研究了高产性的两个主要因素,即母猪的排卵数和妊娠50天内的胚胎死亡率。在这个时期的胚胎数和初生仔数较为接近。一、试验材料和方法本试验应用11头纯种猪(6头嘉兴猪,5头梅山猪)和6个组合的24头杂交一代母猪(梅山猪×大白猪、梅山猪×法国兰德瑞斯猪,嘉兴猪×大白猪、嘉兴猪×法国兰德瑞斯猪、金华猪×大白猪,金华猪×法国兰德瑞斯猪)。每个组合4头母猪。母猪分4~5个圈饲养,每日用公猪试情二次。  相似文献   

6.
为了合理利用瘦肉型猪,现将瘦肉型猪杂交利用的类型介绍如下。1大白猪穴大约克夏猪雪作父本用大白猪作父本与太湖猪进行品种杂交。一代杂种猪胴体瘦肉率45%;与长白公猪配东北黑猪进行三品种杂交,一代杂种猪胴体瘦肉率为58%;与长×约×金穴长白猪×大约克夏猪×金华猪雪杂种母猪  相似文献   

7.
《养猪》2019,(2)
研究测定分析了巴克夏猪、莱芜猪和巴×莱F1代肥育猪的胴体性能和猪肉品质。结果显示,莱芜猪210日龄宰前活重最小,显著低于巴克夏猪和巴×莱F1代猪(P0.05)。各组试验猪屠宰率无显著差异。3点平均背膘厚巴×莱F1代猪遗传了莱芜猪背膘厚的特性,杂种优势率为19.75%。巴×莱F1代猪眼肌面积明显增大,杂种优势率为13.70%,显著大于莱芜猪(P0.05),但仍小于巴克夏猪(P0.05)。巴克夏猪后腿比例最大为33.06%,显著大于巴×莱F1代猪和莱芜猪(P0.05)。莱芜猪的肉红度最好,肉色鲜艳,显著优于巴克夏猪和巴×莱F1代猪(P0.05)。巴×莱F1代猪杂种猪肉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莱芜猪肌肉嫩度最好,与巴克夏猪差异极显著(P0.01),与巴×莱F1代猪差异显著(P0.05)。宰后24 h酸度值巴×莱F1代猪最好。大理石纹的等级,巴×莱F1代猪杂种优势明显,杂种优势率为19.05%。研究发现,巴×莱F1代猪在提高生长速度同时,显著改善了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猪肌苷酸含量与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宁乡猪杂交组合杜×宁、巴×宁、巴×巴宁和巴宁×巴宁背最长肌肌苷酸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背最长肌ADSL、GPAT和PURH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巴×宁猪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巴×巴宁猪(P0.05);ADSL基因在巴×宁猪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巴×巴宁猪(P0.01),GPAT和PURH基因在巴×宁猪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巴×巴宁猪(P0.05);ADSL和GPAT基因表达量与肌苷酸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URH基因表达量与肌苷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ADSL、GPAT和PURH基因与肌苷酸沉积密切相关,可作为猪肉品质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云南种猪质量稳定提高,选择云南省生产实际中存在的4个杂交组合(即PIC402×LY、PIC402×滇陆猪N1、D×LY、Y×滇陆猪N1)进行了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比较试验。试验采用单因子4处理试验设计方法,将试验猪按不同杂交组合分成4组,每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所有组别饲养管理均相同。试验结果表明,日增重在20~60 kg阶段,以PIC402×滇陆猪N1组合最高,为(782±87)g,分别比其他组合高82,82和127g;在60~100 kg阶段,则为PIC402×LY>D×LY>PIC402×滇陆猪N1>Y×滇陆猪N1,且差异显著(P<0.05)。而料重比方面,在20~60 kg阶段以D×LY组合最低,为2.41±0.32,各试验组均差异显著(P<0.05);在60~100 kg阶段,为PIC402×LY相似文献   

10.
梅山猪是我国地方猪重要的物种资源。本试验利用梅山猪为母本与国外良种公猪进行杂交,以其杜洛克×梅山猪(简称杜×梅)、巴克夏×梅山猪(简称巴×梅)为试验组,与纯种梅山猪作出比较。在相同饲养管理和饲料营养条件下,对试验猪的育肥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特殊成分对比分析,综合评定梅山猪的杂交利用效果,为优质猪肉市场开发和商品化生产,以及社会化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通城猪为母本,长白猪(瑞典)、大白猪(英国)为父本进行三元杂交,对两个三元杂交猪(长×(大×通)、大×(长×通),简称为长×大×通、大×长×通)及亲本分别从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长×大×通和大×长×通三元杂交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均表现出较好的杂种优势。长×大×通三元杂交猪的测定期平均日增重、料重比、活体背膘厚、剪切力、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2.54%、-13.89%、10.39%、-8.71%、-8.33%和8.57%,大×长×通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0.81%、-11.05%、10.55%、-6.50%、6.67%和2.44%。长×大×通和大×长×通两者比较,长×大×通三元杂交猪的试验期平均日增重、眼肌面积及腿臀肉骨率分别为843.4g/d、34.51cm~2和73.54%,大×长×通三元杂交猪分别为808.6g/d、31.45cm2和70.67%,二者差异均显著(P0.05)。综上所述,以通城猪为母本进行的两个三元杂交猪的生长和胴体性状显著优于亲本通城猪,肉质显著优于亲本长白猪和大白猪,且长×大×通组合优于大×长×通组合。  相似文献   

12.
(1)应用28窝L♂×LW·Q♀三元杂交和26窝L♂×Q♀二元杂交,比较两者之间初生窝重、窝仔猪数、断奶窝重等繁殖性能,结果L♂×LW·Q♀三元杂交各项指标均高于L♂×Q♀二元杂交,分别高1.4kg、1.31头、9.2kg,初生窝重、窝仔猪数经统计分析P<0.05,表明组间差异显著,断奶窝重经统计分析P<0.01,表明组间差异极显著.这亦说明以清平猪为第一母本的三元杂交模式应成为清平猪产区主要的商品猪生产方式.(2)应用25头L♂×LW·Q♀三元杂交猪和21头L♂×Q♀二元杂交猪进行育肥饲养实验,L♂×LW·Q♀三元杂交猪平均日增重686g,L♂×Q♀二元杂交猪平均日增重613g,两者比较三元杂交猪比二元杂交猪平均日增重高73g,统计分析P<0.01,表明组间差异极显著.L♂×LW·Q♀三元杂交猪与L♂×Q♀二元杂交猪的料重比比较,降低饲料消耗7.3%,育肥猪增重营养成本:DE下降7.8%,CP下降6.3%,说明L♂×LW·Q♀三元杂交猪在育肥性能上优于L♂×Q♀二元杂交猪.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香×苏F2代杂交猪的杂交性能,试验随机选取6月龄的香×苏F2代杂交猪15头,以纯种苏太猪和纯种从江香猪为对照,进行屠宰性状、肉质性能及脏器系数的测定。结果表明:香×苏F2代杂交猪屠宰性状与从江香猪差异极显著(P0. 01),优于从江香猪而劣于苏太猪;香×苏F2代杂交猪肌肉失水率、肌内脂肪含量与从江香猪、苏太猪差异极显著(P0. 01);香×苏F2代杂交猪肝脏、脾脏和肾脏系数与从江香猪和苏太猪均差异显著(P0. 05)。说明香×苏F2代杂交猪既发挥了苏太猪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的特性,又基本上保持了从江香猪的优良肉质特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青海八眉二元杂种母猪的繁殖性能,试验对其杂交的繁殖性能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八眉猪产仔数显著高于长×(约×八)(P<0.05),极显著高于约×(约×八)(P<0.01);八眉猪和长×(约×八)产仔活数显著高于约×(约×八)(P<0.05);二元杂种母猪初生重和初生窝重显著高于八眉猪(P<0.05);长×(约×八)、长×(长×八)和约×(长×八)21日龄重显著高于八眉猪(P<0.05),约×(约×八)21日龄重与八眉猪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长×(约×八)、约×(约×八)、约×(长×八)和长×(长×八)21日龄窝重、断奶重、断奶窝重极显著高于八眉猪(P<0.01);各组断奶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统计132头次(情期)配种记录,受胎111头次,返情21头次,情期受胎率84.09%。其中互助猪·大约克夏×互助猪·大约克夏情期受胎率为87.10%,互助猪·大约克夏×长白为100%,互助猪·大约克夏×杜洛克为80.00%,互助猪·大约克夏×大约克夏为61.11%。  相似文献   

16.
"申农I号"一世代猪与杜×(长×大)猪肥育及胴体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申农I号' 猪的培育是上海市农委1998年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该猪是采用"长×(大×二)"杂种猪经横交固定、世代选育的方法而正在培育的一个母本新品系,目前选育工作已进入三世代.为了解申农I号一世代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及肉质性状,课题组进行了肥育性能测定.这一次性能测定是以申农I号猪的一世代为试验猪,以"杜×(长×大)"洋三元猪作为对照猪.  相似文献   

17.
对嵊县花猪及其与长白猪、大约克猪、斯格猪3个外来优良品种杂交组合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嵊县花猪无论是纯繁还是与长白猪、大约克猪杂交,其繁殖性能各项指标至第11胎时仍然较高;长白猪×嵊县花猪、大约克猪×嵊县花猪、斯格猪×嵊县花猪3个杂交组合7-9胎繁殖性能并无显著差异。嵊县花猪与3个外来优良种猪杂交,其产活仔数多、母猪利用年限长等优点都得到稳定发挥。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杂交组合育肥猪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的差异,选用体重30 kg左右的长×大、巴×长×大、杜×长×大3种杂交阉猪各15头,饲养至100 kg左右,每组选6头进行屠宰试验,测定胴体品质与肉质性状.试验结果显示,3个杂交组合的猪都符合优质瘦肉型猪的要求,杜×长×大组的胴体性状最好,其屠宰率、眼肌面积、瘦肉率显著高于长×大组(P<0.05);巴×长×大组的肉质性状最好,其肉色、大理石纹显著优于杜×长×大组和长×大组(P<0.05).结果表明,杜×长×大组的胴体性状较好,巴×长×大组的肉质性状较好,采用杜洛克做杂交父本可提高后代猪的胴体性状,采用巴克夏做杂交父本可提高后代猪的肉质性状.  相似文献   

19.
猪兰尼定受体1(Ryanodine Receptor1,RYR1)基因是导致猪应激综合征、影响猪肉质的主效基因.试验采用RFLP方法,以大白猪、2个杂交猪群(杜洛克×长白猪×大白猪和长白猪×大白猪)为对照,检测了江口萝卜猪与引入的梅山猪群RYR1基因的分布类型.结果表明,对照组中,外三元、外二元杂交猪和大白猪中均检测到...  相似文献   

20.
燕志宏  张芸  田松军 《养猪》2011,(3):47-48
对宗地花猪及其与长白猪、大白猪的杂种1代猪哺乳期(0~21 d)与保育期(22~56 d)的生长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宗地花猪在早期诱食的条件下可顺利实现21 d断奶;哺乳期,大×宗、长×宗杂种猪与宗地花猪纯种猪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保育期,大×宗、长×宗及宗×宗结束体重和增重分别为(16.92±1.63)和(12.52±1.00)kg、(16.87±0.65)和(12.49±0.40)kg、(12.79±0.90)和(8.67±0.59)kg,杂种猪明显高于宗地花猪纯种猪,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