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明确砀山酥梨果实的生长发育与其果肉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方法]以砀山酥梨为试材,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对砀山酥梨不同发育时期果肉内源激素变化动态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生长促进型激素ZR、GA和IAA含量在砀山酥梨授粉后1 ~15 d呈上升趋势,较高ZR、GA和IAA含量能促进砀山酥梨子房发育和正常坐果。果实中ZR含量在砀山酥梨第一个快速生长期开始时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直到果实成熟。IAA和GA的变化动态大致相似,在果实第一个快速生长期含量较高,随着果实发育逐渐减少,进入果实第二个快速生长期又迅速增加并达到最大值,与果实生长动态基本吻合。ABA含量分别在授粉后15、45、120 d出现高峰,与砀山酥梨生理落果和果实成熟时期基本一致。[结论]砀山酥梨果实的生长发育各时期持续时间及其内源激素含量也不相同,果实的生长发育与其内源激素的含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讨内源激素在砀山酥梨(Pyrus bretshneideri cv.Dangshansu pear)授粉、受精、子房、果实发育中的作用。[方法]以砀山酥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授粉处理对砀山酥梨花柱、子房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异花授粉的砀山酥梨花柱内源激素IAA、ZR含量均上升,ABA、GA3含量均下降;自花授粉的砀山酥梨花柱内源激素IAA、ZR、GA3含量均下降,ABA含量上升。砀山酥梨异花授粉后,受精过程(24~48 h)中子房内源激素GA3、ZR含量均上升,ABA含量下降,而自花授粉则使ZR含量下降,ABA含量上升。不同授粉处理后48~72 h,砀山酥梨子房中IAA、GA3、ZR含量均高于自花授粉的砀山酥梨子房,而ABA含量则相反。[结论]该研究可为阐明内源激素在砀山酥梨授粉受精过程中的作用和对花粉直感现象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砀山酥梨为材料,用10个品种的单一花粉和1个混合花粉进行授粉处理,研究不同授粉品种对砀山酥梨萼片宿存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授粉品种对砀山酥梨果实坐果率、脱萼率、硬度、果型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石细胞含量等指标的影响显著,而对单果重和可滴定酸等影响较小。在11个授粉处理中,混合花粉授粉的砀山酥梨花序脱萼率最高,为46.5%,且连续2年表现稳定,各项品质指标均表现较好;而单一花粉授粉的砀山酥梨脱萼率受环境影响较大,脱萼率较高且品质较好的授粉品种是喜水、丰水和早黄金。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花粉和授粉量授粉对砀山酥梨果实萼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砀山酥梨果实外观,提高果实品质,以不同授粉品种和授粉量给砀山酥梨授粉,授粉后立即套袋,10 d后去袋,于生理落果结束后,调查果实萼片脱落情况.结果表明,有73.0%的处理3序位果实脱萼率显著高于4、5序位的脱萼率或没有显著差异.其中,早美酥的全部处理、其他供试品种的1∶2和1∶4混合花粉的全部处理3序位的果实脱萼率都显著高于4、5序的脱萼率.以黄宝石或早美酥的1∶4混合花粉点授3、4、5序位花朵,可以分别获得73.2%、65.8%的果实脱萼率.若以50%为坐果率要求,用早美酥1∶6混合花粉点授花序中3、4、5序位花朵,可以获得80.1%的果实脱萼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花粉对池梨果实的影响,为配置适宜的池梨授粉树提供理论基础,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以池梨为母本,以砀山酥梨、满天红等11个品种的花粉为父本研究了不同品种授粉树对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池梨授不同品种的花粉改变了其外观和内在品质,如果心大小、单果重、香气和还原性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不同品种的花粉对池梨的品质影响不同,除奥噶二十世纪花粉,其他品种花粉授粉到池梨后,果心均在2.53 cm以下;秋月、砀山酥梨、雪芳、若光花粉授粉到池梨后,单果重均增加;砀山酥梨、翠冠授粉促进池梨可溶性固形物的增加。综合比较授不同品种花粉对池梨品质的影响,砀山酥梨花粉对提高池梨产量和品质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授粉品种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萼片宿存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尔勒香梨’为母本、国内14个主栽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研究了不同授粉品种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萼片脱落率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授粉品种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脱萼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脱萼率较高的授粉品种是‘雪青’、‘鸭梨’、‘中梨1号’、‘翠冠’。‘库尔勒香梨’果实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也因授粉品种不同存在较大差异,而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和饱满种子数差异不显著。综合果实萼片脱落情况及品质指标,‘鸭梨’、‘翠冠’、‘中梨1号’、‘丰水’、‘砀山酥梨’是‘库尔勒香梨’较理想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砀山酥梨较高的坐果花朵序位和脱萼率高的授粉品种,以12个不同梨品种为授粉品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品种授粉对砀山酥梨不同花朵序位坐果率、花萼宿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序位花朵以第3序位坐果率最高;不同方位花朵坐果率无显著差异.不同授粉品种试验结果,红酥脆授粉坐果率最高,达70.30%;紫酥授粉坐果率最低,为25.24%,不同品种授粉坐果率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品种授粉,果实脱萼率以新世纪为最高,黄冠次之,茌梨最低.该试验结果为砀山酥梨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华玉梨栖霞大香水×鸭梨育成,大型果,平均单果重250克,最大600克.果实呈葫芦形,外观似鸭梨,果皮绿黄色,果面光滑,果点小而稀.果实套袋后,外观洁白如玉,甚是美丽.果肉乳白色,石细胞极少,汁液多,肉质细嫩松脆,风味香甜爽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8%~13.5%.9月下旬果实成熟,品质优于砀山酥梨和鸭梨.果实极耐贮藏,室温下可贮藏到来年3月.树势较旺,树姿较开张.成枝力中等,萌芽率高.结果早,抗黑星病.自花不实,须配授粉树,是集沙梨和白梨优良特点于一体的最优秀白梨品种.   ……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梨花粉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振铭  胡化广  孟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941-5942
[目的]为梨树的田间授粉、杂交育种及探讨其花粉的生理代谢过程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鸭梨、茌梨和砀山酥梨的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时期其花粉的萌发势、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结果]不同品种在8、12、16、20、24h的花粉萌发势差异显著,鸭梨在8、20、24h的萌发势均显著高于茌梨和砀山酥梨在同一时间的萌发势,3个梨品种的花粉萌发势随时间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动态特征。不同品种在4、8、12、16、20、24h的花粉管长度有显著差异,鸭梨在4、8、12、16h的花粉管长度均显著长于茌梨和砀山酥梨在同一时间的花粉管长度。[结论]鸭梨花粉比茌梨和砀山酥梨的花粉有较强的萌发能力和较长的花粉管,用鸭梨做授粉树能提高梨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库尔勒香梨’属于异花授粉的梨品种。在主产区立地田间下筛选合适的授粉品种是实现提质增效的重要技术措施。试验选择13个梨品种作为父本对‘库尔勒香梨’进行授粉,自然授粉作为对照,分别于授粉后20 d和80 d对花序坐果数进行调查,待果实成熟后将授粉果实的部分指标和种子特性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授粉果实的12项指标进行果实性状综合评价并计算综合得分,为‘库尔勒香梨’筛选高效授粉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授粉组合中,花序坐果数较对照显著提高,在单果质量、偏斜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石细胞团含量、种子数、鲜籽质量和干籽质量方面果实直感效应明显,但在果形指数、可食部分大小(心果比)和饱籽数果实直感效应不完全明显。部分果实指标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所提取的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9.298%,包含了果实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综合得分结果显示‘南果梨’‘园黄’‘寒红’‘砀山酥梨’和‘新妃’5个梨品种对‘库尔勒香梨’授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自花结实鸭梨授粉受精过程中生理代谢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鸭梨及其自花结实变异品种--"金坠梨"和"魏县阎庄自花结实鸭梨"的自花授粉表现、花柱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坠梨"和"魏县阎庄自花结实鸭梨"自花授粉后,花粉管能进入花柱,在沿花柱向子房伸长途中未被抑制,花粉管能顺利通过花柱进入胚囊,并能完成受精作用.鸭梨的自花结实变异品种...  相似文献   

12.
鸭梨自交不亲和性与花柱内源激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自交不亲和梨品种鸭梨及其亲和变异品种金坠梨为材料,测定了鸭梨和金坠梨自花授粉、鸭梨异花授粉后花柱激素含量的变化,以期阐明内源激素与自交不亲和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金坠梨大气球期花柱中促进生长的激素IAA、GA3、ZR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鸭梨,而ABA含量极显著低于鸭梨。2个品种自花授粉后72 h内,花柱内IAA、ZR含量呈下降趋势;在授粉后24 h时内GA3含量下降,随后上升;金坠梨花柱ABA含量授粉后24h内上升,然后下降;鸭梨花柱ABA含量变化在自花授粉24 h内处于下降趋势,然后上升;鸭梨异花授粉的花柱内激素变化与自花授粉的不同,授粉24 h后花柱内IAA、GA3、ZR含量与金坠梨自花授粉的相近。  相似文献   

13.
梨品种果实不同部位石细胞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香梨、鸭梨、砀山梨、早酥梨、慈梨、雪花梨、苹果梨等7个品种果实石细胞含量,不同部位的石细胞团密度、直径等性状。结果表明:不同梨果实石细胞含量有较大差异,鲜重与干重结果表现不同;石细胞含量以大于0.25 mm的石细胞为主。果梗端、果萼端、胴部的果皮、果肉、果心石细胞团密度有较大差异。果萼端果皮石细胞密度最大,其次为胴部果皮,果梗端最少。不同部位果肉石细胞密度相近。胴部果心石细胞团密度高于果梗端和果萼端。果皮石细胞团密度极显著高于果心和果肉,果心石细胞团密度显著高于果肉石细胞团密度。胴部、果梗部、果萼部的果皮、果肉石细胞团直径相近。果萼端果心石细胞团直径最大,果梗端次之,胴部最小。果心石细胞团直径极显著大于果肉、果皮石细胞团直径。早酥梨细胞密度最低,石细胞团直径最小。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鸭梨采后种子生理及转色与鸭梨果实褐变的关系,研究了降温方法对不同采收成熟度鸭梨种子转色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和贮藏期的延长,鸭梨种子颜色逐渐加深,转色指数增加;采后早采鸭梨种子PPO活性和细胞膜渗透性最高,中采果次之,晚采果最低,较高的PPO活性导致早采果种子颜色变化最大;缓慢降温较好地抑制了鸭梨种子转色指数、PPO活性和细胞膜渗透率的升高,而且对早采果种子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史振霞  王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863-4865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鸭梨贮藏后期微生物数量及生理品质的影响,为鸭梨后期贮运保鲜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鸭梨果实为试材,采用浓度0.75%、1.00%、1.25%、1.50%壳聚糖溶液浸泡鸭梨果实30 s,并设清水对照,均在4℃下贮藏30 d,分别在10、20、30 d时检测微生物数量及各指标。[结果]与清水处理相比,4种壳聚糖涂膜处理均可不同程度降低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抑制果实贮藏后期微生物数量、硬度、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保持果实较好的硬度,从而延缓了果实的成熟衰老。其中1.25%壳聚糖涂膜处理的果实贮藏30 d,其腐烂率和失重率分别为8.3%和12.9%,而对照的分别是52.6%和28.0%。[结论]壳聚糖处理对鸭梨贮藏后期的保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3种多胺—精胺(Spm)、亚精胺(Spd)、腐胺(Put)以及多胺合成抑制荆—甲基乙二醛-双-鸟苷基腙(MGBG)和水杨酸(SA)对鸭梨、雪花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Spm促进鸭梨、雪花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浓度分别为0.005~0.01 mmol/L和0.005~0.05 mmol/L。Spd对鸭梨花粉萌发促进作用的浓度为0.01~0.25 mmol/L。在试验Spd浓度范围内,花粉管长度均显著或极显著长于对照;促进雪花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Spd浓度范围为0.01~0.25 mmol/L。促进鸭梨和雪花梨花粉萌发的Put浓度范围是0.01~0.5 mmol/L,促进二者花粉管生长的Put浓度范围分别为0.01~0.5 mmol/L和0.01~0.25 mmol/L。MGBG只有在0.05 mmol/L时促进这鸭梨和雪花梨花粉萌发,其它浓度均抑制二者花粉萌发;MGBG浓度在0.25 mmol/L以下时,均极显著促进鸭梨花粉管的生长;在0.05 mmol/L时对雪花梨花粉管的生长无抑制,其它浓度均极显著抑制了雪花梨花粉管的生长。在设定的SA浓度范围内,鸭梨萌发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以0.005 mmol/L最好;SA对鸭梨花粉管生长的促进以0.005 mmol/L最有效;促进雪花梨花粉萌发的SA浓度范围是0.025~0.05 mmol/L,但SA对雪花梨花粉管生长基本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水杨酸对花粉管伸长和花器官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杨酸对花粉管伸长和花器官衰老的影响。[方法]以鸭梨花粉和花序为试材,研究水杨酸对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和对鸭梨离体花序花期的影响。[结果]0.002、0.02 mmol/LSA对花粉萌发有促进作用,而0.2 mmol/LSA处理的花粉萌发率明显低于对照;0.002 mmol/LSA处理其花粉管显著高于对照,起到了促进花粉管伸长的作用,0.2 mmol/L SA则抑制了花粉管伸长;0.002mmol/LSA延长了鸭梨离体花序的花期,而0.02、0.2 mmol/LSA处理促进花的衰老。[结论]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对花粉管伸长和花器官衰老存在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