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百菌清和毒死蜱在辣椒表面的光化学降解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辣椒表面定量添加毒死蜱和百菌清,研究不同光源、不同初始浓度以及薄膜厚度等因素对辣椒表面农药光化学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太阳光和高压汞灯光照下,两种农药的光解均随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减慢;两种农药的光解速率与其初始浓度呈负相关;两种农药在高压汞灯光照下光解快于在太阳光光照下的光解,百菌清在太阳光下半衰期为1.9 d,在高压汞灯下的半衰期为2.2 h;毒死蜱在太阳光下半衰期为1.8 d,在高压汞灯下的半衰期为1.8 h。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牛场辣椒重量及果型指数等感官形态和辣椒碱、辣椒红色素含量,分析牛场辣椒品质。方法:随机抽取牛场鲜辣椒与干辣椒各50个,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辣椒碱及辣椒红色素,蒽酮比色法检测可溶性糖,灼烧重量法检测灰分。结果:牛场鲜椒中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为1.314 mg/L及4.530 mg/L;牛场干椒中辣椒红色素的含量为170.71 mg/kg;干椒辣椒碱含量为1.652%;干辣椒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牛场辣椒是均有独特地方特色的牛角辣椒品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叶面肥和表面活性剂对辣椒表皮百菌清的光化学降解的影响。[方法]以高压汞灯为光源,在辣椒表面定量添加百菌清,研究叶面肥(叶面微肥和叶面氮肥)和3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吐温-80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百菌清在辣椒表皮光化学降解的影响。[结果]在高压汞灯下,按推荐剂量添加的叶面微肥和叶面氮肥对百菌清的光化学降解都有强烈的光猝灭作用,光猝灭率分别为89.5%和174.6%。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吐温-80对百菌清的光化学降解均具有光敏作用,光解半衰期T1/2分别为2.23和4.30 h;添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百菌清的光化学降解具有光猝灭作用,光解半衰期T1/2为7.10 h。[结论]为实际农业生产选择肥料农药及研究百菌清在环境中转化及归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测定牛场辣椒单椒重、果型指数等感官形态和辣椒碱、辣椒红色素含量,分析牛场辣椒的品质,本试验随机抽取牛场鲜辣椒与干辣椒各50个,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辣椒碱和辣椒红色素含量,用蒽酮比色法检测可溶性糖含量,用灼烧重量法检测灰分含量。结果表明,牛场鲜椒中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为1.314 mg/L及4.530 mg/L;牛场干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含量为170.271 mg/kg,辣椒碱含量为1.652%,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牛场辣椒的辣椒碱、辣椒红色素、可溶性糖含量等理化性状明显优于贵州地区其他牛角椒,是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牛角辣椒品系。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微塑料对蔬菜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于2022年4—9月采用室内盆栽实验,研究聚乙烯微塑料(PE-MPs)在不同浓度下(0、50、500、2 500 mg·kg-1)对辣椒(Capsicum annuum L.)不同生长阶段(幼苗期、开花期与结果期)的生长状况、植株养分、光合色素含量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期,PE-MPs增加了辣椒的根长、鲜质量及植株中碳含量,而对株高有抑制作用,在浓度为50 mg·kg-1时亦抑制了光合色素的合成;开花期,PE-MPs对辣椒的根长与碳含量有促进作用,而减少了其株高、鲜质量及磷含量,在浓度为2 500 mg·kg-1时则能促进光合色素的合成;结果期,PE-MPs对辣椒根长、碳含量及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有促进作用,对株高、鲜质量及磷含量有抑制作用;PE-MPs降低了辣椒产量,最多可使每株辣椒减产42.86%。由此可见,PE-MPs对辣椒根长与植株中碳含量有促进作用,但降低了株高与产量,对其生物量未见显著影响,鲜质量、光合色素含量与氮磷含量则与生长阶段和PE-MPs浓度有关。综上,PE...  相似文献   

6.
农抗120和百菌清对辣椒炭疽病菌联合毒力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室内用平皿菌落直径法测定了农抗120、百菌清及其4种不同配比的混剂对辣椒炭疽菌的菌丝抑制作用和毒力。结果表明,农抗120和百菌清对辣椒炭疽病菌EC50值是2777.2mg/L和1090.7mg/L,农抗120的毒力小于百菌清;农抗120与百菌清以4:1~8:1混配增效系数(SR)为2.04~3.93,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农抗120与百菌清6:1增效系数最大,达3.93,为最佳配比;农抗120与百菌清6:1混配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平均抑菌率为84.4%,显著高于农抗120的75.5%和百菌清的66.0%。  相似文献   

7.
辣椒红色素的超声波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福建产干红辣椒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辣椒红色素.研究了溶剂种类、用量和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并与索氏提取法进行对比.分析了温度、pH值等因素对所提取的红色素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选择丙酮为溶剂,固液比为1:8,提取时间为50min,所得辣椒红色素的产率为3.4%,色价达到132.辣椒红色素稳定性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在30~70qC范围内,辣椒红色素耐热性较好,色素损失率小,但在70qC以上色素损失率变大.辣椒红色素在酸性和中性环境中比较稳定,碱性条件下色素损失增大.  相似文献   

8.
辣椒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利用辣椒愈伤组织分化再生植株及遗传转化,以2个辣椒品种的种子为试材,诱导无菌苗,取不同苗龄的胚轴作为外植体,比较它们之间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差异,并探讨了不同浓度的IAA与6一BA组合对辣椒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辣椒苗龄为16d的试管苗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辣椒胚轴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0.8mg·L^-1IAA+1.0mg·L-16-BA+4.0mg·L^-1AgN03,但辣椒王诱导愈伤组织效果好于日本朝天椒,说明辣椒基因型对愈伤组织诱导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茄子、黄瓜、辣椒3种蔬菜作物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其对3种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5~1 mmol·L-1时随着浓度的升高,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茄子和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当浓度为1 mmol·L-1时,萌发效果最好;当浓度升高到4 mmol·L-1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两种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呈抑制作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速度、活力指数、根长以及苗高呈促进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最佳作用浓度为0.05 mmol·L-1.  相似文献   

10.
水溶液性质对泰乐菌素光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然水体中的泰乐菌素的光降解通常受水溶液性质影响,以紫外灯作为光源,考察了水中泰乐菌素(TYL)的光降解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初始浓度为10 mg·L-1的TYL水溶液的6 h后光降解效率在50%左右。碱性条件有助于TYL的光解,酸性和中性条件下TYL的光解情况相似;溶液的初始浓度、NO-3浓度和腐植酸浓度的增大均可抑制TYL的光解。直接光降解可能是水体中泰乐菌素光降解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用95%乙醇浸泡,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预先处理过的山楂进行色素提取,研究了不同pH值、温度以及光照对山楂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并考察了山楂红色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实验表明,山楂红色素在60℃以下的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并且对光照敏感,需避光保存。山楂浸提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随着浸提物浓度升高而升高,当浓度达到50g·L-1时,清除率达到96.35%。说明山楂红色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分离了一株在PDA上强烈产生红色素的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内生菌, ITS-nrDNA序列分析及形态学初步鉴定为:刀孢轮枝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其产红色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在513 nm处有强吸收峰,该色素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迅速,培养至23 d色素达到最大的浓度2.73 mg·mL-1,随后浓度逐渐下降。氧化剂H2O2和还原剂Na2SO3浓度逐步增大对色素有减色反应,色素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红色加深,紫外光下长时间放置无大变化,但在紫外光照射3 h时色素达到最大色度,温度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小。金属离子Ca2+、Fe2+、Cu2+和Zn2+对色素影响较大,能改变色素颜色。该色素浓度为2.11 mg·mL-1时,对Escherichia coliPseudomonas syringa pv. actinidia拮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萝卜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达到优化萝卜红色素提取工艺的目的,以红心萝卜为原料,采用溶剂提取法,辅助超声波提取红心萝卜中的红色素。考察了料液比、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和提取剂的浓度对红色素得率的影响,萝卜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为1∶1,乙酸的浓度为30%,温度为40℃,浸提时间为20 min。萝卜红色素最大提取量为7.295μg·g-1。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萝卜红色素的方法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以1年生红叶桃嫁接苗为试材,研究了夏季叶面喷施不同浓度L-谷氨酸(500、800和1 000 mg.L-1)和鼠李糖(50、80和100 mg.L-1)对红叶桃叶片色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淀粉含量及花色素苷合成关键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L-谷氨酸溶液和鼠李糖溶液后,红叶桃叶片内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增加,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显著促进了红叶桃花色素苷(Ant)积累,提高了花色素苷与叶绿素比值(Ant/Chl),增加了观赏效果。其中1 000 mg.L-1L-谷氨酸处理后30 d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2.85%和7.17%,PAL和POD活性比对照增加了14.72%和11.28%,Ant含量和Ant/Chl比值较稳定,对于促进红叶桃叶片着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将不同浓度的6种新疆地产植物提取物:枸杞多糖、紫草素、番茄红素、辣椒红素、红花红素和红花黄素,以及紫杉醇和香菇多糖加入Hela细胞培养液中,研究其对人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于250μg/mL浓度时,只有紫杉醇和紫草素对体外Hela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加入紫杉醇(3.9μg/mL)或紫草素(62.5μg/mL)培养72 h后,细胞全部消失。而枸杞多糖、番茄红素、辣椒红素、红花红素、红花黄素、香菇多糖对Hela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百菌清降解菌BJQ2的分离、鉴定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未有百菌清用药史的土壤定向培养49 d,分离出50株百菌清耐受菌株,经初筛、复筛后得到1株降解能力最强的细菌BJQ2,经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及系统发育树的分析,初步确定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 B9),BJQ2可以以百菌清为唯一碳源于基础培养基中生长.BJQ2降解百菌清的最适宜条件为:培养温度30~35℃,初始pH值为7.0~8.0,百菌清的初始浓度为20 mg· L-1,选用菌体母液(OD600=0.35),以10%的接种量接种,6d后提取百菌清,利用气相色谱进行检测分析,计算后发现百菌清的降解率可以达到79.2%.  相似文献   

17.
微切助互作技术辅助提取辣椒红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微切助互作技术辅助提取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本试验以辣椒红色素的吸光度和色价为指标,考察微切助互作技术辅助提取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Na2CO3助剂用量为5%(w/w),研磨时间为40min,溶液95%乙醇,料液比为1:70(g:ml)。在该条件下检测红色素色价,较热回流法提高了15.09%。  相似文献   

18.
以切花菊为试验材料,用蔗糖、无水氯化钙、8-羟基喹啉硫酸盐、柠檬酸和水杨酸为主要成分配制16种保鲜液,其中设置了0、50、150和250 mg·L-14个柠檬酸浓度梯度,0、50、75和100 mg·L-14个水杨酸浓度梯度,研究了不同保鲜液对切花菊花茎大小、切花鲜重、水分平衡值、丙二醛舍量、质膜相对透性和花色素苷相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谷子籽粒脱壳后为小米,小米黄色素含量是反映小米商品性的重要指标,对于小米的商品品质和营养品质都有重要的影响。解析不同生态条件下小米黄色素含量变化规律,为优质特色谷子品种选育及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用华北夏谷区选育的8个优质、特色谷子新品种,于2016—2017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5个试点种植,成熟收获后,测定小米的黄色素含量,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性,并对黄色素含量和生育期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年份、品种、地点×年份、品种×年份、地点×品种×年份对黄色素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地点、地点×品种对黄色素含量影响显著(P<0.05);其中,品种、地点、品种×地点互作对黄色素含量变异贡献率较大,分别为57.12%、27.57%和6.12%。黄色素平均含量2017年显著高于2016年。济南、德州、济宁试点小米黄色素含量2年的结果均显著高于泰安和临沂黄色素含量。5个试点8个谷子品种2年的黄色素平均含量为23.42 mg·kg -1,变幅为18.56—26.14 mg·kg -1,中谷2号最高,济绿谷1号最低;中谷2号、济糯谷2号、济谷21、济谷19黄色素含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豫谷18、济谷22、济谷20、济绿谷1号的黄色素含量。黄色素含量和6月苗期气温、9月灌浆中后期平均气温、生育期平均气温极显著正相关(r=0.908,P<0.01;r=0.798,P<0.01;r=0.808,P<0.01);和9月灌浆中后期的日照时数、生育期日照总时数极显著正相关(r=0.771,P<0.01;r=0.769,P<0.01)。 结论 不同年份、地点、品种及因素互作对谷子黄色素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品种因素影响最大;谷子生育期平均气温、降雨量、光照时数等天气因素的变化及时空分布的差异是小米黄色素含量变化的重要原因;谷子灌浆中后期平均气温较高、光照充足有利于黄色素的积累。品种基因型是决定小米黄色素含量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抗生素对雌二醇(E2)降解菌JX-2降解性能的影响,通过药敏试验研究了12种常用抗生素对菌株JX-2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雌二醇-抗生素联合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抗生素作用下菌株生物量及降解性能,探讨了混合抗生素分别对纯培养条件下和污水中菌株JX-2降解E2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JX-2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很低,对氯霉素、土霉素和磺胺嘧啶的耐药性相对较高,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介于两者之间。低浓度抗生素(MIC)对菌株的生长和降解性能影响不大,而高浓度抗生素(MIC)则会明显抑制菌株生长并降低其降解性能。随着时间延长,低浓度抗生素对JX-2降解E2的抑制作用减弱,而高浓度抗生素的抑制作用减弱不明显。当各抗生素浓度为10.0、100.0μg·L~(-1)和1.0 mg·L~(-1)时,混合抗生素对纯培养条件下菌株JX-2降解E2并无影响,而当各抗生素浓度增大到10.0 mg·L~(-1)时,混合抗生素显著抑制了菌株对E2的降解,7 d时E2降解率为48.2%。当各抗生素浓度为10.0、100.0μg·L~(-1)和1.0 mg·L~(-1)时,菌株JX-2对污水中E2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E2降解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