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玉米苗期试验,研究NH4Cl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基施部位对玉米出苗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铵与种子同层或种下2cm作基肥,会明显推迟种子出苗,降低出苗率,并影响植株生长,降低生物产量,不宜在生产上采用。施于种侧5 ̄10cm、种下2cm对玉米出苗基本没有影响,且出苗后植株生长健壮,经济性状及生物产量高于对照。但不同气候条件影响NH4Cl的适宜基施部位,在多雨湿润季节,NH4Cl基施部位可  相似文献   

2.
宽台栽培大豆根系特点及施肥位置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黑龙江垦区大豆宽台栽培联网试验,以及大豆根系活性在土壤中的动态分布研究优化了大豆的施肥位置,宽台施肥位置为:1.种肥分散在种下2cm左右,占总肥量的1/4-1/3,用于催苗和壮根;2.基肥施在台上植株行间,深度为5-15cm,距两侧主根15cm左右,占总肥量的2/3-3/4,用于提高花期,结荚期,鼓粒期的供肥强度。  相似文献   

3.
1988~1993年的定位试验表明,对灌淤土连续6年施用氯化铵的肥效与等N量尿素和硝酸铵的肥效相同或略有提高。在每hm ̄2施用150Kg的条件下,每公斤氯化铵N平均增产小麦11.5Kg,尿素与硝酸铵N分别增产9.7和10.2Kg。氯化铵对春小麦的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和产品质量均无不良影响。6年中随氯化铵进入土壤中的C1 ̄-,有9.9%~15.1%被作物带走,38.3%~68.2%被淋洗至150cm以下,0~150cm土层残留16.7%~51.8%。但耕作层(0~20cm)残留很少。仅0.35%~1.1%,因此不会对春小麦的种子萌发、出苗和生长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4.
酸性水稻土长期施用氯化铵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酸性水稻上施用氯化铵安定试验,连续3年的结果表明,氯化铵的肥效与尿素相当;土壤中氯离子有一定的积累,在0-40cm土层中,氯离子残留率为7.9%-9.0%,耕层土壤pH降低0.18-0.31个单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海拔高度、播种期和种株密度对早中熟花椰菜采种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龙峰50天、龙峰60天的种子产量,海拔1400m处极显著地高于1000m、1200m处;龙峰80天的种子产量海拔1200m处显著高于1000m、1400m处;2)3个品种的种子产量,3月10日、4月10日播种的极显著地高于5月10日播种的;3)海拔高度×播种期的互作效应不显著;4)在50cm×40cm密度试验中,温州60天的种子产量达690kg/hm2,极显著地高于50cm×33cm和50cm×47cm两种密度试验。  相似文献   

6.
层积处理时间对棠梨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层积处理时间对棠梨(Pyrus betulae folia)种子出苗率的影响试验,表明层积处理30d的棠梨种子出苗率最高。处理少于30d的种子出苗率随时间减少而降低,其中层积处理少于25d的种子出苗率下降幅度更大;层积处理时间超过30d的棠梨种子出苗率亦料30d者为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4.0kV/cm×10min、4.5kV/cm×10min和5.0kV/cm×10min三个不同强度的静电场处理柠条种子。研究了柠条种子萌发过程中核酸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静电场处理能够提早柠条种子萌发过程DNA的复制;4.0kV/cm×10min和4.5kV/cm×10min的静电场处理增加柠条种子萌发过程RNA的含量,为萌发提供必要的核糖体和合成必要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8.
塑料大棚催芽育苗是银杏种子繁殖的良好途径,试验表明,大棚催需要12~13天的时间。催芽时期的早晚,对苗木生长量有较大影响,前期催芽者在地径、主根长,侧根条数、叶片张数及叶面积等方面都优于催芽晚者,催芽后播与直播的种子出苗率差别大,前者达97%,后者仅49.8%,播种时胚根长短的种子,苗木生长差异显著,以胚根长1.0~1.5cm为宜。本试验还表明,苗木封面现象不受季节的影响而由积温控制或其它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9.
40%甲基异柳磷乳油和65%甲拌磷乳油采用不同时间和不同稀释浓度处理甜菜种子,试验结果表明 40%甲基异柳磷乳油处理甜菜种子时使用量 种∶药=1000g∶10~20ml对种子的出苗率和相对出苗率影响很小 65%甲拌磷乳油处理甜菜种子时使用量 种∶药=1000g∶10~20ml,抑制了种子的萌发,10d时使得出苗率降低2.5~3.3个百分点,相对出苗率为65.8%~87.3% 17d时出苗率降低了1.7~7.5个百分点 40%甲基异柳磷乳油和65%甲拌磷乳油处理甜菜种子时使用量 种∶药=1000g∶30~40ml,在温室条件下影响了甜菜种子的出苗率,10d时出苗率比空白对照降低36.7~47.5个百分点,17d时降低21.8~33.8个百分点,17d时的相对出苗率仅为34.1%~44.6%。  相似文献   

10.
高压静电场对月见草种子萌发期表观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高压静电技术处理月见草种子,测定种子萌发期的几项种子活力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对种子萌发有正刺激效应。在剂量108~288kV·min/cm范围内,适宜电场处理可显著提高种子萌发效果,156kV·min/cm为最佳处理剂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海拔高度、播种期和种密度对早中熟花椰菜采种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龙峰50天、龙峰60天的种子产量,海拔1400m处极显著地高于1000m、1200m征;龙峰80天的种子产量海拔1200m处显著高于1000m、1400m处;2)3个品种的种子产量,3月10日、4月10日播种的极显著地高于5月10日播种的;3)海拔高度×播种期的互作效应不显著;4)在50cm×40cm密度试验中,温州60  相似文献   

12.
经研究发现低温对玉米种子田间出苗率与发芽势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平均10℃低温的情况下,种子的发芽势比对照降低了9.4%,发芽率降低6.7%。发芽率、发芽势的降低则可能导致田间出苗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黄瓜种子变短(A1)、外形缺失(A2)、种子弯曲(A3)、圆柱形种子(A4)等畸形种子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畸形种子的发芽率比正常种子降低7 ̄13%;畸形种子出苗率显著降低,对照和各畸形种子之间的出苗率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种子弯曲对出苗影响最大,出苗率只有66.0%;畸形种子的壮苗率更是急剧下降,对照的壮苗率和各畸形种子之间的壮苗率亦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变短的种子壮苗率最低,仅为49.3%;畸形种子的前期产量仅为对照产量的51.4% ̄68.6%,总产量在对照的61.5% ̄76.6%之间。  相似文献   

14.
贮藏条件对超甜玉米种子活力及田间出苗的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不同贮藏条件对超甜玉米种子活力及田间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贮藏,种子活力及田间出苗率迅速下降,贮藏8个月后种子基本失去活力;在石灰条件下贮藏,能有效降低种子的含水量,种子少历程缓慢下降;在5-10℃的低温条件下贮藏,能较长时间保持种子活力和提高田间出苗率。  相似文献   

15.
我县大豆种子从大田收获到次年播种,贮藏时间长达半年之久,在贮藏期间,由于种子易受自身的种子特性和外界的环境因素影响,容易发生种子劣变。种子劣变后表现为种子贮藏力下降、萌发及生长减缓、萌发整齐度下降、抗逆性能力下降、出苗率降低,不正常幼苗增加,种子失去发芽能力,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安全。因此,种子在贮藏期间对自身和环境是有严格要求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杂交一代草花种子采用常规育苗方法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齐的现象,改用珍珠岩、蛭石等作为播种基质,大大提高了出苗率,降低了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17.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泡桐不同粗度种根的苗木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种根粗2.6-3.5cm时,苗木生长最好;种根粗度1.6-3.5cm时,出苗率和成苗率均很高;种根粗度对苗木高生长的影响,主要是影响苗木速生期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发芽率和田间播种出苗率试验得知:通常贮藏条件下,大豆种子随贮藏年限的增加而发芽率降低,同时,中小粒种子较大粒种子耐贮藏。  相似文献   

19.
高压静电场对谷子幼苗生长和穗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谷子种子使幼苗生长加快,根冠比增大,穗重和穗粒数提高,秕谷率降低,处理剂量以场强E=5.5-6.5kv/cm较佳。  相似文献   

20.
三种蔬菜种子贮存时间与发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年度采收的白菜、萝卜、尖椒种子采用吸湿培养法、玻板直立发芽法、盆栽出苗法测试了发芽率、生活力和出苗状况,结果表明:白菜、萝卜、尖椒种子贮存时间和长短与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成反相关。白菜、萝卜种子存放5年虽然仍有80%的发芽率,但是正常菌数已大幅度下降,出苗率<40%;存放5年的椒种子发芽率只有20%多,出苗率仅为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