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BevalacEOS时间投影室1.0AGeVLa+La碰撞实验,根据以流方向为z轴的质心坐标系中末态粒子方位角分布的非对称性为极小的条件,确定了事件中4种质量范围(A=1、2、3、4)末态粒子的集合侧向流流角。在以流方向为z轴的质心坐标系中研究了不同质量末态粒子极角分布,结果表明质量越大的粒子在流方向分布得越集中,侧向流的“流”值越大。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磷素在土壤剖面中垂直迁移及淋失机制,选择设施生产条件和露地生产条件2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染色示踪试验结合图像解析技术,比较设施样地、粮田样地2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优先流分布特征,探索优先流与基质流路径对2种土地利用类型全磷和土壤速效磷(Olsen-P)垂直迁移及分布特征的影响,评估不同迁移路径下磷素淋失风险,并探讨磷素随优先流/基质流迁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设施生产条件明显改变了水分入渗过程,优先流发育程度更高,并且优先流路径对水分入渗的贡献更大;而粮田土壤以浅层基质流为主,优先流路径分布较少.(2)设施土壤表层0~20 cm全磷和Olsen-P迁移方式以基质流为主,而20 cm以下土层磷素迁移则以优先流路径为主;与之相比,粮田土壤全磷和Olsen-P垂直迁移方式以基质流为主,优先流贡献率很低.(3)设施土壤优先流路径中CaCl2-P随Olsen-P的增加速率是基质流路径的2倍,磷素的优先流迁移路径极大地增加了其向环境淋失的风险.(4)相关分析表明,磷素随基质流迁移深度与土壤磷素最大吸持量Qm呈极显著负相关;磷素随优先流迁移深度明显大于基质流部分,磷素随优先流迁移深度与优先流路径中沙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双馈同步电机(DFSM)的基本方程式,提出了其定子端、转子端和电机轴之间发生机电能量转换的基本关系。重点研究了不同转差率下双馈同步电机在发电、电动和电磁制动三种工况下的稳定区域、功率流及其高效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其功率流分析和效率优化是正确的,为双馈同步电机的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界定了旱地生态系统基础上,阐述了旱地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制约旱地生态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耦合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实现旱地生态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耦合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县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Ⅱ)——功能和效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分别属于我国东部、北部、西部的常熟、公主岭、昌吉这三个县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和效率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表明,常熟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价值流投入水平很高,但产投比较低,能量、物质和资金的利用效率不高;公主岭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量和物质投入水平较高,产投比很高,能量、物质和资金的利用效率高;昌吉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物质流投入水平较低,但产出水平较高,因而产投比较高,能量、物质的利用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在介子交换模型下,考虑质子入射动能为2.8GeV时,对p+4 He→p+π+4 He反应中共振激发N*(1 440)(Roper共振态)进行了研究,在π介子与核子不变质量为1 440MeV附近重现了Roper共振峰;得出了末态π介子的角分布和动量分布,讨论了在兰州重离子冷却储存环(CSR)上开展该实验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综合庭院经济模式系统内能量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并分析了四湖湿地农区综合型农村庭院经济模式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对该系统的观测、研究和分析的结果表明:系统年输入的总能量为527841487KJ,能量的输入密度为46560094860kJ/hm^2,系统的输出总能量为139030565KJ,能量产出的密度为123747721kJ/hm^2。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大省,走农牧结合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通过模式结构和功能,阐释了山东省农牧模式发展现状,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物质流、能量流分析,提出推进农牧模式有效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质脆、颜色鲜艳的榆黄蘑 (Pleurotuscitrinopileatus)为试材 ,研究了丝瓜伤流液对食用菌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 :丝瓜伤流液能有效延长食用菌的贮藏期 ,有利于保持商品质量。 75 %的有棱丝瓜伤流液保鲜效果最好 ,榆黄蘑菌盖开裂、变色、腐败变味等变质性状的出现比对照推迟4~ 6d ,10 0℃下贮藏到 12d时 ,失重仅为水对照的 5 4 17% ,极显著低于对照及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0.
质子Bragg峰的剂量分布比常规光子照射更为理想。基于此,关于质子在剂量治疗中的应用,早已在各发达国家进行开展。由于质子治疗的可靠稳定,国内正在试点建设质子放疗中心。为得到质子入射过程中,其在纳米尺寸下剂量分布情况。本文采用径迹结构理论模型,简化相对论计算过程,研究质子在医用模体材料PMMA中径向能量沉积分布研究。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Kiefer和Straaten在1986年研究时使用相同的径迹模型得出的结果误差小于4%。表明简化的模型可以得到足够精度的计算结果,用于质子微观尺寸剂量计算。  相似文献   

11.
During the encounter with Uranus, the cosmic ray system on Voyager 2 measured significant fluxes of energetic electrons and protons in the regions of the planets magnetosphere where these particles could be stably trapped.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of electrons with energies of megaelectron volts is strongly modulated by the sweeping effects ofthe three major inner satellites Miranda, Ariel, and Umbriel. The phase space density gradient of these electrons indicates that they are diffusing radially inward from a source in the outer magnetosphere or magnetotail. Differences in the energy spectra of protons having energies of approximately 1 to 8 megaelectron volts from two different directions indicate a strong dependence on pitch angle. From the locations of the absorption signatures observed in the electron flux, a centered dipole model for the magnetic field of Uranus with a tilt of 60.1 degrees has been derived, and a rotation period of the planet of 17.4 hours has also been calculated. This model provides independent confirmaton of more precise determinations made by other Voyager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边墩周围水流流速分布规律,利用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对矩形断面明渠中半圆形边墩周围三维流速进行测量,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0°~120°内距离圆心1.23r的区域水流流速受到柱体挤压作用最为明显,存下游170°射线的区域内,水流流速呈非线性波动,整体波动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八角外观检测精度及效率,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对不同果形和颜色的八角进行识别和处理。果形在RGB、HSI颜色空间中,根据棕红、黑红、褐红在H颜色空间的区别,提取了不同颜色的八角H分量值,识别正确率为95.12%、95.12%、97.56%。利用极坐标变换思想建立极坐标模型,通过对极坐标模型错位相减、归一化、角数判别,有效的识别八角的角数,识别正确率为94.73%;在角数识别的基础上通过余弦定理实现了粗短八角角瓣、瘦长八角角瓣的判别,识别正确率分别为94.29%、97.14%;通过对极坐标变换后的轮廓进行傅里叶变换识别了粗短八角角瓣和瘦长八角角瓣,识别正确率分别为94.29%、94.29%;通过对八角波峰点进行标准差分析,有效地识别了八角是否均匀。以上方法识别率高且精确,为八角的外观检测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φ29 mm×4 200 mm流化床装置上,利用CCD图像测量与数据处理系统在线对导流叶片式局部起旋器对水平液固循环流化床内固相颗粒分布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安装局部起旋器后,颗粒分布状况在一定距离内得到明显改善;但随着轴向距离增加,起旋器作用效果减弱。随着导叶包角、液体流速的增加,颗粒固含率不均匀度减小。对于相同直径的颗粒,密度和初始加入量越大,颗粒固含率不均匀度越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CFD)技术对四重滚筒干燥机内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分析筒体结构对流场的影响,发现气流运动方向与壁面所成角度是影响气流速度的重要因素,对优化后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加以分析,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弧形过渡面。结果表明,优化后干燥机内气流流畅运动,涡流减少,改善了干燥机性能。  相似文献   

16.
大豆收获机纵轴流柔性脱粒装置脱出物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纵轴流柔性脱粒装置工作参数对脱出物分布的影响以及脱出物分布规律,在自行研制的纵轴流脱粒分离清选试验台上,以滚筒转速、脱粒间隙、喂入量和导流板角度为试验因素,对纵轴流柔性脱粒装置脱出物在轴向和径向的分布变化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工作参数的变化,轴向和径向脱出物分布趋势变化不明显;2)纵轴流柔性脱粒装置的轴向脱出物、籽粒分布规律符合指数函数分布,豆荚、轻质杂余分布规律符合三次函数分布;3)径向脱出物、籽粒、豆荚、轻质杂余的分布规律符合系数不同的多项式形式。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生长素极性运输转运蛋白PIN1与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融合,对PIN1进行了荧光标记,并以烟草表皮毛为模式,开展了PIN1对生长素极性运输及对细胞伸长生长影响的研究。采用DNA重组技术,将融合标记基因EGFP–PIN1置于拟南芥表皮毛特异表达基因GL2的启动子调控下,构建成含GL2pro::EGFP–PIN1的Ti质粒,以根癌农杆菌叶盘共培转化法将重组标记基因转化至烟草WS38中,筛选鉴定出多株转基因烟草。通过对这些转基因烟草表皮毛进行显微荧光观察,结果发现,标记的绿色荧光信号集中分布在表皮毛细胞的间隔区,表现为明显的极性分布现象。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三碘苯甲酸(TIBA)处理后,表皮毛的伸长生长受到抑制,细胞中荧光的分布极性减弱。说明生长素在烟草表皮毛中的极性分布对烟草表皮毛伸长起关键作用,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只抑制表皮毛的细胞伸长,同时还影响到生长素极性运输蛋白PIN的极性分布。  相似文献   

18.
低比转速泵圆柱形叶片型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叶片进出口边界条件,提出用三次多项武构造叶片型线的极坐标表达式,并导出了保证叶片安放角单调变化的叶片包角取值范围。该叶片型线的主要特点是其包角可作为设计常量由设计人员根据需要事先在一定范围内给定,并且随着叶片半径的增大,叶片曲率半径单调增长,叶片安放角单调均匀变化,从而减少了叶片表面的脱流损失,提高了离心泵的水力效率。  相似文献   

19.
提出用端面造型载体与扩张管结构耦合改善车用催化器内部气流径向分布状态的方法,设计制作了若干造型载体和扩张管。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台测试,分析了载体前端面型式、扩张管型式及其匹配关系等对气流径向分布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锥形和球形端面载体可以提高催化器内部气流径向分布的均匀性;其中锥形端面载体与增强型扩张管匹配,对气流径向分布状态改善显著;锥形载体顶角的确定宜综合考虑气流分布均匀性、结构可靠性和紧凑性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采用低温振动研磨方式对龙眼干进行超微粉碎,探讨该粉碎方式对龙眼果肉全粉粒度分布、表观密度、流动性、溶解性、水分吸附特性及流变性等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碎时间的增加,龙眼果肉全粉粒径不断下降,且分布变窄;表观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休止角和滑角不断增大,龙眼果肉全粉流动性下降;溶解时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龙眼果肉全粉平衡水分含量不断增大;龙眼果肉全粉悬浮液的表观粘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为假塑性流体。说明该粉碎方式能对龙眼果肉干进行有效超微粉碎,但不同粉碎时间处理的龙眼果肉全粉物理特性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粉碎30~50 min得到的龙眼果肉全粉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