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蚕桑生产省力化技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生产者的劳动构成了蚕桑生产的主要成本,以省力化技术为主体的蚕桑生产劳作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同时赋予了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生命力。从蚕桑生产省力化技术的发展研究和推广的现状出发,分析了蚕桑生产省力化技术推广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今后蚕桑省力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2.
该文分析了铜梁县蚕桑生产规模下滑的主要原因,阐述了恢复发展蚕桑生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继续加强对蚕桑生产的重视、加大蚕桑产业扶持力度、加快蚕桑生产"多元化"、狠抓典型示范等对策,以确保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该文分析了铜梁县蚕桑生产下滑的主要原因,阐述了恢复发展蚕桑生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继续加强对蚕桑生产的重视、加大蚕桑产业扶持力度、加快蚕桑"多元化"生产、狠抓典型示范等对策,以确保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经过多年的发展,盐城市蚕桑生产在规模化发展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对稳定全市蚕桑生产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规模化是蚕桑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盐城市蚕桑生产规模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对蚕桑创新发展与规模化建设的有机融合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江苏蚕业》2017,(2):34-36
本文简要回顾了徐州市蚕桑生产的历史及现状,分析了目前蚕桑生产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并提出徐州市发展蚕桑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覃文辉 《广西蚕业》2000,37(2):24-27
本针对靖西县发展蚕桑生产的有利条件和蚕桑生产现状,提出了促进本县蚕桑生产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针对蚕桑生产规模下滑、产业发展不稳定的严峻形势,盐城市从2012年开始组织开展了蚕桑产业技术创新活动,探索栽桑养蚕全过程的省力化、机械化、标准化,创新生产手段和生产模式,初步达到了减轻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提高蚕桑生产效率的目标,并通过三级蚕桑技术微信群网,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实时、全程、无缝隙、全覆盖技术服务。介绍了盐城市蚕桑产业技术创新的实践和体会,即蚕桑生产理念需要不断创新、蚕桑生产技术需要不断探索发现、蚕桑生产过程需要社会化、蚕桑生产设备需要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蚕桑产业结构需要多元化等;提出了近阶段盐城市蚕桑产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和工作重点,为新一轮蚕桑生产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现代蚕桑产业的发展方向.重庆市涪陵区尝试建设适度规模的蚕桑生产基地,培育新型蚕桑生产经营主体,促进蚕桑产业稳定发展.针对蚕桑生产基地建设存在的具体问题,就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改善建设条件和探索建设模式等,给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修水县黄溪村把蚕桑做为产业扶贫和新农村建设一村一品重点产业进行打造,引导蚕农发展适度规模、高效产出生产经营模式,引进技术提高蚕农生产水平,推广多批次循环养蚕模式和设施化蚕桑生产,全村蚕桑生产得到了高效发展,成为了江西蚕桑第一村。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随着蚕桑生产的大面积滑坡和蚕茧产量的急剧减少,稳定、发展蚕桑生产的呼声日益高涨。合理布局,推进蚕桑产业化进程仍然是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蚕桑生产是我市农业生产中的一项传统产业和优势项目,茧丝绸行业对推动我市整个经济的发展,对提高农民收入和劳动就业,扩大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回顾和反思我市近几年蚕桑生产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对于正在出现恢复性生机的蚕桑生产以及确定今后的发展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要使我市蚕桑生产走上稳定协调发展的健康轨道,必须以建设高效蚕业为目标,大力推进蚕桑产业  相似文献   

11.
吴强 《北方蚕业》2013,34(2):55-56
介绍了汉中市汉台区蚕桑生产的发展历程、现状及生产萎缩的原因,并对巩固和发展汉台区蚕桑生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蚕桑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专业户、重点户不断涌现,已成为蚕桑生产的主力。安康县建设乡金鸡山村蚕桑专业户王明成,就是当地发展蚕桑生产的带头人。他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大搞以育桑、养蚕、经销蚕药为主的多种经营,家庭收入不断增多,为发展本乡的蚕桑生产起了典范作用,赢得了当地干部和蚕农的信赖与尊重。王明成同志是乡上的蚕桑干部,为了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发展蚕桑生产,先从自己  相似文献   

13.
王丕承 《蚕桑通报》2005,36(4):61-64
今年是浙江省蚕桑学会成立50周年,作为我省蚕桑界历史上第一个学术性的民间组织,浙江省蚕桑学会为浙江蚕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见证了浙江蚕桑史上最辉煌的一页.省蚕桑学会成立以来,团结广大蚕桑科技人员,齐心协力,在继承先人蚕桑科技文明的同时,推进了蚕桑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蚕桑生产技术的普及,把蚕桑生产的技术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浙江蚕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蚕桑文化起源于中国,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对蚕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蚕桑文化的起源、蚕桑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和分析,认为蚕桑产业是蚕桑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栽体,要确保蚕桑生产稳定、推进茧丝绸业健康发展、促进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并针对上述论点分别提出了将蚕桑文化融入到蚕桑生产中、将蚕桑文化融入到茧丝绸业中、将蚕桑文化融入到旅游消费中等促进蚕桑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蚕业市场化环境下蚕桑技术应用切入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茧丝绸市场渐趋理性发展,蚕桑生产在市场经济时期,技术应用面临新的形势,必须顺应变革。笔者根据深入蚕桑生产一线的相关试点研究工作,客观分析了当前农村蚕桑生产技术需求和蚕桑业务主管部门、蚕桑科技工作者面临的现状,提出了蚕桑技术应用必须有选择地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找准工作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开拓蚕桑生产工作的新思路、新主张、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江苏沿海地区蚕桑生产与经营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在进行了高效生态桑园建设、智慧蚕桑管理、精准蚕种生产、桑园立体种养复合经营、蚕桑资源开发利用、蚕桑茧丝绸文化传承等系列试验的基础上,瞄准精品蚕桑发展新定位,探讨了蚕桑生产与经营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提高蚕桑生产与经营效益提供了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汉中市蚕桑生产的现状,结合强村大户工程建设实际,分析了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以"轻简化"技术为依托,推广现代高效蚕桑生产技术,建设现代高效蚕桑生产基地、示范村,培育养蚕示范大户,提高蚕茧生产的规模和效益,推动蚕桑生产向规模化和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60年蚕桑业发展历程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50-2010年我国蚕桑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概述了新中国60年蚕桑生产发展的历程及发展特点,并总结了经验与教训,即以市场为导向、力求产销平衡是防止蚕桑生产大起大落的唯一途径,提高养蚕比较效益是保持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措施,实行以质论价、优质优价是稳定提高蚕茧质量的有效措施,开拓国内外丝绸市场需求是发展蚕桑生产的源动力,加快机械化、省力化管桑养蚕技术研发是稳定蚕桑生产队伍的唯一办法,加强蚕桑科研教育是增强我国蚕桑生产后劲的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9.
2012年蚕桑产业发展趋势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2011年我国蚕桑产业的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2012年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稳定蚕桑生产规模、提高茧丝质量与生产效益,加强蚕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宏观调控、稳定茧丝价格,加强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分工与合作、整合发展蚕桑产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升蚕桑生产的科技水平,提高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改革蚕桑产业体制、实现一体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行等促进蚕桑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建立标准蚕桑园区促进蚕业稳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递铺镇垅坝村是安吉县的蚕桑重点村.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风险的多重影响,蚕桑生产仍保持一定的效益,以效益为中心的市场经济意识支撑着垅坝村的蚕桑生产,并逐步集中成片形成了本县面积最大、效益最好的蚕桑生产集中产区.这些年来,随着市场行情的起伏不定,蚕桑生产面临的生产风险越来越大,特别是农药微量污染,严重影响了蚕茧的产质量,阻碍了蚕桑生产的发展.建立垅坝"千亩现代蚕业示范园区",对全县蚕桑生产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本县的蚕业现代化作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