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常怀感恩之心不但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又是当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不可少的内容。近些年来,众多高校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并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感恩现状令人担忧。针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我们应通过深入剖析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主要问题,试图探索科学有效的感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构建合目的合规律的感恩教育体系,以引导大学生认知感恩、体验感恩、践行感恩,进而学会施恩。  相似文献   

2.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是当前高等学校教育中的主体,近年来,一些大学生存在感恩意识匮乏、冷漠自私等问题,反映出的是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以及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迫切,应该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这是一个值得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深思的问题。本文通过阐释当今大学生感恩意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和进行感恩教育的途径和措施,以到达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淡薄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加强感恩教育已成为思想教育工作者迫切研究与实践的课题。文章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现状、感恩意识淡薄的内外因、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举措等方面来阐述感恩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德育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德育培养渗透于大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贯穿了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文章探讨了图书馆作为学校育人的重要基地,针对大学生毕业环节,围绕大学生德育答辩和评价、诚信教育、择业观创业观教育、道德法纪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离校教育等方面开展各项研究,并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农业院校375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的感恩意识是比较强的,大多数学生对父母、师生、国家社会的帮助心存感激,但也有部分学生的感恩观念存在偏差。调查还发现感恩意识的强弱与大学生的本身特征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性别和地域上存在着差异,高校的感恩教育可以因人制宜。  相似文献   

6.
感恩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元素。它有利于大学生陶冶情操,增强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心,促使大学生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生活,并主动承担起自身对社会、家人、朋友的责任。本文在分析影响大学生感恩教育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教师道德建设、重视示范作用、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视教材资源建设、与家庭协同教育、优化教育方法等建议,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模式的创新进行了系统探究。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感恩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高校重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也具有一定的感恩意识。然而,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原因,以及大学生自我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使得感恩教育的成效在整体上并不乐观。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结合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需要,探索感恩教育的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感恩教育融入学生资助工作,融入“三下乡”社会实践,融入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融入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并且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大学生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出台的资助政策下,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大力开展,较大程度的解决了家庭贫困学生在继续求学方面的困难。然而除了资助外,还要加强对获资助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感恩意识的培养。本课题先剖析受助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提出教育主导、典型例子倡导、实践引导等方式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非常重视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把感恩作为德育的切入口,开展感恩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些不足:大部分的感恩教育存在着理论先行,实践滞后的问题。以往的感恩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感恩认知水平,只让学生有了"知恩于心"的感恩意识,没有在知恩感恩的基础上,主动"感恩于行",报恩施恩于他人,将心中的感  相似文献   

10.
杨玺  龚平 《现代农业》2011,(2):104-105
我国自古以来就以知恩图报为做人的美德,视感恩为人应有的基本道德。感恩教育作为一种唤起人内心良知的道德教育与情感教育,对提升公民的责任感、精神境界及综合素质都有重要意义。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对健全个人人格和营造和谐社会人文氛围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