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矮壮丰对小麦主要性状调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探讨了矮壮丰1号、2号分别在小麦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及三期连续使用的控高防倒增产效果。结果表明:矮壮丰1号、2号均可有效控制茎秆节间长度及株高,增强小麦的抗倒伏能力。提高每穗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了产量。且矮壮丰2号使用效果优于l号,以返青期一次性使用,控高增产效果最好,成本最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2.
该文探讨了矮壮丰1号、2号分别在小麦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及三期连续使用的控高防倒增产效果.结果表明:矮壮丰1号、2号均可有效控制茎秆节间长度及株高,增强小麦的抗倒伏能力.提高每穗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了产量.且矮壮丰2号使用效果优于1号,以返青期一次性使用,控高增产效果最好,成本最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3.
小麦群体大、密度高、长势嫩绿易倒伏.矮壮丰药剂多点喷施试验表明,3月15日前后750g/hm2对水450kg细喷雾,控高防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小麦倒伏现象时有发生。据调查,小麦倒伏平均可减产525 kg/hm2 左右,直接影响小 麦大面积高产、稳产。因气候变暖,使用易倒伏品种,及播种量与肥料使用量过大等诸多原因,导致小麦在 生长后期基部节间过度拉长,茎壁脆弱,一旦遇到暴雨大风天气,小麦便大面积倒伏,从而加重了病虫害的 发生,也影响了机械化收割。在小麦田开展不同浓度的矮壮丰喷施试验, 结果表明,喷施矮壮丰对小麦控高、 防倒伏作用明显,其喷施量以750 g/hm2 为宜。  相似文献   

5.
小麦群体大、密度高、长势嫩绿易倒伏。矮壮丰药剂多点喷施试验表明,3月15日前后750g/hm2对水450kg细喷雾,控高防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了摸清矮壮丰的抗倒机理,便于在生产上指导使用,对太仓地区矮壮丰不同使用时期、方法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调查与试验,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小麦拔节期或拔节期+始穗期喷施矮壮丰对植株穗长增长、第一节间茎粗增粗、管壁增厚、长度缩短、产量增加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小麦化控药剂矮壮丰的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运用生长调控剂矮壮丰对旺长小麦的化学调控效果及使用时期、使用剂量,特进行了其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江苏江都春泉矮壮丰对小麦株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每667m2用40mL的效果最佳;能有效控制小麦第一节间、第二节间和穗下节间的长度;但增产效果不明显。江苏阜宁陈良矮壮丰颗粒剂对小麦株高控制效果不明显;对第一、第二节间和穗下节间控制伸长效果不显著;增产效果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进行小麦破口期喷施劲丰,返青期喷施矮壮丰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喷施劲丰、矮壮丰对小麦均有增产效应,与对照相比,达显著水平,但喷施劲丰增产效果最好,达8.2%,更适宜在泗洪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本地区秋播阶段经常遭遇连阴雨,小麦湿耕烂种迟播面积偏多,生长发育差、扎根浅,加上后期加大肥料投入促转化,容易引起小麦倒伏现象,为了调控小麦生长防止倒伏,多年来我们在小麦生产上推广使用矮壮丰,效果较为明显,不同程度上控制了小麦倒伏现象,对小麦的增产增收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了摸清矮壮丰的抗倒机理,便于在生产上很好地指导使用,我们对本地区小麦不同品种、矮壮丰不同使用时期、方法、溶度进行了试验、调查、取样测定,分析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密度对小麦主要性状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田间试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密度对小麦新品种鄂麦352株高、抗倒性、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株高增加,倒伏加重,群体穗数增加,穗粒数减少,产量以基本苗225万·hm^-2较高且比较稳定。喷施250mg·kg^-1的多效唑和喷施200mg·kg^-1的矮壮素,都降低了株高,提高了抗倒性,但以喷施250mg·kg^-1的多效唑的效果较好。喷施250mg·kg^-1的多效唑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其增产原因在于提高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基本保持穗粒数不减少、千粒重不下降。鄂麦352控制密度225万·hm^-2左右,结合起身拔节前喷施250mg·kg^-1多效唑,能获得较高产量。而矮壮素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水稻倒伏问题,我们进行了水稻专用型矮壮丰在水稻上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矮壮丰在水稻始穗期应用可明显降低水稻株高,增加水稻的产量;水稻株高的降低使水稻植株的重心下移,有利于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机械镇压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在济麦22旺长麦田进行了机械镇压处理,研究镇压对株高及其相关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起身期对旺长麦苗镇压可以较对照(未镇压)降低株高4.76 cm,降幅5.61%。镇压对基部3个节间长影响较大,对穗长和穗下第一、第二节间长度影响较小;与未镇压相比,基部3个节间干重降低,降幅与相应节间缩短幅度相当,其直径和壁厚较对照减少;基部第一节间抗折力提高13.51%,第二、第三节间和对照相当。机械镇压处理单产达10 234.5 kg/hm~2,较对照增加5.78%;穗数增加13.65万/hm~2,穗粒数增加0.79粒,千粒重增加0.34 g,分别较对照增加2.00%、2.25%和0.8%。  相似文献   

13.
以矮秆糯小麦F1代为材料,探讨株高及各节间长度、株高构成指数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株高与穗下节长、倒2节间长、倒3节间长、千粒重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穗下节长与每穗粒数、千粒重呈正相关,与单株粒重达0.01水平显著正相关;倒2、倒3、倒4节间长与千粒重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IL与每穗粒数、单株粒重均呈正相关;I1、I2分别与每穗粒数和单株穗数、单株粒重呈正相关;I1、I2、IL与小麦高产关系密切,可作为小麦高产育种的重要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不同小麦品种(系)株高及节间长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矮秆、中秆、高秆共20个小麦品种(系)的株高及各节间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矮秆小麦主要是通过缩短不同节间长度来降低株高,特别是基部节间;株高相近的品种(系)同一节间占株高的比例基本相同,株高类型不同的品种(系)其节间比例的变化相对较大;两个小偃麦矮秆种质31504-1和31505-1株高构成指数IL明显大于其它小麦,说明其抗倒伏性更稳定,这对小麦株高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不同浓度多效唑在小麦 3个发育时期的喷施效果。结果表明 :施用多效唑可有效控制基部节间长度 ,单位长度干重增加 ,茎壁加厚 ,增强了小麦的抗倒伏能力 ;同时防止后期早衰 ,减少不孕小穗数 ,提高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 ,增产 5 %~ 2 6%。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在新疆更好地利用矮败小麦开展轮回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2011 ~2012年采取田间种植的方法,分别研究育性、株高、农艺性状和异交结实率,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矮败小麦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不育株和可育株植株高度有交叉,存在中间类型;矮化发生在矮秆株发育早期和晚期;影响异交结实率的因素较多,花期不遇是异交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结论]Rht10基因的表达受遗传背景的修饰,表现为不完全显性,与环境存在互作.错期播种和人工辅助授粉是提高不育株异交结实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矮败小麦株高遗传动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1995年5年6季试验结果,各季矮败小麦不育株高为44.67cm,56.60cm、66.59cm、66.08cm、54.55cm和37.61cm,平均61.57cm,仅及可育株平均数的二分之二。不育株和可育株的比数为1:0.8911:1.29、1:1.17、1:1.15、1:1.10和1:1.15,平均为1:11.14,高秆株略多,X^2测定结果,除个别例外,两类单株比数符合1:1。花器  相似文献   

18.
用近等基因系研究小麦显性矮源对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有利于育种的显性矮秆基因,利用5个普通小麦品种与5个不同显性矮源杂交回交6代以上产生的5套近等基因系,研究显性矮源对株高、株粒重、株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粒数和穗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显性矮源近等基因系之间的株有效穗数差异不显著外,其它性状差异极显著。5个显性矮源近等基因系都显著降低轮回父本(CK)的株高、千粒重、穗重,但具有西农引06、奥尔森和西南02矮源近等基因系的株高极显著高于矮苏3和矮变1号矮源近等基因系的株高,具有西南02和奥尔森矮源近等基因系的穗重显著高于其它矮源,具有奥尔森和西南02矮源近等基因系的千粒重亦高于其它矮源。具有奥尔森矮源近等基因系的株粒重与轮回父本没有显著的差异,其次是西南02矮源近等基因系;具有西南02矮源近等基因系的穗粒数与轮回父本没有显著的差异,其它都显著或极显著低于轮回父本的穗粒数;具有西农引06、奥尔森、西南02和矮苏3矮源近等基因系的株粒数与轮回父本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只有矮变1号矮源近等基因系极显著低于轮回父本。根据欧氏距离的聚类分析,具有奥尔森和西南02矮源近等基因系与轮回父本之间的距离最近,这有利于育种应用,矮变1号矮源近等基因系的距离最远,难以直接应用于育种;西农引06矮源和矮苏3矮源最近,西南02矮源和矮变l号矮源最远;用系统聚类,西农引06、矮苏3、奥尔森、西南02矮源为部分显性类,父本和矮变1号矮源各为一类。  相似文献   

19.
栽培措施对小麦节间长度促进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节间长度既受品种遗传特性所制约,又与生理生态条件有密切关系。播期,氮肥用量,施肥时间及运筹方式等栽培措施对节间长度的影响较小,早春气温高低及降雨多寡的影响相嵍越洗螅戆谓谄谝院笞贩识曰拷诩渖斐っ挥忻飨缘拇俳вΑT斐尚÷蟮狗闹饕虿皇腔拷诩涞墓稚斐ぃ墙诩渌刂什涣肌:侠碓顺锓仕魉疤宸⒄梗纳铺锛渫ǚ缤腹馓跫翘岣呖沟鼓芰Φ闹鞴ツ勘辍  相似文献   

20.
小麦株高构成因素与产量及其他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小麦株高构成因素与产量及其他性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株高构成因素与产量及其他性状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株高与倒二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部三节长,倒二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基部一节长与倒三叶长呈显著正相关,与倒三叶面积,公顷穗数呈不显著正向相关。基部二节长与基部三节长,倒三叶长,倒三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倒二叶长呈显著正相关,基部三节长与倒二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基部四节长与倒二叶宽,倒二叶面积,倒三叶宽,旗叶宽,旗叶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穗重呈显著正相关,穗茎节长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穗长与千粒重,倒三叶面积呈不显著负相关,与其他性状均无相关或相关系数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