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禽业》2006,(10):56-56
本刊消息.9月上旬全国牲猪市场稳定.南方无名高热病对养猪的影响越来越少,养猪业开始恢复,由于前期受此影响,牲猪补栏不足.牲猪存栏相对减少.目前南方大部分地区表现猪源短缺,疫情得到控制后.猪源减少.猪价开始回升:目前,在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浙江、福建、广东地区猪价回升较快。北方大部分地区价格上涨速度较南方弱.少部分地区价格出现震荡.但总体表现稳定,猪源同样表现短缺:西北地区牲猪价格回升后劲较大.由于前期抛猪使猪源减少.部分地区猪场相继倒闭,目前猪源表现短缺,猪价格开始抬高。据专家预测.牲猪市场逐渐转好,在没有外部不利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猪源短缺,后期猪价将会出现持续上涨势头,随着消费季节的到来.这一现象将会表现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梁皓仪 《畜禽业》2008,(1):24-27
<正>冬春季节高热病防控不可忽视2006年夏秋之季,高热病在南方各省暴发,造成了重大损失。许多养殖者认为疫情在冬季会自然消退,而在2006年冬季,高热病疫情迅速蔓延到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省,2007年春节前后疫情蔓延到我国东北的辽宁等省,与此同时,南方各省疫情也一直没有停止。如在2007年春节期间,湖南郴州、怀化地区大批猪场特别是规模化和集约化猪场暴发高热病,损失十分惨重。截止2007年10月份,全国26个省市先后发生高热病疫情。由于蓝耳病与猪瘟、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细小病毒病等混合感染是致使发病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有专家指出:病毒型的流行病在冬春季更容易发生。根据疫情流行热点,专家认为忽视其冬季防控是造成高热病疫情迅速蔓延至全国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08,(1):24-24
2006年夏秋之季,高热病在南方各省暴发,造成了重大损失.许多养殖者认为疫情在冬季会自然消退,而在2006年冬季,高热病疫情迅速蔓延到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省,2007年春节前后疫情蔓延到我国东北的辽宁等省,与此同时,南方各省疫情也一直没有停止。如在2007年春节期间,湖南郴州、怀化地区大批猪场特别是规模化和集约化猪场暴发高热病,损失十分惨重。截止2007年10月份,全国26个省市先后发生高热病疫情.由于蓝耳病与猪瘟、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细小病毒病等混合感染是致使发病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有专家指出:病毒型的流行病在冬春季更容易发生。根据疫情流行热点.专家认为忽视其冬季防控是造成高热病疫情迅速蔓延至全国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2006年夏,猪"高热病"首先在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发生,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损失。2007年1月,国家农业部通过对分离到的病毒采用全基因序列分析等技术手段,最终确定变异猪蓝耳病病毒是猪"高热病"主要病原,并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6,(7)
仔猪病毒性腹泻传播和发病速度快,且死亡率高,成为每一个养殖场户最头疼的问题。目前,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轮状病毒是我国猪群中危害最严重的三种病毒性腹泻。  相似文献   

6.
毛秀峰 《畜禽业》2006,(9):33-34
2005年夏季(7、8、9三月),在泰州地区暴发了以高热、皮肤发红、食欲减绝,传播速度快、病程长,病情反复,有一定死亡率为特征的生猪“高热病”。之所以定名为高热病,是因为此病很难确诊为某一病,其病症多以一种为主,间或杂以其他多种症侯。或以猪附红体为主,或以流感为主,或以肺疫为主,或并发或继发。在兽医行政部门和技术部门组织的疫情调查当中发现,此次发病猪户(特别是散养户)其发病原因除气候、病原感染外与发病猪舍的建筑有很大的关系。并且,追查既往病史,这些农户的养猪多有其他疾病发生的记录。归类起来,主要有三种建筑类型在生产与疾…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猪群中口蹄疫、猪瘟、高致病型蓝耳病这3种主要疫病免疫抗体水平监测与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个规模生猪养殖场以及40个散养户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生猪耳静脉血或者是前腔静脉血后对猪群三种主要疫病(生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免疫效果。结果 20个规模生猪养殖场采集200头生猪血液样本,40个散养户采集400头生猪血液样本,对免疫抗体水平进行测定后对比发现规模生猪养殖场生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散养户,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规模生猪养殖场还是养殖户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国家及地方标准规定(70%)。结论规模生猪养殖场生猪的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普遍好于散养户,二者均符合国家及地方标准规定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故强化防疫监管以及免疫疫病抗体监测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2,(7):2
<正>2011年高热病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不多,但是今年2月份以来,周边国家越南、缅甸先后发生猪蓝耳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从今年4月底开始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也开始出现大范围的发病,在当地的传播速度极快、不仅发病高、死亡率也极高达85%,药物治疗几乎没有太大的作用。今年南方夏季天气该热而不热,寒气笼罩,降雨较多,易因内郁热外受寒而暴发"高热病"。因此,今年南方地区7到9月份要重点防控由高致病性蓝耳病引发的高热病,防止象2006年那样大面积爆发。  相似文献   

9.
<正>2006年的夏季,我国南方10多个省份的猪发生临床症状以突然发病、高热、皮肤发红、呼吸困难、急性死亡;剖检以弥漫性、出血性间质肺炎、淋巴结及多个内脏器官不同程度出血为主要特征的"高热病"。2007年,农业部将猪"高热病"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6,(3)
目前,由于猪价一直处于高位状态,中小型养猪场户急于补栏,而忽视在引猪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引起疫情,造成猪大量死亡,损失十分严重。为减少养猪场户的损失,保护好养猪场户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以供广大养猪场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猪"高热病"从2001年以来在国内部分地区发生。该病以发病急、发病率高、高热稽留、病程长、病情来势凶猛、治疗费用高为特点,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临床治疗时很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即使治疗康复,常造成猪群生长缓慢。为有效防止猪"高热病"的发生及治疗,笔者请教相关专家,于2006年开始制作猪"高热病"康复猪血清,应用临床进行治疗。2006、2007年度共治疗病猪250多例,治愈233头,治愈率达93%。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3,(7):2-3
<正>近期南方地区气候高温高湿,易导致各种细菌病毒滋生,加之猪采食量受高温影响,明显下降,营养成分摄入不足,导致机体抵抗力较差,易受细菌、病毒的侵袭,进而引发猪"高热病"。"高热病"的病原为:多种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包括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  相似文献   

13.
研究是在山东省开展猪群健康状况调查的基础上,采取问卷调查、现场临床调查、病例剖检、免疫抗体检测等方法,对山东17个市50个县(市、区)的144个养殖场的猪瘟(CSF)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在144份问卷中,共调查种猪场33个,规模场50个,散养户61个,部分养猪场存在着母猪流产、死胎、仔猪成活率低等现象,对242个场点采集的11 241份血清样品进行猪瘟免疫抗体检测,样品抗体合格数为6 379份,抗体合格率为56.75%。通过现场临床调查和查看山东省70个兽医门诊剖检诊断记录,发现2011年5月-2012年8月,诊断疑似猪瘟病例累计达93例,进一步证实了CSF的存在,说明了CSF仍然是危害山东养猪业发展的主要动物疫病之一,应加强对该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南方地区“猪高热病”的发病成因及防控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期,一种以高热、呼吸道症状为主,表现为体温持续升高、咳嗽、气喘等为主要特征的“猪高热病”在南方诸多地区流行,温州市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仅7月份,我市11个县(市、区)中就有6个县(市、区)发生和流行该病,个别猪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50%以上,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由于温州地处浙江南部沿海,从7月以来进入高温炎热季节,加上多次台风暴雨袭击,使"猪高热病"的流行范围有所扩大,不少地方都有高热病例的报告。据抽查乐清市8个乡镇存栏的4394头生猪,发现感染“猪高热病”的有1421头,发病死亡780头,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2…  相似文献   

15.
李耀亮 《畜禽业》2007,(10):18-19
<正>自2005年6月份以来,南方大部分地区许多猪场出现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暴发猪无名高热病,感染此病的猪场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有的甚至全军覆没,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打击。该病最早报道于江西,后陆续传播至安徽、湖南、浙江、福建、江苏、河南、河北等地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昼夜温差的加大,该病向北方传播的速度有加快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自繁自养是增加养猪效益的主要途径,而仔猪腹泻是影响养猪效益的主要问题。腹泻是猪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除给养猪场户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影响到痊后猪的生长发育的快慢。近年来,该病在德宏州的一些地区的养殖场户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给这些养殖场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制约养殖场户经济效益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加大仔猪腹泻的防治力度,才能保证生猪养殖场户的养猪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据最新消息,近日北方地区猪价明显回升,东北、华北、华东大部份地区猪价已攀升至11元/kg;而四川和两广部份地区受高热病疫情影响,猪回升缓慢。综合有关资料和信息分析研判,我们认为供需平衡转瞬即至,下半年生猪行情将稳步回升。由于玉米价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选盐城市地方品种灶猪为母本,与约克猪(英系)进行简单杂交,并对灶猪、杂种灶母猪和约克母猪的繁殖力及饲料消耗连续测定,以比较不同类型母猪繁殖力的高低对仔猪生产效益的影响,并为灶猪与约克杂交生产约灶商品乳猪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柯街镇自2011年始发猪"高热病",至今未见消停迹象,对其争议更是从未停息,对养猪业危害极为严重。笔者在兽医临床实践中深刻地进行系统性反思,认为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治猪"高热病"疗效较好。文章介绍了疫情发生情况和西医、中医治疗的效果观察,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2006年6月份开始,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发生猪"高热病",并由南向北扩散、蔓延,发病生猪达300多万头,死亡率达10%~30%,有的甚至达50%~100%;今年1—7月,全国有28个省区不同程度地发生猪"高热病"。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通过有关单位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