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新湖农场华大牛场中选择0.5±0.1岁(10头)、1±0.1岁(10头)、1.5±0.1岁(10头)西门塔尔和新疆本地土杂牛的后代以下简称西杂肉牛,进行90天全舍饲育肥试验,结果表明:1.5岁组头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经济效益均最高,育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新湖农场某牛场中选择0.5±0.1岁(10头)、1±0.1岁(10头)、1.5±0.1岁(10头)西门塔尔和本地土杂牛的后代以下简称西杂肉牛,进行90d全舍饲育肥试验,结果表明:1.5岁组头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经济效益均最高,育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掌握西关杂交公牛的育肥效益,经过60 d对10头1.5岁左右西关杂交公牛舍饲育肥试验,并按市场成本、价格分析得出,每头每天精饲料和粗饲料成本8.00元左右,日均增重1.055 kg,按屠宰率50%估测计算,每头日均净增重0.53 kg,产值为21.00元左右,可实现经济效益13.00元左右(不计水电、劳务等其它费用)。  相似文献   

4.
于1997年草地最寒冷的2月份购牦牛幼牛17头,弱牛13头,运往农牧结合地带保活后育肥.结果表明,1岁以下牛保活率87.5%,1.5~2.5岁牛保活率67%,3岁以上弱牛保活率达100%;易地育肥159d,0.5~1岁牛、1.5~2.5岁牛、3岁以上牛增重分别为53.75kg、69.67kg、65.64kg;日增重分别为:338g、438.18 g、412.83 g;头均纯收入175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于1997年草地最寒冷的2月份购牦牛幼牛17头,弱牛13头,运往农牧结合地带保活后育肥.结果表明,1岁以下牛保活率87.5%,1.5~2.5岁牛保活率67%,3岁以上弱牛保活率达100%;易地育肥159d,0.5~1岁牛、1.5~2.5岁牛、3岁以上牛增重分别为53.75kg、69.67kg、65.64kg;日增重分别为338g、438.18g、412.83g;头均纯收入175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鄂西役用黄牛育肥补偿生长效果观察及影响增重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应用 2 1头地方鄂西良种黄牛做役用牛“转型”菜牛育肥增重实验 ,其中郧巴黄牛♂ 6头、♀ 5头 ,恩施黄牛♂ 6头、♀4头。整个正式实验分为Ⅰ、Ⅱ两个实验阶段 ,结果表明 :①在日补饲精料 1 5kg/头 ,粗料用稻草定量 7kg/头的情况下 ,通过两个实验阶段的饲养实验 ,实验阶段Ⅰ平均日增重 5 5 0g ,实验阶段Ⅱ平均日增重 3 2 5 g ,实验Ⅰ比实验Ⅱ平均日增重高 2 2 5 g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说明役用黄牛“转型”菜牛育肥在一定时期内有一定的补偿生长能力。②育肥前牛的膘情、品种、性别等是影响役用黄牛“转型”菜牛育肥效果的主要因素 (P <0 0 1) ;年龄因素影响增重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淘汰架子牛最佳的育肥时间,试验选择2.5±0.5岁(8头)、3.5±0.5岁(7头)、4.5±0.5岁(8头)、6~9岁(8头)淘汰架子牛进行90d全舍饲育肥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淘汰架子牛的增重速度、饲料转化率、经济效益以2.5岁组为最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育肥效果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1下表列出了以牧草代替育肥猪日粮10%的精料的饲养效果,分析表明以优质牧草代替育肥猪日粮中10%的精料不影响生长育肥猪的增重,以美国菊苣为最好,还表牧草代替育肥猪日粮10%的精料的饲养效果日增重(g)总增重(kg)耗精料(kg/头)耗草(kg/头)全期料草比全期料重比日采食精料(60~90  相似文献   

9.
对淘汰奶牛进行育肥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挑选不同品种的淘汰奶牛20头进行育肥,主要饲喂发酵木薯渣和桂牧Ⅰ号象草,育肥75d。结果显示,20头奶牛平均增重148.40kg,平均日增重1.98kg。其中,11头荷斯坦奶牛平均增重169.82kg,平均日增重2.26kg;7头娟姗牛平均增重112.57kg,平均日增重1.50kg,育肥前后的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1头西门塔尔奶牛总增重187kg,平均日增重2.49kg,1头娟姗与荷斯坦杂交一代牛总增重128kg,平均日增重1.71kg。通过育肥每头牛平均可获利润1524.8元。  相似文献   

10.
经对12—18月龄西杂一代阉牛10头,采取以放牧为主、夜间补饲,育肥90d,试验表明试验组平均总增重86.4±44.4kg,平均日增重0.96±0.69kg,12月龄的6头日增重1kg,育肥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70年代以来锡林郭勒盟先后引进安格斯、利木赞、夏洛来、西门塔尔等肉牛品种改良蒙古牛.分析测定了不同品种杂交一代公母牛及蒙古牛6月龄、18月龄和30月龄体重的变化规律.结果安蒙、利蒙、夏蒙、西蒙杂一代6月龄公母犊平均体重分别比同龄蒙古牛增加37.87 kg、40.60 kg、66.35 kg和43.71 kg,分别提高32.75%、35.11%、57.37%和38.0%.18月龄公母牛平均体重分别比同龄蒙古牛增加78.75 kg、96.73 kg、107.72 kg和100.59 kg,分别提高35.84%、44.02%、49.03%和45.78%.30月龄公母牛平均体重分别比同龄蒙古牛增加67.07 kg、84.86 kg、110.18 kg和116.26 kg,分别提高19.86%、25.13%、32.62%和34.42%.  相似文献   

12.
对短秦F1、F2和本地母牛初生、6、12、18、24月龄体尺、体重进行测定,并对其生长发育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农村粗放饲养条件下,F2牛初生6、12月龄体重比本地牛分别增加4.3、37.2、35.6kg,相应提高16.6%、28.2%、17.9%;F1牛18、24月龄比本地牛分别增加30.9、47.8kg,提高11.0%和15.6%,改良牛纠正了本地牛的尖斜尻缺点,且生长发育快,增重效果明显,体躯有向肉乳兼用型发展趋势,若加强断奶后的培育,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安格斯牛在大通地区生长发育观测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当地黄牛为对照,对胚胎移植后所产的18头(♀8,♂10)安格斯牛在大通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生公犊为29.12 kg,母犊为25.42 kg。3月龄、6月龄、12月龄公犊平均体重分别为108.57 kg、183.59 kg和322.8 kg,比青海黄牛公牛相应月龄分别提高55.2%、67.7%和81.2%;母犊平均体重分别为102.61 kg、171.33 kg和301.61 kg,比青海黄牛牛相应月龄分别提高38.1%、68.4%和79.9%;而且,安格斯牛的体型外貌、体尺均比青海黄牛有明显提高,表现出良好的肉用牛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科尔沁黄牛育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寻找最适合科尔沁黄牛的精料补饲水平.[方法]试验选取18~20月龄科尔沁黄牛90头,平均体重在300~320 kg左右,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头,6组间牛始重差异不显著(P>0.05).肉牛自由采食玉米秸秆的同时,试验各组每头每天分别饲喂3.0 kg、3.5 kg、4.0 kg、4.5 kg、5.0 kg、...  相似文献   

15.
旨在对我国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收集的于2000-2019年出生的6 837头肉用西门塔尔牛的各阶段体重和日增重数据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并估计其在2007-2017年取得的遗传进展。本研究利用REML算法估计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各性状遗传力,通过ASREML软件计算所有个体的育种值,再估计各性状的遗传进展。结果显示,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初生重、6月龄重、12月龄重、18月龄重和24月龄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44、0.42、0.35、0.38和0.46,初生至6月龄日增重、6~12月龄日增重、12~18月龄日增重、18~24月龄日增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47、0.32、0.36、0.39。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在2007-2017年初生重、6月龄重、12月龄重、18月龄重和24月龄重的平均每年遗传进展为0.46、2.65、4.31、4.12和2.44 kg,初生至6月龄日增重、6~12月龄日增重、12~18月龄日增重、18~24月龄日增重的平均每年遗传进展为0.014、0.016、0.009和0.007 kg·d-1。本研究对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群体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参数做了系统评估分析,并评估了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取得的遗传进展,为下一步我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杂交组合提高肉牛生产能力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非科尔沁牛育种区选择饲养条件好,冷配基础好和五个牧场,进行不同杂交组合生产性能的研究,并地加系x西杂这一组合的生产性能做了全面的测定分析,研究发现,另系x西杂牛后代公牛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的体重分别为163.4,256.7,373.8和500.1kg,该杂交组合后裔550天平均日增重的杂咎优势率为17.4%,加系西牛x加重西牛后代550天平均日增重是所有组合中最高的为0.706k  相似文献   

17.
不同粗饲料与补饲水平对肉牛育肥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80头8~18月龄,体重200 kg以上的生长育肥牛,按不同地点、饲草、精料各分为4个试验组和4个对照组,在不同方法处理的秸杆饲喂下,同时补饲不同营养水平的精料,百肥90 d后,育肥组的增重水平和育肥效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增重105.2 kg、101.1 kg、77.4 kg、64.8 kg,较对照组90.9 kg、80.1 kg、62.3 kg、49.7 kg,分别提高了15.7%、26.2%、24.2%、30.4%,差异极显著。结果表明,补饲适当营养水平的精料均能提高育肥效果,且经科学加工处理过的秸杆增重效果明显,可增加肉牛育肥效益。  相似文献   

18.
娟姗牛(Jersey)引种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寻求适应广西乃至我国南方的乳用黄牛品种。[方法]我所从新西兰引进一批娟姗牛。通过对娟姗牛适应性观察及其生产性能测定,取得良好效果。[结果]表明:公、母犊牛平均初生重分别为22.75±2.94kg和20.99±2.94kg,6月龄平均体重分别为126.14±19.15kg和126.17±12.22kg,一岁牛平均体重分别为272.67±54.27kg和225.61±27.33kg,四岁母牛平均体重为443.04±62.78kg。母牛第一胎305d平均泌乳量4477.05±635.77kg(4%标准乳)。[结论]娟姗牛适应高温高湿气候环境条件,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热性能良好、抗病力强、泌乳性能高、乳质浓厚、乳脂率高等特点,是一个适应南方饲养的优良乳用黄牛品种,应加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三元杂交牛12和18月龄肉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选择健康无病、发育正常、膘情中等的夏洛来×西门塔尔×本地牛(夏西本)、皮埃蒙特×西门塔尔×本地牛(皮西本)、利木赞×西门塔尔×本地牛(利西本)、西门塔尔×西门塔尔×本地牛(西杂二代)各10头,从6月龄开始育肥,测定其增重、饲料消耗及其12和18月龄的屠宰成绩。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以皮西本、利西本较高,分别为0.96kg、0.90kg,并与西杂二代差异显著(P<0.05);饲料消耗以皮西本较少,每kg增重消耗精、粗饲料分别为4.03kg和5.98kg。以皮西本和利西本2个杂交组合的屠宰成绩较好,18月龄屠宰率分别为61.50%、61.17%,净肉率分别为52.59%、49.21%。各组试验牛的高档肉块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20.
文章旨在评估热应激条件下通过调整全混合日粮营养水平来改善肉牛生长性能、瘤胃形态学及肉品质.试验将6月龄大、平均体重为(85.08±2.31)kg的64头荷斯坦肉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每组32头.从6月龄开始试验,两组肉牛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0%和12.0%的全混合日粮,持续到15月龄.整个试验期间外界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