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将处于妊娠期黑白花奶牛60头和萨福克羊60只,各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一次性颈部肌注口蹄疫双价灭活苗;第2组分头、臀两点,早晚2次肌注,两组注射剂量相同。免疫接种后,对两组临床观察7d,每隔10d采血1次,每组30份,进行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妊娠牛羊一次性免疫注射免疫应激反应的发生率远高于分点多次注射,而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牛羊口蹄疫双价灭活苗进行免疫效果观察。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多维电解质可以降低免疫应激反应发生的机率,并显著提高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贸易体系的日趋完善,口蹄疫是仅有的几种限制活体动物及动物产品贸易的动物性疾病之一。一旦发生,其对疫区的经济及人民生活影响是巨大的。2005年以来,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减少免疫程序,牛羊O型-亚Ⅰ型口蹄疫双价灭活苗大范围推广使用,随着双价苗逐渐取代单苗,在农业部牛羊口蹄疫双价灭活苗免疫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设计以下试验,期望通过此试验的研究,能为基层动物防疫人员更好的做好牛羊口蹄疫双价灭活苗免疫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贸易体系的日趋完善,口蹄疫是仅有的几种限制活体动物及动物产品贸易的动物性疾病之一。一旦发生,其对疫区的经济及人民生活影响是巨大的。2005年以来,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减少免疫程序,牛羊O型-亚Ⅰ型口蹄疫双价灭活苗大范围推广使用,随着双价苗逐渐取代单苗,在农业部牛羊口蹄疫双价灭活苗免疫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农六师实际,设计以下试验,期望通过此试验的研究,能为基层动物防疫人员更好的做好牛羊口蹄疫双价灭活苗免疫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牛O型和A型口蹄疫(FMD)双价灭活苗疫免小白鼠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分析法检测了其病毒特异性T细胞增殖应答,相应抗原对免疫组淋巴结细胞的刺激增生作用高于未免疫对照组;通过氨基黑-10B比色分析法检测了其致敏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率,免疫组为14.3% ̄15.5%,未免疫组为3.2%;通过常规毛细管法检测了白细胞移动指数(MI),免疫组为0.75和0.70,未免疫组为1.13。以上  相似文献   

6.
使用牛用口蹄疫AsiaI-O型双价灭活苗与猪用口蹄疫O型灭活苗分别接种50d商品猪和怀孕90d种猪,免疫前和免疫后的3w及7w进行抗体水平检测。O型口蹄疫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AsiaI型口蹄疫采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同时对接种猪进行免疫应激观察。结果显示:猪使用牛用口蹄疫AsiaI—O型双价灭活苗3w后口蹄疫AsiaI的抗体水平十分低,最高只有5%,口蹄疫O型抗体合格率在35%以上;而注射猪用口蹄疫O型灭活苗的O型抗体水平合格率只有35%。而牛用口蹄疫AsiaI-O型双价灭活苗两次接种后,AsiaI和O型抗体水平均达到大于70%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疆夏季炎热条件及兵团农六师在夏季进行牛羊口蹄疫双价灭活苗免疫时易出现牛羊死亡等免疫应激反应情况,在农业部牛羊口蹄疫双价灭活苗免疫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农六师实际,设计以下试验,以期为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做好牛羊口蹄疫双价灭活苗免疫工作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动物2~3岁、饲养环境相似的黑白花牛300头,1~1.5岁、饲养环境相似的萨福克羊300只。于2010年7月分别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101团、102团、103团、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多种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1]。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易变性的特点。根据其血清学特征,现已知有7个血清型即A、O、C、南非1、南非2、南非3及亚洲Ⅰ型。对易感动物进行强制疫苗免疫,是目前防控畜禽传染病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其成本最低且效果明显。2006年开始试用,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鼻炎 ( IC)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 ,菌型分为 page血清型 A、B、C,发病鸡主要表现鼻粘膜发炎、流鼻涕、眼睑水肿和打喷嚏 ,造成部分鸡死亡和产蛋下降 ,给养鸡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疫苗免疫对该病控制起到良好的作用 ,原用疫苗有福尔马林灭活苗或硫柳汞灭活苗 ,但该类苗免疫期较短 ,近年来以 A型副嗜血杆菌做成的单价鼻炎油乳剂灭活苗在山东也得到较普遍应用 ,但没能得到很好地控制。为了更好地对本病进行防疫 ,研制了鸡传染性鼻炎双价油乳剂灭活苗。1 材料与方法1 .1 菌种鸡副嗜血杆菌 ,page血清型 A和 C,购自中国兽药监察所。菌…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灭活二联苗的免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口蹄疫灭活细胞毒按一定比例配成的FMD灭活二联苗免疫豚鼠制备的阳性血清,经常量细胞中和试验,能完全抑制细胞病变的发生,联苗免疫后26天,豚鼠获得了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能有效地抵抗O.Asia-I的单独感染和两型毒的同时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效,动物源型食品安全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但口蹄疫依然在全球多个区域发生和流行,严重威胁着现代畜牧业健康发展,为有效遏制该病的发生与流行,免疫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消灭该病最有效、经济、关键的策略。但是基层动物防疫员在给牛羊注射口蹄疫疫苗时偶尔有免疫副反应现象发生,给部分养殖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也给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和阻力。本文分析了牛羊口蹄疫疫苗免疫副反应的产生原因、临床症状、救治及预防措施,给基层一线从事动物防疫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动物接种疫苗后免疫抗体效价是评价免疫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是衡量一个区域内群体免疫屏障稳固与否的最重要的依据,提高免疫抗体效价可以有效控制疫病发生、流行,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近几年来,我市在重大动物强制免疫效果评价工作中,藏系羊口蹄疫免疫抗体疫效价整体不高,2019-2021年兽医实验室采用液相阻断ELISA试验检测羊血清样品2 541份、2 786份、2 980份,但每批次检测的血清样品整体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在55%~75%之间,这与上级部门要求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的标准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就藏系羊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效价不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旨在解决我市藏系羊口蹄疫防控中免疫抗体疫效价整体不高的问题,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保障我市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注射口蹄疫疫苗对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头种公牛,并采其精液进行检测,用比较方法研究。[结果]注射双价灭活疫苗前精液量6.8ml,鲜精活率70%,精液密度17.3亿/mL,冻后活率39.7%冻精数414.8剂,精子畸形率14.2%。注射双价疫苗之后精液量4.3 mL,鲜精活率6.5%,精液密度12.7亿/mL,冻后活率34.8%冻精数162.3剂,精子畸形率18%。[结论]注射疫苗后,种公牛的精液品质也随之下降,精液量、精子密度和原精活率注射后较注射前极显著降低,认为注射口蹄疫疫苗对种公牛的精液品质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口蹄疫感染性克隆疫苗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蹄疫是一种严重威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该病的流行与发生。开展新型口蹄疫疫苗的研究一直是口蹄疫防制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鉴于传统疫苗所存在的诸多缺点 ,人们先后研制开发了口蹄疫的第二代基因工程苗和第三代基因疫苗 ,这些新型疫苗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显示出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文章着重讨论了在感染性 c DNA的基础上所构建的一类新型基因疫苗—感染性克隆疫苗及其发展前景。感染性克隆疫苗不仅继承了以往基因疫苗的许多优点 ,而且克服了其表达量低 ,免疫效果不理想的缺点 ,为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牛口蹄疫是传染性疾病,为研究青海省峰堆乡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于2018—2019年对该乡的7个村开展牛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调查,共调查牛634头,7个村总体的口蹄疫合格率为100.00%和97.56%,最低合格率为81.63%和88.63%。为更好地控制该类疾病发生流行,提升免疫效果,该文探讨口蹄疫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筛选猪链球菌血清3型疫苗候选菌株,制备猪链球菌3+9型二价灭活疫苗并评估其在BALB/c小鼠上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 从发病猪病料中分离猪链球菌血清3型菌株,通过蜡螟幼虫和BALB/c小鼠模型筛选出强毒株作为疫苗候选菌株,并对候选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将筛选得到的3型疫苗候选菌株和前期筛选的9型疫苗候选菌株灭活浓缩,使其抗原浓度为2×1010 CFU/mL,无菌检测后将浓缩抗原液按1:1配比混合,再混合抗原与Summit Poly Solution佐剂按4:1比例混合,制备猪链球菌3+9型二价灭活疫苗,疫苗中猪链球菌血清3和9型含菌量均为2×109 CFU/mL。将制备的疫苗免疫6周龄BALB/c小鼠,首免后第14天进行二免,二免后第14天进行攻毒。同时设立商品化疫苗免疫组和阴性对照组,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结果】 PCR鉴定结果显示,23株临床分离株均为血清3型猪链球菌,依次命名为KQ3-1~KQ3-23。分别通过蜡螟和小鼠进行初筛和复筛,筛选到强毒株KQ3-1。毒力基因检测显示,该菌株基因型为gapdh/sly/fbps-/orf2-/mrp-/89K-/gdh/epf-;生长曲线显示,该菌株在37 ℃培养8~10 h时生长达到对数生长后期;BALB/c小鼠致病性结果显示,腹腔接种12 h内可引起小鼠精神萎靡、扎堆、毛发耸立、运动迟缓、死亡等临床症状,该菌株的LD50为5.2×107 CFU/只。制备的疫苗免疫小鼠后,小鼠精神状况、采食等均正常,疫苗注射部位无肿胀、硬块等不良反应,无死亡发生,表明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后进行猪链球菌血清2型菌株ZYS、猪链球菌血清3型菌株KQ3-1和猪链球菌血清9型菌株YT攻毒,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90%、100%和100%,猪链球菌3+9型二价灭活疫苗免疫组保护率分别为30%、80%和70%,商品化疫苗组的保护效果分别为70%、0和10%。【结论】 本研究研制的疫苗能对猪链球菌血清3和9型强毒株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该疫苗具备疫苗市场开发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7.
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 is a highly contagious viral disease of even-toed ungulates and is endemic in most of the tropic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using a stratified, two-stage random sample design was undertaken in the Adamawa Province of Cameroon. The objectives were to measure the reported herd-level prevalence of FMD and a range of husbandry practices important for its transmission. The owner-reported prevalence for the previous 12 months was 57.9% (50.4–65.4%), although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variation across the Province. During the previous dry season, 46.5% (38.6–54.4%) of herds had gone on transhumance. Herds had high numbers of contacts with other herds while on transhumance (98.6%), at pasture (95.8%) and at night (74.4%), with medians of 7–10, 4–6 and 1–3 daily contacts, respectively. The high level of endemic FMD and potential for disease spread present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for control and eradication. Locally sustainable methods need to be developed upon which larger regional control programmes could be built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8.
We present a comparison of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he potency of foot and mouth disease vaccine in the laboratory. The anti-FMDV antibodies (Ab) in vaccinated mice were tested by liquid phase (lp) ELISA, solid phase (sp) ELISA and virus neutralization (VN), and were compared with the Ab titres detected by lpELISA, which is the official test in Argentina for testing the potency of FMD vaccines and protection against a virulent challenge in cattl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relate the Ab levels induced in vaccinated mice with both the Ab and protective responses elicited in cattle. Furthermore, it was found that the anti-FMDV Ab titres in mice detected by lpELISA 14 days after vaccination should be an accurate parameter for predicting the results of the challenge test in cattle. Thus, this test in mice appears to be an inexpensive and rapid alternative for testing FMD vaccines in cattle.  相似文献   

19.
对高效表达鸡马立克氏病(MD)血清型疫苗毒株CVI998/Rispens 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gB/R)和火鸡疱疹病毒(HVT)组成MD二价冻干疫苗时2种病毒的最适剂量配比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以对MD易感、MD和鸡痘病毒(FPV)抗体阴性SPF鸡为试验动物进行的试验中,不同免疫剂量的rFPV-gB/R(1×106、1×105、1×104PFU)同HVT组成的二价苗产生的免疫效力相当;以对MD易感、MD和FPV抗体阳性的狼山鸡进行的试验中,不同免疫剂量的rFPV-gB/R同HVT组成的二价苗产生的免疫力随rFPV-gB/R免疫剂量的降低而降低;所有的rFPV-gB/R+HVT的二价苗组均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