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稻抗白叶枯病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白叶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水稻白叶枯病分子育种包括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定位、克隆,白叶枯病抗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白叶枯病基因工程育种和白叶枯病抗性基因资源创新与改良。目前已发现和鉴定抗白叶病基因22个,其中Xa1、Xa21基因已图位克隆。随着Xa1-xa24(t)基因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水稻白叶枯病分子育种也开始实现基因资源的定向操作和育种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国际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抗白叶枯病多基因聚合品系IRBB52,IRBB54和IRBB57-IRBB60,作为抗性供体对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恢复系g71,g94,g95,g96和g145进行改造培育,筛选出白叶枯病抗性育种材料03-962和03-963等.应用剪叶接种方法对育种材料03-962和03-963等的白叶枯病抗性表现型进行鉴定,应用分子标记检测方法对育种材料03-962和03-963等是否携带Xa21基因进行鉴定.并对两种不同鉴定方法进行比较,提出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育种的抗性鉴定方法:在筛选的低世代采用剪叶接种判断水稻抗性表现型,在筛选高世代采用分子标记检测确定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3.
SSR标记在水稻白叶枯病抗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白叶枯病是危害水稻的三大病害之一.SSR标记在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鉴定和抗病育种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针对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开发的SSR标记不多,对利用SSR标记开展水稻抗白叶枯病分子辅助育种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利用已与抗白叶枯病基因建立连锁关系的SSR标记来累加抗白叶枯病基因是拓宽白叶枯病抗性遗传基础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杂交水稻的白叶枯病抗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以其对目标基因快速而精确的选择为回交育种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工具。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实验室运用分子标记辅助的回交育种方法,将广谱高抗白叶枯病基因Za21迅速导入到杂交水稻的两个优良恢复系明灰63和6078之中,成功地完成了其抗生改良,并通过配组而达到了改良杂交水稻抗性的目的。本研究所运用的分子标记辅助的水稻回交育种程序是:通过一次杂交、二次回交改良杂交水稻抗性的目的。本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稻瘟病、白叶枯病以及条纹叶枯病是危害水稻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稻谷产量与品质,因此,培育优质多抗水稻品种并解析其抗病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优质多抗常规粳稻浙禾622为材料,利用稻瘟病、白叶枯病以及条纹叶枯病的抗性基因功能型或紧密连锁标记,并结合PCR克隆及测序分析,明确该品种携带多种病害的抗性基因,浙禾622中携带Pi36、Pi50、Pizt、Pi63、Pib、Pi64、Pish、Pi37、Ptr、Pikm2和Pi35等抗稻瘟病基因,Xa25、Xa23和Xa14等抗白叶枯病基因,以及抗条纹叶枯病基因STV11。这些结果将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及进一步遗传改良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褐飞虱、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一旦发生会造成水稻大幅度减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对于传统育种,可大大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将多个抗性基因聚合到同一材料中,可提高水稻对病虫害的综合抗性。总结了水稻主要抗病虫基因的研究和利用现状,综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抗病虫育种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及目前所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分子标记聚合育种在作物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子标记的应用途径主要包括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基因定位、遗传多样性与种质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3个方面。分子标记在基因聚合育种中应用的可行性已经得到证实,并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育种上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还有可能将与产量、品质或抗性等相关的不同基因或QTL聚合到一个品种之中,使品种在多个方面同时得到改良。  相似文献   

8.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Xa4、Xa23和Pi9基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常规回交育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高抗水稻白叶枯病Xa4和Xa23基因、广谱高抗稻瘟病肿基因聚合到同一株系中,获得了三基因聚合的纯合株系。选用广西具有代表性的13个稻瘟病菌株、白叶枯病广致病型菌系P6和中国7个流行菌系对杂交后代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聚合了Xa4、Xa23和pi9基因的株系09—371、09—375能同时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对白叶枯病抗谱和抗性水平与供体材料W7相当,对稻瘟病的抗性与供体亲本75—1—127水平相当。Xa4、Xa23和Pi9三基因纯合株系可以作为水稻育种的多抗供体材料。  相似文献   

9.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与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紧密连锁的SSR标记RM206,对中野5112、恢复系桂649及其35份优良杂交后代F4材料进行分子检测。结果显示,供体材料中野5112和其中的13份杂交后代材料携带有Xa23抗性等位点,占37.14%,受体材料桂649和另外的22份杂交后代材料没有携带Xa23抗性等位点。说明Xa23基因的遗传比较稳定,出现在优良杂交后代的机率较高,为选育和创新优良的抗白叶枯病育种中间材料,进而育成抗谱广、抗性持久的杂交稻组合和常规稻品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基因Stvb-i的分子标记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能将与条纹叶枯病基因Stvb-i完全连锁的分子标记ST10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利用该标记检测了47份水稻材料,同时对材料进行了田间抗性调查。在5个亲本材料及7个育种中间材料中扩增出了ST10特异条带,这些材料田间表现高抗条纹叶枯病;4份高抗条纹叶枯病的材料中未扩出特异条带,这些材料中可能有其它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1.
分子标记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遗传标记主要有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四种类型。作物遗传育种中应用的分子标记主要有RFLP、PCR、RAPD、AFLP和SSRs等,均主要用于辅助育种。本文较详尽地介绍了遗传标记系统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的应用,并着重探讨了作物遗传育种中应用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种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适合柑橘的SCoT反应体系,并利用优化的SCoT体系分析无籽沙糖橘和有籽沙糖橘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分别对反应体系中DNA模板、Mg2+、引物、dNTPs、TaqDNA聚合酶的浓度等进行优化.利用优化的体系,选用60条SCoT引物对有籽沙糖橘和无籽沙糖橘进行扩增,扩增出有差异条带进行SCAR转化.[结果]优化的柑橘ScoT反应体系为:Mg2+ 1.5 mmol/L,dNTPs0.35 mmol/L,引物0.25 μmol/L,Taq酶0.5 U,模板DNA 30 ng,总反应体系为20μl.最适退火温度为50.6℃.利用优化的体系,选用60条SCoT引物对有籽沙糖橘和无籽沙糖橘进行分析,经过引物筛选,获得了较好扩增的SCoT引物共42条,通过42条SCoT引物对有籽沙糖橘和无籽沙糖橘的筛选,获得了1条有差异条带引物.[结论]有籽沙糖橘和无籽沙糖橘基因组水平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DNA分子标记及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概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过程、种类、基本原理、特点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胡重怡  蔡刘体  郑少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71-7872,7911
烟草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DNA分子标记作为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遗传标记形式,凭借其不受环境限制、可靠有效等优点,在农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综述了分子标记在烟草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并对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展望了今后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介绍SSR分子标记在玉米遗传图谱构建、亲缘关系及杂种优势群划分、孤雌生殖单倍体鉴定等方面的应用,并对SSR标记技术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是1种在PCR技术和RFLP标记技术基础上产生的新的分子标记技术。简述了该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综述了该技术在遗传连锁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研究、基因定位、分子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李亚慧  黄丛林  李金鹏  马彦  董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145-11146,11150
该研究综述了RFLP、RAPD、AFLP、ISSR以及SRAP等分子标记技术在菊花研究中的应用状况,并对分子标记技术在菊花研究当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分子标记的特点及主要类型,并对分子标记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杨祥波  刘晓丹  刘广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322-20324
[目的]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大豆亲本的遗传距离,探索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预测大豆亲本杂种优势的可能性。[方法]以选自国内外的大豆育成品种及其杂交种为材料,分别计算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及亲本的杂种优势,并对特殊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根据相关性分析,虽然相关系数较小,但是亲本间遗传距离与其杂交种的中亲优势在株高、蛋白质性状上达到了0.01水平的极显著相关;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茎粗4个性状也达到了0.05水平的显著负相关。[结论]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部分性状达到了一定水平的相关,但利用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预测大豆亲本间的杂种优势还需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DNA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本文概述了几种主要的 DNA分子标记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同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