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选取二年生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作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钾水平(K_2O 0、337.5、450、675、1 012.5 kg/hm~2)对三七不同生长时期叶绿素Chl(a+b)含量、光合特性及收获期块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处理均显著增加了三七叶片Chl(a+b)含量,提高了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降低了胞间CO_2浓度(Ci),增加了光合产物的生产和积累,提高了三七块茎产量。不同钾用量条件下,三七块茎产量以K3处理(675 kg/hm~2)最高,较K0处理增产17.17%。不同钾用量条件下,三七叶片光合参数对钾肥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在同一生长时期,随着钾素水平的提高,三七叶片Chl(a+b)含量、Pn、Gs、Tr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Ci先降低后升高。全生育期三七叶片Chl(a+b)含量,Pn、Gs和Tr均与三七块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Ci与三七块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本试验条件下,施钾量为K_2O 675 kg/hm~2的K3处理时三七块茎的经济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选取二年生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作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K2O)水平(0、337.5、450、675、1 012.5 kg/hm2)对土壤速效钾、三七养分吸收、钾肥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钾水平下土壤速效钾含量随生育期推进逐渐降低;与K0相比,施用钾肥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P0.05),土壤速效钾含量随施钾用量增加而增加;三七根部氮、磷、钾吸收量随着生长不断增大,施钾可明显提高三七各部位主要生育期氮、磷和钾吸收量,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三七地上部、根部氮、磷、钾吸收量先升高后降低,以K3处理吸收量最高;钾素偏生产力随着施钾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P0.05);不同施钾水平下三七株高、叶长、叶宽、茎粗和不同部位生物量均随生育期推进逐渐增加,施钾可以促进三七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三七产量(P0.05),施钾处理较K0处理增产6.90%~17.17%,其中,K3处理产量最高,K4处理次之。综合三七生长发育,养分吸收、钾肥利用效率与产量,本试验条件下,要实现三七高产高效以K3处理的施钾量(67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3.
三七和三七产业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了三七及其相关药材的植物学特性,三七栽培技术的发展,三七药用成分的功用及提取,我国三七产业和市场分析,最后对三七深度开发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选取一年生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 H. Chen]作试验材料,通过连续 2年田间试验研究施用硫酸钾(K2SO4)和氯化钾(KCl)及不同施钾(K2O)水平(0、337.5、675、1012.5 kg/hm2)对三七生长发育、养分吸收、钾肥利用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 K 2SO4和 KCl可促进三七株高、叶长、叶宽、茎粗和生物量的增加,显著增加了三七产量( P.0.05),增幅 7.21%~27.33%,以施用 K 2SO4 675 kg/hm2处理(KS 2)产量最高。施用 K 2SO4和 KCl增加了三七地上部、根部氮、磷、钾累积量,三七地上部、根部氮、磷、钾累积量随施钾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钾肥农学效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施钾量 675 kg/hm2时达到最高;钾肥偏生产力随施钾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P.0.05)。施用 2种钾肥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三七根腐病的发病率,与 K 0相比,施用K2SO4和 KCl分别平均降低根腐病发病率 35.80%和 28.40%;各施钾处理中以 KS 2处理降低根腐病发病率幅度最大。施用 K 2SO4和 KCl均明显提高了三七皂苷 R1含量和人参皂苷 Rg1、Rd、Re、Rb1以及总皂苷含量,增幅分别为 21.74%~89.13%、21.65%~57.22%、21.88 %~68.75%、15.79%~68.42%、19.11%~ 49.68%和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氮素形态及其配比对三七根腐病发生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5种不同氮素形态配比(铵硝配比分别为0∶100、25∶75、50∶50、75∶25和100∶0)及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侵染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生长、有效成分以及抗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三七生物量和皂苷含量无明显影响,铵态氮(${NH_{4}}^{+}-N$)可促进可溶性糖的累积;病原菌侵染使三七叶绿素、可溶性糖和黄酮含量降低,随着${NH_{4}}^{+}-N$比例的增加,病情指数增加,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升高,同时伴随酚类和木质素的累积。综上所述,低铵硝配比(特别是25∶75)有利于三七的生长,可降低三七病情指数,减轻三七根腐病的发生。本研究从氮肥施用层面为三七根腐病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正确表征云南文山三七种植区土壤中植物可利用态砷,选取NaH2PO4(0.5mol·L-1)、H2O、H3PO4(0.2mol·L-1)、EDTA(0.0625mol·L-1,pH=7)、NH4C(l1.0mol·L-1)和(NH4)2SO(40.05mol·L-1)6种提取剂,比较了它们对土壤中砷的提取效果,及其所提取的砷与三七植株各部位砷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NaH2PO4、H3PO4和(NH4)2SO4这3种提取态砷与土壤总砷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59、0.8177和0.8810。NaH2PO4和H3PO4的提取效率较高,平均提取效率分别为6%和11%;而(NH4)2SO4提取效率较低,平均仅为0.084%。NaH2PO4和(NH4)2SO4提取态砷与三七主根、须根和茎部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H3PO4提取态砷与三七主根和须根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认为NaH2PO(40.5mol·L-1)是最佳提取剂,H3PO(40.2mol·L-1)提取剂次之,这两种提取剂均可较好地表征土壤中砷的三七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人参属植物EST中SSR分布特点及其在三七SSR标记中的应用,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用primer3软件对dbEST数据库中人参属植物人参、西洋参和三七的EST序列进行搜索,发现人参属植物EST-SSR出现频率为11.54%,平均每4.39kb出现1个SSR。人参属植物单核苷酸重复基元占主导地位,其次为三核苷酸重复基元和二核苷酸重复基元,分别占总SSR的54.48%、17.31%和16.36%。人参属EST-SSR的优势类型为A/T和AT/TA,分别占54.73%和8.21%。根据人参属植物EST中的SSR设计48对引物,在合适的PCR扩增体系下,用5个三七样品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引物有效扩增率85.42%,其中多态性引物占可扩增引物的70.73%。结果表明,利用人参属EST序列开发三七EST-SSR标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水稻抗稻瘟病防御系统中草酸氧化酶的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水稻(Oryza sativa)OSK3蛋白激酶为诱饵,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从水稻cDNA文库中筛选与其互作的蛋白,与植物抗病性相关的草酸氧化酶编码基因是所获得的阳性克隆之一,经检测报告基因lac Z的表达验证了互作的真实性。认为属于H2O2产生酶类的草酸氧化酶在水稻OSK3蛋白激酶介导的抗病途径中,可能是位于抗病信号传导链下游的蛋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名贵中药“三七”进行多年的高产栽培试验研究,分析出“三七”生长特征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对多年平均产量与相关气象要素进行绝对关联度计算,从而对生长分析进行了验证。最后提出“三七”高产栽培的农业气象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STK激酶保守结构域克隆香蕉R基因和RLKs同源序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抗病候选基因(Candidate resistant gene analogs,RGAs)克隆法是获得香蕉RGAs的一条简捷而有效的途径,该法已从14种植物中获得了RGAs,发现的大多数R基因都是受体样蛋白激酶(receptor-like protein kinase,RLKs),并具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STK)结构域(Feuillet et al.,2001,).本研究利用STK类R基因的STK蛋白激酶保守结构域合成简并引物,扩增香蕉主栽品巴西香蕉基因组DNA,获得RGAs同源序列和STK蛋白激酶家族基因同源序列,对于研究香蕉STK类R基因的起源和进化,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香蕉抗病信号传导机制研究和R基因的克隆将提供重要的背景.  相似文献   

11.
灌水频率和施肥量对三七有效成分积累与发病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灌水频率和施肥量对三七有效成分积累及发病率的影响。以2年生三七为试验对象,设置W1(3 d灌1次水)、W2(5 d灌1次水)、W3(7 d灌一次水)、W4(9 d灌1次水)4个灌水频率水平;F1(75 kg/hm2)、F2(150 kg/hm2)2个施肥水平;采用完全组合设计,共8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频率的增加,三七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水势均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在花期达到峰值,且W2处理均最大。不同处理的株高、茎粗、叶长及叶宽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且均在营养生长期大幅增加,在果期达到最大。W3F2处理下有效成分积累量最大(1084.93 mg/kg),特别是与W1F2相比,W3F2处理三七有效成分积累量极显著增加了61.10%。此外,随着灌水频率的增加,三七根腐病、黑斑病在高频率灌水W1处理条件下发病率最高(P<0.05),分别为15.79%、3.41%;干叶病发病率最低,仅为2.11%。综上所述,微喷灌施肥条件下低频灌水W3(7 d灌1次水)和高肥F2(150 kg/hm2)组合处理适宜三七叶片生长,且三七根中有效成分积累多,发病率低。本研究对优化三七水肥管理,实现三七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病害高发期气象因子的三七病害发生率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确预报病害发生率是提前应对三七病害、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基础。该研究利用2018-2019年云南红河州三七种植基地内田间气象数据和病害发生率资料,采用主效应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来避免多元共线性的发生。以2018年和2019年的5-9月气象数据集作为训练集与验证集,以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算法作为基础学习机构建初步预测模型,最后通过梯度下降算法(Gradient Descent, GD)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通过主效应分析可知土壤温度与棚内湿度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在0.25~0.75之间,棚内土壤热通量和三七冠层上方土壤热通量与病害发生率呈负相关,其皮尔逊相关系数在-0.75~-0.25之间;通过随机森林获得的模型的均方根误差为0.23;通过梯度下降优化,代价函数收敛时值为241.003,并获得各个气象因子对三七病害高发期的病害发生率影响的权重,其中土壤温度正相关程度最大,权重为21.686,三七冠层上方的土壤热通量负相关程度最大,权重为-13.834。该研究结果在通过田间气象因子预测三七病害高发期的病害发生率上具备可靠的预测能力,可为降低三七病害的设施环境调控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广西靖西县田七种植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靖西田七”作为广西名贵药材品牌出发,对靖西县田七种植业的现状、成因、面临的机遇及其恢复和发展的可能性进行综合评述。从“田七之乡”广西靖西县的区位优势、自然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出发,指出当前恢复和发展田七种植业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为靖西县田七种植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对三七免耕种植的定位研究,探讨三七根腐病发病过程中的菌群变化及其与三七根腐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条件下三七根际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及种群结构均随着季节气温而变化,其消涨变化规律与三七根腐病高发期吻合,是诱发三七根腐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三七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中厌氧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的增加及其种群数量比例变化有密切的关联性,这三类菌群的数量及其比例变化是诱导三七根腐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土壤温度与根腐发病率没有直接的关联作用,但是温度可改变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并导致三七根腐病的发生发展;根际土壤中好氧细菌数与厌氧细菌数比例及真菌与细菌总数比值可作为三七根腐发病及病害防治的预期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人参、西洋参干燥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用自行设计的物料干燥试验装置,通过模拟各种干燥环境(温度、风速)条件,研究人参、西洋参的干燥特性及其与干燥条件的关系,为生产、设计单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氮肥种类对三七产量和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种类对三七产量、硝酸盐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种类对三七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各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其增产顺序为酰氨态氮肥>硝态氮肥>氨态氮肥>硝态氮、氨态氮复合肥。同时,施肥引起重金属元素和硝酸盐在三七体内的积累,从而对三七药材的品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45Ca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了三七提取物对大鼠内脏器官细胞Ca2+内流与外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三七中提取的总皂苷和总黄酮对大鼠的心脏、肾脏、动脉平滑肌等内脏器官细胞钙通道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既能阻滞Ca2+内流,也能促进已流入细胞内的Ca2+外溢。与总黄酮相比,总皂苷的作用更强,其调控作用可与阳性对照药物Verapamil相比。这一结果提示皂苷和黄酮提取物具有钙拮抗作用,可能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三七叶片密集病害和小区域病害检测不准确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3(You Only Look Once v3)目标检测算法(AD-YOLOv3)对三七叶片各种病害进行检测.AD-YOLOv3使用注意力特征金字塔(Attention Feature Pyramid,AFP)替代YOLOv3中的原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