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连生 《种子世界》2014,(12):10-11
<正>基础种子对农业生产用种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优质的基础种子能提高品种的产量和质量,基础种子的纯度主要受育种家种子遗传性状、株行、株系种繁育程序以及基础种子管理措施的影响。随着种业市场的不断放开,影响基础种子质量的因素也越来越多。高质量的基础种子是生产高质量良种的源头。基础种子纯度越高,表现型就越趋于一致,生产出来的原种质量就越好,产量就越高。而基础种子纯度除决定于制种技术以外,主要受源头种子—育种家种子  相似文献   

2.
王宜明 《种子科技》2004,22(5):294-294
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大田生产产量的高低,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把好种子质量关. 1选择纯度高的亲本进行制种 亲本纯度的高低是影响制种质量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高纯度的亲本才能制出高质量的杂交种子.所以,在制种过程中必须选择质量合格的亲本.一旦使用了纯度超标的亲本,不但会增大田间除杂的难度,而且将无法保证种子的质量.制种单位必须选择有实力的、具有繁殖和生产能力的大公司购买经国家种子质量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亲本.  相似文献   

3.
姚文飞 《种子科技》2011,29(5):38-39
1提高杂交玉米制种质量的技术措施种子质量主要包括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等四大指标,其中纯度一项尤为重要,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其他三项决定着种子的商品价值。1.1提高原种和生产用亲本种子的纯度只有提高原种及亲本种子的纯度,才能保证杂交  相似文献   

4.
随着水稻制种生产模式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机械化制种、土地流转等新形势的发展,对亲本种子纯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国标纯度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高质量的亲本种子已经成为种业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总结了水稻亲本种子纯度99.9%质量控制策略,提出使用高纯度原种、选择最佳繁殖基地、精细规范栽培、全程除杂保纯、及时收晒、分户检验和纯度鉴定以及建立健全种子生产档案等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纯度的玉米自交系是生产高质量玉米杂交种的基础。实践证明,亲本自交系纯度越高,其异质基因频率越低,表现型就越趋于一致,配制的杂交种纯度越高、杂种优势越强、种子产量高。而自交系种子纯度的  相似文献   

6.
1提高制种质量的技术措施 1.1供应优质亲本 这是提高质量的先决条件。亲本纯度的高低,直接影响F1代纯度,在种子生产中,亲本种子用量少,但要求极高的纯度,一般达到99.9%,否则,生产的种子难以达标。  相似文献   

7.
种子是有生命的生产资料,是农业增产的第一要素。提高种子质量是种子部门发展生产、扩大供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措施。一、坚持“省提、地繁、县制”的的良种繁育体系是提高杂交稻种子质量的基础。实际情况表明,种子质量出问题主要是纯度不高,最根本的原因是亲本种子不纯和多家生产经营。一方面,亲本种子生产数量失控或随意扩散,会直接造成乱繁滥制,多家经营  相似文献   

8.
谈谈提高玉米自交系纯度的措施山东省聊城地区种子管理处(252000)付延春高纯度的自交系是配制高质量杂交种子的基础。笔者认为,要获取高质量的亲本种子,就必须做好下列工作:一、建立健全玉米良种繁育体系。这是确保玉米制种质量,防止种性退化的一项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9.
玉米制种优质高产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满清  崔义 《种子科技》2011,29(6):36-37
高质量的一代杂交种子,不仅表面品质优良,更主要的是亲本要具有很强的遗传传递力及高配合力。同时,制种田亲本要保证纯度高,种子活力强。种子质量是产量的基础,只有提高种子质量,才能表现出高产量。杂交种子优劣不仅影响其推广速度,也直接影响生产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对种子生产加强高质高产管理,要做好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李万海 《种子科技》2001,19(2):81-81
近年来 ,杂交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种子市场逐步放开 ,种子质量事件时有发生。因此 ,如何提高杂交稻种子质量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1 把好亲本种子质量源头杂交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种子的纯度高低 ,直接影响到杂交稻种子质量和产量。因此 ,亲本繁殖单位应从“三系”防杂保纯抓起 ,严格按“三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原种 ,用于繁殖的亲本纯度达到原种以上标准 ,用于制种的亲本纯度要达到一级以上标准。外调种子应由持证检验员检验合格后调运 ,调回再行复检 ,杜绝繁、制种生产上应用不合格种子。2 严格隔离繁、制种生产要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