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株林蛙烂嘴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药物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增福  肖敏  吴静雯  邱军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84-16885
【摘要】[目的]对林蛙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药物敏感性及与益生菌间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从患病的林蛙中分离到1株致病菌LWS1,通过APIID32GN系统(细菌自动鉴定系统)鉴定为解藻朊酸弧菌(Vibroalginolyticus),然后进行药敏试验和拮抗试验。[结果]药敏试验表明,菌株对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新生霉素、万古霉素等不敏感,对头孢噻吩、氧氟沙星、卡那霉素等中度敏感,对氯霉素、舒普深、先锋必、痢特灵等高度敏感。拮抗试验表明,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丁酸梭菌对该菌株具有抑制作用。[结论]可以考虑筛选枯草芽孢杆菌等益生菌来预防林蛙烂口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鳖嗜水气单胞菌甘肃株和上海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甘肃灵台县和上海市奉贤县水产养殖场患病鳖病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两地菌株均为嗜水气单胞菌。经过对该菌形态学、革兰氏染色、21项生理生化特性比较,以及两菌株毒力比较和动物感染试验,表明甘肃菌株(G-97-7)和上海菌株(S-96-10)是引起鳖白点病(疖疮)、穿孔病(鳖甲溃烂)和出血等细菌性疾病的原发性致病菌。该病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水体中。  相似文献   

3.
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谱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阴道加德纳氏临床治疗高效抗菌药物,对分离于我国不同地域、不同兽源及人(饲养管理人员)的该菌42株(其中狐30株,貉5株,水貂3株,犬2株,人2株)用18种化药进行药敏测定,结果表明,被测的菌株对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及庆大霉100%敏感;对安类、增效磺胺、多粘菌素B及氯林可霉素100%耐药;至青霉素等另10种抗生素药敏规律不一或无临床意义,本试验说明,狐、貉、水貂、犬与人的阴道加德纳氏  相似文献   

4.
广西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广西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发病情况、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流行血清型及耐药情况,分别从广西南宁、上林、贵港、武鸣等地4个规模化猪场和1个屠宰场采集到247份猪鼻腔分泌物样品,径常规细菌分离获得57株Bb可疑菌株,以生理生化试验和PCR鉴定等方法对可疑菌株进行鉴定,并根据O、K抗血清凝集试验进行分型.结果表明,57株可疑菌株均确定为Bb,其中6株为Ⅰ相Bb、14株为Ⅱ相Bb、37株为m相Bb,且Ⅰ相Bb毒力较Ⅱ相、Ⅲ相Bb毒力强;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Bb对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新霉素、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等高度敏感,对阿莫西林、青霉素、痢特灵、氨苄青霉素、呋喃妥因、头孢氨苄、林可霉素、头孢噻吩、恩诺沙星、万古霉素和利福平等不敏感.  相似文献   

5.
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与抗药株ATP酶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TP酶试剂盒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11种敏感株与抗药株的4种ATP酶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鸡球虫不仅具有活跃的ATP酶系统,而且其活性因球虫对药物敏感性的不同而表现强弱不同。敏感株的ATP酶活性最强,而各抗药株的ATP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是氯化锂(Na -K -ATP酶抑制剂)和利多卡因(Na 通道阻断剂)参与诱导产生的马杜霉素诱导抗药株和盐霉素诱导抗药株的Na -K -ATP酶,Mg2 -ATP酶,Ca2 -ATP酶和Ca2 -Mg2 -ATP酶的活性极显著低于相同来源的抗药株和敏感株的活性。本文研究表明,虫株对药物的敏感性可能与ATP酶活性有关,检测ATP酶活性可作为判别柔嫩艾美耳球虫对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物敏感性或抗药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引起肉牛关节炎病原菌的种类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细菌分离鉴定法、纸片扩散法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从2例病牛关节液中分离鉴定出2株大肠杆菌;用18 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氟哌酸、庆大霉素、先锋必素5种药物敏感,对复达欣、卡那霉素、头孢呋肟3种药物中介,对羧苄青霉素、先锋霉素V、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先锋霉素IV、氧哌嗪青霉素10 种药物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对从新疆某猪场猪粪中分离鉴定出的5株沙门氏菌及1株大肠杆菌进行16种抗生素的药敏性试验,以筛选出有效的抗生素.结果表明:5株沙门氏菌对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克肟和头胞噻肟这四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多粘菌素B等药物耐药;对链霉素、新霉素的耐药率均为60;,对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40;,对土霉素、利特灵、头孢三嗪、硫酸粘杆菌素的耐药率为20;.大肠杆菌对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克肟、头胞噻肟、痢特灵、氧氟沙星、硫酸粘杆菌素敏感;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呋喃妥因、头孢三嗪、利福平、多粘菌素B等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8年江门市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于本院性病门诊就诊80例患者的80株淋球菌,采用WHO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质粒介导的四环素高度耐药淋球菌(TRNG)测定采用琼脂稀释法。将部分结果与2006年度本院的检测报道相比较。结果80株淋球菌中对青霉素耐药74株(92.5%),其中PPNG占30%(24/80);对四环素耐药74株(92.5%),其中TRNG占48.8%(39/80);对环丙沙星耐药50株(62.5%);头孢曲松敏感30株(37.5%),中敏50株(62.5%);大观霉素敏感80株(100%)。青霉素耐药率较2006年的青霉素耐药率明显增高;头孢曲松敏感性为37.5%,较2006年的98.9%明显降低,中敏50株(62.5%),较2006年的1.1%明显增加。结论江门市区淋球菌分离株对大观霉素敏感性最高,可作为治疗淋球菌的首选药物。头孢曲松中敏较本地2006年度的明显增加,应谨慎使用。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宜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9.
鸡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鸡病的重要传染源之一,且随着抗生素的长期过量使用,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不断被强化,耐药菌株增多,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通过药敏纸片扩散法检测鸡金黄色葡萄球菌对2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对该菌株极敏的有头孢氨苄、先锋霉素V和硫酸新霉素3种,高敏的有青霉素G、林可霉素、恩诺沙星、强力霉素和痢特灵5种,对其他13种抗生素表现为中低敏或耐药.  相似文献   

10.
尼罗罗非鱼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患病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肝脏组织分离出2株细菌,命名为M-O1和M-02。用M-O1和M-02分别在实验室人工感染健康的尼罗罗非鱼,被感染鱼3周内全部死亡,且患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从被感染的鱼体中分离得到2株类似细菌(分别命名为W-01、W-02),说明分离的菌株为本次尼罗罗非鱼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菌。通过生理生化方法进行种属鉴定,确认以上分离到的4株细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z hydrophila),分别命名为M-O1、M-02、W-01、W-02。用19种常见药物对上述菌株进行药敏试验,4菌株对丁胺卡那、氟哌酸、庆大霉素、链霉素、恩诺沙星、新霉素、氟罗沙星和复方新诺明极为敏感;对氧哌嗪青霉素、利福平、麦迪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敏感,对羧苄青霉素、头孢噻吩、先锋霉素、氨苄青霉素和林可霉素为不敏感。  相似文献   

11.
通过药物敏感试验表明,本次试验检测的大肠埃希氏菌菌株对新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高度敏感,建议在生产中交替使用这些药物,以减少死胚率、提高孵化率,进一步做好预防和控制雏鸡大肠杆菌病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泰国虎纹蛙红腿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红腿病的濒死泰国虎纹蛙肝脏、心脏、腹水及病变腿部肌肉组织分离获得4株菌株(TW0701、TW0702、TW0703和TW0704),根据细菌形态、培养特性、人工感染试验及API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确定4株分离株均为嗜水气单胞菌,且为泰国虎纹蛙红腿病的致病菌。以TW0701菌株为代表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致病菌对头孢呋肟、先锋噻肟、先锋必、复达欣、氟苯尼考、菌必治、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孟多、舒普深、磺胺二甲嘧啶、盐酸沙拉沙星、头孢西丁、环丙沙星、左氟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和磺胺六甲氧嘧啶(钠)等19种药物高度敏感,但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克林霉素、阿洛西林、头孢氨苄、新生霉素和头孢克洛等低度敏感或不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患病七彩神仙鱼进行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morganii)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七彩神仙鱼养殖过程中摩氏摩根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和科学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患病野生黑格尔七彩神仙鱼体表分离病原菌,然后对其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并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病野生黑格尔七彩神仙鱼分离获得一株优势菌株(DS2015),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生理生化测定结果与摩氏摩根菌的相似度达100%。菌株DS2015的16S rDNA序列1208 bp(GenBank收录号KR866070),由基于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可知,菌株DS2015与摩氏摩根菌聚为一簇,Bootstrap检验值为99;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结果也显示,菌株DS2015最具可能性为摩氏摩根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S2015对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氯霉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素高度敏感,对米诺环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G、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四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和呋喃唑酮等抗生素已产生耐药性。【结论】摩氏摩根菌可引起七彩神仙鱼身体发黑、皮肤大量分泌黏液及鳍条溃烂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引起死亡,生产中可选用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氯霉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素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刘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76-10577
[目的]对未知的能够引起腹泻的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挑取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可疑部分直接接种在麦康凯及XLD琼脂琼脂平板培养基中,培养后将可疑菌株进行生化试验和血清学凝集试验.[结果]生化试验表明,该菌株符合福氏志贺氏菌特性,但抗原与鲍氏志贺氏菌有交叉凝集反应,药敏结果表明试验菌对庆大霉素、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呈高度敏感,对先霉素、红霉素、病特灵、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新霉素均不敏感.[结论]考虑到细菌与诊断血清的交叉凝集现象,通过系统的生化试验和血清稀释凝集试验进行验证和判定,根据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判定试验菌为志贺氏菌福氏2b血清型.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渔源性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江苏省渔源性嗜水气单胞菌进行耐药性分析。[方法]2014—2015年,对江苏地区渔源性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用API20E试剂条检测嗜水气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到嗜水气单胞菌阳性菌株92份,阳性率为17.79%。对92株嗜水气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在耐药率方面,利福平、新霉素的耐药率36%,罗红霉素的耐药率23%,诺氟沙星、庆大霉素、恩诺沙星的耐药率10%,卡那霉素、氧氟沙星、红霉素的耐药率9%。在高敏性方面,氧氟沙星90%,卡那霉素、链霉素80%,诺氟沙星、利福平、庆大霉素、恩诺沙星70%,红霉素30%,新霉素10%。[结论]在江苏地区嗜水气单胞菌的药物防控中,首选药物为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和链霉素,应尽量避免使用利福平、新霉素和罗红霉素。  相似文献   

16.
黄颡鱼溶血性腹水病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濒死黄颡鱼腹水中分离到一株细菌HS01,对分离株理化特性及DNA序列进行检测,根据理化特性、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比对,分离株HS01为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该菌后发病鱼出现与自然发病类似症状,并表现强毒力,对黄颡鱼的半致死剂量为2.51×105 CFU·g-1,且从病灶中分离到与感染菌一致菌株,因此确定嗜水气单胞菌是此次黄颡鱼溶血性腹水病的病原。分离株对头孢唑肟、头孢噻肟、奈替米星及氟苯尼考等10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头孢拉定、链霉素、新霉素及卡那霉素等6种抗生素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青霉素、妥布霉素及红霉素这4种抗生素耐药。本研究为黄颡鱼溶血性腹水病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广西地区猪大肠杆菌血清型调查及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广西地区猪大肠杆菌近年流行的血清型及耐药情况,对从广西10个市(县)50多个猪场采集的发病仔猪直肠拭子、肠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等样品进行菌株分离、血清型鉴定及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从样品中分离出10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属29个血清型,其中主要流行血清型为O138、O21、O101、O18、O9、O8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致病菌株对头孢三嗪、氟苯尼考、头孢西丁、先锋霉素V、丁胺卡那等5种抗生素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利福平、阿莫西林、强力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痢特灵等药物的耐药性菌株比例均大于60.0%,说明广西地区猪大肠杆菌致病菌株耐药性强、耐药谱广。  相似文献   

18.
从山西省50多个规模化养猪场无菌采集疑似大肠杆菌病死仔猪心、肝、脾、肠系膜淋巴结以及可疑病猪的直肠内容物等病料,进行病原菌分离、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血清型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从50多个养猪场中分离出69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属30个血清型,其中,主要流行血清型为O138,O101,O9,O119,O141。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致病菌株对头孢呋辛钠、头孢哌酮、头孢噻肟、磷霉素这4种抗生素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利福平、痢菌净、红霉素、诺氟沙星、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强力霉素、罗红霉素、环丙沙星等药物的耐药性菌株比例在65%以上,说明山西地区猪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多样、耐药性强、耐药谱广。  相似文献   

19.
广西罗非鱼海豚链球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发病罗非鱼中分离获得2株呈B溶血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为海豚链球菌,结合PCR检测、PCR产物核苷酸序列测序及Blast比对分析,进一步确定该分离菌株为海豚链球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为致病菌株,能引起罗非鱼发生海豚链球菌病;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新霉素、氟苯尼考、菌必治、林可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但对氟哌酸、庆大霉素、痢特灵、链霉素、四环素等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