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叶菜型甘薯新品种百薯1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行奇  任秀娟  李新华 《种子》2007,26(9):86-87
百薯1号是由安薯07自交选育而成的叶菜型甘薯新品种。株型半直立,基部分枝数25~30个,茎蔓细嫩,最长蔓长80~100cm,叶片小,全身无茸毛,适口性好,茎尖产量一般22500kg/hm2以上。薯块产量夏栽30000kg/hm2以上,春栽37500kg/hm2以上。在茎尖产量22500kg/hm2左右条件下,薯块产量可达1950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2.
桂紫薇薯1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食用型紫色甘薯新品种,2014年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6年通过国家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鲜薯产量较高,干物率高,食味较好,鲜薯花青素含量较高(达10.68 mg/100 g),薯形纺锤形,薯皮鲜紫色,颜色亮丽,薯肉浅紫带白,适宜作为鲜食型品种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3.
陕薯 1 号是陕西大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用济薯 26 放任授粉育成的中熟鲜食型甘薯新品种,商品性状优良,蒸煮、烘焙口感好,适宜在北方薯区的陕西、山东、河南、山西、安徽的春、夏季种植。2023 年 6 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甘薯(2023)610023。对该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等进行介绍,以期为其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唐秀桦  韦民政  闫海锋  李韦柳  熊军 《种子》2019,(6):127-130,160
桂经薯8号是以广薯87为母本,采用放任授粉方法,经逆境选择法多年筛选鉴定而成的紫心甘薯新品种。在2014—2015年广西甘薯区域试验中,桂经薯8号的平均鲜薯和薯干产量分别为1 808.8 kg·(667 m^2)^-1和600.5 kg·(667 m^2)^-1,分别比对照桂薯二号增产15.1%和57.9%。薯块平均干率33.2%,花青素含量76.4 mg·(100 g)^-1,维生素C含量32.4 mg·(100 g)^-1,钙含量129 mg·(100 g)^-1。该品种熟食味优,商品性好,耐贮藏,适合鲜食及食品加工用。2016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桂经薯1号是以冀薯98为母本杂交选育而成,属弱感光型中熟甘薯品种,株型匍匐,中短蔓,结薯较集中,单株结薯5~10个,中小薯,薯形纺锤形,皮红色,肉淡黄,产量高、品质佳、口感粉甜,可在我国南方地区推广种植,春种夏收,夏(秋)种秋(冬)收,单产23 600~29 500 kg/hm2,高产可达35 000 kg/hm2以上。栽培中要掌握好选种、整地、移栽、田间管理及收获环节。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发挥甘薯新品种龙薯一号的优良种性,加快新品种的推广步伐,通过建立脱毒繁育技术体系及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等措施,可较大幅度提高产量及改善品质,2001年至今在南方薯区试种、示范15.85hm2,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叶菜型甘薯台农71为对照,通过试验观察了解参试品种的外观形态,并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叶菜甘薯福薯7—6产量的影响,为菜用甘薯品种在推广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熊军 《中国种业》2016,(6):61-61
桂经薯2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高产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干物率高、大中薯率高、早熟、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净作或间套种植。  相似文献   

9.
高产优质抗病甘薯品种龙薯1号选育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明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157-157
龙薯1号(原系号C3-2)是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2年以岩粉1号为母本,龙岩7-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集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甘薯品种。200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全国农作物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的育成较好地解决了“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的矛盾。为中国南方薯区甘薯品种和品质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品种支撑。在该品种的推广过程中,实施跨行业联合,走贸工农一体化路子,按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模式运作,2001年至今累计推广种植15.85万hm2,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叶菜型甘薯品种福薯10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茎蔓的嫩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矿物质,甘薯嫩尖的营养价值及食用价值明显高于芹菜、菠菜等蔬菜,尤其是胡萝卜素的含量,比胡萝卜大约高出3.8倍.  相似文献   

11.
金都玉1号系贵州省兴义市吉丰种业有限公司用自选系吉0821作母本,自选系吉201作父本组培选育而成的玉米品种,2010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黔审玉2010006号.  相似文献   

12.
吉豇1号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豆研究所于1994年从当地农家品种"黑豇豆"中选育出的豇豆新品种。该品种于2007—2008年参加吉林省芸豆区域试验,2年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2008年参加吉林省芸豆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2009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粒大、整齐,具有直立抗倒伏、耐瘠薄、抗病毒病、霜霉病等优点,适合在吉林省西部及内蒙古兴安盟、黑龙江省嫩江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益玉10号是遵义益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自选系H 1864为母本,自选系B 1701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贵州省的2年区域试验中,该品种平均单产613.9 kg/667m2,比对照增产7.83%.益玉10号幼苗长势强,植株生长健壮,农艺性状优良,抗性好,品质优,适应性强,产量高.  相似文献   

14.
苦荞新品种黔苦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荞新品种黔苦3号(原名:黔威3号,代号:3-254)系贵州省威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威宁凉山苦荞为亲本,采用单株选择法选育而成。于2008年1月22日经国家小宗粮豆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黔苦3号,编号为国品鉴杂2008002,适宜在陕西、青海、河北、内蒙、宁夏、甘肃、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种植。2002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为140.35kg/667m2,比九江苦荞(ck1)增产18.4%,比地方品种(ck2)增产22.3%。2003~2005年试验西南春播组平均产量为163.4kg/667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6.6%,居参试品种第1位。参试点23个,增产点19个,增产点比例82.6%,比对照增产23.3%;西北春播组平均产量为155.7kg/667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4.5%,居参试品种第3位。参试点28个,增产点22个,增产点比例78.6%,比对照增产21.8%。2005年在甘肃平凉、四川昭觉、贵州六盘水、甘肃定西、陕西靖边5个试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4.37kg/667m2,较统一对照九江苦荞平均增产20.0%。2007年在云南昆明、昭通两个试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66kg/667m2,较统一对照九江苦荞平均增产33.4%;较当地对照品种增产55.2%。  相似文献   

15.
吕美琴 《种子》2016,(4):115-117
泉豆12号系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中间材料“泉系9319”为母本,中间材料“泉系923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春大豆新品种,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2013年参加福建省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单产148.30 kg/667m2,比对照福豆310增产11.80%.2014年参加福建省春大豆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69.12 kg/667 m2,比对照福豆310增产16.80%.蛋白质含量42.41%,脂肪含量19.48%,室内抗炭疽病接菌鉴定表现抗病.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驻豆6号是由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以驻90006为母本,豫豆21号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08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08001.该品种经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抗病,适宜在河南全省夏大豆种植区推广种植,2009年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河南省花生生产呈现出两个突出特点:(1)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复种指数的提高,一年两熟制的麦套夏播花生发展迅速,已占全省花生种植总面积的90%以上。(2)随着河南省外贸、内销量的不断增加和粮油、食品加工业的蓬勃兴起,花生产业化进程加快,花生及其制品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大,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鉴于此,对种植花生品种的早熟与高产、大果与早熟、高产与优质等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志远油8号是遵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选用ZY 20 A×ZY 08 R组配而成的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抗性好、增产潜力大,201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年在遵义县大面积生产示范,平均单产达181.4 kg/667 m2,比遵义县油菜平均单产149.6 kg/667m2增加31.8 kg/667m2,增产21.3%,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