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继余  王娜  王立事 《北方园艺》2012,(19):153-154
以榆白涩病病菌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碳、氮源对榆白涩病病菌菌丝及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榆白涩病菌菌丝生长的碳源为葡萄糖、蔗糖;适宜病菌菌丝生长的氮源为NaNO3、Ca(NO3)2、甘氨酸、NH4NO3;适宜榆白涩病菌孢子萌发的碳源为葡萄糖、麦芽糖、蔗糖、谷氨酸、淀粉;适宜病菌孢子萌发的氮源为Ca(NO3)2、NH4NO3、谷氨酸。  相似文献   

2.
以杏斑点病病菌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碳源和氮源对杏斑点病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菌丝生长的碳源为乳糖、麦芽糖、蔗糖,其次为葡萄糖;最适宜菌丝生长的氮源为谷氨酸,其次为硝酸钙、硝酸钠、甘氨酸.最适宜孢子萌发的碳源为淀粉;最适宜孢子萌发的氮源为氯化铵.  相似文献   

3.
刘波 《吉林蔬菜》2016,(6):42-43
以天女木兰叶斑病病菌为试材,研究不同碳、氮源对天女木兰叶斑病病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合菌丝生长碳源是乳糖与葡萄糖;适合菌丝生长的氮源是硝酸铵;最适合孢子萌发的碳源是葡萄糖;适合孢子萌发的氮源是硝酸铵;25益适宜菌丝的生长,适宜孢子萌发的温度是20~25益;全光适宜菌丝的生长和孢子萌发。适合菌丝的生长和孢子萌发PH8与PH7。  相似文献   

4.
以牡丹花链格孢菌叶斑病病菌为试材,研究不同碳、氮源对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病菌菌丝生长的碳源为D-木糖,氮源为NH4Cl;适宜病菌孢子萌发的碳源为蔗糖、D-木糖、麦芽糖、D-果糖,氮源为Ca(NO3)2、尿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甘薯黑斑病菌两种交配型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丝最适培养基为甘薯培养基;菌丝生长的最适pH=5~7;在供试的碳源中,可育菌株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不可育菌株生长最适的碳源为果糖,在供试的氮源中,最不利于菌丝生长的是草酸铵,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0℃,10min.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杧果新病害露水斑病病原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的生物学特性,以便为该病害的发生规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了不同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菌丝在杧果葡萄糖琼胶培养基和PDA培养基上生长最佳,最适生长温度20℃,最适p H值7~8,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菌丝对有机碳源乳糖和有机氮源氨基乙酸利用最好,菌丝致死温度为50℃、10 min;产孢量以25℃、p H 6、光暗交替、麦芽糖为碳源、L-胱氨酸为氮源时最大;分生孢子萌发率以25℃、p H7、液态水、有机碳源阿拉伯糖、有机氮源L-天冬氨酸为最适条件,分生孢子致死温度50℃、10 min。【结论】杧果露水斑病菌喜好20~25℃、弱酸至弱碱、高湿、富含有机营养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培养温度、pH、碳源、氮源、碳氮源组合对猴头泰山-3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猴头泰山-3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pH为6~7,适宜碳源为蔗糖、葡萄糖,适宜氮源为牛肉膏、酵母膏,适宜碳氮源组合为蔗糖3%,葡萄糖1%,牛肉膏0.2%,酵母膏0.3%。  相似文献   

8.
白灰树花菌丝体最适营养生长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影响白灰树花菌丝体生长的碳源、氮源和温度。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菌丝生长浓白、细密;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生长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9.
以采自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的3种大型真菌(野蘑菇、罗曼尼蘑菇、梨形马勃)为试材,对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获得菌株,采用观察、测量、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比较了5种不同的碳源和氮源对3种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蘑菇和罗曼尼蘑菇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均为玉米粉,梨形马勃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罗曼尼蘑菇和梨形马勃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为硫酸铵,野蘑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为硝酸铵。该研究为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火龙果溃疡病和茎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火龙果溃疡病菌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和茎腐病菌Fusicoccum sp.的部分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溃疡病菌菌丝在PSA培养基上生长最佳,最适生长温度32℃,最适pH值4~5,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菌丝对有机碳源葡萄糖和蔗糖利用效果最好,对有机氮源硝酸钾利用效果最好,喜好30~35℃、弱酸、富含有机营养基质的环境。茎腐病菌菌丝在PSA培养基上生长最佳,最适生长温度28℃,最适pH值4~6,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对有机碳源蔗糖和有机氮源硝酸盐利用效果最好,喜好28~32℃、弱酸、光照充足、富含有机营养基质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以酒红球盖菇R-4菌株为试材,采用微生物平板培养法,研究了12种氮源和8种碳源对酒红球盖菇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酒红球盖菇培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酒红球盖菇菌丝生长对氮源和碳源的选择差异不显著(P>0.05),均能利用试验所选的12种氮源和8种碳源,当酵母膏作为氮源和葡萄糖作为碳源时酒红球盖菇的菌落长势较优,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葡萄糖当作最优碳源时酒红球盖菇菌落生长速率、菌落直径、生长速度、菌丝生长指数分别是9.75 mm· d-1、50.22mm、1.41 mm· d-1和46.73,酵母膏当作最优氮源时酒红球盖菇菌落生长速率、菌落直径、生长速度、菌丝生长指数分别是14.12mm·d-1、52.54mm、2.10 mm·d-1和43.56,由此得出,酒红球盖菇生长的最优碳源是葡萄糖,最优氮源是酵母膏.  相似文献   

12.
碳源和氮源对裂褶菌菌丝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影响裂褶菌丝生长的碳源、氮源和碳氮比。结果表明 ,裂褶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 ,最适氮源是蛋白胨 ,最适碳氮比是 4 0∶1。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不同的碳源、氮源、温度和pH值对宾王菇菌丝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表明宾王菇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果糖和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生长温度为23℃,菌丝在pH值5~12均可生长,最适pH为8.  相似文献   

14.
对鸡爪菌病菌(Bionectria ochroleuca)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和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最有利于菌丝生长,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1.5%,蛋白胨0.3%,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琼脂20g,水1000mL;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pH为5~7。  相似文献   

15.
元蘑菌丝生长条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度、光照、pH值等生长因子及碳源、氮源等营养源对元蘑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得出结论:元蘑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元蘑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3-25℃,最适pH值为5.0-6.0,元蘑菌丝适宜在黑暗条件下生长,光照抑制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6.
葡萄糖、蛋白胨对阿魏蘑、杏鲍菇菌丝影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源、氮源是食用真菌菌丝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在试管种培养中,最常用的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蛋白胨.为此,进行了阿魏蘑、杏鲍菇菌丝生长葡萄糖和蛋白胨最适浓度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阿魏蘑菌丝生长最适葡萄糖和蛋白胨浓度分别是20%和0.5%;杏鲍菇菌丝生长最适葡萄糖和蛋白胨浓度分别是3.0%和0.6%.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野生毛木耳菌丝生长特性,以菌丝平均生长速度、菌丝长势为指标,筛选出母种培养基最佳碳源、氮源、pH及菌丝最适宜生长温度。结果表明:最适野生毛木耳菌丝生长的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蛋白胨或酵母粉,培养基适宜pH为5~7,当培养温度为25~30℃时,菌落完整,菌丝洁白,生长速度快且长势最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别设置不同的氮源(蛋白胨、硝酸铵、谷氨酸、尿素)、碳源(葡萄糖、蔗糖、淀粉、玉米粉)和pH(5、6、7、8)培养基对晶粒鬼伞子实体组织分离获得的菌种进行培养,测试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速度和长势的影响,结果为:适宜的碳源为玉米粉,氮源为硝酸铵,pH为5。  相似文献   

19.
以茶树菇2511菌株为试材,通过比较菌丝生长速度以及菌丝生物量,研究了14种不同C/N培养基以及8种不同碳源物质、11种氮源物质对茶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母种阶段适宜茶树菇菌丝生长的最适C/N培养基及最适碳源和氮源物质。结果表明:最适C/N为27∶1~33∶1,最适碳源物质为葡萄糖,其次为蔗糖;最适氮源物质为酵母浸粉。  相似文献   

20.
桦褐孔菌菌丝营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的碳源、氮源、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桦褐孔菌菌丝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表明桦褐孔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麦芽糖和葡萄糖,氮源的不同处理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最适微量元素为ZnSO4与MnSO4,维生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