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燕麦种质资源生物学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给燕麦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根据燕麦的11个生物学性状表现,对国内外71份燕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各生物学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都较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最高的是单株粒重,其次是千粒重和株高;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也是单株粒重,其次是主穗粒重和主穗小穗数.根据品种(系)间各性状的遗传差异,对供试资源进行聚类分析,71份燕麦材料在距离系数为5.6时可被划分为5类,其中41份皮燕麦资源被分为2类,30份裸燕麦资源被分为3类. 相似文献
2.
为给燕麦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育种研究提供依据,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对74份燕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对AFLP引物共产生784个扩增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达96.91%;供试燕麦种质的平均Nei′s指数为0.382,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为0.573,各供试材料的AFLP多态性丰富,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利用AFLP标记评价燕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对AFLP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构建了供试燕麦种质的UPGMA系统进化树,74份燕麦种质可以聚为五大种质群,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及皮裸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蛋白质电泳图谱技术已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材料鉴别的重要手段。本实验对现有的150份特种玉米种质资源,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获得玉米醇溶蛋白的不同电泳谱带(γ、αl、α2、β醇溶谷蛋白组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分子量的高低不同,电泳条带数目不同及相对表达量不同;(2)利用等电聚焦(IEF)电泳法分析了材料间分子量相近而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组分,共检测到材料内和材料间13条不同的差异带和特殊带;(3)对其电泳谱带进行聚类分析,将全部供试材料分为6大类,获得了多样的玉米醇溶谷蛋白资源,解析了玉米种质资源种子醇溶谷蛋白的表型特征,揭示了其生化性状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小麦种质材料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当前青海省普通小麦种质材料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对青海省77份普通小麦种质材料进行了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共分离出蛋白谱带1 237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类型37种,其中迁移率编号为2、19和3号的谱带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98.7%、98.7%和97.4%;3条谱带(15、16和17号)出现频率低于10.5%;其余31条谱带出现频率为19.5%~84.4%。供试材料醇溶蛋白谱带多态性较高,每个材料可电泳分离出11~21条谱带,其中具有14~18条谱带的材料居多。不同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5~0.94,说明供试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成6大类,聚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试材料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5.
沙生冰草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中国北方不同地区沙生冰草居群的遗传结构和差异,应用醇溶蛋白A-PAGE技术对采集自中国沙生冰草主要生态环境的18个沙生冰草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沙生冰草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A-PAGE总计检测到64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电泳带纹,在α、β、γ、ω区分别有11、17、6和30条.每个沙生冰草居群具有独特的醇溶蛋白带型,在确定和划分沙生冰草居群上显示出足够的遗传多样性.对地区内和地区间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进行划分,其中61.0%的总体遗传多样性存在于地区间,地区内遗传多样性占39.0%.在Nei遗传距离0.45处,18个沙生冰草居群被分为4个类群.UPGMA聚类和PCA分析表明,采集地生态环境相似的沙生冰草居群遗传距离较近.在沙生冰草的保护和利用中需加强对其生态环境和更多居群的保护和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6.
啤酒大麦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合理利用优良种质资源,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44个啤酒大麦品种进行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44个啤酒大麦品种共分离出33种相对迁移率不同的醇溶蛋白谱带,没有公共谱带.即参试材料在33个醇溶蛋白等位变异位点上均存在多态性。44个啤酒大麦品种共得到29种不同的醇溶蛋白图 谱类型,其中24种图谱为单个材料所独有,另外5种图谱分别为几个品种所共有。说明啤酒大麦醇溶蛋白遗传多态性丰富。聚类分析结果与醇溶蛋白多态性分析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普通小麦醇溶蛋白和黑麦醇溶蛋白的异同,运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个普通小麦品种和4个黑麦品种的醇溶蛋白进行了比较分析。在酸性电泳分析方法中,4个普通小麦品种共分离出16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而4个黑麦品种共分离出10条谱带,每个品种在α、β、γ、ω四个区的分布频率也不相同。从谱带出现的频率和染色的深浅可明显看出普通小麦的醇溶蛋白含量远远大于黑麦品种。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中,普通小麦分离出12~18个组分,黑麦品种分离出6~12个组分;普通小麦不同类型的醇溶蛋白出峰时间比较紧凑,而黑麦的出峰时间差异较大。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能很好地分离醇溶蛋白,且其更快速、简便、所需样品量少。 相似文献
8.
中加燕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燕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采用内含子切接点引物和长随机引物的PCR分子标记技术,对加拿大和中国的64份燕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用15条引物共扩增出171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1.4条带,其中多态性带共134务,多态性百分比为78.36%.燕麦各种质阃的Dice遗传相似系数分析表明,所有燕麦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699~0.934,平均值为0.81,表明参试燕麦种质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但遗传差异相对较小.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燕麦种质中81.25%的种质血缘相对比较单一,仅18.75%的种质拥有混合来源. 相似文献
9.
部分普通小麦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揭示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间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采用A-PAGE方法对60份普通小麦品种(系)进行了醇溶蛋白分析.结果表明,全部供试品种(系)共检测到943条带,每份材料可电泳出9~21条带,平均15.7条.试验共获得迁移率不同的谱带74条,其中第2和第4条谱带出现的频率最高,分别为45.00%和、51.67%,其余的谱带多态性很高,说明小麦种质间存在丰富的醇溶蛋白遗传异质性.供试材料间的遗传距离(Genetic distance,GD)变异范围为0.40~0.84,平均为0.62.聚类分析在GD值为0.82水平上可将供试材料分为4大类群.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地方小麦品种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给河南省小麦地方品种资源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A-PAGE方法,对小麦地方品种白和尚头、白麦、白芒糙、出山豹等15种243份地方小麦品种进行了同质检验,对同质地方品种进行了同名品种间和非同名品种问醇溶蛋白构成分析,并将聚类结果与农艺性状相结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43份材料中有156份同质,占总样品的64.2%.这156份地方品种共产生72条谱带,其中a区21条、p区22条,Υ区16条、ω区13条,共147种构型;谱带分布频率范围为0.6%~100%,平均为25.6%;多样性指数为0.957,其中α区0.801、β区0.836、Υ区0.897、ω区0.870.15种同名品种产生谱带的范围为27~41条;品种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最大为2.033,平均遗传距离分布在0.330~0.574之间;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布在0.940~0.958之间.将聚类结果与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农艺性状相近的材料大都能在遗传距离为1.0时被聚为一类.相同的带型在同名品种间和非同名品种间都有出现,表明小麦地方品种问存在同名异种、同种异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白燕2号EMS突变体的形态鉴定与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燕麦的遗传改良,采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处理裸燕麦品种“白燕2号”种子,构建燕麦EMS突变体库,对获得的M2代突变体的形态特征进行调查鉴定,估计突变效果并采用内含子切结点引物和长随机引物的PCR技术分析M2代突变体间的遗传多态性。结果显示,所创制的燕麦突变体库的M2代个体间表现出了丰富的遗传变异,变异的总频率为 7.17%。采用15个内含子切接点引物和长随机引物对其中39个突变体株系进行PCR检测,共扩增出99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5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65.7%。突变体株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67~0.973,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变异。表明构建的燕麦EMS突变体库具有丰富的突变类型,可用于燕麦重要性状突变体的筛选和候选基因的功能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燕麦不同磷效率品种对有机磷的利用能力,选取磷高效品种燕科1号和磷低效品种MARION为供试材料,在土培盆栽条件下,设置植酸态磷(OP)、无机磷(KP)和不施磷(CK)三个磷处理,研究苗期不同磷处理对燕麦不同磷效率品种生物量、磷累积量、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和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OP处理下,燕科1号和MARION的生物量较KP处理显著提高,分别提高70.4%、 9.4%;燕科1号的根冠比显著低于MARION。(2)与CK比较,OP处理可显著提高燕麦地上部、全株磷含量,但比KP处理磷含量低;在OP处理下,燕科1号地上部磷含量比MARION提高15.1%,全株磷含量比MARION降低8.6%。(3)与CK比较,OP处理可以提高燕麦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但显著低于KP处理;相同处理下,燕科1号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均低于MARION。(4)两个燕麦品种在不同磷处理下,燕麦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不同,燕科1号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在KP和OP处理比CK分别提高35.2%、26.5%,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MARION在KP和OP处理比CK分别降低4.4%、14.1%,OP与CK之间差异显著。磷高效品种燕科1号利用植酸态有机磷能力高于磷低效品种MARION。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鉴别燕麦品种特异性所需SNP标记的最少数量与鉴别效果,以25个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栽培燕麦品种为材料,利用燕麦Illumina Inc.iSelect 6K微珠芯片进行基因分型,按照具有多态性、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大于0.05、缺失率小于0.50的条件进行筛选,获得2 214个高质量的SNP标记。所有SNP标记的平均MAF为0.75,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28。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25个燕麦品种划分为5个类群。通过去冗余分析,获得8个能够高效鉴别燕麦参试品种的SNP标记。这8个SNP标记的平均MAF为0.62,平均PIC为0.35,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测序结果显示,所筛选的8个SNP标记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进一步利用这8个SNP标记构建了25个燕麦栽培品种的SNP指纹图谱,为燕麦栽培品种真实性鉴定和纯度检测提供了可用的标记组合。 相似文献
14.
利用AFLP标记技术对78份杧果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9对AFLP引物共产生908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产生100.89个等位位点,多态性带为794条,共产生42个特异性位点,能区分21份种质,单态带25条,缺失带17条,特异性条带比例为4.63%,多态性比例为87.44%。不同种质间的相似系数范围是0.603~0.913,平均相似系数为0.73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以遗传相似性系数0.726为阈值,供试的78份种质可分成5个类群。主成分分析结果将供试的78份种质可分成4个类群,通过空间距离更能直观地表现种质间关系远近。 相似文献
15.
16.
Effect of extrusion process variables 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extruded oat products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study the effects of initial moisture levels andextrusion temperatures on bulk density, waterabsorption and water solubility indexes, viscosity,and color of extruded oat products. The dehulledgrains were ground in a Brabender Quadrumat Seniormill and the coarse fraction, with higher amounts ofcrude protein, lipids, and dietary fiber content, wereconditioned to moisture levels of 15.5–25.5% andextruded in a Brabender single-screw laboratoryextruder. The water absorption index of extrudateswere relatively low (4.16–6.35 g gel/g sample) butincreased as the initial moisture of the raw materialas well as the extrusion temperature was elevated.The water solubility index was inversely proportionalto the extrusion temperature. Initial viscosity of thepast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aw materialmoisture and extrusion temperature, while the maximumviscosity (at a constant temperature) diminished with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Products with lowervalues of L* (luminosity) and greater values ofa* (red) and b* (yellow) were obtained athigh moisture rates and at a 120 °C extrusion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7.
18.
黄淮流域部分小麦种质材料抗旱和品质特性的评价及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兼顾小麦抗旱性和优良品质的小麦种质,于2012-2014年通过杨凌和永寿两个点的田间试验,对黄淮流域116份小麦种质材料的抗旱性和品质进行了鉴定。结果共筛选出抗旱小麦种质材料10份,旱地强筋小麦种质材料24份,其中,强筋抗旱小麦种质材料仅4份,即98-10-30、PB1070、新9408和XNCW3。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单株产量在两年试验中均与抗旱系数、抗旱指数和抗旱系数的加权隶属函数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说明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单株产量可以初步作为小麦抗旱鉴定和旱地品种选育的初选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