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版土总面积的66%。山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开发山区对山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针对山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合理开发山区的关键在于彻底治理贫困环境,积极开发优势资源,努力协调生态经济的平衡关系,不断培植生产力的发展后劲。保持山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谋求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浅议贵州草业发展的潜力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赵熙贵 《草业科学》2006,23(5):33-35
综合分析贵州草业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实践,阐述了草业发展对改善岩溶山区生态经济体系,带动整个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意义。利用贵州丰富的草地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改善日趋严重的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环境,实现贵州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满族经济发展的主脉络是从渔猎采集经济到农业经济,其生态文化的选择与自然资源关系密切,体现了满族独特的生存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满族宗教文化、图腾崇拜、聚落文化、生计文化类型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满族传统生态文化与自然资源保护以及合理利用二者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指少数民族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演化形成的那些与自然资源息息相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与自然资源紧密相连的朴素的保护自然的思想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对自然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涵义、缘起,分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生存现状及其保护的必要性,指出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保护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意义自然资源受到的严重破坏,已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重视。保护世界生物资源的纲领性文件:《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已于1980年3月5日公布。鉴于我国近年来环境污染、生态变化、资源破坏、物种灭绝等态势的日趋严重,于1987年5月22日也正式公布了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中国自然保护纲要》,明确表达了我国对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决心、态度和政策。物种是仅次于土壤、空气和水的地球第四大资源,是天然的基因库,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生态价  相似文献   

6.
发展山地生态畜牧业是贵州省生态立省、发展畜牧大省的重要举措,通过山区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畜禽产品生产供给能力和市场竟争力。笔者结合罗甸县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针对全县在发展山地生态畜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加快推进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像广东这样的经济发达的地区,推动粤北山区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建设粤北山区绿色生态屏障,把公益林建设作为重要的项目,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并且满足人类社会生态和社会需求.本文将针对粤北山区当前生态公益林在管护上的各方面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阿克塞县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生产、生态与生活三个子系统的25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工业总产值、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城乡人均住宅面积是各自第一主分量,占权重最大的因子,其内在联系反映了在新形势下,由于人口增长,强化了资源开发利用,而忽视了自然资源保护等问题。作者建议通过有效调控反映生产发展、改善生活及保障生态平衡的各项指标来控制整个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为建立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切实保护好湖南各类自然资源及重要生态功能区,近日,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生态保护补偿全部覆盖草原、森林、湿地、水流及耕地等重点领域,及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水平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跨地区、跨流域补偿试点示范要取得明显进展,多元化补偿  相似文献   

10.
<正>青藏高原自然资源的独特性、有限性,决定了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的产出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是基于草畜平衡、资源环境承受力、人与自然均衡条件下的计划导向。草畜平衡下的放牧和草地自然资源管理,既是畜牧业生产劳动,也是生态保护的劳动,创造了牧业和环境保护的双重价值。确立草原生态保护责任主体,对牧民生态保护劳动付出给予合理的收入补偿,扶持本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是建立社区草原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长效机制的内在要求。青藏高原畜牧业生产的专有性和不可替代性,决定了牧  相似文献   

11.
周学雍 《畜牧市场》1989,1(4):65-66
本文以潜山县发展厚朴为例,阐述了山区发展厚朴有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是开发山区资源、脱贫致富的措施之一。并介绍了厚朴的种子繁殖、栽培管理、采收加工等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畜牧业的发展,对于贫困地区的攻坚扶贫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不仅有效的增加了贫困人群的经济收入,还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对于地区稍微偏远的山区以及丘陵贫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可以充分的利用其自然资源优势,可以发展山地生态畜牧业等,有利于农牧民的收入增加,助推农牧民实现脱贫致富,针对适合畜牧养殖的贫困地区而言,畜牧业的强化无疑是好的脱贫产业。1畜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优势畜牧业在我国非常传统的优势产业之一,在地区经济的  相似文献   

13.
正畜牧业是山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对山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何利用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而畜牧业的发展无疑是这个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好山区资源发展好畜牧业对于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山地、丘陵的分布地以及比较崎岖的高原地带统称山区。我国约占国土面积2/3的地方均是山区,山区自然  相似文献   

14.
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把自然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发展模式,以实现经济与生态双重效益。本文分析了马山县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并结合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一般模式,针对马山县域特点,探讨了马山县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制定实施了林业生态工程计划,大力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规律发展林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促进林业发展,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环境的林业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山区旅游资源既可促进地区生产力均衡发展,缩小山区与其他地区经济差距,又是增加山区农民收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并有助于促进外引内联和横向经济联系,从而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科学文化水平。在旅游资源开发中首先要搞好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其次是要重视人文景观资源的开发.第三,建立旅游、生产、销售三大部门的服务网络。第四,要加强对山区旅游资源和旅游生态的管理与保护。  相似文献   

17.
<正>地处燕山-太行山片区的保定市有8个贫困县处于山区地带,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山地面积广阔,植被覆盖良好,林果繁茂,蜜源丰富,适合大力发展养蜂业,尤其是绿色蜂蜜产业。河北省、保定市以及有关各县都把蜜蜂养殖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发展产业给予重点扶持。贫困山区发展养蜂有百益无一害近年来,环境和生态优化问题日益为各级领导所重视,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将山区农村建设从单纯的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18.
论辽宁柞蚕业与东部山区生态环境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工业化时代,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已经成为一道世界性难题,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正威胁人类生存。有的地区已经陷入要发展经济就得破坏生态环境,要保护生态环境就难以发展经济的怪圈。柞蚕业作为辽宁的特色产业.全国70%的柞蚕茧产自辽东山区,因此,如何协调柞蚕产业发展与东部山区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就成为21世纪辽宁东部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晓强 《北方蚕业》2004,25(2):29-30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发展各项产业的原则.我国柞蚕业长期以来通过对柞蚕场实行科学使用、管理、保护和建设,较好地解决了放养柞蚕与保护柞树、保护植被、保护生态环境和关系,使柞蚕茧成为我国特产,柞蚕业成为我国产纹山区的传统产业和可持续发展产业.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和发展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创新思路调整结构发展生态畜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潮乡是一个农业为主、经济比较落后的乡镇,地属山区半山区,困难多,压力大,加之它既不能享受国家对老少边贫地区的扶持优惠政策,也不属于西部大开发的范畴。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乡政府确立了“发挥生态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搭建绿色生态经济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