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抗寒砧木与栽培品种嫁接来提高葡萄植株的越冬性,扩大了优良葡萄品种的栽培范围,极大地推进了寒地葡萄生产的发展。为了筛选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葡萄砧木品种,进行了本项试验研究。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砧木品种:山葡萄、贝山砧、河岸1号、贝达。接穗品种:无核...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葡萄生产以自根苗为主,嫁接栽培面积不超过10%,易感染葡萄根瘤蚜及根结线虫,这两种虫用化学药剂防治的难度很大,而抗性砧木的推广应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土传病虫害对葡萄的危害,增强接穗品种的长势,减少肥水供应,降低种植成本,应用前景更为广阔。绿枝嫁接是推广抗性砧木的主要方法之一,既有利于对劣种的换头更新,也便于优良品种的繁殖推广。绿枝嫁接是采用较老化的枝  相似文献   

3.
葡萄根瘤蚜是一种世界性的检疫对象,曾经对生产发达的欧美国家的葡萄造成过毁灭性的灾害.目前,在我国的上海、湖南等地已经发现该害虫,造成部分葡萄园被毁.选用抗根瘤蚜的砧木品种进行嫁接栽培已成为防治根瘤蚜的必要措施.但由于河南省的气候条件不适宜葡萄绿枝嫁接育苗,而坐地砧嫁接又需要2年时间,周期长、成本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借鉴国外硬枝离体嫁接的经验,开展该项研究,为河南省葡萄嫁接苗生产提供一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藤稔葡萄栽培特点藤稔葡萄在栽培上具有如下鲜明特点:1、骨干根(1-2级侧根)短而少,细根多、密生,扦插发根较困难,扦插繁殖成苗率较低,应采用易发根、根系庞大、抗逆性强的砧木进行嫁接繁殖和嫁接苗栽植。2、要求叶果比大。一般葡萄品种每生产500g浆果需5...  相似文献   

5.
葡萄是全世界广为栽培的落叶果树,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在落叶果树中一直居于首位,它品种繁多,性状间差异大,生产上主要以扦插繁殖为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葡萄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在我国南方经济发达地区更是如此.但优良品种一般都有一定的适宜栽培区,为了扩大优良品种适栽区,生产上也采用嫁接繁殖.因此,对葡萄进行实生繁殖,了解品种(系)间的催芽特性及成活率的不同,对培育实生苗,指导人们进行果树嫁接育苗及杂交育种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葡萄进行了自交套袋、自交种子沙藏、催芽及播种等系列试验.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品种、新栽培技术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逐渐推广。一些多年生的老葡萄园面临品种和栽培模式、栽培架式的更新。葡萄品种更新,除了拔除老树、重新栽植葡萄苗外,老树嫁接是品种更新和栽培架式改造的一个最好的办法。嫁接可以在老树树干上进行,避免了葡萄连作对幼树生长障碍的影响,利用老树强大的根系,快速成形,快速进入丰产期,对于目前葡萄园的更新、新品种的推广和栽培模式的创新以及葡萄效  相似文献   

7.
葡萄嫁接繁殖是将栽培品种的枝条嫁接到所选砧木上,或拟更新的老品种植株的枝干或根系上,形成新的品种植株。接穗能保持其母体的品质、产量、抗病性等优良性状;砧木的抗逆性可提高植株的抗寒、抗盐碱和抗病虫的能力,从而增强植株的适应能力,扩大葡萄经济栽培区域,提高经济效益。如在我国东北、内蒙古等冬季严寒地区,广泛利用山葡萄、贝达作为葡萄品种的抗寒砧木,大大提高了欧亚种、欧美杂交种葡萄品种在这一地区的越冬能力;一些石灰性土壤地区利用SO4、R110、Ru140等作砧木,使葡萄植株能更好地生长、结果;在葡萄根瘤蚜发生地区,普遍采用河…  相似文献   

8.
我国葡萄嫁接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葡萄的嫁接栽培现状、砧木研究、砧穗组合选择、嫁接机理及嫁接技术研究,提出了今后我国葡萄栽培的趋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美国阿肯色州的无核鲜食葡萄育种及育成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核葡萄无须吐籽、食用方便 ,因而在市场上售价相对高于有核品种 ,发展无核葡萄已成为当前鲜食葡萄生产的一种趋势。美国从 2 0世纪 80年代起就开始流行无核鲜食品种 ,目前无核品种已占到其鲜食葡萄总产量的 80 %左右。近十年来 ,我国先后自美国引入了 10余个无核葡萄良种 ,但绝大多数是从“夏干”的地中海型气候的加利福尼亚州引进 ,普遍存在抗病性较差的问题。这些品种即使是在我国华北地区栽培 ,也因生产难度大限制了其发展速度 ,更不用说在夏季高温多湿的我国南方栽培。近年南方少数果农尝试用保护地避雨栽培欧亚种无核品种 ,然而进行…  相似文献   

10.
发达国家在葡萄苗木生产上,已基本实现了品种品系化、抗砧嫁接无毒化、生产规范化和法制化。我们有必要借鉴他们的经验,采用机器嫁接,采用杀菌剂和嫁接蜡,实行温室营养钵育苗,尽快生产出无病毒抗砧苗木,建立高质量葡萄园。  相似文献   

11.
白1989年以来,我县因巨峰葡萄逐渐衰弱、低产而不断连片砍除,栽培面积急剧下降,由80年代中期的350hm~2降到不足30hm~2。近几年推广栽培的藤稔、冀保等品种的自根苗生长、结果反不如巨峰。部分巨峰老园改接换种,嫁接口根癌病严重等等。此类情况,除管理技术外,我们认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巨峰系品种根系抗逆性差所致。要彻底解决此类问题,必须采用良种葡萄砧木实行嫁接栽培。为此,从1991年起,我们先后引进了国外的德列克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化葡萄品种结构,克服巨峰、巨星等品种上市集中、供应期短、效益较差等缺点,陕西省户县几个葡萄基地从外地引进试栽十几个新品种。经过栽培观察,认为兴华王葡萄丰产、早熟、抗病虫能力强,经济价值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鲜食葡萄品种。2005年春季巨星葡萄改头嫁接兴华王葡萄取得成功,现将嫁接栽培要点介绍如下:1)接穗准备。11月上旬至翌年1月底结合冬剪采集兴华王葡萄植株上成熟度高、芽眼饱满、无病虫、无损伤的当年生枝条,截成有4~5芽的枝段,每50~100根捆成1捆以备贮藏。可采用沟藏法,即选择地势高燥、背风的地方,挖深、宽各80~100c…  相似文献   

13.
葡萄绿枝接     
<正> 采用嫁接苗栽培葡萄在严寒的北方葡萄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过去多采用室内硬枝接的方法.近年来,为了充分利用夏季嫩枝,提高嫁接成活率,降低成本,加速苗木繁殖,还开展了绿枝接.1977年,我们东陵区也试用绿枝接的方法培育葡萄嫁接苗,结果表明嫁接虽能成活,但接苗成熟率却很低.为了探明影响嫁接成活与成熟的有关因素,1979年我们在东陵区各果园和北陵果园继续进行此项工作,对全区玫瑰香、巨峰等  相似文献   

14.
葡萄根瘤蚜和根结线虫严重威胁着我国葡萄的安全生产。嫁接是目前唯一经济有效的栽培防治措施(孙海生等,2008:张化阁等,2009)。我国葡萄砧木多为国外引进品种.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抗品种。‘抗砧3号’是1998年以‘河岸580’为母本。‘S0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葡萄砧木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葡萄嫁接繁殖是将栽培品种的枝条嫁接到所选砧木上.或拟更新的老品种植株的枝干或根系上,形成新的品种植株。接穗能保持其母体的品质、产量、抗病性等优良性状;砧木的抗逆性可提高植株的抗寒、抗盐碱和抗病虫的能力,从而增强植株的适应能力,扩大葡萄经济栽培区域,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巨峰葡萄品质下降原因及对策贺和初(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长沙410001)80年代以来,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增加了5倍。其中,巨峰葡萄发展最快,全国种植面积已逾30000hm2(公顷).成为我国栽培的主要鲜食葡萄品种,栽培良好的巨峰葡萄颗粒大,粒重10~1...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地处长江下游,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对适宜在冷凉气候下生长的葡萄来说并不是适生区域,即使是抗性较强的欧美杂交种,在常规栽培条件下病害还是比较严重,而抗性较弱的欧亚种更无法进行露地栽培。为了解决生产上的问题,上海市郊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了葡萄设施栽培,京亚是当时通过试验筛选出的比较适合上海市设施栽培的早熟品种,但京亚风味偏酸成了影响葡萄商品价值的制约因素。为此,我们引进5个早熟葡萄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京亚进行比较栽培试验,以期筛选出既适宜上海市设施栽培,综合品质又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葡萄的设施延迟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延迟栽培利用设施的保护,人为地将果实成熟期延迟到早霜以后,在新年或春节采收上市。我国的葡萄延迟栽培区域主要集中在甘肃、青海、黑龙江等冷凉地区。葡萄的延迟栽培常利用环境调控、栽培措施以及生长调节剂方式来实现。一次果延迟主要是在无霜期较短的地区栽植晚熟品种,利用设施条件实现葡萄果实延后成熟。目前,在冷凉地区常用于延后栽培的葡萄品种有红地球、秋黑、摩尔多瓦、克瑞森无核等品种,品种较单一,香味品种较稀少,为了增添延迟栽培葡萄品种的种类,丰富果农选择延迟栽培葡萄品种的多样性,开展了对晚熟葡萄品种亚历山大的研究,以期为广大果农提供更多品种。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概括分析了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形势,认为葡萄总产量在不断上升,而栽培总面积呈下降趋势,但南方和西部地区葡萄种植增长较快;鲜食葡萄栽培约占80%,酿酒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各种产品以内销为主,出口比例很低,相反,鲜食葡萄和葡萄酒进口大幅度增长。当前面临着外来生物入侵,特别是葡萄根瘤蚜威胁,以品种自根系栽培的传统模式受到挑战,用抗性砧木嫁接繁殖苗木势在必行。建议政府和科研单位增强对产业的关注度,尽快建立现代化栽培技术体系,完善产业链,增加产品多样性,通过科技进步全面提高葡萄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葡萄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果树,而我国栽培面积较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葡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急需大量优良品种的苗木。目前繁殖速度最快的方法是葡萄的茎尖培养,但是,由于葡萄试管苗在生根、移栽,以及移栽后苗子长势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使之在生产上大规模的推广受到了限制。1985年,在进行试管苗嫁接研究水基础上,我们进行了试管苗三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