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鹅的鸭瘟病原分离鉴定及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DVE),是鸭和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鸭、鹅和病鸭密切接触也能感染发病(鹅的鸭瘟),在有些地区可引起流行,并在雏鹅表现较高的死亡率。鹅的鸭瘟与小鹅瘟在流行病学特征和症状表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临床上容易发生误诊误治,给养鹅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鹅的鸭瘟病毒感染也称鹅病毒性溃疡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市由于过去养鸭少,养鹅更少,未见鹅的鸭瘟病毒感染的报道。近一年来.我市的养鸭业、养鹅业开始起步,鸭、鹅存栏量不断增大.鸭、鹅混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使该病的发生流行具备了客观条件。现将我市发生的一例鹅的鸭瘟病毒感染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优良雏鸭、雏鹅的选择方法以及公、母雏鸭,公、母雏鹅的区分方法,以期为更好地选购雏鸭和雏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鸭、鹅药目前在兽药市场排行中处于小弟弟的位置。但我国鸭、鹅养殖的发展态势正引导兽药企业日益关注鸭药的开发。鸭、鹅药市场势必要做细做专。那么。怎样理顺鸭、鹅药的开发思路呢?笔者试谈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鸭和鹅的人工换羽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栗林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11):190-192
鸭和鹅自然换羽的时间很长,而且换羽时间参差不齐,换羽期内产蛋少,种蛋品质下降。为提高产蛋率,生产上主要采取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鸭和鹅的人工强制换羽是突然改变鸭和鹅的生活条件,造成应激,促使其羽毛脱落,然后人工拔去翼羽,从而加快换羽的进程,使羽毛生长整齐。鸭和鹅通过强制换羽,可以保证鸭和鹅的新陈代谢,提高鸭和鹅的抗应激能力。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可以缩短换羽时间。若正确掌握人工换羽的时间和方法,不仅可提高产蛋率,而且换羽后产蛋整齐,还能提高鸭和鹅的耐粗饲及抗病能力,降低饲养成本。介绍了鸭和鹅强制换羽(拔毛)的具体操作方法、后期管理技术以及疫病防治程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鹅感染鸭瘟     
鸭瘟是鸭的一种猛烈的病毒性传染病,往往引起鸭群的大批死亡。鹅感染鸭瘟病毒后,也会发病死亡,称鹅感染鸭瘟,或鹅的鸭瘟病。据文献报道,在某些地区,鹅可大规模感染鸭瘟而招致巨大的损失。并往往呈地方性流行。但在另一些地区,即使将健康鹅与鸭瘟病鸭一起饲养,也不会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生于成年鹅,尤其多见于产蛋期的母鹅。小鹅极少发病。临诊症状鹅只患病初期,精神食欲无多大变化,体温升高达42—43.5℃,体重显著下降,继而精神沉郁,两脚发软,行走困难;流鼻液,时时大力摇头,眼睑肿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优良雏鸭、雏鹅的选择方法以及公、母雏鸭,公、母雏鹅的区分方法,以期为更好地选购雏鸭和雏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鸭和鹅自然换羽的时间很长,而且换羽时间参差不齐,换羽期内产蛋少,种蛋品质下降。为提高产蛋率,生产上主要采取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鸭和鹅的人工强制换羽是突然改变鸭和鹅的生活条件,造成应激,促使其羽毛脱落,然后人工拔去翼羽,从而加快换羽的进程,使羽毛生长整齐。鸭和鹅通过强制换羽,可以保证鸭和鹅的新陈代谢,提高鸭和鹅的抗应激能力。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可以缩短换羽时间。若正确掌握人工换羽的时间和方法,不仅可提高产蛋率,而且换羽后产蛋整齐,还能提高鸭和鹅的耐粗饲及抗病能力,降低饲养成本。介绍了鸭和鹅强制换羽(拔毛)的具体操作方法、后期管理技术以及疫病防治程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朗德鹅是原产于法国的大型肉鹅品种,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尤其是优良的肥肝性能使得它备受我国水禽业的青睐。但雏鹅成活率较低,雏鹅容易感染鸭传染性浆膜炎(以下简称"鸭浆膜炎")或混合感染鸭浆膜炎是雏鹅成活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鸭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高致病性、接触性传染病,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近年来,鸭浆膜炎广泛流行于一些地区鹅群,主要侵害1~7周龄鹅,由于病原菌血清型众多,易产生耐药性;同时,雏鹅中大肠杆菌病极易交叉感染,造成雏鹅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鸭瘟本是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同病鸭密切接触的情况下,鹅也会感染发病,鹅的鸭瘟病以流泪、头颈肿大、泄殖腔溃烂为主要特征。一、病原的特征该病由鸭瘟病毒感染引起,存在于病鸭(鹅)的各个内脏器官、血液、分泌物、排泄物中。鸭瘟病毒  相似文献   

11.
鹅群流行鸭瘟及应用鸭瘟疫苗预防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鹅的鸭瘟病流行情况:我县于1962年以后在鹅群中的鸭瘟逐渐扩大蔓延,给养鸭、鹅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患鸭瘟病鹅大部分是种用的公、母鹅,少数已饲  相似文献   

12.
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能感染鸭、鹅、天鹅、雁等水禽的一种急性、高死亡率的传染病。各种年龄的鸭均可感染,但成年鸭发病及死亡率较高,往往对养鸭业造成严重危害。中方县及周边县市过去偶而发生鸭瘟,但近几年来,随着养鹅业逐渐发展,养鹅数量不断增多,鹅感染鸭瘟时有发生。2004年3月底。中方县某养鹅场发生一起鹅只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头颈肿大、拉绿白稀粪、发病率、死亡率高的传染病。经临床检查、  相似文献   

13.
为摸清本地鸭、鹅寄生蠕虫的感染状况,应用蠕虫学剖检法、漂浮法、尼龙网兜淘洗法对本区范围鸭、鹅的寄生蠕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共剖检鸭87只、鹅82只,镜检粪便7915只份,其中鸭4206份、鹅370g;检获蠕虫共21种,寄生于鸭19种、鹅10种。  相似文献   

14.
2009年以来在我镇一些养鹅专业户的鹅发生了鸭瘟,而且逐渐扩大蔓延,给我镇养鹅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患鸭瘟的鹅大部分是成年鹅,雏鹅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以来在我镇一些养鹅专业户的鹅发生了鸭瘟,而且逐渐扩大蔓延,给我镇养鹅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患鸭瘟的鹅大部分是成年鹅,雏鹅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16.
正鸭疫里默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综合征或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今年来,鹅也发生此病,并在某些养鹅地区广泛流行,给养鹅业造成较大威胁。本病主要侵害2~8周龄的雏鹅,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流泪,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下痢,共济失调和头颈震颤等。大肠杆菌病是雏鹅生产中常见的疫病,主要危害雏鹅,单独发病其死亡率较低容易被轻视,但混合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动物保健》2003,(2):52-52
目前世界各国总平均家畜饲养中,鸡占80%多、鸭4.2%、鹅3.4%、火鸡7.3%.鸭和鹅饲养量绝大部分在中国,鸭占到69.2%,鹅占92.5%.  相似文献   

18.
从某发病的鹅场分离到 1株血清 1型的鸭疫里氏杆菌 ,与同地区分离到的 1株血清 1型鸭源鸭疫里氏杆菌分离株 ,分别经腿肌注射的途径攻雏鸭和雏鹅。结果表明鸭源分离株对雏鸭和雏鹅的致病性比鹅源分离株强 ,而且这 2株鸭疫里氏杆菌对雏鹅的致病性比雏鸭强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世界各国总平均家畜饲养中,鸡占80%多、鸭4.2%、鹅3.4%、火鸡7.3%.鸭和鹅饲养量绝大部分在中国,鸭占到69.2%,鹅占92.5%.……  相似文献   

20.
雏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病原主要侵害2~7周龄的鹅、鸭,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该病连年来在本地区时有发生,常会引起大批雏鹅发病、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危害养鹅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现将笔者对雏鹅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