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寄秧期僵苗是削弱杂交水稻两段育秧增产、增益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县注意总结和推广寄秧期僵苗防治技术,取得较好成效。1985年,全县杂交水稻两段育秧面积48680亩,寄秧期僵苗面积仅36亩,不足0.l%,两段育秧比露地育秧每亩大田平均多收稻谷79公斤,增加收益20元左右。现将两段育秧寄秧期僵苗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僵苗原因 1.小苗超龄。要培育壮秧,寄栽时小苗叶龄以越小越好,但苗龄小,寄栽成活率较低,对整地的要求也高。生产上如果到2-3叶期才寄栽,这种小苗抗寒力弱,正处于从异养转入自养的过渡时期,胚乳养料已逐渐耗尽,又没有较强…  相似文献   

2.
我市连晚杂交稻种植面积一般达60%以上。主栽的组合为生育期较长的“汕优6号”,秧龄长达40天以上。又因育秧期间气温高,秧苗徒长,移栽后败苗严重,影响本田早生快发,不利于高产。近年生产上多采用两段育秧来缓解矛盾,但花工多,而且要寄秧田,影响早稻种植。因此,急需寻找一种简便易行的培育带素粗壮秧的新措施。多效唑(MET)具有抑制多种植物茎叶生长的效应。我所1986年参加中国水稻所组织的协作组,研究多效唑对连晚杂交稻秧苗生长的控制作用;1987年又在生产上扩大试验,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材料与方法 供武杂交稻组合为本地主栽杂交稻“汕优6…  相似文献   

3.
程宏杰  陆裕志 《杂交水稻》1992,(3):12-13,17
通过两年试验示范表明: ABT4号增产灵在秧苗2~4时期或大田分蘖期喷雾,效果最好,有显著增产作用。ABT4号增产灵的促蘖作用略逊于多效唑。秧田期施用多效唑,移栽时用ABT4号增产灵浸秧根或大田分蘖期喷雾,效果优于各单项因素。  相似文献   

4.
三熟制稻区“旱育软盘抛寄两段育秧”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旱育软盘抛寄两段育秧”方式的效果,1997年在临澧开展了几种旱育秧方法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旱育软盘抛寄两段秧与旱育多两大秧相比,小苗期表现出苗整齐度、茎基宽、白根数、百株干重均较优,立枯病株率较低;寄秧期秧苗分蘖增长相对较快,最高苗数有较明显的优势;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均较高,增产达43%72%。  相似文献   

5.
以甬优538、甬优9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轻多效唑水育秧(T1)、重多效唑水育秧(T2)和轻多效唑旱育秧(T3)三种育秧方式对水稻超秧龄机插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1处理相比,T2、T3处理的苗高、生物量受到抑制,成秧率变高,漏秧率降低,基本苗数增加;机插后2个品种的抽穗期均推迟,甬优538 T2、T3处理的产量高于T1处理,甬优9号T2、T3处理的产量低于T1处理。  相似文献   

6.
沈跃武 《中国稻米》2001,7(6):30-30
连晚杂交稻自1978年大面积推广种植以来 ,至今已有20年的种植历史 ,由于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 ,深受广大农民喜爱。但是 ,由于连晚杂交稻生育期较长 ,移栽期受早稻成熟期影响 ,秧龄一般需40天左右。为了保证安全齐穗和提高秧苗素质 ,一直采用两段育秧的方式 ,既费工 ,又烦琐。因此几年前我站逐步开始探索采用衡播匀播、应用多效唑控长促蘖、改两段育秧为一段育秧的试验。通过几年时间多次试验示范和两段秧比较 ,单产可略比两段秧增产或持平 ,一般不会比两段育秧减产 ,但比两段育秧省工、省本、增效。一、一段育秧与两段育秧的比较…  相似文献   

7.
曹立荣 《杂交水稻》1989,(3):26-27,23
多效唑(MET)应用于二晚杂交水稻育秧,具有培育矮壮多蘖秧,增穗增粒,节省用种的显著效果。为了探索对杂交水稻制种的增产效果,笔者将多效唑使用于制种田父、母本育秧,业对其增产效果作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示范田情况及取样方法 对比田安排在本县泽潭乡石水村协优  相似文献   

8.
多效唑是八十年代初研制成功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抑制植物体的内源赤霉素合成,削弱细胞分裂和伸长。有研究表明,杂交连晚秧苗喷多效唑,具有促进分蘖、降低株高、增穗增粒、提高产量的作用。为了探明喷施多效唑对杂交早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1987年我们在浙江省兰溪市张坑乡的培泥沙田进行了叶面喷施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供试品种为威优35和威优634,3月26日播种,播种量14~15公斤/亩, 4月6日出苗, 4月 20 日.揭膜时( 3叶 1心)喷施多效唑(江苏省建湖农药厂生产的粉剂)300ppm药液100公斤/亩。喷药前排干秧板水,2小…  相似文献   

9.
要充分利用杂交稻的生长优势和产量优势,必须进行栽培体系改革。在栽培体系中应用两段育秧的方法是提高秧质,育成多蘖秧,实现杂交稻高产、低成本、高效益的途径之一。 两段育秧这项技术,我市从1977年开始引进,试验结果比常规水育秧每亩增产11-29.9%。1978年杂交稻两段秧栽培面积9387亩,平均亩产524公斤,每亩增产16.5%。1982年,发展到1.7万亩,占杂交稻面积的14.2%; 1983年为8.55万亩,占杂交稻面积36.4%;1984年为20.7万亩,占杂交稻面积59.1%;1985年为17万亩,占杂交稻面积的40.3%;1986年为20.4万亩,占杂交稻面积的42.3%,平均亩产647.2公斤,比常…  相似文献   

10.
水稻两段育秧技术与传统育秧技术相比,具有较突出的优势。但采用此法育秧,在秧苗寄插至秧田后若遭遇早春低温,也存在返青慢、分蘖迟的问题,甚至会有“僵苗”、“死苗”等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将秧苗露地寄插改进为覆膜寄插,不仅操作方法简便易行,而且具有提高成秧率、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病虫害、提高秧苗素质、增加水稻产量等益处。  相似文献   

11.
水稻两段育秧技术与传统育秧技术相比,具有较突出的优势。但采用此法育秧,在秧苗寄插至秧田后若遭遇早春低温,也存在返青慢、分蘖迟的问题,甚至会有"僵苗"、"死苗"等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将秧苗露地寄插改进为覆膜寄插,不仅操作方法简便易行,而且具有提高成秧率、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病虫害、提高秧苗素质、增加水稻产量等益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水稻生长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分析,了解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的影响,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2012和2013年,用不同浓度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在水稻一叶一心期对其进行喷施处理,收获前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浓度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秧苗的抑制率为5.92%~16.85%,水稻分蘖率和实际产量增加分别为37.04%~70.37%和5.82%~16.62%。说明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够显著地抑制稻株的生长、促进分蘖和提高产量;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品质有所改善,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2017,(6):44-49
为培育适宜双季晚稻机插的健壮秧苗,提高机插双季晚稻产量,以杂交晚稻品种五丰优T025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育秧方式、喷施多效唑对机插秧苗素质、大田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旱育秧苗根量、发根力、假茎宽、成秧率均高于湿润育秧秧苗,机插大田后叶面积指数、大田干物质生产量和实际产量均高于湿润育秧处理;在秧苗1叶1心时喷施200 mg/kg多效唑可提高秧苗发根力、假茎宽以及成秧率,且机插大田后秧苗返青快,叶面积指数、大田干物质生产量、有效穗数和实际产量均明显增加;旱育秧并在秧苗1叶1心时喷施200 mg/kg多效唑处理秧苗素质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机插后大田生长优势明显,有效穗数、实际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双季晚稻机插育秧选择旱育秧并在秧苗1叶1心时喷施200 mg/kg多效唑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多效唑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索多效唑对水稻苗期生长的作用,我们在水稻秧苗期进行了多效唑应用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供试药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水稻品忡;辽梗326。处理1用200ppm多效唑药液浸种2日,再用清水浸种3日,然后催芽播种。处理2用200ppm多效唑药液浸种5天,催芽播种。处理3种子经浸种灵消毒、催芽、播种后,在秧苗1.5叶期用200PPm多双隆药液均匀喷雾。以常规育苗为对照,种子消毒用浸种灵.催芽播种。各处理的水肥管理相问。2结果与分析试验结果列于附表。由附表…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2015,(1):39-41
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2和甬优1540以及常规晚粳稻宁81为材料,比较分析二段育秧手插栽培与机插栽培的生育期、产量形成和经济效益,探讨水稻与经济作物2季种植模式。结果表明:甬优12和甬优1540二段秧手插栽培比机插栽培从播种到齐穗生育期分别延长5和10 d,全生育期分别延长4和7 d;甬优12和甬优1540二段秧手插栽培比机插栽培高峰苗降低1/3,成穗率提高25.5~30.0个百分点,有效穗增加10%~15%,每穗总粒数减少3%~5%;甬优12和甬优1540二段秧手插栽培比机插栽培平均增产4.82%;籼粳杂交稻比常规晚粳稻增产20.79%~26.22%,主要原因是因为籼粳杂交稻大穗多粒;籼粳杂交稻二段育秧手插栽培比常规晚粳稻湿润育秧手插栽培每公顷增收6 250~7 000元。  相似文献   

16.
两段育秧是一项提高秧苗素质,延长营养生长期,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措施。1989年我局在画桥乡大桥村建立了推广杂交晚稻两段育秧技术基点,该村共推行两段育秧120亩,栽大田1284亩,占二晚总面积的35%。经抽样测产,两段育秧比一段育秧亩产提高22.2~27.2%,即亩增稻谷44.5~52.1公斤,增产很显著。 如何搞好杂交晚稻的二段育秧? 1.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好第二段秧田。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把一、二段育秧安排在同一块田中,有的是从田的一端开始播第一段育秧;有的则是播一畦空一至二畦,留作第二段秧田用;二是选择村庄附近田做一段秧田用,而在…  相似文献   

17.
多效唑对我国水稻主导品种机插秧苗控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104个主导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多效唑拌土壤育秧对水稻秧苗株高的调控效果,并根据秧苗对多效唑敏感程度划分钝感(S1)、中感(S2)、敏感(S3)和极敏感(S4)4个等级。结果表明,多效唑对水稻秧苗均有较好控高效果,且随着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加;不同品种对多效唑的敏感性有差异,相对杂交籼稻,多效唑对常规粳稻和常规籼稻株高的调控效果明显,参试品种中钝感、中感、敏感、极敏感的比例为1:45:47:11;多效唑对秧苗不同部位均有控长效果,对株高、叶挺长、叶鞘高的控长率均在20%-35%之间;对第1叶耳距、第2叶耳距及不同叶位叶片的控长率在10%-30%之间;对第3叶耳距的控长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于2009年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展旱育保姆、壮秧剂和多效唑3种调理剂在水稻湿润育秧上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调理剂均能创造出适宜秧苗生长的条件,实现增根、增叶、壮秧目的。其中,以旱育保姆处理的秧苗各项指标最好,秧苗健壮整齐,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其次为壮秧剂处理。以上2种调理剂的增产效果较好,分别比多效唑处理增产15.74%和12.88%,可在水稻湿润育秧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推广农业适用技术中发现:推广水稻两段育秧与推广杂交水稻良种关系甚为密切(见下表)。其相关系数为0.997,达极显著。实行两段育秧栽培,具有下列特点: 1.能抵抗低温,提高成秧率 我县种稻一般都是撒水秧,撒下之后常遇到“倒春寒”而造成大量烂种烂秧,不仅浪费了种子和人工  相似文献   

20.
河南信阳地区提出了该地区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600公斤以上的最佳栽培模式为:适栽组合应以汕优63为主;苗栽1.8~2万穴,两段育秧,亩施纯氮10~18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多效唑160克左右;普及一喷三防技术.1992年在固始县,罗山县、满川县共推广7.13万亩,增产1263.36万公斤,增收884.35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