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农业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巩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形势,是推进农村经济稳步健康增长的着力点。本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从构建农业经济发展体系、培育农村经济发展人才、注重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四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发展铜川市林下经济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铜川市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其给广大林农带来的经济效益、在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推动和加快铜川市林下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加快京郊山区经济发展应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基础,以增加农户收入为核心,以旅游业为支柱,实行以旅游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山区经济整体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4.
廖小东  黄寅英  丰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810-20811
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其发展现状,并提出在观念上引导低碳经济发展,加快改革金融、财税制度,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等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现象日益突出。研究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内在机理,是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该文以关注区域经济竞争力为着眼点,分析了漳州市所具有的区域竞争优势,以及其在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中所面临的阻力,并提出了加快提升漳州市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异更大程度上是由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本文以陕西省和江苏省为例,从历史、市场主体、资本、经济结构以及文化制度等多角度,对比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林下种植、养殖利用为主要形式的复合生产经营活动,是以兴林富民为目标,按照产业化经营、科技化支撑的要求,加快构建林业复合型产业体系,从而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分析了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区是草原大区,推动草原碳汇贸易加快经济发展,将生态优势尽快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碳汇经济,为经济转型、工业发展提供环境容量,从而大力推动我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走低碳主导型的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贫困地区经济基础差、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要振兴贫困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必须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因此,对外开放是贫困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0.
以赤峰市敖汉旗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2008—2014年间赤峰市敖汉旗建设用地变化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建立建设用地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建设用地变化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建设用地与GDP、固定投资资产、人均生产总值呈正相关;建设用地变化对经济的影响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高,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1.
从把握原则、联合发展、程序到位3个方面对平阳县经济薄弱村发展物业经济的路径进行总结,以进一步加快推进村级物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是缩小与先进地区差距和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是牵动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现实需要。为此,对安达市的市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结合安达市市域经济发展状况,对如何加快市域经济发展提出了见解:必须毫不放松地抓好项目建设;必须坚持不懈地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必须以一贯之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必须始终如一地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必须持之以恒地优化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3.
贫困地区经济基础差、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要振兴贫困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必须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因此,对外开放是贫困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正绿色农业经济提出主要是以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理念,来促进农业发展的一些经济发展方式,其最核心的地方在于促进农业、生态等资源的综合效益,从而加快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时期,加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就必须引进一些先进的经验、设备,遵循科学、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以农产品标准化提高为主要的手段,从而开创农业发展新局面。1我国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现状1.1农业基地规模初步成型近年来,绿色农业经济在全国开始启动,在全国各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黑龙江垦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充分利用党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提高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本文在  相似文献   

16.
方丽 《吉林农业》2010,(12):14-14
县域经济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处于枢纽地位,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载体。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和谐文明的新农村,加快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巫山县经济发展为例,分析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及其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巫山县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我市农业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认真贯彻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重点,以加快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为主线,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  相似文献   

18.
姚正明  余登利  冉景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32-15534
以茂兰自然保护区为例,阐述开展生态旅游对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其发展现状,剖析了茂兰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加快生态旅游建设步伐、提高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增加旅游经济群众的覆盖面、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拉长旅游经济产业链、建立反哺机制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等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是发展集约化、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文章以甘肃省积石山县为研究对象,积极探讨加快土地流转对于促进该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以期进一步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大力解决突出问题,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促进经济增长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