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成虫触角上感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美国白蛾雌、雄成虫触角上感器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美国白蛾雌成虫触角呈锯齿状,雄成虫触角呈双栉节状。雌、雄成虫触角上的感器类型有所不同,个别感器的长度和基部直径差异显著。美国白蛾成虫触角上分布9类共16种感器,即4种毛形感器Ⅰ~Ⅳ、2种刺形感器Ⅰ~Ⅱ、1种鳞形感器、2种锥形感器Ⅰ~Ⅱ、2种腔锥形感器Ⅰ~Ⅱ、1种栓锥形感器、1种舌形感器、2种Bǒhm氏鬃毛Ⅰ~Ⅱ以及1种新的感器——单孔栓感器。毛形感器数量最多,且雄成虫触角上的毛形感器数量多于雌成虫触角上的。单孔栓感器数量较少,雌、雄成虫触角上仅发现2~3个,在雌成虫第1~3鞭亚节腹面锯齿端部各分布有1个。毛形感器Ⅳ——超长毛形感器及舌形感器仅分布在雄成虫触角上。锥形感器Ⅰ~Ⅱ、腔锥形感器Ⅰ和Bǒhm氏鬃毛Ⅰ~Ⅱ的长度在雌、雄成虫间均差异不显著,而其余感器的长度在雌、雄成虫间均差异显著;雄成虫触角上毛形感器Ⅰ~Ⅲ、腔锥形感器Ⅱ和刺形感器Ⅰ~Ⅱ的长度均显著大于雌成虫触角上的,雌成虫触角上鳞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的长度显著大于雄成虫触角上的。表明美国白...  相似文献   

2.
60C0对绿豆象的辐射遗传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绿豆象幼虫,蛹和成虫。用1.1,3.4,4.6,5.7,6.9万拉德辐照绿豆粒内高龄幼虫和蛹后,各处理幼虫,蛹,成虫的总死亡率分别为39.58%,84.62%,93.85%,97.18%和100%。并且残留的活成虫与正常成虫交配后,产卵量及F1代成虫数量大大降低。用0.5,1,2,3,4,6万拉德辐照成虫,成虫均无直接死亡并能正常交配,但能造成成虫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3.
半闭弯尾姬蜂是小菜蛾幼虫的优势寄生蜂,低温贮藏是实现半闭弯尾姬蜂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的重要环节。本文研究在4℃低温条件下,蛹和成虫贮藏5、10、15、20、25、30 d对半闭弯尾姬蜂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随着蛹期低温贮藏时间的延长,成虫羽化率、寄生率逐渐降低,蛹贮藏5、10 d对成虫的羽化率及寄生率较高,分别在81.50%~83.50%和38.43%~39.02%,贮藏15~30 d后成虫的羽化率和寄生率显著低于对照;随着成虫低温贮藏时间的延长,其存活率、寄生率及其子代羽化率逐渐降低,成虫低温贮藏5 d对其存活率、寄生率及其子代羽化率较高,分别为95.75%、38.05%、86.00%,贮藏10~25 d后成虫的存活率、寄生率及其子代羽化率显著低于对照,贮藏30 d后成虫存活率最低,为9.67%,不能寄生。本文研究表明,半闭弯尾姬蜂在繁殖和田间释放过程中,蛹低温贮藏10 d内,成虫低温贮藏5 d内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邓永学  兰景华 《植物检疫》1996,10(6):323-325
本文研究了红桔油、松节油、柠檬叶油、留兰香油、小茴香油等5种植物芳香油对巴西豆象成虫忌避、拒产卵和熏杀作用,结果表明,留兰香油、小茴香油对成虫具有强烈的熏杀作用,柠檬叶油对成虫具强烈的忌避和拒产卵作用。红桔油对各虫态的熏杀强度顺序为:卵>幼虫>成虫>蛹  相似文献   

5.
利用人工卵赤眼蜂蛹规模化饲养七星瓢虫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人工卵赤眼蜂蛹规模化饲养七星瓢虫的结果表明:(1)人工卵赤眼蜂蛹基本上能满足七星瓢虫幼虫的生长发育,并能正常羽化,但发育历期延长2.7d,蛹重降低;(2)成虫取食人工卵赤眼蜂蛹后,产卵前期、产卵期、总产卵量分别为12.3d、45.6d和1589.7粒,与蚜虫对照组差异显著。(3)用人工卵赤眼蜂蛹连续饲养七星瓢虫至6代时,生殖力有明显退化。(4)幼虫期饲喂人工卵赤眼蜂蛹、成虫期饲喂蚜虫与幼虫期及成虫期均用蚜虫饲喂的七星瓢虫具有相似的生殖力。(5)用人工卵赤眼蜂蛹饲养成虫,添加取食刺激剂(5%的蔗糖 0.1%橄榄油)后,其生殖力接近用蚜虫饲养的水平。综上所述,人工卵赤眼蜂蛹可满足幼虫的生长育,但对成虫的生殖力有一定影响;连代饲养后出现退化现象,这些影响主要是成虫产卵前期的营养得不到满足,可通过在成虫期添加取食刺激剂或成虫产卵前期改喂蚜虫解决。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了解油茶上新发现的蛀干害虫南方锦天牛Acalolepta speciosa的定位及识别寄主和求偶等行为,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雌、雄成虫触角形态和感器的分布及种类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显示,南方锦天牛雌、雄成虫触角的总长度平均分别为41.96 mm和47.33 mm,雄成虫触角的平均总长度显著长于雌成虫。在成虫触角上共观察到5种类型14个亚型的感器,其中雌成虫触角上有4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4个亚型)、刺形感器(4个亚型)、锥形感器(4个亚型)和Böhm氏鬃毛;雄成虫触角上除以上4种感器外还有1种腔锥形感器;不同类型感器的数量依次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Böhm氏鬃毛>腔锥形感器,但数量在雌、雄成虫之间无显著差异。毛形感器在南方锦天牛雌、雄成虫触角上的数量最多,表明其在接收性信息素或寄主挥发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双季稻区稻水象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水象甲在浙江双季稻区每年发生2代,以成虫滞育越冬。春季越冬成虫迁入早稻田繁殖,形成1代致害种群;夏季1代成虫生殖滞育,绝大部分个体(95%以上)迁出早稻田行夏蛰并越冬;秋季2代成虫羽化后,大部分迁飞山上草地越冬。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用桃蚜和人工卵赤眼蜂蛹连续饲养东亚小花蝽的效果。用来眼蜂蛹连续饲养的6代东亚小花蝽,其若虫发育和成虫产卵能力均与用自然寄主桃蚜饲养的相同世代的小花蝽没有显著差异,各代间若虫发育和成虫产卵能力也基本相同。表明用赤眼峰蛹做饲料可以满足东亚小花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用赤眼蜂蛹做饲料,雌、雄成虫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11.5d和10.9d。单雌产卵量为56.5粒,雌成虫产卵期和寿命分别为9.8d和12.7d,用桃蚜做饲料,雌、雄成虫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11.2d和11.0d,单雌产卵量为50.0粒,雌成虫产卵期和寿命分别为9.2d和12.9d,用赤眼蜂蛹饲养小花蝽的饲料成本不超过0.24元/头。  相似文献   

9.
怎样巧防葱蓟马罗林钟(四川省合川市科学技术协会631520)葱蓟马,又叫棉蓟马、小白虫。它主要为害大葱、小葱、洋葱、大蒜、韭菜等。它的成虫和若虫体形相似,体小。肉眼不易看见,体色都为浅黄色。但成虫有翅,若虫无翅或仅有翅芽。它的成虫和若虫都以刺吸式口器...  相似文献   

10.
叉角厉蝽是一种能够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等鳞翅目农业害虫的捕食性天敌昆虫,低温贮藏是天敌昆虫开展大规模生产与释放的重要环节之一。本研究对叉角厉蝽适合低温贮藏的虫态进行了筛选,探究了不同低温与食物条件组合的贮藏方式对叉角厉蝽雌雄成虫寿命、存活率和致死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叉角厉蝽最佳贮藏虫态为成虫期,该时期低温贮藏效果优于若虫期和卵期;在低温贮藏成虫时,供水组、供水与食物组的效果要好于供食物组和饥饿组。在同时提供食物与水的条件下雌成虫在16 ℃、雄成虫在10 ℃或13 ℃下各项指标较优,平均寿命分别为49.78 d、39.41 d和44.00 d,存活率达80%的冷藏时间为22.00 d、25.33 d和21.00 d,LT50分别为49.32 d、38.98 d和43.62 d;综合考虑存活率、寿命等适合度因素,叉角厉蝽的低温贮藏可选择雌成虫在16 ℃、雄成虫在10~13 ℃,同时提供食物与水的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体内细菌的群落组成及特点,自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云南省和台湾省采集荔枝蝽成虫或若虫30个样本,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其体内细菌的16S rRNA V3+V4保守区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6省区荔枝蝽成虫及海南省1龄若虫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肠杆菌目泛菌属Pantoea;福建省、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1龄若虫的优势菌为放线菌门放线菌纲链霉菌目链霉菌属Streptomyces。6省区荔枝蝽成虫之间细菌多样性差异不显著,成虫体内优势菌群均为肠杆菌;但6省区1龄若虫之间细菌组成及其占比差异显著,其中福建省、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1龄若虫体内优势菌群为链霉菌,海南省1龄若虫体内优势菌群为肠杆菌。表明荔枝蝽成虫和若虫体内共生细菌多样性差异明显,荔枝蝽成虫体内优势菌为肠杆菌,而多数1龄若虫体内优势菌为链霉菌。  相似文献   

12.
2001年5月本地首次发现稻水象甲,经过2年调查监测,摸清其在本地分布区域,明确其每年发生1代,越冬代成虫高峰在5月下旬,1代幼虫高峰在6月下旬,1代成虫直接越冬成为第2年虫源。抓住越冬代成虫高峰开展药剂防治、封锁疫区稻苗外运是控制扩散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桂林地区稻象甲发生情况稻象甲是桂林地区水稻害虫之一。据兴安县病虫测报站饲养观察,一年可发生2代。主要以成虫越冬,少量以幼虫和蛹越冬。越冬场所是禾蔸茎孔、田埂杂草中、树叶下、松土中。越冬成虫3月上、中旬开始活动,4月上旬开始迁移到秧田取食。此虫以成虫为...  相似文献   

14.
中华通草蛉滞育成虫越冬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中华通草蛉滞育成虫在越冬期间的存活动态,结果表明,成虫在越冬前产卵量逐渐减少至停止产卵,部分产卵的雌虫可以进入滞育并开始越冬。利用较密闭的器具(如罐头瓶)贮存越冬成虫和提供充足的食物,能明显提高越冬成虫的存活率,提高越冬能力。至3月2日雄虫的存活率为71.31%,雌虫的存活率为84.74%。而3月中旬以后,越冬代成虫的存活率急剧下降,至4月30日,雌虫的存活率为41.88%,雄虫的存活率为5.36%。越冬代成虫在春季死亡率高,生殖成功率低,田问猎物量少,这可能是导致春季该虫在田问种群数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三种饲料对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饲喂效果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比较了3种饲料(米蛾卵、赤眼蜂蛹和桃蚜)对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在瓢虫生长发育全过程中,分别用3种饲料饲养的结果表明,取食米蛾卵的两种瓢虫在低龄幼虫期即全部死亡;取食赤眼蜂蛹或桃蚜的瓢虫65.2%-84.6%均能羽化成虫,性比无差异;但取食赤眼蜂蛹的瓢虫,其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较取食桃蚜的显著延长,羽化的成虫体重也显著较轻,在瓢虫不同生长发育期(幼虫期和成虫期)喂饲不同饲料,对成虫产卵能力有明显的影响:幼虫期用赤眼蜂蛹、成虫期用赤眼蜂蛹或米蛾卵作饲料的瓢虫都不能产卵;幼早期用桃蚜、成虫期用赤眼蜂蛹或米蛾卵作饲料的亦不能产卵;幼虫期用赤眼蜂蛹、成虫期用桃蚜作饲料的瓢虫能产少量的卵(221粒);幼虫期和成虫期全部用桃蚜作饲料产卵较多(404粒)。研究表明,米蛾卵不适于饲养这两种瓢虫;桃蚜饲养瓢虫的效果最好;桃蚜饲养瓢虫的效果最好;桃蚜供应不足时,在瓢虫幼虫期可适当用赤眼蜂蛹作为补充饲料。  相似文献   

16.
以低剂量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Var.hurstakj)饲喂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Hubner)三龄幼虫和成虫,结果发现B.t.以幼虫及成虫存在明显后效作用,即幼虫和成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7.
食草昆虫蓼蓝齿胫叶甲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蓼蓝齿胫叶甲在政治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冬。成虫、幼虫均以蓼科杂草为食,是麦田中扁蓄,水蓼等有害杂草的重要天敌。本文对蓼蓝齿胫叶甲各虫态形态特征,年生活史与生活习性,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田间发生动态,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寄主范围、成虫与幼虫食量及在田间对蓼科杂草的封闭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8.
植物挥发性成分对柑桔潜叶蛾产卵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柑桔潜叶蛾成虫对寄主和产卵部位的选择是其生存和种群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人工叶片法试验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幼嫩叶中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对柑桔潜叶蛾成虫产卵有明显的引导作用,但不同柑桔品种对成虫产卵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显示其含有相同的挥发性物质。用非寄主植物叶片试验发现,其挥发性物质对成虫产卵有明显的驱避干扰作用。马缨丹和印楝叶对成虫产卵的驱避中量(ORD50)分别为13.5和49.4mg鲜叶。  相似文献   

19.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是重要的林业害虫,对吉林省中西部农林业生产造成威胁。目前尚无美国白蛾在此区域种群动态的系统研究。2017—2019年,选用虫情测报灯、高空探照灯对美国白蛾的成虫动态进行监测,并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两灯在监测美国白蛾消长动态上一致,6月上中旬是成虫始见期,终见期为9月中旬。发生趋势曲线显示两个高峰期,6月下旬—7月上旬是1代成虫高峰期,8月是2代成虫高峰期。虫情测报灯、高空探照灯逐日诱蛾量具相关性。但两灯在诱集数量上未见一致性,对不同世代成虫的诱集效果也未体现规律性,这可能与此区域美国白蛾的虫源组成有关。本研究结果可为制定美国白蛾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五种伞形科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淡色库蚊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种伞形科植物蛇床、防风、当归、紫花前胡和白芷对淡色库蚊幼虫和成虫的生物活性,采用浸渍法测定了样品乙醇提取物对蚊幼虫的杀伤作用,采用三角瓶法测定了样品乙醇提取物对蚊成虫的熏蒸作用。结果表明,5种伞形科中草药的乙醇粗提物对淡色库蚊幼虫和成虫的杀伤效应不同:蛇床子的乙醇粗提物对淡色库蚊幼虫的毒杀效果最佳(24h的LC90为49.886mg/L),白芷的乙醇粗提物对淡色库蚊成虫的熏蒸效果最佳(KT90为23.271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