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大幅度减少,加之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急剧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成必然选择。加快农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季节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季节性问题,对我国13个典型农业省区开展农户调研;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剖析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自身对劳动力需求数量和劳动强度与各个时段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4月份下半月至10月份下半月是我国农业劳动力需求的高峰期,13省区全年农业劳动力需求数量和劳动强度呈驼峰型分布,相关系数为0.86,劳动力需求数量与劳动强度显著正相关;各地区农业生产最大劳动力需求月份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南北方差异。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季节性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季节性剩余与农业劳动力季节性紧缺并存,农闲时间的长短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难易程度。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水热资源和生物资源丰富,劳动力数量多。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也存在耕地面积少、土地利用效益不高、劳动力素质低等问题。本文在分析临沂市农业生产资源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临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估算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为科学制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以当前农业劳动力生产率水平为标准,从种植业和养殖业两个部分估算农业生产实际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进而根据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和已转移劳动力数量估算剩余劳动力数量.[结果]在每个农业劳动力年实际劳动时间为250、300和320个工作日情形下,2012年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分别为-165.29万、17.04万和74.01万人,从总体上判断,四川省农村劳动力供给将出现短缺,“刘易斯转折点”已经到来.[建议]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尽快实行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从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强农业对优质劳动力的吸引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业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降低种养业的劳动力需求,以确保四川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过度依赖,推动劳动力彻底转移。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在农业劳动力转移、农村人口迁移的背景下,农业有效劳动力供给已经大幅度减少。在农业、非农业劳动力统一市场的背景下,劳动力价格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农产品价格、农业产业结构、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方式有重大影响,并针对农业劳动力成本提高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业资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装备保障。通过利用1996—2016年我国31省面板数据,从农业机械化、耕地资源和农业劳动力等3个方面分析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发展历程和发展经验,以寻求我国农业发展共同点和发展运动规律。分析发现,我国农业资源发展存在如下特征:农业机械化数量和机械总动力逐渐增加,机械结构表现出小型机械数量增长停滞,大型机械发展迅猛。耕地质量逐渐恶化。农村劳动力发展方向由"离土不离乡"发展阶段逐渐向"城乡一体化自由发展"阶段转变,农村劳动力结构并未表现出劳动力女性化趋势,但老龄化特征较为明显。这些发展经验为我国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复杂影响,总结当前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否阻碍农业生产的争论,基于实地调研,通过超越对数模型实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欠发达地区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已显现出负面影响,其作用机理体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业劳动力不足问题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下降,并间接导致土地利用效率的下降和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减少。应通过提高留守劳动力素质、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水平等措施弥补农村劳动力流失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继存 《山东农业》2003,(11):16-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出现了就业不充分和劳动力过剩的现象,尤其在广大农村,伴随着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半机械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的迅速推广应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日臻完善,农业生产水平、劳动效率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少,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的问题日益凸显,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亟待解决。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已达47962万人,约占我国劳动力总量的70%。在农村劳动力中专门从事农林牧…  相似文献   

10.
<正>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我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也出现了从事单一农业的劳动力数量的绝对减少。与全国相比,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一定的特殊性。1、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逐年增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以及我省人口基数大的原因,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出现了规模不断扩大,数量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大幅度减少,加之耕地面积也在日渐递减,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急剧增加,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成为必然选择。但是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大,与企业用工需求方面存在结构性矛盾,要真正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的大转移,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供需矛盾,才能最终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再就业,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从“人”的角度出发,在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分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第二、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经济学理论和数学模型对甘肃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估算,并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来预测甘肃省未来几年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变化情况.预测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并且未来几年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仍再上升.  相似文献   

13.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我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也出现了从事单一农业的劳动力数量的绝对减少.与全国相比,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势不可挡,由于女性劳动力转移相对滞后于男性,农业女性化的现象日益突显。分析和讨论了我国农业女性化的现状以及农业女性化对妇女自身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逐渐脱离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致使农村劳动力投向结构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现象是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二、三产业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为摸清农村劳动力投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们对农村劳动力数量、质量、投向结构及劳动效益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6.
王洪义 《北京农业》2011,(3):195-196
了解劳动力转移后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为农业机械化如何应对农村劳动力大转移后农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根据实际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辩证、推理。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要壮大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是世界传统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粮食必须依靠我们自己生产为主。但长期以来,受人多地少、耕地资源有限、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生态环境复杂、农业抗自然风险能力弱、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等因素制约,导致农业生产投入大、收益低、粗放种植、产业链长期脱节、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粮食安全存在较严重的隐患。因此,必须立足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逐步改变"农业落后、农村很穷、农民很苦"的局面,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阐述了国内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主要理论及观点,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理论的指导下,提出现阶段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即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推进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9.
1 发展工厂化农业的意义 我国虽然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生态与生产环境的持续恶化、人均资源占有量每况愈下、人们对农产品数量及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农业又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对原本艰难的农业生产造成更大压力.在现阶段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农业生产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一些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发展农业生产的任务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山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突出,是今后一段时间必须面对的基本国情.该研究根据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农村调查数据,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事粮食生产的老年农民比其他农民投入更多的劳动时间,不会影响粮食产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促使农村粮食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动态变化,土地流转加快促使种粮大户出现,机械化水平提高可以减少粮食生产对劳动力的过多依赖.因此,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没有影响,完善土地流转可以保证粮食生产向着更合理的方向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