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配合饲料饲喂大黄鱼鱼种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 0 0年 6月 7日 -7月 1 2日在霞浦县东安海区网箱进行全价配合饲料喂养大黄鱼鱼种试验 .试验分为 A、B、C3个网箱 ,A箱饲喂全价鱼种配合饲料 ,B箱饲喂 5 0 %全价鱼种配合饲料搭配 5 0 %冰鲜鱼是鱼 ,C箱饲喂冰鲜鱼是鱼 .试验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管理和养殖条件下 ,A、B、C3组饵料系数分别为 1 .41、1 .46和 1 .65 ,增重率分别为 5 5 .5 0 %、5 3 .69%和 43 .67% ,说明 A、B网箱大黄鱼鱼种的生长速度快于 C网箱 ,且养殖成本低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一种鲟鱼双层网箱套养模式试验。即设计内外两层大小套装网箱,在内箱中采用投饵方式养殖杂交鲟,外箱中采用不投饵方式养殖鳙鱼和青鱼,结果为内箱杂交鲟净单产23.3 kg/m2,外箱中鳙鱼和青鱼净单产7.1 kg/m2;内箱和外箱的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02和1∶3.98。在鲟鱼养殖网箱外套挂大规格网箱不投饵养殖鳙鱼、青鱼等,在提高网箱养殖经济效益的同时,可减少养殖废物向水体的排放,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鲟鱼网箱健康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3.
广西大化岩滩库区网箱养殖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估算出广西大化岩滩库区的网箱养殖容量,为大化岩滩库区渔业开发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年3月~2011年7月,对大化岩滩库区的11个位点进行取样调查,通过分析水体氮、磷含量确定水体营养物的限制性因子,并通过构建库区网箱养殖承载力模型估算大化岩滩库区的网箱养殖容量.[结果]磷为水体营养物的限制因子,广西大化岩滩库区水体磷承载力为528t,网箱养殖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的最大鱼产力分别为32393和23250t,对应的网箱养殖面积分别为431907和33214 m2,水库网箱养殖承载力分别为6.7‰和5.2‰.[结论]广西大化岩滩库区养殖容量较大,适宜开展水库投饵网箱养殖,但由于库区流速大、面积小,因此要合理安排网箱,防止局部地区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4.
张坤利 《农技服务》2010,27(4):502-502
为了减少网箱养殖对对乌江水体水质的污染,于2007年和2009年在金沙县境内乌江库区实施的水产健康养殖项目的试验中,进行了花、白鲢不投饵的网箱养殖试验,该养殖方式对于缓解乌江库区水产养殖给水体水质污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在库区有计划地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小体积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的试验研究,说明了斑点叉尾鮰在大水面采用网箱养殖,生长迅速,抗病力较强,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6.
小体积网箱养殖具有机动、灵活、操作方便、见效快等特点,水体的交换比传统的大网箱更快,可以创造并维持更好的水质条件,其经济效益非常显著。2003年我们进行了小体积网箱高效养殖试验。平均每立方米产鱼130千克,每立方米纯收入300余元。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水库网箱养殖鳜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鳜鱼在水库网箱养殖中的生长发育进行试验,分析养殖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将当年早繁鳜鱼种(大规格)于6月底前进箱,年底90%可以达到商品鳜;养殖中,饵料鱼的规格不应超过鳜鱼体长的50%~55%,饵料鱼不足或过大都会影响鳜鱼采食,降低成活率;网箱养殖鳜鱼操作方便,投入少见效快,是一种适宜水库、湖泊等大水面综合开发利用的有效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8.
马邦稳 《农技服务》2012,29(5):630-631
从网箱制作与设置、节能灯安装、科学放养、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利用网箱进行鳙鱼生态养殖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网箱养殖2年,即第3年的11月份出售商品鱼,网箱养殖平均单产12.5 kg/m2,养殖平均成活率93.6%;投入与产出比为1∶3.2,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9.
2005年池塘网箱养殖黄鳝试验结果表明,在管理措施到位的情况下,黄鳝成活率85%,每箱净增收入达462.5元。详细介绍了池塘网箱养殖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2004~2006年在梧州市桂江采用可抵抗洪水冲击的船型网箱进行养殖斑鳜试验,饲养时间约500d。结果2个试验网箱共产鱼476kg,平均每立方米产量19.8kg,增重倍数为8.8,养殖成活率为93.9%,饵料系数为5.2,投入产出比为1∶2.05。试验结果表明,江河网箱养殖斑鳜可行,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1.
水库网箱养殖鲤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在富川县龟石水库库湾进行网箱养殖鲤鱼试验,试验共设置网箱9只,采用聚乙烯合线制成双层封闭式网箱,面积28hm2,饲养时间150d。结果9只网箱产鱼量达8445.3kg,平均每立方米产鲜鱼156.4kg,增重倍数为6.0,成鱼饲料系数为2.2,投入与产出比为1∶1.53。试验结果表明,网箱养殖鲤鱼技术在富川切实可行,可向全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2.
大薸对网箱养殖长吻鮠生长及氮、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网箱养鱼对水体的污染,探求环保型生态网箱,以体质量为(217.86±36.01)g的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幼鱼和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为研究对象,对生态网箱与传统网箱中氮(N)、磷(P)的输入和回收情况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生态网箱和传统网箱中N的回收率分别为47.80%和44.36%,两组网箱间无显著差异(P>0.05),生态网箱和传统网箱中P的回收率分别为35.01%和32.53%,两组网箱间差异显著(P<0.05);生态网箱和传统网箱中N的利用率分别为26.87%、25.37%,P的利用率分别为15.82%、15.55%,生态网箱中N、P的利用率略高于传统网箱,但两组网箱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期间生态网箱内大薸共有3次收割,收获总质量为189.5 kg,大薸净增重为154.25 kg,对水中N、P的移除量分别为257.32 g和67.08 g.通过计算大薸对水中N、P的移除量以及网箱养殖长吻鮠N、P的输入和输出总量,从理论上得出网箱面积与大薸栽培面积比为1∶32~35时,可实现网箱养殖长吻鮠N、P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13.
加州鲈鱼,原名大口黑鲈,属鲈形目,太阳鱼科,是一种大型淡水鲈鱼。其肉质嫩且味道鲜美,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养殖效益高,是养殖户优先选择的水产养殖品种。2013年,尤溪西滨畜牧兽医水产站在福建省水口库区尤溪西滨段进行网箱养殖加州鲈鱼试验。本试验以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网箱养殖为基础,根据加州鲈鱼不同的生长阶段、规格选择大小不同的网箱、放养密度,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探索高效新型的鱼类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网箱养鱼对养殖水体的污染,探寻环保型网箱,实现网箱养鱼的可持续发展,以筛选得到的漂浮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s)和沉水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金鱼藻-大薸混养生态网箱与传统网箱进行对比,考察其对网箱养殖长吻氮磷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态网箱氮和磷的回收率分别为49.86%±0.94%、38.07%±0.62%,传统网箱氮和磷的回收率分别为44.60%±0.85%、33.17%±0.58%,生态网箱与传统网箱氮磷的回收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态网箱氮和磷的利用率分别为28.13%±1.48%和16.95%±1.09%,传统网箱氮和磷的利用率分别为26.40%±1.89%和15.64%±1.47%,生态网箱氮磷利用率稍高于传统网箱,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分析网箱养鱼系统中氮和磷输入和输出的途径及其总量,当网箱面积与大薸和金鱼藻种植面积为1∶17.00左右时,养殖长吻网箱的氮和磷为零排放。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沿淮地区网箱养殖泥鳅获得高产的试验情况,从养殖环境、试验材料、试验方法等方面介绍网箱养殖泥鳅系列技术,并对试验结果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网箱养鱼对养殖水体的污染,探寻环保型网箱,实现网箱养鱼的可持续发展,以筛选得到的漂浮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s)和沉水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金鱼藻-大薸混养生态网箱与传统网箱进行对比,考察其对网箱养殖长吻氮磷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态网箱氮和磷的回收率分别为49.86%±0.94%、38.07%±0.62%,传统网箱氮和磷的回收率分别为44.60%±0.85%、33.17%±0.58%,生态网箱与传统网箱氮磷的回收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态网箱氮和磷的利用率分别为28.13%±1.48%和16.95%±1.09%,传统网箱氮和磷的利用率分别为26.40%±1.89%和15.64%±1.47%,生态网箱氮磷利用率稍高于传统网箱,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分析网箱养鱼系统中氮和磷输入和输出的途径及其总量,当网箱面积与大薸和金鱼藻种植面积为1∶17.00左右时,养殖长吻网箱的氮和磷为零排放。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健康养殖和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水体产量及质量,研发了可封闭流水式网箱,该网箱基于封闭网箱,在网箱上开换水窗口,用防水拉链控制网箱封闭与开放,内衬网衣,运用水泵及管路设计不同水交换模式控制水质,并集成集污排污设备,能够防治病害等。网箱在2011年9月于福建省尤溪县街面水库经过100 d的罗非鱼养殖试验,定期对4个采用不同养殖方法的网箱检测水质,发现其在封闭养殖状态下含氧量平均6.158 mg/L,氨氮和亚硝氮含量平均为0.291 mg/L和0.011 mg/L。结果表明网箱能够在表层水环境污染情况下保证水产品成活率,能够集污排污,实现网箱低污染养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开发利用浅海网箱人工养殖棕点石斑鱼技术,并提高棕点石斑鱼的产量。[方法]利用浅海网箱进行棕点石斑鱼的人工养殖试验,探讨棕点石斑鱼网箱养殖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结果]放养9万尾鱼苗,经过18个月的网箱养殖试验,共养成体重为485~520 g的商品鱼73 297尾,平均成活率达81.4%,共获利润5 401 200元。[结论]通过浅海网箱养殖棕点石斑鱼是可行的,并可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进行泥鳅网箱养殖套种空心菜试验,结果表明:泥鳅网箱养殖套种空心菜单个网箱泥鳅产量41.75 kg、成活率45.7%,均高于单养泥鳅的对照组;单个网箱产值1303.26元、利润451.43元,均高于对照组。池塘泥鳅网箱养殖套种空心菜是适合福建省闽北山区推广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引进抗病草鱼,在同一水域采用统一的管理方式,与普通草鱼进行网箱养殖对比试验,研究总结出两个草鱼品种的养殖试验效果。结果表明,抗病草鱼的抗病能力、生长性能明显优于普通草鱼,其投入产出比1:1.34,养殖过程不需注射疫苗防病也使得节本增效显著,养殖效益明显高于普通草鱼;同时,在养殖水环境良好的情况下,采用大规格网箱,适当增加养殖密度可提高面积产量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