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包尔海乡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一黄一白”(小茴香种植和奶牛养殖)两大支柱产业,使农牧民收入逐步增加。但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依然存在,如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不断增加农牧民收入值得认真思考。1农牧民增收现状近年来,焉耆县包尔海乡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动力,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大力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输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减轻农牧民负担,农村经济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农牧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216元、4591元、4930元、5412元,分别较上年增收375元、339元、482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
马爱艳  蒋志辉  王香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93-6894,6896
比较了新疆与全国农民收入差异,从地理、观念和经济3个方面讨论了制约新疆少数民族农牧民增收的深层困境,分析了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原因,并提出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增收的路径:强化政府在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大力发展非农经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大力发展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转移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增加昌都市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牧民的支付能力和消费水平,不仅是扩大内需的短期政策要求,而且也是促进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目标。本文介绍了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农牧民增收的现状,深入分析了昌都市农牧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昌都市农牧民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就新疆农牧区城镇化与牧业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全面分析和概括了牧区村镇化与非牧劳动力转移的障碍、问题和影响因素,以期为二十一世纪新疆农牧民增收和非牧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如何"减少农牧民,转移农牧民,富裕农牧民"是鄂尔多斯市"十二五"转移和收缩发展,集中发展战略的一大课题,意在实现农村牧区规模化经营和减人增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我就围绕农牧民如何转移,如何增收,提一些粗浅的建议:一、农牧民基本情况分析据统计,全旗有农牧民12.69万人,其中,劳动力7.76万人(18~60岁),农村牧区常住人口为4.73万人,18岁以下9151人,60岁以上12980人,18~60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尖扎县把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组织引导农牧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合作社成员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产品销售等,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有效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西藏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是西藏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财政作为政府最直接最有效的经济调节手段,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在分析公共财政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定位的基础上,结合西藏具体区情,分析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给出促进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新时期推进农牧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从西藏实际出发,在调研总结当前西藏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分析所面临形势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促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对相关部门抓好农牧民转移就业、推动农牧民增收起到一定的参谋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农牧民增收与农村产业融合紧密联系在一起。基于内蒙古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情况,研究发现内蒙古地区产业融合的困境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营主体发展缓慢、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和科技水平人力资源素质低。进一步探究内蒙古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影响农牧民增收的作用机理,即内蒙古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可以从农村产业链的延伸、农村多功能性的拓展、农牧民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利益联结机制的完善等方面有效促进农牧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西藏"农牧业结构调整"问题十分突出,解决农牧业问题首先要以优化农牧业结构调整为主,可将农牧民增收、培育农畜产品市场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是当前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突破口也是保证西藏农牧民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之一。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城镇化是西藏尼洋河流域农村区域发展、农牧民可持续增收的必由之路。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背景下西藏尼洋河流域农村城镇化发展面临着农村城镇化战略及整体推进措施缺失、劳动力素质差、城镇化内在动力机制不足等问题。通过对尼洋河流域农村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并对西藏尼洋河流域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应在科学合理规划农牧区城镇化战略、提高农牧民素质、继续大力发展农牧区小城镇建设、优化城镇内生动力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为探索解决西藏自治区农牧民科技培训面临的困难,实现优质农牧业科技培训与信息服务资源城乡一体的集成与整合,扩大农牧民科技培训与科技信息服务受益面,迅速推广普及先进适用农牧业生产技术,及时提供生产亟需的科技信息,服务于农牧民组织化、专业化、科技化,为实现"一产上水平"的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夯实高素质劳动力基础,在自治区财政厅支持下,于2006年开始实施"西藏农村远程教育与信息服务系统示范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3.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面对城乡劳动力的供给压力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偏低、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充分、县域经济吸纳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等问题,文章探讨了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牧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力军,农牧民科技素质的提升对推动农业和农村整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已成为时代的召唤,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的实践证明,进城务工就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鹤岗市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已接近农村劳动力总量的三分之一,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广大农民进厂、进城务工,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也为二、三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2010年末转移农村劳动力6.5万人,农民务工总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农村家庭收支结构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甘肃省农村家庭收支结构变化特征,并用AHP法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劳动力流动限制、资源占有量及产权、农资价格是当前影响甘肃省农村家庭收支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认为降低农村劳动力流动成本,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村教育;巩固、完善和强化各项强农惠农财税政策以及稳定农资价格等对策是帮助农户增收减支的有效途径.可有效帮助广大农户增收减支.  相似文献   

17.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青海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牧民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一批以农牧民为主体、以民办为核心、以利益为纽带、以服务为手段、以增收为目的的各类新型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他们自发联合,不仅解决了农牧民在生产和销售中的一些难题,而且对开拓农产品市场、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8.
高原香蒜生产周期短、蒜味浓郁、营养丰富、市场售价高,是高海拔农牧区值得挖掘的新的农牧民增收途径。和静县山区具有种植高原香蒜水土光热等资源优势,研究推广高原香蒜,对于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提高农牧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西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本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而要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本领是关键。本文从“西藏土地资源状况、西藏人口增长状况、农牧区劳动力就业现状”等方面探讨了西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同时从研究我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出发,讨论了提高我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本领的具体方法、措施。为我区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牧民收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的关键措施。如何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仅关系到劳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更是关系工业化、城市化乃至整个经济飞跃发展的问题。以下根据莆田市的劳动力就业情况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