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eamorrhagic disease,RHD)简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abbitheamorrhagic disease,RHD)感染家兔并导致死亡的一种烈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为发病高发期,以60日龄左右青年兔发病死亡率最高,未断奶仔兔几乎不发病。  相似文献   

2.
兔病毒性出血症2型(RHD2)是由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引起的家兔和野兔的高度传染性、急性致死性疫病。RHDV2目前主要在欧洲流行,引起的临床症状与经典兔病毒性出血症(RHD)相似,但毒株特性差异较大。2020年4月四川省两个兔场的家兔同时出现了疑似RHD症状,但用经典RHDV疫苗免疫后家兔发病及死亡情况均无好转。分别采集两个兔场的病死兔组织样品进行实验室诊断,使用OIE推荐的RHDV2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两个发病兔场的兔组织混合样品均扩增出大小约800bp的片段。进一步的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发现来自两个发病兔场的2条序列均与RHDV2参考毒株的VP60部分序列高度同源,其中同源性最高的是荷兰RHDV2分离株RHDV2-NL2016,分别为98.01%和97.95%。分析结果表明,报告发病的两兔场的病死兔均为RHDV2感染,这是我国首次官方确诊RHD2疫情。分别将两个兔场组织病料中的RHDV2毒株命名为SCADC-JT01和SCADC-JT02,有关这2株新毒株的毒株特性和基因组特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送检的9只家兔进行病理解剖,对心血、肝、脾及肠系膜淋巴结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选取心、肝、脾、肺等组织按常规病理制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应用免疫组化染色(ABC法)检测肝细胞内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抗原,结果证实此次家兔自然暴发的传染病即是兔病毒性出血症(RHD)。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最急性型及急性型,病理变化特点以全身微循环障碍为主;DIC形成,以实质器官淤血、水肿、出血、变性、坏死为主要特点,其中以肝、肾、脾等器官病变较重,尤其肝脏的病变具有特征性。综合病理学检测结果,确定此次家兔暴发的是RHD。  相似文献   

4.
兔瘟(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又称兔出血热,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以呼吸系统出血及实质器官水肿、瘀血和出血变化为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疾病[1]。该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伤口传播。各种家兔均可感染发病,但以长毛兔最敏感。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与成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2型(RHD2)又称兔瘟2型,是由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引起的危害家兔和野兔的一种新型高度传染性、急性致死性疫病。该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通报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RHD2自2010年4月在法国首次报道后,主要在欧洲国家流行。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南部县某兔场疑似兔出血症病毒(RHDV)NB毒株进行鉴定,试验采用血凝(HA)及血凝抑制(HI)试验、家兔接种试验、家兔免疫攻毒试验、VP60基因的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NB毒株能凝集人"O"型红细胞,HA效价为12 log2,其血凝性能被RHDV疫苗毒株AV33株的抗血清抑制;NB毒株注射健康非免家兔,家兔在48h内死亡,具有典型的兔病毒性出血症(RHD)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RHDV(AV33)组织灭活疫苗免疫家兔后,家兔能抵抗NB毒株的攻击;NB毒株与AV33毒株的VP60基因同源性为96.1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59%。  相似文献   

7.
为检验兔病毒性出血症(RHD)灭活疫苗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效果,试验将RHD灭活疫苗以1头份剂量免疫健康易感家兔,免疫后14天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方法测定其抗体效价,并用2010—2013年从我国不同地区分离的6株RHDV流行毒株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兔免疫接种RHD灭活疫苗14天RHDV抗体效价可达到7.25 lb以上,此抗体水平可以分别抵抗6株不同RHDV流行毒株的攻击,攻毒保护率均达100%。说明现行RHD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抵抗不同地区分离的RHDV流行毒株的攻击。  相似文献   

8.
兔出血症(RHD)第一次大流行于1984年出现在中国(Liuetal.,1984)。该病在9个月内迅速波及中国各地的家兔,造成了1400万只家兔死亡(Cooke,2002)。随后,兔出血症病毒(RHDV)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散开来。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  相似文献   

9.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家兔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引起家兔大量死亡,给养兔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临床上常用RHD灭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免疫期为6个月。黄芪多糖注射液增强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早有报道,而对RHD疫苗免疫功能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现将黄芪多糖注射液对家兔接种RHD疫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兔感染戊型肝炎病毒(HEV)对兔出血综合征(RH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将未知感染HEV的兔接种RHD疫苗,对其产生的RHD特异性抗体水平、丙氨酸转氨酶(ALT)、淋巴细胞增殖、IL-2、IFN-γ及HEV基因残留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兔产生兔出血综合征病毒(RHDV)和HEV的抗体水平较低;血清中ALT含量显著升高;淋巴细胞增殖、IL-2、IFN-γ的水平降低;接种疫苗后7,14 d检测到HEV基因,而21 d未检测到该病毒基因。结果表明,HEV在兔体内残留时间较长,对RHDV免疫水平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家兔粪便检查法和球虫卵曩培养法对杨凌某兔场球虫种类和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家兔球虫总感染率为67.5%,其中3~4月龄幼兔球虫感染率高达95%,15~16月龄的成年兔感染率为40%;鉴定出兔球虫种类8种,全为多种混合感染。优势种为穿孔艾美耳球虫(E.perforans)、黄艾美耳球虫(E.flavescens)、无残艾美耳球虫(E.irresidua)、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所占比例分别为28.7%,19.3%,18.0%和16.7%。研究结果为该兔场球虫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兔瘟(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又称兔出血热,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以呼吸系统出血及实质器官水肿、淤血和出血变化为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疾病[1].2007年9月份大通县某兔场123只家兔发生急性死亡,送检至我院进行诊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兔出血症病毒(RHDV)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兔病毒性出血症 (RHD)是由兔出血症病毒( RH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传染性极强、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是兔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目前所有已测的兔的品种(系)都表现出对该病的易感性,但在自然条件下, RHDV只感染年龄较大的家兔, 2月龄以下的仔兔自然感染时一般不发病。该病自 1984年春在我国江苏无锡、江阴等县市首先暴发后,迅速流行蔓延开来,迄今为止,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所有省份都有 RHD的流行报道。此后朝鲜于 1986年开始…  相似文献   

14.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母源抗体动态与抗病毒感染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阐明母源抗体动态与抗病毒感染关系、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干扰程度,从而提出适宜的免疫程序,进而为易感动物筛选,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的跟踪调查等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本项研究。 1试验材料和方法 1. 1被检血清样品 RHD常规免疫母兔怀孕到产期剖腹取胎兔,产后 24~ 48h未经吃初乳仔兔,已吃初乳仔兔,产后第 6、 15、 30、 45、 60、 90、 120日龄兔和产仔母兔,经心脏采血分离血清。 1. 2 RHD种毒 种毒系本研究组分离保存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 (RHDV)湖 84- 12毒株。 1. 3凝集抗原 取人工感染死亡兔肝组织,以 PBS作 1∶ 10…  相似文献   

15.
将不同剂量的黄芪注射液与兔病毒性出血症(RHD)疫苗混合注射或分开同时注射,从接种到第180天,每隔15d采血1次,检测血凝抑制(HI)抗体;在180,240,300d时,试验组与对照组兔做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兔HI抗体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剂量黄芪注射液和不同给药方法对免疫后的HI效价影响较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疫苗保护期可延长60d,说明黄芪注射液可增强家兔接种RHD疫苗后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RHD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6.
黄芪多糖注射液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家兔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引起家兔大量死亡,给养兔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临床上常用RHD灭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免疫期为6个月。黄芪多糖注射液增强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早有报道,而对RH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尚未见报道。为此,进行了黄芪多糖注射液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农业部动物疫病免疫与诊断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14)兔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以急性、高度传染性、大面积死亡为特征的烈性家兔传染病.目前,使用兔出血症疫苗后该病得到了很好防控,但由于免疫程序不适当或因主观因素不免疫疫苗等原因,该病呈零星散发态势,给发病兔场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为了调查三峡库区兔病毒性出血症(RHD)的流行情况,在三峡库区的开县、石柱县、渝北区等养兔示范县调查20个兔场,采集疑似RHD病料32份。采用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对病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HA试验检测到4株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阳性率为12.5%,HA效价为8~12 lb;这4株RHDV血凝性都能被RHDV疫苗毒株(AV33)的抗血清抑制。在RHD疫苗普免的情况下,目前库区虽然没有RHD的大流行,但仍然存在RHD的散发,应引起兽医防疫部门和养兔场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兔出血症(RHD)、波氏杆菌(Bb)病和巴氏杆菌(Pm)病是家兔三种主要传染病。采用新的液体培养工艺。使Bh和Pm含菌量稳定在186~230亿/ml、200~260亿/ml之间。用RHD、Bb和Pm联合制成的三联苗免疫剂量为1ml/只,经免疫试验测定,对RHD等5天的保护率达100%(28/28),持续保护6.5个月以上;对Bb和Pm的平均保护率达88.9%(24/27)和88.3%(23/26),6.5个月的保护率仍有75%(9/12)和72.7%(8/11),室温和冰箱均易保存;抗体动态测定与攻毒结果一致。经29.5万头份试用证明,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为摸清张家口坝上地区鸡、兔弓形虫病的感染情况,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张家口坝上地区散养鸡、笼养鸡、家兔、兔场兔的745份血清进行弓形虫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散养鸡阳性率6.6%(24/364);笼养鸡阳性率0%(0/120);家兔阳性率12.5%(22/175);兔场兔阳性率2.3%(2/86)。其中阳性散养鸡血清抗体滴度分布在1:256有25%(6/24),阳性家兔血清抗体滴度分布在1:256有9.1%(2/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