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敖江口与闽江口贝藻养殖区,1977年以前,坛紫菜一直沿用筏架浮水式养殖,直到1998年,经过官岭村养殖户九年的实践和不断创新,坛紫菜养殖改用"定柱悬浮吊调模式",即升降式.采用该养殖模式,紫菜养殖水域可向10m深线浅海推进,能充分利用两江口海域的富营养盐,对水域起到净化优化水质的作用,不但产量高、管理方便、防病抗病力强,而且产品质量好.该产品因"味美、洁净、绿色"而闻名全国,畅销国内外.  相似文献   

2.
平潭县坛紫菜养殖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华 《水产科技情报》1999,26(6):272-273
坛紫菜( Porphyra haitanensis )是我国东南沿海养殖海藻中的优良品种,1998 年福建省坛紫菜养殖面积达9733 hm 2,产量为2.4万吨,居全国紫菜养殖的首位。平潭县是坛紫菜的原产地,为保持其传统的生产优势,作者分析了目前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后我的工作还是围绕紫菜这个核心.一是继续开展南澳野生坛紫菜的选育和提纯复壮,示范和推广紫菜良种养殖;二是推广紫菜养殖加工机械化,促进广东坛紫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希望通过推广耐高温的坛紫菜新品种(系),减少异常天气对我省紫菜养殖的影响;通过推广机械化,降低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紫菜养殖效益的影响.”从2000年起,汕头市...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吉庆和海洋发展有限公司在霞浦东壁海区开展了坛紫菜翻转式养殖新技术试验,养殖面积共6 hm2。结果表明坛紫菜翻转式养殖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能环保、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应用范围广、产品质量高的养殖方式。坛紫菜翻转式养殖产量为1 100 kg/200 m2,产值为10 550元/200 m2,扣除生产成本1 150元/200 m2,利润为9400元/200 m2。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翻转式养殖新技术,总结了本试验的经验和不足,希望能够为紫菜养殖模式的创新以及日后翻转式养殖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坛紫菜固定桩悬浮式养殖技术是在潮间带筏架养殖和浅海浮流式养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养殖方法,其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坛紫菜养殖由传统单一的潮间带养殖模式向浅海养殖跨出突破性的一步,开创了坛紫菜养殖新领地,极大地拓展了养殖空间,使闽东地区坛紫菜养殖得到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6.
坛紫菜固定桩悬浮式养殖技术是在潮间带筏架养殖和浅海浮流式养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养殖方法,其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坛紫菜养殖由传统单一的潮间带养殖模式向浅海养殖跨出突破性的一步,开创了坛紫菜养殖新领地,极大地拓展了养殖空间,使闽东地区坛紫菜养殖得到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7.
申福二号等7个坛紫菜养殖群体的生长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为红藻门,红毛菜科植物,属大型食用海藻,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坛紫菜是我国主要养殖种类,其产量占全国紫菜产量75%以上。苍南县是坛紫菜养殖大县,素有“中国紫菜之乡”的美誉。当地长期以来自育自养的方式造成坛紫菜种质严重退化,藻体变厚变老,失去弹性和光泽,抗病力下降,加上极端恶劣天气的增多,产量不稳定而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相似文献   

8.
条斑紫菜系我国长江以北的养殖品种,1986年和1987年南移福建连江进行了丝状体育苗和叶状体养殖,均获成功。叶状体产量折合亩产干品67.9公斤。条斑紫菜南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丝状体育苗时间长,温度高;叶状体则是生长期短,产量低。实行坛紫菜和条斑紫菜轮养,可提高紫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秀屿区是海洋的大区、渔业的大区、又是坛紫菜养殖大区。全区坛紫菜养殖面积达2万亩以上,是沿海千家万户群众的一种主要养殖品种。然而当地长期以来自育自养的方式造成坛紫菜种质严重退化,藻体变厚变老,失去弹性和光泽,叶状体生长期明显缩短,病害增加,质量降低,产量和经济效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坛紫菜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申福二号为我国人工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系,自引进我区以来,养殖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坛紫菜养殖病烂的原因探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平潭县是坛紫菜的发源地,坛紫菜养殖是该县海水养殖主导产业之一。坛紫菜养殖的好坏与其病烂防治有密切关系。2008年9月中旬以来,由于受异常气候的影响,全县大部分紫菜养殖区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烂苗现象和大面积生长障碍。严重地影响了紫菜产量和质量。本人利用科技入户机会,根据现场观察和调查掌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刘瑞棠 《现代渔业信息》2011,26(4):18-19,23
本文对近几年以来福建省坛紫菜养殖发生大面积烂苗情况进行调查及原因分析:一是坛紫菜壳孢子采苗后受秋季气候异常、持续高温影响坛紫菜生长发育;二是海区养殖密度过大、养殖筏架人为设置密度过高,导致海水流速不畅,引发烂苗症的加剧;三是壳孢子苗帘附苗密度过高,坛紫菜的种质老化,遭遇不良环境时抗病害能力弱;四是受台风影响,局部海洋生态环境短期内发生变化;五是养殖管理方式陈旧,导致退潮后苗帘污染物多,影响坛紫菜生长。为此作者根据近年发病情况,提出几项防病害技术措施,为今后坛紫菜的生产发展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描述了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插杆式养殖试验情况,着重介绍了坛紫菜插杆养殖的技术要点,养殖设施的结构和合理布局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养殖的紫菜,主要品种是坛紫菜Porphyca naitanensis。  相似文献   

14.
坛紫菜新品系“申福1、2号”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坛紫菜新品系"申福1号"、"申福2号"为研究对象,探讨坛紫菜新品系"申福1号"、"申福2号"的规模化养殖技术,本试验开展了坛紫菜新品系养殖方式、生长速度和养殖产量与本地传统品种的对比研究。2007年,福清沙浦、霞浦三沙、莆田秀屿、连江中麻、福鼎元当等五个养殖试验示范点的海上养殖试验数据表明:坛紫菜新品系平均每1/15hm2产量为224.7kg(干品),产值5794元,对照组本地种平均1/15hm2的产量为167.6kg(干品),产值5166元;新品系每1/15hm2的产量比本地现有栽培品种提高34.1%,增加经济效益628元。试验结果显示了坛紫菜申福系列新品系生长快、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特性,同时证明了坛紫菜新品系"申福1号"、"申福2号"可应用于大面积的养殖生产。本研究对坛紫菜申福系列新品系的生产性开发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紫菜养殖在我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并已成为仅次于海带生产的第二个藻类品种。其中条斑紫菜主销日本,坛紫菜主销东南亚。我省坛紫菜养殖面积占全国紫菜养殖面积的70—80%,由于近年来发生全国性紫菜病烂,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项研究于1989—1993年进行,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技术以提高紫菜的产量和品质,并对其病害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黄春恺 《海洋渔业》2002,24(3):141-142
坛紫菜(Porphyra haianensis)人工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诸多,如生态环境因子问题、苗种品质问题、养殖技术问题。同时,海区采壳孢子苗(下称海区采苗)时间的选定也是关键一环,它关系到采苗的成败和相关行业的兴衰,关系到病烂的发生与发展程度,是一个养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技术关键。笔者现就莆田市坛紫菜海区采苗的历史、现状及其过早采苗的危害,提出适宜的采苗时间,以期坛紫菜人工养殖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坛紫菜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广东沿海地区,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养殖历史,是福建省紫菜养殖的主要品种。本文就如何提高单位水体出苗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收入,于2009~2010年在福建连江县中麻育苗场进行坛紫菜贝壳丝状体高密度立体培育苗种试验。  相似文献   

18.
在本文中介绍了用瓦勃氏微量呼吸检压仪对同一海区养殖的广东紫菜和坛紫菜叶状体的暗呼吸强度及光合作用强度的测定结果;并对两种紫菜的单位产量作了比较。结果证明,广东紫菜比坛紫菜更适应于在我国南方水温较高的海区养殖。  相似文献   

19.
##正##告别港湾小家,迁往滩涂海区,坛紫菜的生存空间大大拓展。日前,温州海虎海藻养殖有限公司承担的市科技计划项目《开敞性滩涂海区坛紫菜养殖技术研究》,通过专家委员会评审。据悉,这是国内首次开创的开敞性滩涂海区坛紫菜养殖技术和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坛紫菜俗名紫菜、乌菜,分类学上属于红藻门、红藻纲、红毛菜目、红毛菜科、紫菜属。坛紫菜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自坛紫菜人工育苗、养殖技术得到突破以来,福鼎坛紫菜养殖逐渐在敏灶湾、晴川湾、渔井湾以及嵛山海区推广开来,2014年养殖面积达到最高,为2 904公顷,年产量平均可达到1万吨(干菜)。坛紫菜已成为福鼎海水藻类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2018年福鼎市荣获"中国坛紫菜之乡"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