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aCl2和6-BA溶液处理对枣果软化褐变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试验探讨了鲜枣贮藏过程中果肉软化褐变与PG活性、PPO活性的关系以及采前CaCl2和6-BA溶液处理对采后枣果果肉软化褐变、PG活性、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枣果采后硬度逐渐下降且与贮藏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G活性在贮藏期间呈起伏变化,与枣果软化无显著相关性。 随贮藏时间延长果肉褐变指数逐渐增大,PPO活性逐渐升高,PPO活性与果肉软化褐变的发生相一致。采前用1% CaCl2、15 mg/kg 6-BA以及1% CaCl2+15 mg/kg 6-BA对枣果进行喷雾处理,能降低采后枣果的PG活性和PPO活性,抑制果肉硬度的下降和果肉的褐变进程。1% CaCl2处理可使赞皇大枣贮藏末期的果肉硬度比对照增加1.2 kg/cm2;1% CaCl2+15 mg/kg 6-BA处理可使赞皇大枣贮藏末期的果肉硬度增加1.5 kg/cm2。15 mg/kg 6-BA处理对枣果软化褐变及PG活性、PPO活性有一定影响,但效果不及CaCl2处理。 相似文献
2.
ABA和6-BA对水分胁迫下玉米幼苗碳素同化关键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ABA和6-BA对水分胁迫下玉米幼苗中一些碳素同化关键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过程中玉米幼苗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C)活性先升后降,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和丙酮酸磷酸二激酶(PPDK)活性呈降低趋势。叶面喷施105mol/L脱落酸(ABA)在未水分胁迫时对其RuBPC、PEPC和PPDK活性稍有促进作用,干旱后则抑制RuBPC活性,而对PEPC和PPDK活性影响不大。喷施同样浓度的6-苄氨基嘌呤(6-BA)则显著促进水分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3种酶活性。ABA或6-BA对水培玉米幼苗RuBPC、PEPC及PPDK活性的促进作用可被环已正胺(CHX)强烈抑制,而ABA、6-BA或CHX对萃取的酶液无直接影响,表明ABA或6-BA的作用可能与促进上述酶类的合成有关。结合叶水势、气孔阻力、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等的变化,可以看出ABA或6-BA均可提高水分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其抗旱性,但二者的作用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3.
2-氯-6-三氯甲基吡啶对水稻生长和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肥是保证水稻高产的关键,但目前我国水稻氮素利用率偏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添加硝化抑制剂等为其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手段。以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En)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从土壤养分供应、水稻生长、产量构成和氮素利用方面做出综合评价,为其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处理分别为单施化肥(CK)、基肥配施伴能(BF+En)、分蘖肥配施伴能(TF+En)、基肥和分蘖肥均配施伴能(BF+TF+En)。结果表明:在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氮肥配施2-氯-6-三氯甲基吡啶能够增加水稻产量8.3%~12.7%,其中TF+En和BF+TF+En处理显著高于CK(P0.05)。氮肥配施2-氯-6-三氯甲基吡啶可以促进水稻分蘖和有效穗数的增加,其中BF+TF+En处理孕穗期分蘖数和成熟期有效穗数均显著高于CK。与BF+En处理相比,TF+En处理每穗粒数显著增加。与CK相比,TF+En和BF+TF+En处理在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增加13.3%和17.8%,其中BF+TF+En处理显著提高。氮肥配施2-氯-6-三氯甲基吡啶不仅可以增加水稻各生育期土壤碱解氮含量,而且对水稻氮吸收和氮肥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BF+TF+En处理地上部氮累积吸收总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CK。因此,在水稻生产上可推广使用2-氯-6-三氯甲基吡啶以促进水稻增产增效,尤其在分蘖肥期与氮肥配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探索填饲是否能够引起朗德鹅Anser anser)肝脏脂类代谢中DNA甲基化水平以及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和DNA甲基化修饰作用和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运用焦磷酸测序技术分析鹅肝脏硬脂酞辅酶A去饱和酶5基因(stearovl-CoA desaturase 5,SCD5)、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基因(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2,SREBP2)和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6基因(elongase of very long chain fatty acids 6,ELOVL6)的甲基化水平,再运用qRT-PCR技术进行定量验证.结果显示,SCD5、SREBP2和ELOVL6各2个片段的甲基化水平均在20%以上,均属于高甲基化状态;对照组3个基因各2个片段的甲基化水平均高于填饲组,填饲组与对照组的SCD5-1S和SREBP2-1S片段甲基化差异显著(P<0.05),SREBP2-2S片段甲基化差异极显著(P<0.01),SCD5-2S、ELOVL6-1S和ELOLV6-2S片段甲基化差异不显著(P>0.05);填饲组SCD5和ELOVL6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而SREBP2在填饲组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各项指标,填饲引起鹅肝脏组织SCD5、SREBP2和ELOVL6甲基化水平降低,SCD5和ELOVL6 mRNA表达量上升,SREBP2的mRNA表达量降低,表明SCD5和ELOVL6的甲基化修饰对mRNA的表达起反向调控的作用.本实验结果为表观遗传学上DNA甲基化研究方法提供参考,为选育鹅肥肝高产高质系提供重要的分子遗传学依据,也为人类肥胖症和脂肪肝等代谢疾病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浓度Hg2+、Cr3+ 和Pb2+胁迫条件下,绿豆花荚期叶片中膜脂过氧化物(MDA)含量及抗氧化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Hg2+、Cr3+和Pb2+胁迫后,随着浓度的升高,绿豆叶片中MDA含量也逐渐升高,与对照相比均呈差异显著性;在Cr3+和Pb2+胁迫下,绿豆叶片中SOD酶活性随着浓度的升高呈现升高的趋势;在低、中浓度Hg2+胁迫下,SOD酶活性低于对照,但高浓度下,SOD酶活性高于对照;Hg2+处理后,POD随着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又升高的趋势;低、中浓度Cr 3+处理使绿豆叶片内POD活性降低,但在高浓度时表现出POD活性增强;随着Pb2+处理浓度的增加,POD活性逐渐降低;Hg2+ 和Cr3+处理使CAT活性升高,但Pb2+处理后,CAT活性随浓度的升高先下降,再升高,然后又下降。研究表明Pb2+对绿豆的生态毒性较大。 相似文献
6.
7.
气温升高与干旱对灵武长枣果实糖积累、蔗糖代谢关键酶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灵武长枣果实糖积累、蔗糖代谢关键酶及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对气温升高与干旱的响应,以6年生灵武长枣为试验材料,设置大气环境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双因素试验,研究了果实不同成熟期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含量及转化酶(AI,NI)、蔗糖合成酶(SS-s,SS-c)、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等关键酶活性变化,并从分子水平分析基因表达特性。结果表明,与自然大气温度(T1)环境相比,升高大气温度(T2)环境下灵武长枣果实的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含量及NI、SPS、SS-s活性分别增加0.18%~22.02%、0.97%~21.97%、0.43%~85.30%、5.39%~49.06%、0.60%~28.53%、0.01%~31.21%、0.77%~25.31%;与正常土壤供水条件(D1)相比,中度干旱条件(D2)下,灵武长枣果实的果糖、蔗糖、淀粉含量及NI、SS-c活性平均分别增加44.26%、49.56%、38.20%、56.04%、45.36%;大气温度升高2.0℃左右时,ZjNI基因中ZjNI 1和ZjNI 2分别上调14.25和14.52倍;气温升高伴随重度干旱条件下,ZjSPS基因中ZjS... 相似文献
8.
9.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对大鼠肾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造大鼠(Rattus norregicus)肾脏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并每天皮下注射3.7×10-5mol/L的胰岛素溶液1mL进行干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在高糖所致的肾脏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30d后,所有大鼠断头处死,采集血清及肾脏组织。测定所用大鼠血清中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1-7(Ang1-7)含量和肾脏组织中ACE2及Ang1-7受体MasmRNA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血糖组大鼠血清AGEs、MDA和AngⅡ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SOD和Ang1-7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肾脏组织中ACE2mRNA表达极显著下调(P<0.01),MasmRNA表达极显著上调(P<0.01)。胰岛素治疗后,大鼠血清中AGEs和MDA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血清SOD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AngⅡ含量显著下降(P<0.05),Ang1-7含量显著升高(P<0.05);肾脏组织中ACE2及其受体MasmRNA表达均极显著上... 相似文献
10.
秸秆焚烧对不同耕层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秸秆焚烧后覆盖的耕层土壤为对象,研究秸秆焚烧对不同耕层土壤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并探讨土壤有机质含量、含水量、速效养分、微生物数量的增减程度与土壤酶活性增减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焚烧秸秆后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耕层0-2cm,2-5cm土壤酶活性在焚烧前后都形成极显著性差异,5-13cm耕层的酶活性变化较小,13-20cm耕层的酶活性没变化。在微生物数量方面,焚烧秸秆导致0-2cm耕层的微生物数量大幅度减少,减少程度在80%左右,2-5cm耕层的微生物数量也有43%~52%的减少,5-13cm和13-20cm耕层的微生物数量没有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只有脲酶活性的降低程度与速效磷含量的增加程度达到显著相关,相关系数是0.959*。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降低程度与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的降低程度均呈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是0.998**,0.999**,0.998**。同时脲酶活性的降低程度与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的降低程度均呈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是0.977*,0.974*,0.954*。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市河道污染水体治理这一问题,采用自主研发的自然水体原位收集装置对微生物和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过程中气体N_2O、N_2及O2释放的特征进行野外原位监测。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和微生物-植物联合净化期间水体氧化亚氮(N_2O)释放速率均值分别为10.68、5.91μmol·m~(-2)·h~(-1),与对照比,降幅分别为16.37%和53.86%;氮气(N_2)释放速率均值分别为1.49、0.87 mmol·m~(-2)·h~(-1),降幅分别为5.70%和67.54%;氧气(O_2)释放速率均值分别为1.14、0.69 mmol·m~(-2)·h~(-1),降幅分别为14.93%和72.06%;微生物菌剂及微生物-植物联合净化期间,目测水体透明度转好,藻类含量降低,水体溶氧由超饱和状态(17.17 mg·L~(-1))降至正常水体溶氧水平(9.49 mg·L~(-1)),降幅达到50%,可能是水体氧气释放速率降低的原因。因此,微生物-植物联合净化能显著降低水体N_2O、N_2及O_2的释放速率,推测是由于微生物和水生植物对水体养分的同化作用产生营养竞争,抑制了微生物反硝化作用产生N_2O、N_2并抑制藻类生长产生O_2及增加水体溶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Mn2+对白腐菌发酵油菜秸秆木质纤维素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腐菌对木质素有很强的降解能力。本研究选择白腐菌(Pleurotus ostreatu)WY01于限氮培养基添加不同水平Mn2+固态发酵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秸秆,实验分为对照组(SMc)、实验1组(SM1)和实验2组(SM2)(Mn2+浓度分别为0、0.6和1.2mmol/L),于28℃恒温培养,静止发酵40d。结果表明,漆酶(Lacs)和锰依过氧化物酶(MnPs)活性SM1极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峰值分别在第6天211.11U/g和第10天49U/g;Mn2+对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s)、纤维素酶(Cels)和半纤维素酶(Hcels)活性没有影响,且秸秆组织结构变化与相关纤维素酶活性具有一致性。电镜扫描显示,未经任何处理的油菜秸秆组织结构十分致密,细胞组织排列有序,经白腐菌WY01处理,第20天SMc油菜秸秆原来致密有序的组织遭到破坏,部分出现疏松的网状,SM1第20天油菜秸秆组织遭到破坏且局部出现坍塌现象,第40天纤维组织完全分解并粉化;SM2第20天秸秆组织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第40天纤维组织完全分解,但效果不及SM1。综合生物降解效果SM1>SM2>SMc。结果提示:Mn2+能够诱导并有利于白腐菌WY01对油菜秸秆的降解。本研究为油菜秸秆开发生物饲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