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栽培措施角度研究了生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对不同生姜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莱芜大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比普通栽培模式产量提高60%,莱芜小姜提高40%。地温24℃和在地温24℃下加热层与姜种距离5 cm处理的生姜生长均优于其他间距(15 cm和10 cm)和不同地温,该条件下生姜产量高,且生长量大,生长势强,品质良好,生姜株高、有效叶数、根茎鲜质量、茎粗、分枝数等农艺性状明显增加;周年3茬次栽培的产量最高。周年高效栽培模式对生姜生长的影响主要是为生姜提供适宜的生长因子尤其是地温条件,从而打破生姜自然休眠障碍,提高长势,实现周年生产,且对不同品种增产效应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中国果树》2005,(6):39-39
由中国园艺学会梨分会主办,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4届全国梨科研生产与产业化研讨会”于9月6~7日在北京市大兴区召开,来自全国22个省、市、区科研、教学、生产等部门的代表133人出席会议,会议收到论文96篇。这次会议就我国梨品种选育、棚架栽培等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张强 《蔬菜》2021,(1):28-31
为了解决莱芜地区农户平均土地资源有限,传统生姜一年只种一季,土地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近两年来,结合济南市莱芜区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利用生姜营养钵育苗、高温土壤消毒、立式条幅遮阴、划抽法采收等技术探索出在同一地块进行大蒜—生姜—大蒜周年栽培模式,从而实现了大蒜—生姜—大蒜周年生产,突破了大蒜和生姜的传统种植方式,并达...  相似文献   

4.
生姜秸秆栽培平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永亮 《食用菌》2007,29(4):30-31
莱芜生姜是全国名贵产品和中国蔬菜优良品种,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现莱芜生姜种植面积约1万hm^2,每年生姜收获后,都有大量的生姜秸秆散落于田、弃放路边或就地焚烧,既浪费可利用资源,又造成环境污染。为此,笔者以生姜秸秆为主料进行了平菇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生姜根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生姜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较大,如莱芜、安丘等地生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由于种植区域集中,连作时间长,造成病害逐年加重,不仅产量损失大,而且影响了生姜的商品性。随着小拱棚和地膜覆盖栽培的普及,生姜根茎腐病的发生逐年加重。由于该病诊断困难,易与姜瘟病混淆,生产上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治,给生姜生产带来较大损失,目前已成为生姜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姜是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植物。生姜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近年来,随着生姜的保健功能逐渐被人们认可,国内外生姜及其制品市场日趋广阔。上世纪90年代以来,福安市生姜生产发展迅速,到目前,全市栽培面积达800hm^2,产值8000多万元,成为福建省最大的生姜生产基地。然而,随着我省生姜栽培面积的逐年扩大,生姜产业化生产配套技术落后的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生姜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棚西瓜套种生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套生姜是我地区近年来试验成功的一种新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改生姜单作为西瓜、生姜一年两种两收,复种指数增加了一倍,提高了光能和土地利用率,缓解了西瓜、生姜与其它粮食作物争地的矛盾,充分发挥大棚保护地栽培的优势,通过套种,使生姜比常规种植法提前定植25天,延迟收获25~30天,每(亩)土地产量增加1500~2000千克,增产30%~40%左右,而且生姜生产前期,可利用西瓜叶为其遮荫,节省了插“姜影”所需的工料费。该模式每(亩)产西瓜4000千克、生姜5000千克,产值超万元。栽培技术如下:1西瓜早熟栽培技术1.1大棚建造:大棚必须在封冻前…  相似文献   

8.
莱芜生姜高产技术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姜是莱芜市主导产业之一,生姜种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并且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由于莱芜生姜品种单一,加上长期的无性繁殖和栽培管理技术缺乏创新,致使几年来生姜的产量徘徊不前,商品性差,市场竞争力弱,莱芜生姜的优势地位受到冲击。针对这一实际,莱芜市农科院从优化莱芜生姜这一品牌入手,从脱毒姜的培育,选育出口创汇新品种。建立脱毒或无病姜种繁育基地,配方施肥,遮阳网代替影草遮荫,后期延迟收获,  相似文献   

9.
莱芜生姜种植历史悠久。在1997年,莱芜市莱城区被推荐为"中国生姜之乡"。莱芜生姜具有个大皮薄、丝少肉细、色泽鲜艳、辣浓味美、营养丰富、极耐贮藏等优良特性,与外地生姜比较,其营养成分在同类产品中居全国首位。莱芜逐渐形成以生姜为主的区域特色鲜明、产业聚集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主导优势产业,以生姜种植、加工为主的特色农业正成为莱芜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生姜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东南亚、韩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来,土耳其樱桃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栽培技术不断更新,采后处理基本实现了现代化。由于樱桃产量的不断提高,土耳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樱桃生产国,2004年总产量达到26.5万t,出口3.3万t,受到全球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国际园艺学会于2005年6月在该国举行了第5届国际樱桃研讨会。1栽培区域土耳其是欧洲甜樱桃原产地之一,有着优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几乎全国均适宜樱桃生长。对于大部分地区而言,尽管栽培品种较为单一,但由于栽培地域广阔,地势、气候类型多样,随着气候和海拔的变化,同品种果实成熟期可持续60~70天。2品种目前主要栽培和出…  相似文献   

11.
尚金凤 《吉林蔬菜》2013,(Z1):43-44
莱芜市莱城区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的三辣之乡,而生姜又居三辣之首,生姜的生产在莱芜受到各级政府及科技人员的高度重视,近几年,莱芜市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的农业技术人员在本单位的科技示范园内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生姜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在生姜的病害防治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经验仅供参考。1姜瘟病(又称青枯病、腐烂病)1.1发病症状:姜瘟病是生姜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产姜  相似文献   

12.
吕华 《中国蔬菜》2005,1(5):51-53
生姜是山东省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山东省生姜种植面积约6.7万hm2,而莱芜的生姜种植面积占山东省的1/3,已成为山东乃至全国最大的生姜生产、出口基地。莱芜生姜栽培历史悠久,素有“中国生姜之乡”的美称,2003年3月10日通过了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随着出口贸易的发展,有的农民为了增加产量和收入,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造成生姜产品农药残留量加大,这已成为生姜出口的瓶颈。为此,莱芜市植物保护站通过几年来的试验研究,逐步探索出一套生姜病虫草害无公害防治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1姜瘟病姜瘟病(腐烂病)为细菌性病害,是…  相似文献   

13.
生姜是莱芜市主导产业之一,生姜种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并且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由于莱芜生姜品种单一,加上长期的无性繁殖和栽培管理技术缺乏创新,致使几年来生姜的产量徘徊不前,商品性差,市场竞争力弱,莱芜生姜的优势地位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14.
莱芜生姜是山东名优特产 ,其栽培历史悠久。具有块大皮薄、丝少肉细、辣浓味美、色泽鲜润、营养丰富、适应性强、耐贮存等优良特性。近年来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 ,生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由 1978年 6 6 7hm2 发展到 2 0 0 1年的 1万hm2 以上 ,产量大幅度提高 ,每 6 6 7m2 产量由 70年代的 10 0 0kg提高到 30 0 0kg左右。随着生产的发展 ,生姜销售市场不断扩大 ,除鲜姜块直接销售国内外市场外 ,还开发了姜芽、姜片、姜脯、姜油、姜汁等十几个系列产品出口创汇。1 生产发展现状莱芜生姜的主栽品种为莱芜大…  相似文献   

15.
莱芜生姜生长周期长,富含蛋白质、脂肪、糖分等营养物质,是莱芜当地的名优特产品,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的侵害。文章分析了莱芜生姜的主要特点及分布范围,总结了主要病害类型,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达到指导种植合规用药,生产优质生姜,增加姜农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钱金娥 《河北果树》2006,(3):9-9,12
根据水果栽培历史和开发利用程度,人们习惯将水果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水果.第一代水果是指人工选育栽培的传统水果,主要种类有梨、桃、葡萄、苹果、柑橘等,目前栽培面积占我国水果面积的80%以上,栽培历史一般在几百年以上,有的在千年以上,果品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在我国的水果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代水果是指近几十年来开发的人工栽培的野生水果,主要种类有猕猴桃、草莓、山楂、枣等,其栽培面积约占我国水果面积的10%左右,是近一二十年发展最为迅速的水果;第三代水果是指分布于荒山野岭,尚未被开发或未被广泛开发利用的野生水果,主要种类有山葡萄、沙棘、刺梨、酸枣、黑桃、黑莓、桑葚、野蔷薇等,分布广、品种多、适应性强、产量高、无公害,其果实被誉为"天然绿色食品"和"健康食品".  相似文献   

17.
陕西城固和南郑县生姜地方品种与栽培要点杜武峰(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一、概况生姜原产中国、印度及东南亚热带地区。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陕西汉中地区,是我国西北5省区生姜的供应地,以城固、南郑县为主。据查城固县栽培生姜有1300年以...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鲁南地区温室油桃的生产栽培,提高温室栽培效益,我们于2003年开始,选择了早红宦石、华光、早红珠、曙光等早熟甜油桃品种,进行了温室大棚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定植后第2、第3、第4年,平均单棚产量分别为1797kg、2280kg、2497kg,比露地栽培提早45~60天,单棚年收入2万~5万元。现将栽培技术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莉 《果农之友》2006,(6):48-48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的第四届中西部地区大樱桃发展研讨会,于2006年5月15日在河南省郑州市裕华大酒店举行,严自河南、云南、山西、安徽、四川、陕西、江苏、辽宁等大樱桃栽培区的技术人员、果农等相关人员参加了些次会议。  相似文献   

20.
《园艺学报》2005,32(5):925-925
中国园艺学会第九届第9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讨论决定,“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11月中旬在湖南长沙市召开。现征集近年来未公开发表的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