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廿八碳醇富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小麦胚芽油超临界 CO2 提取过程中廿八碳醇的浓缩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小麦胚芽油中廿八碳醇的溶解度特性 ,提出了通过直接的超临界 CO2 萃取和使用两级分离的途径提高所得小麦胚芽油中廿八碳醇的方法 ,以上试验均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2萃取大蒜精油及油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研究了大蒜精油及油树脂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探讨了粒度,萃取及分离的温度、压力和时间对各萃取率的影响,建立了萃取温度、压力与各萃取率的数学模型。确定了超临界CO2同时提取大蒜精油及油树脂的优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2萃取辣椒红色素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简介了超临界CO2流体的基本特性及国外将该流体应用于萃取分离技术的概况。报道了作者应用超临界CO2从红辣椒中萃取红色素的研究情况。试验表明,色素和辣味素可以全部萃取出来,并可获得基本分离。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杏仁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研究以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苦杏仁脂肪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杏仁油的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50℃、CO2流量24 L/h、粒径60目、萃取时间2 h。各因素影响杏仁的得率的顺序为:粒径>时间>萃取压力>CO2流量>萃取温度。最佳工艺验证试验的杏仁油的得率为52.98%。本研究的结果为下一步综合、无毒、高效地开发利用苦杏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超声波对超临界CO2萃取(SCE)的影响,考察了在不同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流体流量下,有、无超声时超临界CO2萃取人参皂苷的萃取率。试验结果发现,超声强化超临界CO2萃取(USCE)的合适萃取温度比没加超声(SCE)时的低10℃;在各自合适的萃取压力下,USCE的皂苷萃取率是SCE的1.64倍;CO2流体的流量大更有利于USCE。在SCE中,超声的加入能明显提高产物的萃取率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和节  相似文献   

6.
柚子花芳香油超临界CO2萃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新鲜柚子花中芳香性成分超临界CO2萃取分离工艺和分析检测方法,重点探讨了压力、温度、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出:影响萃取的主次因素依次为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较佳工艺参数为:压力18 MPa,温度50℃,时间90 min,流量25 L/min,得到超临界柚子花芳香油的萃取率高达2.7‰。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共鉴定出39个组分,占总芳香油的91.281%。通过对柚子花的深度加工研究,为开发高附加值的柚子花香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研究了从万寿菊花中萃取叶黄素的工艺条件。对影响超临界CO2萃取叶黄素的各种因素,包括分离参数、原料含水率、粉碎粒径,超临界萃取温度、压力、流速、时间等因素进行了考察,得到较佳的萃取工艺条件为:原料含水率10.92%,粒径40目,萃取温度60℃,压力30 MPa,CO2流速15 L/h,分离釜Ⅰ温度40℃,压力6 MPa,分离釜Ⅱ温度20℃,时间为6 h。  相似文献   

8.
夹带剂对超临界CO2萃取结晶穿心莲内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穿心莲内酯粗品和高纯品(纯度分别为30%和95%)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结晶法,考察了乙醇、丙酮、异丙醇与乙酸乙酯四种夹带剂对超临界CO2萃取结晶穿心莲内酯的结晶率、纯度、晶型和形貌等的作用规律。结果:因乙酸乙酯分离纯化综合效果较好,且既能与前处理工序中选择的浸提溶剂相统一,减少采用多种溶剂存在的污染,又能保持晶体优良晶型和结晶品质,所以优先选择了乙酸乙酯为夹带剂。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萃取生姜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随着天然抗氧化剂需求的增加,生姜中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的研究日益深入。本研究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萃取这一新型的分离技术对生姜中的抗氧化成分进行富集。通过生姜的含水率、粒度作为单因素,而对于影响萃取工艺的萃取温度、压力、时间三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分别进行了研究,同时以萃取量和添加到油脂中的过氧化值(POV)变化为指标,确定各工艺参数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10%以下含水率的片状生姜原料,采用60℃、24 MPa、140 min的操作工艺,可以获得较大量的具有较高抗氧化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2喷雾干燥制备乙基纤维素微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扩大喷雾干燥技术在生物物料微粒制备方面的应用,在自行设计的实验台上,以超临界CO2为干燥介质进行了乙基纤维素微粒的制备。研究了喷嘴出口直径、气液比、溶液浓度、温度、压力对微粒粒径及其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变工艺参数,可在较大范围内调控微粒大小,所制微粒平均粒径为1.07~9.84 μm;气液出口为8 mm的喷嘴所得微粒粒径比4 mm的要小且分布变窄、粒度均匀;气液比对微粒粒径的影响存在一个粒径最大值;高浓度溶液所得微粒粒径比低浓度溶液大,粒径分布略有变宽;随温度升高,微粒粒径增大,高温时所得微粒的粒径分布比低温时宽;随压力增加,微粒粒径减小,高压时所得微粒的粒径分布比低压时略有变窄。  相似文献   

11.
压力、温度对穿心莲内酯超临界CO2萃取-结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穿心莲浸膏为原料,进行了穿心莲内酯的超临界CO2萃取结晶分离纯化。考察了单因素参数压力、温度对穿心莲内酯纯度、结晶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结晶穿心莲内酯的纯度在结晶板上呈梯度分布;在25 MPa以下,压力升高,结晶板上部晶体纯度升高,而结晶量先增后减;在结晶板下部穿心莲内酯的纯度和结晶量都是先升高后降低;温度在一定范围内能提高晶体纯度,且有利于缩短萃取结晶时间。  相似文献   

12.
用超临界CO2脱除绿茶浓缩液中咖啡碱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绿茶浓缩液中咖啡碱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4因素正交试验探讨了浓缩液的浓度、操作压强、操作温度、萃取时间对咖啡碱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可以有效地脱除绿茶浓缩液中大部分的咖啡碱,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用超临界CO2脱除绿茶浓缩液中咖啡碱的连续作业试验,从而获得了加工脱咖啡碱绿茶浓缩液或速溶绿茶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CO2提取分离银杏叶药用成分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着手,研究探讨超临界CO2提取分离银杏叶药用成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提出溶剂浸提与超临界流体萃取相结合的生产工艺,既可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又可大幅度削减设备造价,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实际应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乙醇溶剂与超临界CO2相结合提取高纯度卵黄磷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乙醇溶剂首先提取蛋黄粉中的卵黄油,然后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脱除卵黄油中的中性脂肪,获得高纯度的卵黄磷脂。考察了工艺参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在乙醇溶剂提取卵黄油阶段,乙醇浓度是影响卵黄油提取率的最主要因素,温度是影响卵黄磷脂提取率的最主要因素;在超临界CO2萃取阶段,磷脂的溶解度随萃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中性脂质在55℃时溶解度最大。采用此工艺,卵黄磷脂得率为17.66%,纯度94.41%,且不含胆固醇。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探讨超临界CO2重结晶压力、温度、时间对穿心莲内酯的纯度和结晶率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镜进行晶体形貌考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纯度检测。结果表明,采用超临界CO2重结晶技术得到的穿心莲内酯晶体形貌更加细小,并呈絮状分布在结晶板上;选择较佳纯化工艺参数为重结晶压力14 MPa,温度55℃,时间60 min,CO2流量20 L/min时,得到的穿心莲内酯纯度达90%以上,结晶率超过45%。  相似文献   

16.
α-生育酚在超临界CO2中溶解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育酚有很高的生理活性,油脂生产中得到的脱臭馏出物含有丰富的天然生育酚。作为萃取生育酚的基础,该文对甲酯化油脂脱馏出物中α-生育酚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进行了测试,并用Chrastil分子缔合模型和RBF神经网络模型对溶解数据进行了拟合。Chrastil分子缔合模型的相对误差为25.36%。对于RBF神经网络模型,经过网络学习和训练,训练集平均误差仅为0.32%,测试集误差为6.48%,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7.
生育酚有很高的生理活性,油脂生产中得到的脱臭馏出物含有丰富的天然生育酚。作为萃取生育酚的基础,该文研究了油脂脱臭馏出物中α-生育酚(α-T)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研究结果表明:1)酯化处理能明显提高α-T的溶解度;2)α-T溶解度随系统压力的升高而升高;3)未酯化的原料中α-T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提高而提高;酯化过的原料中α-T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提高,先降低、随后上升。从α-T与脂肪酸之间氢键缔合关系、溶质之间的协同作用和操作参数等方面对上述结果的形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利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充入CO2气体使储粮害虫(谷蠹与米象)窒息死亡,以达到杀灭粮食害虫的目的。试验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在实验室里进行,试验温度分别在15~18℃和23~28℃;试验的CO2气体浓度分别控制在25%、30%、35%、40%、45%、50%、55%和60%左右;试验时间分别为24、48、72、96、120、168 h。通过多次试验,找出了实验室试验的最佳参数:温度为(25±3)℃;CO2气体浓度为25%~35%;谷蠹杀虫保持时间为72 h以上;米象杀虫保持时间为48 h。二是在实验仓进行试验,将传感器通过管道分别布置在仓的各个部位,并每隔12~24 h,测取温、湿度等。 实验仓的试验验证了实验室的试验结果,但杀虫的持续时间为10 d以上,研究成果为实仓应用CO2气调防治储粮害虫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超临界CO2作为非水相介质在生化反应工程中的作用,有必要考察超临界CO2处理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本文以乳酸杆菌为试验菌种,进行了该菌在不同参数超临界CO2处理对菌体生长曲线、耐渗透压能力、耐酸能力、抑菌能力、降解胆固醇能力等活性指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提高超临界CO2压强或延长超临界CO2处理时间,乳酸杆菌的活性指标会发生如下变化:生长曲线的最大菌体浓度降低,但菌体的生长速率差异不大;菌体的耐渗透能力、耐酸能力降低;所得的抑菌圈比较明显,但抑菌圈直径减小;平均胆固醇降解率降低,而且长时间处理对降解效果的影响比高压强处理的明显。因此,在工程应用中需要研究一定的弥补措施。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CO2连续浓缩鱼油EPA和DHA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克服鱼油有效组分超临界CO2间歇萃取方法的缺点,设计建造了超临界CO2在内径14 mm、填料高1.8 m的填料塔中连续萃取浓缩鱼油有效组分的流程。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了4因素3水平并考虑部分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方案,以综合指标进行评价,得到了优化工艺参数为:填料塔压为12.5 MPa;CO2流量为5L/min;鱼油进料流量为0.8 mL/min;塔的温度分布为40~85℃。经方差分析得知,温度分布的影响对综合指标高度显著,鱼油进料流量对综合指标的影响显著,试验范围内的压力、CO2流量、压力和温度分布交互作用、温度分布和CO2流量交互作用以及压力和CO2流量交互作用对综合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