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解放初期奶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国奶业生产和消费的快速发展,对奶业发展史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研究利用各地档案馆保存的奶业档案资料,深入分析了解放初期中国推行的奶业政策措施对奶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指出了当时推行的干部薪酬供给制对奶牛养殖业的推动,揭示了中国的奶业合作化和奶业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计划经济制度下国营奶业的真实历程,为研究中国现代奶业史的演变提供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乳品市场促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奶业正处于由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有序的市场环境、规范的市场行为,对促进我国奶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推进现代奶业建设至关重要。本课题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武汉、南宁等地区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市场调查,获得了大量典型调查数据。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我国乳品销售行为,特别是乳制品销售过程中采取的促销行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力求为政府决策、行业管理、企业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最近,被业界喻为奶业市场5年来最为激烈的价格大战愈演愈烈,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出现“奶比水贱”的奇特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全国主要乳品生产基地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现阶段提高鲜奶收购价格的空间已十分有限,从完善乳制品企业与奶农的风险共担机制人手推进奶业产业化进程,建设有利于我国奶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以提高奶业的生产力水平,是解决我国奶业发展现实问题及促进我国奶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农一师阿拉尔市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奶业生产,基本形成"市场、加工、生产"的格局.为进一步加快师市奶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奶业产业化进程,农一师畜牧兽医工作站对全师规模化奶牛场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5.
1.奶源基地是奶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没有奶源,奶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米之炊,就谈不上奶业的发展。消费是奶业发展的原动力,没有消费,奶源基地也就不可能生存与发展,奶业健康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在我国奶业发展中,政府、企业和奶农都有很高的积极性,这是推动我国奶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我国奶业的健康发展。因为发展是主题,是硬道理。在发展中不但有竞争激烈的一面,又有竞争秩序混乱的一面。我们应当鼓励和保护正当竞争,还要加强监督管理,规范秩序,做到竞争有序。应当看到法前我国奶业发展中积极的一面,也要看…  相似文献   

6.
《科学种养》2008,(11):1-1
由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奶业污染问题,对中国奶业是一场严峻考验。如何迎接挑战、化解危机,近日,农业部副部长、“国家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响应农业部工作组”组长高鸿宾在河北督导调研时强调,在目前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要渡过难关,保持中国奶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关键是要保护奶农的生产积极性。这是奶业当前渡过难关和未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要促进奶业发展,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在奶业发展的过程中,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奶农为本,以保护奶农的生产积极性为本。  相似文献   

7.
中国奶业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06年9月1日-3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召开前夕,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呈送的报告上,对奶业发展和中国奶业协会的工作作了重要批示:“建设现代奶业,致富农户,繁荣农村;推进奶业发展,扩大消费需求,增强人民体质。真挚希望中国奶业协会更好地发挥‘协调、服务、维权、自律’的职能,更好更多地为全国奶业发展办实事做贡献。”  相似文献   

8.
美国奶业新特点、新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奶业发展历史悠久,其生产端、消费端乃至流通贸易方面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中国奶业振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笔者对2000年以来美国奶业生产、价格、消费、贸易等方面所呈现的新特点进行分析,对奶业相关的支持政策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梳理。研究发现,近年来,美国奶牛场数量向北部和西部集中,500头以上规模化牧场成为主流,奶牛存栏增加;技术进步推动奶牛单产突破10 t,生鲜乳产量接近1亿t。基于分级定价的乳成分定价机制不断完善,近5年生鲜乳价格低位运行,2019年快速复苏。乳制品加工业向龙头企业集中,奶酪是主要加工产品。乳制品消费逐年增长,年人均消费量达292.90 kg,奶酪是主要增长点且增速加快。乳制品贸易波动增加,出口目的地集中在北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品类以奶粉、奶酪和乳清为主。奶业产业支持政策广泛涵盖生产、消费、贸易等各环节,各政策间功能互补、协调配套,形成了强大的政策合力与综合效能。美国奶业在产业组织、运行机制、政策配套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对推动完善中国奶业利益联结机制、优化生鲜乳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奶业支持政策体系和培育乳制品消费习惯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奶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集成示范”项目已正式启动。奶业重大科技专项,是经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批准实施的“十五”期间国家12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是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奶业专项总投入为4.05亿元,其中国家科技攻关投入1.5亿元,带动地方、企业配套2.55亿元。通过奶业专项的实施,我国将在高产奶牛选育、新型疫苗开发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在奶牛饲养、规模化奶牛场、疫病防治等方面提出多套技术标准;培养各种奶业科技人员1000人以上,培训奶…  相似文献   

10.
9月23日,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为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将对奶业发展采取八条政策措施。一是加大奶牛良种补贴力  相似文献   

11.
浅析我国液态乳的包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品行业中,液态奶的发展特别引人注目,是乳品中消费量最大的一个产品,因此,液态奶的包装也要随之发展,以提高液态奶的品质,延长液态奶的有效期,保证液态奶的价位,符合不同消费者的喜好,使液态奶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牛乳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牛乳中抗生素残留检测传统方法和快速检测方法的特点,提出随着乳业的发展,需要研发更为经济省时,简便易行的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体细胞数是评价牛奶品质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奶牛乳房炎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乳业发达国家的牧场,奶站和乳品加工企业都将体细胞检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并且对体细胞检测技术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综述了国内外的体细胞快速检测技术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同时从理论上阐述了膜分离技术微滤、超滤、纳滤与反渗透在乳品除菌、乳蛋白质的分离浓缩、分离脂肪、乳清脱盐、牛奶浓缩、乳品标准化,以及乳品生产企业废水回收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黄渤海区域是中国重要的畜产品和水产品生产基地。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标和区位商法测定了环渤海区域主要养殖产品的生产规模及生产效率等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环渤海区域猪、牛、羊、家禽产业不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其指数仅为0.79、0.96、0.84 和0.63。奶类、禽蛋和水产品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其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别为1.05、1.51和1.43,应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广元市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农产品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市场运销、政策、科技、资金和人才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着重指出粮油、果蔬、肉、乳、茶叶、干果等农产品加工的具体项目。  相似文献   

17.
利用非热性杀菌技术降低原奶微生物总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原料奶生产过程中仍未普及HACCP,从而造成微生物含量有明显超标现象,为此需采取新技术对原料乳进行杀菌,从而降低细菌总数。主要探讨非热性杀菌技术在生产原料奶中的应用前景,阐述非热性杀菌技术的机理和作用。结果得出,原料乳生产过程中,将杀菌技术与奶牛饲养管理相结合,会有效降低原料奶的微生物总数。  相似文献   

18.
陈玉霞  林峰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7):105-108
奶牛乳房炎是影响奶业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细菌性疾病,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以实现奶牛乳房炎的快速、准确诊断。现根据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16~23S rRNA之间的序列设计引物,建立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等3种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PCR检测方法。用建立好的PCR检测方法对临床患病奶牛获取的31份样品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PCR检测方法能快速、特异地检测出3种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从而确定致病菌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106 cfu/mL、1×106 cfu/mL、1×103 cfu/mL。因此,该方法可作为一种常规检测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地处亚热带的区域特点导致了当地牛奶的短缺,其新鲜牛奶的自给率还不足30%。目前,广东市场上以UHT灭菌奶为主,巴氏消毒奶的发展潜力很大。广东乳品行业在提高奶牛饲养技术的同时,还要对产品的工艺和品质进行提升和改造,将新鲜、安全、营养的奶提供给广东消费者。企业和政府要共同努力,继续加强对学生奶的开发与支持,并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去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