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以苏州国宾馆环境景观规划为例,从苏州各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特色文化中提炼整合人文资源,并以园林艺术手法进行充分表现,以历史脉络为主线将整个场地串联,在现代园林绿地规划中再现人文场所文化。    相似文献   

2.
生态公园入口规划设计应与场地生态环境紧密结合,在满足居民休闲活动的同时,要挖掘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突显森林生态的理念。文章分别以闽北县城——松溪县来龙山森林公园以及建阳市潭山公园大门入口广场设计为例,从生态性、地域文化性的表现方面,对闽北山区城市生态公园入口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连云港动物园景观规划为例,在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规划场地进行系统化解读,提出了"一带、一环、三轴、多点"的生态空间格局,以期实现提升规划场地的生态品质和人文内涵,塑造富有活力与吸引力的城市南入口形象,带动周边城市区域协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城市森林建设是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地域内,以树木为主体的植被及其所处人文自然环境所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台风等飓风对城市绿化植被具有较强的破坏力,导致树木倒伏、折干和折枝。影响城市树木抗台风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如树种选择、立地条件、栽植方式、管理水平和树木健康状况等。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树种选择是影响城市树木抗台风能力最直接的因素,是决定沿海地区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济南市的6个主要公园黄河森林公园、千佛山公园、环城公园、大明湖公园、五龙潭公园、趵突泉公园的树木进行调查。通过树种数、树种丰富度、树种多样性、树种均匀度4个指标对济南市各公园的树种组成结构进行分析,同时通过上述6个公园的树木总数、树木种类和胸径分布关系对公园树木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明湖公园的树种数最多,趵突泉公园的树种丰富度最大,千佛山公园的树种丰富程度最高,黄河森林公园树种最均匀。国槐(Sophora japonica)出现比例最高,占全部树木的10.69%。前20位树种总数占全部树木的75.06%,树木的数量构成具有明显的聚集性,出现少数树种主导整个群落的现象。从树木株数随胸径的分布看,同天然林存在差异,表现为近似的抛物线状。从不同胸径等级树种数分布上看,小径级的树种数多,大径级的树种数少,反映出济南市城市公园树种丰富度不断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北京城区3种类型居住区树木数量结构、径级结构和立木层次结构的分析发现:毛白杨、国槐、泡桐、侧柏、臭椿、白蜡等6个树种是居住区中的主要树种,其累计数量占到了居住区树木总株的48.5%,相对覆盖度累计达到0.651;居住区树木平均胸径23.88 cm,平均株高11.74 m,树木水平胸径等级结构分布相对合理,而在垂直高度空间小乔木植株比例过大;从3类不同类型居住区的比较来看,专属单位附属居住区的绿化效果较好,其树木平均胸径和平均株高水平都要明显高于胡同居住区和普通居住区。    相似文献   

8.
控根育苗技术引进试验初步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森林城市建设工程质量,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从陕西杨凌引进澳大利亚先进的控根快速育苗技术,对17种树木分3种不同规格容器进行培育试验,对树木成活率、生长量和增根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树木成活率为97%,当年高度生长量在0.3~0.9m不等,均优于大田树木;用纵切1/4根系的方法测量根系鲜重,平均鲜重为0.120kg,约是大田对照鲜重的2倍。    相似文献   

9.
城市森林结构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城市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对泰安市的主要道路、高校和公园的树木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泰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树木分布情况;同时对每个调查区树木的种类组成结构、胸径分布、树高分布、冠幅分布和树木在碳氧平衡方面的生态经济价值等反应城市森林结构特征的各类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南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阐述林业生态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以及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于南京体现其国际人文绿都内涵、促进城乡居民素质提升、助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南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了南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策;在明确主要建设内容的基础上,构建出由百里生态文化走廊、都市自然文化教育园、名花文化创意园三大载体组成的南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孝感市新月园小游园场地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以其设计理念为主线,围绕五大文化内涵、六大功能分区、七大特色景点进行了设计探索。认为必须根据创意理念并体现本地文化特色进行设计,才能建造有文化内涵的地域景观。  相似文献   

12.
让观光农业园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体现其功能,是目前广东省观光农业园规划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该文从广东省观光农业园景观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景观意象、景观构成、景观特征、声音要素、行为特征等几方面在园区设计中的应用与特点;并结合广东省观光农业园的实际,探讨规划设计中如何利用这些影响因素,营造出有区域特色的观光农业园景观。  相似文献   

13.
对部队营区生态环境的特点、功能与作用等内容进行研究探讨,并以某部队营区生态环境设计为倒,从其具体的自然地理奈件、生态环境要求及历史人文环境等方面进行各分区的景观设计,达到环境功能完善、生态效益良好、文化氛围感人的目的;总结了部队营区生态环境设计与文化氛围营造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4.
易帅 《广东园林》2023,(2):17-20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在生态、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出现衰退,使得乡村景观价值受到减损。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丰富乡村社交活动、加强城乡融合发展、培育乡土文化景观等策略能够提升乡村景观价值。以邓岗村泥浦涌公园更新设计为例,剖析其乡村景观价值衰减现象,并针对其深层影响因素,基于乡村景观价值提升视角,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创建多元化活动空间、串联里水河滨江带、及重塑榕荫空间等具体措施改善景观价值受损状况。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西湖风景区水生植物造景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得到其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突出景观四时变化、活用植物配置手法、注重生态功能应用等四大特色,并对今后水生植物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要分析了武汉城区古树资源的特征,并从区分不同树种的使用目标、发挥生态功能、本地树种开发、园林群落多样性以及特色园林景观构建等5个方面阐述了古树资源对市区树种规划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世界城市景观出现"趋同化"现象,各地原有鲜明的地域性城市景观逐渐消失。作者通过对现代城市地域特色发展危机和机遇的分析,从城市景观设计中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两个方面,阐述了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理论,并结合古蔺地区的实例分析,为地域特色城市景观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四川不同城市园林土壤的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为城市人营造了赏心悦目的社会环境和适宜人类自主性的文化娱乐空间,给都市人带来了生命的活力。城市园林植物的载体是土壤。摸清不同城市园林土壤的性状,可为适地适草、适地适树和科学合理地配置城市景观植物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魏雷 《广东园林》2022,(3):69-72
诠释理论与风景园林学科存在着必然联系。对风景园林学诠释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阐述了在城市开放空间中运用的语境分析、修辞分析、隐喻分析等诠释方法。以武汉市紫阳公园为例,运用叙事隐喻分析方法揭示了公园叙事空间特有话语体系的文本表征、结构呈现及时间演进3个核心属性,提出了公园空间设计实际是应用文学创作的象征手法来完成文本诠释的表意过程,从而达到唤醒城市居民的历史记忆和塑造城市文化性与地方性特质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20.
南京主要滨河绿地植物群落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群落生态学方法,对南京紫霞湖、前湖、护城河与玄武湖滨河绿地植物群落的外貌、组成与结构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5个绿地主要以阔叶落叶树种为主,缺少常绿树种的运用;群落结构不甚合理,乔木层相对丰富,而低矮灌木及地被层种类和数量相对缺少;人工绿地过于注重观赏品种的运用,而忽视耐水湿性种。作者认为,应结合地形和环境,合理地把握植物耐水湿性与观赏性,创造有地域特色的滨河植物景观,达到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统一;可适当增补一些观赏性好的适生树种,提高植物景观多样性,营造城市滨河生态廊道,使其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