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为研究引进的饲用高粱在庆阳市北部旱作区适应性。[方法]在覆膜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6个饲用高粱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10个性能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大龙、牛魔王2个品种综合得分排名前2位。[结论]大龙、牛魔王可以作为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光控增绒技术在蒙古国不同彩色绒山羊品种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蒙古国5个省选取7个彩色绒山羊品种,将选自相同地区、相同品种的绒山羊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利用绒山羊光控增绒专利技术(一种绒山羊增绒的饲养方法)对试验组绒山羊进行处理,测定并比较各品种试验组和对照组绒山羊的绒厚度、绒产量、绒细度等指标。[结果]2015—2017年测定的7个品种试验组羊只的绒厚度与产绒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17年测定的3个品种试验组羊只的绒细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光控增绒技术适用于蒙古国彩色绒山羊(红山羊和黑山羊品种)生产,该技术在不改变绒细度的前提下增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适宜毛乌素沙地种植推广的高产优质一年生牧草品种。[方法]以菌草、饲用甜高粱、饲用玉米等12个牧草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物候期、农艺性状、营养品质进行观察和测定,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进行适应性综合评价。[结果]12个牧草品种均能够适应当地生长环境,完成营养期生长并可收获牧草;巨菌草的鲜草产量最高,其次为饲用甜高粱品种绿巨人;各牧草品种干草产量表现与鲜草产量相似;粗蛋白产量最高的为巨菌草,其次为菌草品种绿洲1号;12个引进牧草品种的主要性状中,株高与鲜干草产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株高、干草产量与粗蛋白含量、相对饲料价值呈显著(P<0.05)负相关;隶属函数分析得分由高到低排名前三的品种依次为巨菌草、一年生草木樨、高丹草品种巨浪。[结论]经综合评价分析,在12个牧草品种中,巨菌草、一年生草木樨、高丹草品种巨浪的适应性较好。研究结果为毛乌素沙地引进适宜牧草品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种公牛繁殖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相同的饲养环境条件下,分析不同品种种公牛之间繁殖性能及适应性的差异。[方法]通过对云南省家畜冷冻精液站四个品种的种公牛相关精液品质测量数据及终生冻精产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16头种公牛繁殖性能及适应性分析,荷斯坦种公牛原精活力及冻后活力都较其它种公牛表现出较明显的优势;荷斯坦种公牛在有效采精率及冻精产量上也明显高于其它品种公牛。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不同青贮玉米品种品质性状综合表现,挖掘青贮玉米优良基因源.[方法]对8份青贮玉米杂交品种的26个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这些性状可以分为营养价值指标和形态构建因素两类,这两类性状间的协调统一是优质青贮玉米品种选育的最基本尺度;品种LY19具有明显的形态建成性状优势,而品种16X259具有突出的营养价...  相似文献   

6.
家蚕抗氟性选择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氟化物对蚕桑生产的危害日益严重,对此人们经过研究提出了若干相应的防治措施,其中培育抗氟能力强的蚕品种是经济有效的办法[1],祝新荣等[2]对几个蚕品种进行添氟选择,并对后代的抗氟能力进行了鉴定,姚陆松[3]对3个蚕品种进行抗氟性选择实验,认为添食具有明显效果。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家蚕的抗氟性系统选择效果和杂交改良效果进行了探讨。1材料和方法1.1供试委品种青松B、丰一、秋丰、皓月B、54A、92A、法408。1.2系统选择方法从1993年春季开始,对供认蚕品种分别建立添食NaF选择系和不添食NaF正常…  相似文献   

7.
苜蓿品种(品系)抗霜霉病能力测定初报(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克梅  张博  方芳 《草地学报》2008,16(6):667-668
因霜霉菌(Peronospora aestivalis Syd.)引致的苜蓿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已遍布14个省(区),导致苜蓿的产草量、质量以及种子产量大幅度下降,成为我国苜蓿生产的主要限制性病害之一,对畜牧业有较大影响[1]。该病主要通过气流传播。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霜霉病最经济有效和简便易行的方法。目前生产上抗霜霉病的苜蓿品种不多,国外已选育成Saranac、Pacer、Thor等品种[2],国内仅育成抗霜霉病品种—中兰1号苜蓿[3]。新牧1号苜蓿品种耐病能力较强[4],此外还有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工程学院培育出的KS220-97、Landrace等苜蓿新品系。笔者对其抗霜霉病能力进行室内初步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筛选内蒙古兴安盟地区营养价值较好的紫花苜蓿品种。[方法] 以国外引进的34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内蒙古兴安盟地区开展种植试验,测定各参试品种紫花苜蓿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计算相对饲用价值,运用隶属函数法对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参试的34个紫花苜蓿品种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的分别是“SK3010”“阿尔冈金”“康赛”和“挑战者”。相对饲用价值最高的品种是“巨能2”。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较好的3个参试品种是“巨能2”“SK3010”“阿尔冈金”。[结论] 参试的34个紫花苜蓿品种中“巨能2”“SK3010”“阿尔冈金”3个品种在内蒙古兴安盟干旱冷凉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整与优化水稻的生产结构,满足养殖业发展的要求。[方法]引进国内新育成的17个早籼稻高产品种,以安徽省高产品种——竹青为对照筛选符合种植业和养殖业需求的"三高"早籼饲料稻品种,并研究其配套栽培技术。[结果]株两优819、株两优99符合"三高"饲料稻品种要求,可在安徽省作为饲料稻品种示范推广。施氮肥后能够显著提高糙米蛋白含量,氮素追肥比例以70%为好。[结论]早籼饲料稻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畜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在驯养的农业动物中有近 2 0个物种 ,4 0 0多个品种 ,且多数畜禽的地方品种具有适应性强 ,繁殖力高 ,肉质鲜美等优点[1] 。但近2 0年来 ,一方面由于引进国外少数专门化高产品种对生产性能较低的畜禽品种进行杂交 ,使得一些地方品种逐渐被引进品种和杂交种所取代。另一方面 ,由于保护措施不得力 ,开发技术落后等多种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畜禽品种正日益减少 ,部分品种已濒危甚至灭绝[2 ] 。据统计 ,仅仅在过去的近 1 0年间 ,我国就已有 32个品种灭绝。如何保护和利用我国现有遗传资源已引起全…  相似文献   

11.
草地早熟禾品种在北京地区对褐斑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跃栋  刘自学  苏爱莲 《草业科学》2011,28(10):1796-1800
采用田间目测法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31个品种的抗病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对褐斑病(Rhizoctonia solani)的抗性有较明显差异,抗病程度分别从高感到高抗,其中有9个品种的相对抗病指数与隶属函数值均在0.70~1.00,属褐斑病高抗;有6个的相对抗病指数与隶属函数值在0.50~0.70,属于褐斑病中抗;有1个的相对抗病指数与隶属函数值在0.30~0.50,属褐斑病感病;有9个的相对抗病指数与隶属函数值在0.10~0.30,属褐斑病中感;有3个的相对抗病指数与隶属函数值在0.10以下,属褐斑病高感;有3个品种由于评价结果不一致尚不确定其抗病等级。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旨在为饲用谷子育种提供优质种质资源,为高品质饲草生产奠定理论依据,对日粮饲料配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河北省17份夏播饲用谷子品种(系)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叶比等农艺性状,测定灌浆初期其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采用豆科与禾本科等级划分标准、饲料相对值(RFV)和饲料分级指数(GI)3种评价指标对17份饲用谷子进行了品质评价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1)S2014794、S20151375和S2014742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较高(最高分别达37.26和18.92 t·hm-2),可用作高产饲用谷子品种资源;而虎的尾2、郑10和Z281的籽粒产量较高,并且其灌浆初期与成熟期鲜草和干草产量也属于中上等水平,因此可用作高产粮饲兼用谷子品系资源;茎叶比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升高,成熟期>灌浆期>抽穗期,S2014907、S20151375、K2908和K1955茎叶比较低,可作为叶量丰富型品种资源;衡HN201026和虎的尾2可作为高杆型品种资源。2)S2014907、S2014742的CP含量分别为11.81%,11.63%,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品种;郑10和金绿谷的NDF分别为39.95%和40.06%,极显著(P<0.01)低于其他品种;饲草4号的ADF为14.73%,极显著(P<0.01)低于其他品种。不同的饲草评定方法对饲草等级划分结果不同,但总体趋势一致,采用豆科与禾本科等级划分标准,饲用谷子的品质为中上等水平,是较好的饲草品种。利用GI划分的饲草等级比利用RFV划分的等级普遍降一级,综合3个等级划分,郑10、K3970、金绿谷、饲草4号、K359、K2908、YC264、冀草谷1号饲用价值比较好,可作为高营养价值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3.
将原产于日本的17个大豆种质资源引种至我国四川盆地栽培,并对其引种前后的籽粒品质性状进行分析评价,探究引种大豆在四川盆地的适应性,以期为丰富西南大豆种质资源提供参考。品质性状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的变异系数大,除苷元外均达到30%以上,而其余性状的变异系数也均大于10%。与引种前相比,各供试大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普遍升高,而脂肪酸、可溶性多糖和异黄酮含量普遍降低。基于引种大豆11个品质性状的主成分聚类分析,将供试的17份种质资源划分为五大类,其中,Ⅰ类大豆为高脂肪酸品种,其生育期适中,亚油酸含量大于55‰,可作为高油脂杂交育种亲本材料加以利用;Ⅲ类大豆为高蛋白型品种,可作为豆制品开发原材料加以利用;Ⅴ类大豆为高异黄酮型品种,可作为功能性成分原料来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4.
欧美大麦种质资源在甘肃的生态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甘肃农垦系统从欧洲和北美洲引进的524份大麦种质或品种资源为试验材料,对供试品种(系)的生育期、幼苗习性、抗逆性等进行了多年的观察记载,对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进行了考种观察,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农艺性状特点、产量性状等,并对部分品种的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从欧美等国引进的优质大麦资源和品种,在甘肃一年一熟地区表现出综合农艺性状好,适应性和抗逆性强,优质丰产,千粒重高,籽粒饱满,筛选率、发芽率、浸出率高,蛋白质含量较低,符合啤酒酿造的品质要求;北美洲品种植株较高,茎秆细软,易倒伏;欧洲品种表现株矮,茎秆中粗,抗倒伏性较强,德国品种中有30%的品种易感条纹病;欧美品种普遍表现较早熟,有利于抵抗甘肃河西产区大麦生育后期干热风造成的危害;欧美品种分蘖力强,穗大粒多,千粒重较高,均与原生态条件下的表现一致,适合在甘肃河西走廊、引黄灌区及同类型生态区直接栽培推广,且表现出产量较高,适应性、抗逆性强,也可作为杂交亲本材料加以利用,如Harrington、B1202、Steffi、Riviera等.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紫花苜蓿产业健康发展,该研究对引种的16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舍伯吐镇进行气候适宜性试验,对各苜蓿品种的生产表现、产量和营养品质进行研究,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品种苜蓿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6个紫花苜蓿品种中旱地、公农1号、金皇后、敖汉综合性能表现较好,适宜在通辽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紫花苜蓿品种抗旱性研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引进的12个紫花苜蓿品种分别于苗期和初花期进行了盆栽抗旱性试验和田间抗旱性试验,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和死亡率调查以及田间限制水分生长试验测产,初步筛选出了适宜于干旱地区生产栽培的抗旱品种3个。  相似文献   

17.
饲用玉米在庆阳市北部旱作区生长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旱作区覆膜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30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1个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预青贮23号、兴达101、九青645三个品种综合得分排名为前三位,可作为进一步示范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小黑麦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进的9个小黑麦品种(系),进行了连续3年的引种品比试验,通过对生育期、抗逆性、饲用价值评价与生产性能的分析比较.筛选出FH2158和WOH 939两个饲用型品种,其叶量丰富,茎叶比高,饲用价值较高,干草产量分别为12 166.94 kg/hm2和11 763.41 kg/hm2,较对照分别增产9.28%和5.66%...  相似文献   

19.
以北方地区常用的4个多年生黑麦草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抗寒性比较试验.低温胁迫处理后,分别测定电解质渗透率(EL)、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品种抗寒能力依次为:托亚>匹克威>爱森特>百客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