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8日中午12时许,在广西东兴河尾金滩深水区域,一条获救放生的海豚,两次冒出水面,轻柔地摇着尾巴,似乎在向心地善良的人们致意,然后才恋恋不舍地游向大海深处……当日早晨5时左右,这条海豚在防城港市金摊河尾浅海区域嬉戏觅食时,因值退潮而搁浅,被正在捕虾的河尾村渔  相似文献   

2.
正在海洋里,海豚可以灵活的游动、转向、甚至以强壮的尾鳍,轻易跳出水面。但是,海豚的生理结构也使它们只能在水中(深海或近海)生活,因此,正常情况下它们都不会跨越这条边界,闯到岸上(搁浅)。一般搁浅可以分为死亡搁浅和活体搁浅两类,前者一般是老年、生病或受伤的鲸类动物,后者情况比较复杂,众说纷纭,其真正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一、搁浅海豚的应急处理流程和救护近几年来广东和周边省份经常出  相似文献   

3.
瓶鼻海豚(Tursiops truneatus),也称宽吻海豚、尖嘴海豚,隶属于鲸目,齿鲸亚目,海豚科。分布于温带至热带沿岸,近海及大洋水域,通常不超过南北纬45度。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都有分布,为人工饲养最常见种类,其适应力强且易训练。本文就渔民误捕、需救助救护的两只雄性瓶鼻海豚圈养过程中的管理、疾病防控等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一.海豚来源两只雄性瓶鼻海豚来自渔民误捕,体重在100~150kg,体长在180~220cm,背鳍、胸鳍和尾鳍有明显的外伤。  相似文献   

4.
对国内豢养的瓶鼻海豚进行了血样采集,利用微卫星分型技术对相关个体进行了亲子鉴定。共采集到65头太平洋瓶鼻海豚和11头南瓶鼻海豚的血液样品,其中包括1头太平洋瓶鼻海豚和1头南瓶鼻海豚亲子鉴定所需的样本。通过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物种特异性引物的扩增产物进行分型,得到了13对扩增稳定且多态性高的引物。Cervus软件的分析结果表明,有11对多态性引物适用于这两种海豚的亲子鉴定,并且成功鉴定出了两对父子关系。  相似文献   

5.
4月10日下午,两名游客在汕头市新溪镇新港泳场旁的沙滩上发现一头搁浅的海豚,立即向110报警服务台求助,并积极给予挖沟、泼水等救助,还阻止当地村民企图宰杀海豚获取利益的违法行为。遗憾的是,在工作人员赶至现场之前,海豚已因缺氧窒息死亡。目前,市海洋与渔业局对海豚尸体已进行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关于海豚的报道很多.世界各国的海洋生物学家都加强了对海豚的研究利用.海豚可以作很多高难动作,还很通人性,能帮助人们救援、深海探索、排雷等,人们还发现它具有许多奇妙的功能.海豚的生理构造有许多奥秘,比如它游泳的超高速度等令人赞美不已.海豚是一种什么动物呢? 海豚属鲸目,是大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它们的祖先生活在大陆上,由于大陆的变迁而被迫进入水中.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型呈纺锤型,前肢退化为鳍肢,后肢仅在体内留下一点点痕迹.鲸目分须鲸和齿鲸两个亚目,须鲸亚目的特征是有两个喷气孔,口中有须无齿,体型较大,通常就称为“鲸”.齿鲸亚目只有一个喷气孔,口中有齿无须,体型较小,这就称为海豚.在海面上,可以根据呼吸喷出的水柱来判断是鲸是豚.海豚种类繁多,分布在海洋和江河里.还有淡水海豚,我国独有的白  相似文献   

7.
<正>虽然杀害幼崽的行为在一些哺乳动物中很常见,但在包括鲸和海豚在内的鲸目动物中却非常罕见。近日,一群雄土库海豚试图杀死一只新生同类幼崽的场面被公布了出来,这是土库海豚企图杀死幼崽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8.
国际渔业     
热带太平洋中的漂浮物体能吸引金枪鱼鱼群,却无法吸引海豚。由于金枪鱼和海豚常常混栖,而海豚又是受保护的海洋动物,因此,美洲国家热带金枪鱼委员会和美国国家海洋渔业署在1991年推广应用了向海洋投放漂浮诱鱼装置来提高金枪鱼围网的产量,同时保护海豚。 然而,近几年来的实践表明,这种渔法虽然能保护海豚,却无法保护金枪鱼资源。据美洲国家金枪鱼资源委员会主任吉姆·约瑟说,经调查统计,自1992年以  相似文献   

9.
为获知近年广西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菌种及其基因型变化信息,采用特异PCR方法对2006~2012年从广西发病罗非鱼分离获得的77株临床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对2006~2011年分离获得的37株流行菌株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其中20株鉴定为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S.iniae)其余57株鉴定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S.agalactiae)。2006~2007年获得的19株流行菌株中有18株为海豚链球菌(94.7%),仅1株无乳链球菌;2009~2012年分离的58株流行菌株中56株为无乳链球菌(96.6%),仅2株海豚链球菌。PFGE图谱聚类显示,海豚和无乳链球菌分别聚类为两个大分支,20株海豚链球菌共产生4种PFGE带型,带型相似度在83.9%~100%之间;17株无乳链球菌共产生5种PFGE带型,带型相似度在47.4%~100%之间。研究表明,广西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菌种已从过去(2008年前)以海豚链球菌为主转变为现在(2009~2012年)以无乳链球菌为主;流行菌株PFGE基因型存在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正>海豚的智慧,永远让人类惊异,它们不止会嬉戏抢夺iPad,还会像人类孕妇一样,跟腹中的宝宝说话,仿佛人类进行胎教一般。一项新研究发现,海豚会对着它们未出世的宝宝"唱歌"。海豚惯于使用"署名式"口哨来识别和相互沟通,就像人们的名字一样,每一只海豚的代表音都不相同,海豚便可据此区别对方是否为多年前熟识的伙伴。一、几个月前展开训练  相似文献   

11.
《科学养鱼》2006,(1):71-71
蔚蓝的大海美丽而宽广,在温暖的海域生活着一种美丽的鲸类哺乳动物—海豚。海豚喜欢成群地生活,它们有着流线型的身体,能够在水中游动自如。游泳时它们只需上下摆动水平的尾鳍,便能把身体推向前;如果要转弯、平衡或把身体伸出水面,就用其它的鳍来掌握。海面上,海豚们依次冲出水面,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再落入水中。脑体比重往往决定智商高低,人脑重占体重的2.1%左右,海豚大约占1.17%,黑猩猩差不多占0.7%,应该说海豚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大海里的救生员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海豚还是大海里的“救生员”和“警察”。有时它们将落水者驮到岸…  相似文献   

12.
奇妙的海豚     
<正> 出自本能从上面叙述的故事可以看出,海豚既有趣又奇妙,甚之有些神秘。然而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对圈养海豚的观测,神秘感逐渐消失。人们发现,圈养的海豚,会咬住掷给它的东西;会用嘴咬木棒,把它掷向几米远的地方,然后再冲过  相似文献   

13.
广西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菌株PCR鉴定和PFGE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莉萍  王瑞  梁万文  陈明  甘西 《水产学报》2013,37(6):927-935
为获知近年广西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菌种及其基因型变化信息,采用特异PCR方法对2006-2012年从广西发病罗非鱼分离获得的77株临床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对2006-2011年分离获得的37株流行菌株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其中20株鉴定为海豚链球菌其余57株鉴定为无乳链球菌.2006-2007年获得的19株流行菌株中有18株为海豚链球菌(94.7%),仅1株无乳链球菌;2009-2012年分离的58株流行菌株中56株为无乳链球菌(96.6%),仅2株海豚链球菌.PFGE图谱聚类显示,海豚和无乳链球菌分别聚类为两个大分支,20株海豚链球菌共产生4种PFGE带型,带型相似度为83.9%~100%;17株无乳链球菌共产生5种PFGE带型,带型相似度为47.4%~100%.研究表明,广西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菌种已从过去(2008年前)以海豚链球菌为主转变为现在(2009-2012年)以无乳链球菌为主;流行菌株PFGE基因型存在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国外海豚体内多氯联苯的研究进展与概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综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海豚体内多氯联苯的研究进展和概况。论述了PCBs进入海豚的方式及消除途径;PCBs在海豚体内各组织中的分布特点与差异;PCBs在雌、雄和仔海豚体内的分布特点和转移规律;不同环境条件对海豚PCBs含量及同族物构成影响;PCBs对海豚的有害影响。通过分析表明,PCBs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还将持续很长时间,国内应进一步加强近岸海域哺乳类动物PCBs的长期污染效应研究,进而更深入地研究其环境行为、归宿和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瓶鼻海豚、中华白海豚和糙齿海豚的线粒体DNA16S rRNA基因,获得了大约600bp的片段。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去除引物序列后分别获得515、519和529bp的核苷酸片段。碱基组成平均为T25·8%,C20·7%,A32·1%,G21·4%,GC含量为42·1%。与35种鲸豚类的55条同源序列比对,去除部分端部序列后得到497个比对位点,包括14个插入/缺失位点和127个变异位点(104个简约信息位点,23个单突变子)。序列比较表明,我国水域的瓶鼻海豚和中华白海豚与国外种存在一定的差异。NJ聚类分析结果与目前的主流观点基本相同,即须鲸亚目形成单系群而齿鲸亚目则为多系群,后者包括海豚总科、抹香鲸总科、喙鲸总科和淡水豚总科。其中抹香鲸总科与须鲸亚目聚合在一起,然后与海豚总科聚合再与喙鲸总科相聚。淡水豚总科为一并系群并处于整个鲸豚类的基部,其中恒河豚科是最早分化的一支。但在海豚总科中,鼠海豚科的江豚则与一角鲸科的白鲸聚合一起,与形态分类不同。  相似文献   

16.
海豚是大洋暖水性的海兽类,属于哺乳类动物,鲸目,有齿鲸亚目,海豚科,世界各地都有,在中国北部沿海,已发现的有4~5种,如真海豚、鼠海豚、鐮海豚、球头海豚等等,每年春秋两季大羣集结,在食料丰厚地区索食,在山东沿海、长江口一带均有发现,每羣多则数百头,少则三、五尾。海豚喜食甲壳类或小鱼,性活泼,游泳很快,据资料记载,其个体游速高达12浬左右в问?集羣结队首尾相接,一浮一沉排列而行,身体(?)大粗黑,并常发出巨大的吼  相似文献   

17.
最近,在地中海发现上万只海豚死亡,英国、西班牙等国的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死海豚的肝脏受到严重损伤。致伤的原因是海洋中的污染物和海藻中的天然病毒;西班牙的专家通过解剖发现,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养殖罗非鱼、海鲈、尖吻鲈海豚链球菌感染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细菌分离培养方法结合特异PCR技术,对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养殖罗非鱼(Oreochromis spp.)、海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及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的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感染情况进行了周年调查。每月固定时间在特定养殖区域采集目标鱼的脑、肝、脾、肾和肌肉等组织,并对其进行海豚链球菌的细菌分离培养鉴定。仅从已经患病的尖吻鲈中分离到3株链球菌,经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测序确定为海豚链球菌。利用海豚链球菌特异PCR技术对上述养殖鱼类不同组织进行检测,发现罗非鱼、海鲈、尖吻鲈的海豚链球菌感染率分别为30.21%、23.53%、14.55%,其中罗非鱼脑和肌肉的感染率明显较其他组织高(P<0.05),分别为20.65%和23.75%;海鲈的脑部和肌肉感染率也较其他组织高(P<0.05),分别为12.1%和10%;而尖吻鲈各组织感染率没有较大差异(P>0.05)。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采集样本的海豚链球菌感染率随着其体长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救治和护理,搁浅在江门台山沙滩上的糙齿海豚"江江"已康复。7月20日,在广东珠海万山海域被顺利放归大海。据专家反映,鲸豚类动物搁浅救护,治愈率普遍较低,"江江"的成功救治,成为广东首个糙齿海豚成功救治案例。保护区工作人员亲切的称呼它为"江江",寓意珠江口保护区和江门保护区联合救护成功,且从珠江口海域放归大海成为它新的成长起点。今年5月3日,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20.
东海发现的灰海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灰海豚Glrampus griseus隶属齿鲸亚目灰海豚科,本科只一属一种。主要分布在温暖海域,日本太平洋侧多有发现,我国台湾省有记录(杨鸿嘉,1964)。1986年8月29日在浙江省洞头县倪屿乡海滩搁浅一头雌体,为我国大陆沿海新记录,标本存浙江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