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蔬菜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技术,具有简便、灵敏、快速、经济和对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要求低等特点,成为我国当前检测蔬菜高毒农药残留比较普及的一种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蔬菜生产基地、蔬菜大中型批发市场、各大超市以及各县(市、区)检测站,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公众健康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技术常常出现样品空白值偏低、样品吸光度值偏高、抑制率为负值以及假阴性和假阳性等问题,给有关人员和部门带来很多不便。  相似文献   

2.
酶抑制法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酶抑制农残快速检测法的原理,从样品的代表性、胆碱酯酶的活性、仪器的功能性和操作的规范性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该方法准确性的因素,针对检测结果的假阳性和假阴性问题提出了整株或粗块提取减少干扰、增敏剂提高检测灵敏度、加热破坏干扰物质和过滤消除色素影响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快速检测方法是指从样品制备到出具检测结果的整个检测过程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检测方法,包括在样品制备、试验准备、操作过程和自动化上加以简化的方法。目前,国际上对"短时间"的共识主要在于三方面。一是对理化指标的检测分析在2h内完成;二是应用于现场检测的能够在30min内完成;三是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够缩短1/2  相似文献   

4.
由于传统农作物栽培种植中农药的大量使用直接导致了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超标问题出现,因此必须思考针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例如样品前处理技术。不过就目前来看这一技术应用并不成熟,导致前处理过程中检测过程耗时过长,且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问题,无法保证农药残留检测准确率与整体效率。因此针对农药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加强。  相似文献   

5.
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一直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本研究以沙门氏菌人工污染的3种样品为对象,对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荧光扩增技术的沙门氏菌快速诊断试剂盒进行了灵敏度和准确性评估;再以该试剂盒对市售食品样品和临床腹泻样品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等温荧光定量沙门氏菌快速检测试剂盒的检测限为10~3 CFU/mL,准确性96.7%以上。所有不同样品的结果显示:阴性样本的假阳性率分别为0.0%、3.3%和3.3%;阳性样本检出率分别为97.9%、100.0%和65.7%(含低浓度细菌污染样品)。该试剂盒具有检测周期短、操作简便、适用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以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为研究方法,研究免疫分析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建立一种用于快速检测动物制品中磺胺类药物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动物制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胶体金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颗粒直径为20 mm的胶体金纤维素膜,对待测样品中的磺胺类药物羽包被抗原中竞争集合胶体金标记抗磺胺类药物多克隆抗体相结合,用肉眼观察检测线颜色深浅变化。采用该种检测手段,对猪肉、肌肉和鱼类样品进行简单提取和稀释之后,就能够直接开始检测。视觉检测限度为0.01 mg/kg,检测时间在10 min以内,操作简便,灵敏性较高。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整个操作过程简单,容易操作,检测结稳定,可以作为磺胺类药物现场检查使用,在今后的动物兽药残留检测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中消除假阳性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金武  江晓燕 《安徽农学通报》2012,(19):189-189,192
选用实际检测中易出现假阳性现象的韭菜、白萝卜、葱、芹菜、蒜、姜等特别蔬菜为材料,利用酶抑制法检测农药残留,并通过特别蔬菜样品前处理试剂盒对样品进行前处理,达到消除假阳性的目的。结果表明:特别蔬菜经过特别蔬菜样品前处理试剂盒处理后可以起到消除假阳性的作用,且不会造成残留农药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食品样品基质复杂,干扰物质多,不确定性大,即使完全按照检测标准操作,也有各种因素干扰结果的准确性.检测机构要经得起考验,获得准确、可靠的试验分析数据,有效排除"假阳性"结果非常关键,一旦出现疑似阳性结果,需要反复确认.经过长期理化检验工作积累,结合三聚氰胺、结晶紫、硝基呋喃代谢物、纳他霉素等实际案例,从本底干扰、样品、标准选择、结果计算方式、色谱条件5个方面思考食品理化仪器检测过程中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因素,并提出预防出具假阳性报告和疑似阳性结果的确证方法,为检验员在工作中遇到类似情况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假高粱是一种入侵我国的恶性杂草,严重威胁南繁地区农业生产安全。通过实地调研南繁区域内假高粱发生情况,研究南繁基地假高粱应急防治措施,综合南繁基地实际情况及假高粱防治操作过程的问题和难点,总结出以植物检疫、人员培训和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保证,物理防治为辅的南繁区域假高粱防治措施及可操作技术,为假高粱综合防控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胶体金检测孔雀石绿方法的精密性、准确度、检测限等指标,并尽可能缩短样品处理时间,对样品用量、提取剂用量、离心时间、吹干温度、空气出量等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优化后,在满足检测限、假阳率和假阴率不变的条件下,样品处理过程更加简单,省去了传统方法需要过柱的步骤;单个样本处理,除去空气吹干的时间,只要最少7min即可完成样品的前处理,大大低于市场上样品前处理的时间;出带速度快,检测时间短,单个样本的检测时间在10~15min;对组织(鱼)中孔雀石绿的检出限可提高到2μg/kg;减少样品处理过程中耗材和试剂的用量,节约检测成本。该方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适用于日常的大批量样品检测,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提供了一种新的样品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蜂蜜品质检测与掺假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来源的6种蜂蜜样品及4种问题蜂蜜样品进行理化性质的品质检测分析,掺假鉴别及检测与鉴别方法的选择、研究。实验表明目前市场上的蜂蜜中存在掺水、掺假行为,要了解蜂蜜的品质不仅要对样品做水分、还原糖含量等项测试还需要结合对其酶值、酸度、HM F(羟甲基糠醛)、脯氨酸、葡萄糖及果糖等专一性强的项目检测,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研究实践表明,薄层色谱快速检测技术可同时检测11种蔬菜菊酯类农药残留,能对样品中的菊酯类残留农药进行定性和半定量检测,且检测时间短(70 min内)、一次可同时完成8个样品的检测。该技术具有检测成本低、操作技术易于掌握、在简易实验室就能进行检测等优点,填补了国内蔬菜菊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字色度学的有色透明溶液浓度快速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基于数字色度学的有色透明溶液浓度快速检测方法,并开发了配套的检测系统。依据朗伯-比尔吸收定律和RGB颜色模型推导出溶液色度值与浓度的定量关系;采用自行开发的检测系统进行了可行性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进行了检测实验,对方法的理论及实际检测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溶液色度值与质量浓度负指数相关;特征色度值Ci的变换lg(C0(iλ)/Ci)与质量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0.998 0,可用于样品浓度的准确测定;特征色度值Ci>160时,其与质量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0.980 0,可用于样品浓度预测或粗测。该系统可同时采集多个样品溶液的色度值,检测速度快;相同条件下多次采集的数据变异系数<4%,说明该系统操作具有可重复性;检测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4.4%,满足微量组分检测的准确度要求。该系统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开发成本低。该方法可为现场快速检验、检测工作和在线智能化在线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一卓 《贵州农业科学》2012,(8):138-140,144
为乐果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以及为乐果检测新方法的研究提供借鉴,介绍了近年来在食品、土壤、血液等多种样品中的乐果残留含量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样品前处理技术和分析检测方法。样品前处理主要从乐果的提取和样品的净化两方面阐述,分析检测方法则包括了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光度法、酶联免疫法等,最后对乐果检测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3M纸片检测大肠菌群法与国标快速检测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用3M纸片法与用快速检测国标法(MEFH)对不同样品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方法]以花生、小米、玉米、大米和花生油为检测样品,以Aliz-gal和MUGal肉汤为培养基,设大肠菌群污染的自然状态未知浓度和模拟培养已知浓度的两种处理,进行3M纸片法与MEFH法对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对比试验。[结果]3M法与MEFH中MPN法检测自然状态的5种样品的大肠菌群结果比较符合率为90%,3M纸片法和MEFH中的平板法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3M纸片法未出现假阳性现象,证明了3M纸片法有很强的选择性。[结论]3M纸片法操作简便,适合企业现场食品卫生检测。  相似文献   

16.
酶抑制法是基于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类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水解抑制作用的毒理学原理建立的农残快速检测法,因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和成本低廉等优点,适用于现场大量样品的检测和筛选,在农残快速检测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酶抑制法为基础,系统介绍了基本原理、常用酯酶种类及其检测方法,重点综述了酶抑制法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上的应用研究,并总结其存在问题,旨在为今后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布鲁氏菌病采用先初筛、后确诊不同方法及试剂组合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对实验室保存的133份牛、羊血清,以英国布病参考实验室RBT、SAT、APHA-cELISA方法为标准确定布病阳性血清73份、阴性血清60份。选择4种初筛方法共6种试剂、2种确诊方法共3种试剂,按照先初筛,对结果阳性样品再确诊的检测程序对确定的133份血清样品分别用6种方法(9种试剂)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用18种组合方法检测牛阳性血清样品,符合率100%的有3种,检测结果假阴性率为0~53.33%;用12种组合方法检测羊阳性血清样品,符合率100%的有2种组合方法,检测结果假阴性率为0~50.00%。用所有方法检测牛阴性血清样品,符合率100%的有1种方法(试剂),检测结果假阳性率为0~77.78%;检测羊阴性血清样品,符合率100%的有4种方法(试剂),检测结果假阳性率为0~41.67%。应用不同的初筛、确诊组合方法检测同批样品,结果出现了多样性。建议布病初筛可优先选择iELISA、RBT、FPA,确诊可优先选择cELISA。  相似文献   

18.
利用TaqMan微流控阵列(TaqMan~? array microfluidic card)技术,将24种(类)动物物种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的引物探针集合在同一个阵列上,以实现多物种高通量同步检测,并对该方法的重复性、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验证。用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表示一块阵列板内,同一物种成分检测的重复性。结果显示:66个CV值中,11个低于1%,15个大于2%,其余40个介于1%~2%之间,没有一个物种成分的CV值高于3%。P值显示的是不同阵列板间同一成分检测的重复性,22个物种成分的P值只有1个小于0.05,显示为板间存在差异,其他21种成分的板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本研究对多数物种成分的检测,不论板内还是板间都有较好的重复性。特异性检测中未发现TaqMan微流控阵列中出现假阳性的结果,但有2种成分的检测出现了假阴性。TaqMan微流控阵列的检测灵敏度没有高于单重荧光定量PCR,在22个检测样品中,10个物种成分检测的灵敏度降为原来的10%,1个甚至降低为原来的1%,其余11个灵敏度和单重荧光保持一致。总体而言,TaqMan微流控阵列技术在重复性、特异性和灵敏度方面都能满足物种成分真伪鉴定的需求,为同步鉴定多种动物源性成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基于样品DNA快速制备、PCR-LFB的羊源性成份检测技术,为动物源性成份的检测提供新思路。方法:进行动物源性成份DNA快速提取;针对绵羊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及探针进行PCR扩增;制备LFB对羊源性成份核酸扩增物进行检测。结果:样品DNA快速制备技术操作简单、耗时少;PCR-LFB对羊基因组DNA检测灵敏度为常规琼脂糖凝胶电泳的10倍,特异性为100%,对9种商业化羊肉样品均可检出。结论:建立的羊源性成份PCR-LFB检测技术,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基于样品DNA快速制备、PCR-LFB的羊源性成份检测技术,为动物源性成份的检测提供新思路。方法:进行动物源性成份DNA快速提取;针对绵羊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及探针进行PCR扩增;制备LFB对羊源性成份核酸扩增物进行检测。结果:样品DNA快速制备技术操作简单、耗时少;PCR-LFB对羊基因组DNA检测灵敏度为常规琼脂糖凝胶电泳的10倍,特异性为100%,对9种商业化羊肉样品均可检出。结论:建立的羊源性成份PCR-LFB检测技术,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