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黑龙江省向日葵资源抗列当鉴定及抗源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人工盆栽接种试验,对41份向日葵资源进行了抗列当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对列当表现免疫的有24份,高抗材料4份,抗性材料6份,易感材料6份,高感材料1份。由试验得出:杂交种的抗性明显强于常规品种;油用向日葵资源的抗性要强于食用向日葵资源;具有国外亲缘关系的材料抗性大多强于本地材料;食用向日葵常规品种及农家种中没有对列当免疫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分枝列当(Orobanche aegyptiaca)是一种根寄生植物,严重影响加工番茄的产量。为减轻其危害,首先通过皿内芽管生长试验,明确了枯草芽孢杆菌DNKAS对分枝列当芽管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并通过田间小区随水滴灌方式,设置清水对照(CK)、3 kg·hm-2 DNKAS菌剂(D3)、4.5 kg·hm-2 DNKAS菌剂(D4.5)、6 kg·hm-2 DNKAS菌剂(D6)、9 kg·hm-2 DNKAS菌剂(D9)、12 kg·hm-2 DNKAS菌剂(D12)、7.5 kg·hm-2黄腐酸钾(FA-K)、4.5 kg·hm-2 DNKAS菌剂+7.5 kg·hm-2黄腐酸钾(D4.5+FA-K) 共8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分枝列当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随后采用 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分析菌剂施用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生态及代谢多样性变化,明确菌剂对作物及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纯菌剂施用条件下,D12处理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为52.33%,列当寄生数量最低为493个,寄生度为1.30,番茄产量为133 455 kg·hm-2,增产56.48%。黄腐酸钾与菌剂混合施用效果明显优异于其单独施用,防治效果提高了14%,寄生度和寄生数降低约10%,番茄产量提高14%。不同处理的微生物代谢活性表现为:D4.5+FA-K > FA-K > D12> D9,不同处理间的碳源利用率差异不明显,Shannon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表明生防菌DNKAS可增加土壤群落丰富度,生防菌KNKAS及其与黄腐酸复配可提高防效,适用于分枝列当防治。 相似文献
5.
分枝列当(Orobanche aegyptiaca)是一种根寄生植物,严重影响加工番茄的产量。为减轻其危害,首先通过皿内芽管生长试验,明确了枯草芽孢杆菌DNKAS对分枝列当芽管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并通过田间小区随水滴灌方式,设置清水对照(CK)、3 kg·hm-2 DNKAS菌剂(D3)、4.5 kg·hm-2 DNKAS菌剂(D4.5)、6 kg·hm-2 DNKAS菌剂(D6)、9 kg·hm-2 DNKAS菌剂(D9)、12 kg·hm-2 DNKAS菌剂(D12)、7.5 kg·hm-2黄腐酸钾(FA-K)、4.5 kg·hm-2 DNKAS菌剂+7.5 kg·hm-2黄腐酸钾(D4.5+FA-K) 共8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分枝列当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随后采用 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分析菌剂施用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生态及代谢多样性变化,明确菌剂对作物及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纯菌剂施用条件下,D12处理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为52.33%,列当寄生数量最低为493个,寄生度为1.30,番茄产量为133 455 kg·hm-2,增产56.48%。黄腐酸钾与菌剂混合施用效果明显优异于其单独施用,防治效果提高了14%,寄生度和寄生数降低约10%,番茄产量提高14%。不同处理的微生物代谢活性表现为:D4.5+FA-K > FA-K > D12> D9,不同处理间的碳源利用率差异不明显,Shannon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表明生防菌DNKAS可增加土壤群落丰富度,生防菌KNKAS及其与黄腐酸复配可提高防效,适用于分枝列当防治。 相似文献
6.
《新疆农业科学》2017,(4)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瓜列当、加工番茄寄生关系的影响和控制土壤水分含量对瓜列当的防除效果。【方法】采用PEG6000设置不同渗透式(0、-0.2、-0.26、-0.3、-0.5、-0.6、-0.7、-0.9和-1.1MPa)的方法模拟水分胁迫环境,培养种子和寄生苗后测定加工番茄和瓜列当种子的发芽率及寄生率。【结果】瓜列当可在-1.1 MPa下发芽,而加工番茄在-0.5 MPa下就已无发芽的能力。在寄生过程中,加工番茄幼苗耐旱程度到-0.7 MPa、-0.8MPa下失水死亡,瓜列当在-1.1 MPa下仍有发芽、寄生能力。【结论】在加工番茄生产中,土壤含水量多少与瓜列当滋生并无显著的关系,单纯利用控制田间灌水量或干旱胁迫来防治瓜列当滋生的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重庆番茄青枯病病原鉴定及抗源材料筛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青枯病是重庆番茄生产主要障碍之一,为选育抗病品种,在明确病原的基础上,进行了抗源材料筛选。2000~2003年分离出番茄青枯病病菌68株,经致病性测定、培养性状、生化测定等研究,明确重庆市番茄青枯病病原菌为Ralstonia solanacearum,生理小种1,生化型Ⅲ。苗期室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设伤根浸根接种法、灌注接种法、剪叶接种法3种处理,结果以伤根浸根接种法更为准确、可靠。经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田间病圃自然诱发鉴定、温室病圃诱发鉴定,结合农艺性状比较研究,筛选出F9819-2-1、F9802-1-1、600-1-1、599-1-1等4份高抗青枯病、农艺性状优良、性状稳定的优异材料,可望在育种上进一步利用。 相似文献
8.
9.
应用组织分离法从发病番茄根部分离番茄枯萎病病原菌并进行致病性测定,根据菌体形态特征、ITS序列同源性分析将病原菌鉴定为镰刀菌属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探讨了发病及健康番茄根际栽培基质、大田土及山地贫瘠土壤的微生物数量,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初筛得到77个对番茄枯萎病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分离物,进一步复筛得到24个拮抗性能较为稳定的分离物,其中来自山地土的真菌A6、A29、A9、A31、A44、A28拮抗作用较强.山地贫瘠土壤尽管微生物总量较少,但是分离获得的拮抗菌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0.
神锄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番茄田列当的防效及增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6,(11)
为了解神锄复合微生物菌肥防治番茄列当的效果,在焉耆县进行了番茄防治列当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神锄复合微生物菌肥对加工番茄田列当的发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产量也有很大的提高,产量增加了16 275 kg/hm2,增产率达30.2%。 相似文献
11.
新疆加工番茄根腐病病原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5和2006年对新疆加工番茄根腐病进行较为广泛的采样分离和鉴定,初步明确了腐霉菌(Pythium)、镰刀菌(Fusarium)、丝核菌(Rhizocton)和疫霉菌(Phytophthora)是造成加工番茄根腐的主要致病菌.在苗期,以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的危害最为严重,其致病性强,感染后发病迅速,造成猝倒,为优势菌;其次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而在生长中后期,以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的分离频率较高,它们分别引起加工番茄的枯萎病和根腐病.目前,在新疆尽管枯萎病仍处于初发期,但由于其传播途径较多,危害性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13.
从落叶覆盖的腐殖层土壤中富集、分离得到12株纤维素降解菌,从中筛选出一株高效降解菌(X10),研究其最适宜的培养条件为:配制以葡萄糖+微晶纤维素(1∶1)为碳源、以蛋白胨+牛肉膏(1∶1)为氮源的培养基,pH值7.5,30℃下培养40 h,测得纤维素降解酶酶活可达到67.44 U。通过对其16s rRNA测序鉴定,该菌与氧化微杆菌(Microbacterium oxydans)有99%的同源性。纤维素降解菌的选育可为高效生产纤维素酶提供新的菌种来源。 相似文献
14.
斑点叉尾鮰细菌性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报道从湖北省宜都市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内清江河内养殖网箱中患病斑点叉尾鮰体内和体表分离致病菌的初步鉴定结果。从患病斑点叉尾鮰上共分离19个菌株,经分别采用注射和浸泡法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其中11个菌株能导致试验鱼80%~100%的死亡。根据对菌株的形态和生化特性的测定结果,11个菌株中的BH-001、BH-005、BH-009和BH-011等4个菌株属于叉尾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而BH-002、BH-015、BH-017和BH-019等4个菌株属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而BH-004、BH-013和BH-016等3个菌株尚未能鉴定其种类。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和ITS序列分析对海南三亚地区采集的豇豆枯萎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将豇豆枯萎病病原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进行10种常用药剂对病原菌的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乙蒜素、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3种药剂对豇豆枯萎病具有较好抑制作用,其EC_(50)值分别为47.42、33.58、74.26μg/mL;EC_(90)值分别为196.69、325.26和581.06μg/mL;a值分别为2.074 4、1.299 6和1.434 4,表明豇豆枯萎病病原菌对该3种药剂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7.
几种植物病原细菌的检测和鉴定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病原细菌是寄生在植物上的原核生物,个体微小,繁殖速度快。根据其形态学性状进行分类鉴定较为困难,其检测和鉴定技术不同于常规真菌、病毒的检测和鉴定。综述了植物病原细菌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新疆棉田土壤中分离筛选二甲戊灵高效降解菌株,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二甲戊灵降解的影响,以期为二甲戊灵污染土壤的治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经平板法初筛获得9株高度耐受二甲戊灵的降解细菌,其中,菌株JY-2和JY-5在3 d后对100 mg/L二甲戊灵的降解率在75%以上。此2株细菌经形态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被初步鉴定为沙雷氏菌(Serratia sp.)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2株细菌均能在以二甲戊灵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其在外加碳源量0.5%、菌株接种量10%、初始二甲戊灵质量浓度200 mg/L、pH值7.0、温度30℃的最佳培养条件下振荡培养3 d,对二甲戊灵的降解率分别可达83.34%和82.79%。可见,此2株细菌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高效、快速地降解二甲戊灵。 相似文献
20.
鲁西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给奶牛饲养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对鲁西多个奶牛场的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从90份样品中分离出118株细菌,经培养特性、染色镜检、生化鉴定等试验,鉴定出无乳链球菌58株,占分离菌的49.15%;大肠杆菌25株,占分离菌的21.19%;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占分离菌的19.49%,真菌12株,占分离菌的10.17%。分别对所有分离株进行16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除真菌外所有菌株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对临床常用的青霉素、链霉素等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