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半结构访谈与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晋西北的耕地利用状况,调查了位于晋西北宁武县5个村农户的具体的种植业状况,并从自然、经济、社会、政策、技术5个方面分析了耕地利用状况形成的驱动力。结果表明:①目前在晋西北范围内的这5个村的耕地利用状况是不可持续的,但仍保留有一些优良的传统农作方式。②自然条件差是研究区耕地利用状况产生的客观因素,种植业经济效益低下是直接原因;社会因素包括农村家庭开支加大、耕地细碎化等;政策因素主要表现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力度仍不够,农村社会保障体制、耕地流转及监管不完善等;技术因素是基层农技服务工作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2.
晋西北地区是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条件恶劣。近年来,随着营造林面积的大幅度的增长,同时受一些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营造林的质量普遍不高。从全国水平来看,晋西北营造林的实绩综合排名只能算是中等偏下。为此,本文根据晋西北营造林的实际情况,针对晋西北地区营造林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晋西北营造林的质量。为晋西北地区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解决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的长远发展问题,关键在于努力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地区快速发展.针对贵州省贫困地区的状况,在分析了贵州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特征、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试论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沈茂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260-2262
当前,农村贫困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贫困人口缺乏相应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意义十分重大。自我发展能力就是贫困人口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获取社会资源、利用社会资源,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建设的重点体现在贫困妇女自我发展能力、贫困人口文化与生计能力、社区资源获取能力以及基层组织管理能力。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需要社会提供相应的政策制度作支撑。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高寒山区玉米种植和生产的实际情况,从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和适时机械收获等4个方面提出玉米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参考。宁武县地处晋西北高寒山区,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东部。地理坐标东经111°50‘-120°40’、北纬38°31′-39°8′。北邻朔州,西北与神池县接壤,西南与五寨、岢岚相望,南与静乐县相接,东南与忻州分界,东部与原平市相接。总面积1987.7平方公  相似文献   

6.
贫困地区内生动力不足是导致贫困地区无法摆脱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我国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之所以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贫困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在我国整体的社会空间结构中贫困地区往往位于空间结构的发展边缘,在减贫发展的过程中又会受到空间错位的影响,导致政府部门的相关减贫扶贫政策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因此,从空间理论视角出发,探讨空间理论视角下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的相关问题,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帮助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拓宽发展空间,激发其内生动力,进而达到减贫脱贫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发展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经济,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依托贵州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宜人的气候条件,对贵州省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模式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模式可以发展6种典型旅游小城镇建设模式、8种乡村旅游产业联动建设模式.以城镇化和工业化推进贵州省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  相似文献   

8.
西部是我国贫困人口的重要集中区,约占全国贫困人口的65%。本研究针对西部贫困地区出现的新特征——区域性、民族性和脆弱性,着眼于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的实际,分析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产生的制约因素,进而在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阐释了西部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内生路径和外生路径,并提出了西部贫困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户生计是“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探究贫困地区农户脱贫后的生计可持续发展水平,引导贫困地区农户完善生计结构,提高生计可持续性,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黑竹沟自然保护区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运用熵值法评估农户生计资本状况,采用空间统计学方法分析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贫困之间的相关性,得到影响生计策略和贫困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农户的生计资本总值为0.2421,生计可持续性较低;农户的金融和社会资本值相对较高,物质和自然资本值较低,生计资本整体不平衡;海拔和距中心点距离对农户贫困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影响;生计策略对农户脱贫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家庭贫困的主要因素,亲友中的能人数量是影响家庭生计策略的主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越高,贫困程度越低,亲友提供帮助对生计策略的转变效果显著。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贫困地区生计资本提升、生计策略调整和稳定脱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疆农村贫困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新疆近年贫困人口的变化,新疆贫困人口众多且呈连片形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相比新疆其它地区发展速度较慢,表现出贫困者更贫的态势,造成大量贫困人口存在的根源不在于个体差异,更多表现为地区性发展条件不足。  相似文献   

11.
山西贫困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山西贫困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重点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除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等共性因素外,贫困地区自身还存在特殊原因:过度依赖煤炭资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县域经济发展缓慢、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只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加快贫困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湘西州城乡收入现状与减贫对策,为促进湘西州经济发展及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2001~2009年湘西州的经济发展概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从收入水平的横向和纵向比较来分析湘西州贫困现状.[结果]湘西州城乡收入水平低,且差距大,其原因是人口增长快且素质较低、资本投资不足、企业缺乏先进技术.[建议]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加大教育投资、发展小额信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技术引进和创新来降低贫困程度,促进湘西州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以实证分析为主,对陕西扶贫开发过程考察表明,自《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陕西省“五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陕西扶贫开发工作成绩显著,但贫困面仍然很大,全省尚有50个贫困县和近400万农村贫困人口。建议政府在“九五”期间采取5方面的措施,继续强化扶贫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4.
内生式绿色发展路径是适应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路径,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在新时期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重大创新。研究通过深入剖析贫困地区内生式绿色发展的内涵,分析总结出当前贫困地区内生式绿色发展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物质基础总体较弱、社会矛盾较为突出、思想观念有待提升、制度体系亟待健全四个方面,并从经济、文化、社会、制度四个层面对贫困地区内生式绿色发展进行多维审视,为探索适应贫困地区实际的内生式绿色发展路径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 我国的乡村建设发展谋划了美好蓝图,指明了发展路径。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当前农村精准扶贫 的实施现状,剖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精准扶贫的关键环节,以期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乡村提 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际上和我国制定贫困的标准主要是根据马丁法 ,计算出来的是最低贫困线。由于全国各地发展的不平衡性 ,扶贫开发不宜采用同一贫困标准。笔者拟通过马丁法、恩格尔系数法、消费支出与收入关系判断法 3种方法对 2 1世纪初安徽贫困状况作出判断 ,提出适合安徽省实际情况的贫困标准 ,并据此选择扶贫开发的目标区域。  相似文献   

17.
西南丘陵区农民生计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农民生计多样性的变化,选取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且经济落后的西部丘陵区作为调研区域,采取参与式农村评估法进行实地调查,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采用重点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将调查区域确定在重庆市云阳县和酉阳县2个贫困县的4个村内,探讨了贫困地区农民生计多样化对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变化。选择重庆市云阳县和酉阳县4个村185户农民为调查对象,从农户的家庭规模、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收入构成、农户类型等基本情况以及土地利用情况对农民生计多样性进行调查统计。将农民的生计方式细分为务农、打工、做生意、教师、跑运输、企业主、公务员和其他8类,从不同生计方式的收入差异、生计方式与收入水平关系、生计方式与经营土地面积关系3个方面对农民生计方式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民生计多样性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主要作用,是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随着生计方式的多元化,土地收益不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8.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顺利开展多年,贵州省农民因此受益,但搬迁后如何保障农民生计问题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贵州省牛场镇和塘头镇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战经验,发现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中存在多动力协调推进、动力主体多元化、扶贫方式多样化、配套措施及时落实的动力机制,两地在搬迁中的共性为:选址科学、发展特色经济、推进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20世纪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快速下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但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农村贫困问题并没有继续得到明显改善,贫困人口数量保持刚性稳定,过去对贫困人口数量的估算也受到了各方面的质疑。贫困人口生计脆弱性、妇女贫困等一系列的贫困问题仍然十分严峻。本文从我国贫困人口数量、贫困人口分布、贫困结构和贫困程度以及贫困人口生计等角度,总体叙述了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