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发展绿色食品草莓,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使用,实现"双减"增效,提高安全品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草莓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笔者针对目前草莓生产实际,结合国内外新技术成果,总结出大棚草莓化肥和农药"双减"增效技术目标与关键技术,确立了技术目标,关键技术包括培育健康无病壮苗技术,土壤改良和连作障碍处理技术,农业生态防治技术,理化诱杀害虫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低残留风险化学防治技术等六项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发展绿色食品葡萄,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使用,实现"双减"增效,保证食用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针对江苏鲜食葡萄生产实际,结合国内外新技术成果,总结出鲜食葡萄绿色发展目标与"双减"增效关键技术,分别从技术目标、技术模式、关键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关键技术包括土壤改良与生物修复技术、农艺措施与生态调控技术、理化诱杀技术、低残留风险农药使用技术以及精准施药技术。  相似文献   

3.
随着设施草莓种植面积的不断加大,临夏设施草莓农药施用的形式依然严峻。根据本州实际草莓生产现状,针对设施草莓种植过程中发生的病虫害情况,提出设施草莓农药减施增效技术。  相似文献   

4.
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应用及评估研究项目"期间研发应用的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为评估对象,运用专家组多重相关性赋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湖北省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体系与项目目标体系、环境体系、经济效益体系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体系与环境体系的耦合度最高,与目标体系的耦合度次之,与经济效益体系的耦合度较为不稳定;而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与耦合度类似。建议后续推广中进一步加强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应用对实现化肥减量、稳产和增效的贡献与稳定性的考量,防御减施增效技术可能带来土壤质量退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经多方努力,截至目前,我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双减"目标已顺利达到预期达到预期。"双减"行动立足农业大局,与农资行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草莓种植区土壤的理化性质,开展了绿色施肥技术田间小区试验,表明植物健康调理与土壤调理等绿色施肥技术能显著促进草莓生长,提高草莓品质,控制草莓黄萎病的发生,经示范推广,增产30%以上,增效10.7万元/hm2。  相似文献   

7.
设施草莓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草莓安全品质,避免农药残留污染,保证食用安全,针对设施草莓生产现状与实际问题,结合国内外的新技术研究成果,总结设施草莓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分别从技术模式、防控目标、关键技术、效益分析、适用规模与主要投入品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其关键技术包括农业生态防治技术、物理防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化学农药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设施栽培中合理施氮量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探讨了中微量元素和减氮配施对设施草莓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和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追氮量相比,仅减氮30%时设施草莓果实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中微量元素与减氮30%配施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减氮20%、30%时草莓果实硝酸盐和可溶性蛋白等品质指标显著下降;中微量元素与减氮20%配施时土壤碱解氮和硝态氮含量开始显著下降。因此,本试验认为在常规追肥基础上,中微量元素肥与减氮30%配施可显著提高设施草莓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生产中在设施土壤优化施氮管理时,需要重视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可更大程度实现生产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9.
草莓种植管理的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水果消费观念的不断增强,草莓的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近年来,受到土地污染等问题的影响,致使草莓的质量令人堪忧,农民想要种植出高品质的草莓,就需要加强对草莓种植管理技术的把握。本文将探析草莓种植管理的关键技术,以期促进我国草莓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和《中国农技推广》《中国植保导刊》杂志社《关于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优秀范例征集活动的通知》(中农协函〔2020〕48号)要求,活动组委会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评选出化肥减量增效优秀范例58个,其中示范企业22个、创新产品26个、双减之星10个;评选出农药减量增效优秀范例58个,其中示范企业22个、创新产品26个、双减之星10个。南通市农业新技术推广协会理事单位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荣获“示范企业”称号,公司董事长胡荣娟女士荣获“双减之星”称号。  相似文献   

11.
分析红塔区草莓产业发展现状,指出草莓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目标和发展对策。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红塔区草莓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亭湖区商品有机肥生产企业、使用农户的调查,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概述了商品有机肥的作用和优势,分析了商品有机肥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有机肥料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化肥“双减”、绿色增效。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日前在山东寿光市举办"蔬菜作物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示范现场展示会",集中展示了"三健康一高效"模式,即有利于消费者健康、生产者健康、产地环境健康和经营者的高效益。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牵头,动员组织院内外12家单位,以实现设施蔬菜绿色发展为目标,集成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国内外先进技术及装备,建立了我国设施蔬菜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试验证明,该模式可以减施化学农药40%以上,减施化肥30%以上,节水20%以上,节省人工40%以上,增效15%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新建大棚草莓适宜的施氮量,以试验地周边多年大棚种植草莓的常规施氮量为对照,研究草莓越冬期追肥减氮对草莓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越冬期常规施氮处理(210.0 kg/hm2)相比,追肥减氮27.76%时草莓产量无显著差异,约为42 883.62 kg/hm2;减氮17.27%时经济效益最佳,约为57.29万元/hm2;减氮20%、10%时果实硝酸盐、可溶性蛋白质量比显著下降,减氮20%、10%、20%时果实VC、花青素质量比及糖酸比显著增加;随着减氮比例的增加草莓灰霉病发病率逐渐下降;减氮使土壤硝态氮质量比有所下降,当减氮30%时硝态氮质量比显著下降,减氮对土壤碱解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质量比的影响不显著。综合草莓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和土壤硝态氮质量比等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新建大棚草莓在常规施氮量的基础上,越冬期追肥减氮20%~30%可实现草莓生产提质增效以及减少土壤硝态氮的积累。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草莓与恶疫霉[Phytophthora cactorum (Lebert & Cohn)J.Schr(o)t]互作的分子机制,以感病草莓品种FDP8 21为材料,以接种恶疫霉的草莓冠部为处理、未接种健康生长的草莓冠部为对照,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构建恶疫霉侵染诱导的草莓差异表达的cDNA差减文库.PCR鉴定随机挑...  相似文献   

16.
6月3日,针对香蕉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用肥用药造成的果品质量安全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香蕉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等项目支持下,中国热科院环植所、生物所联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在云南省河口县坝洒农场河口旭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举办了山地蕉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示范基地田间测产活动。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促进草莓产业发展,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华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联合实施了"昌平区草莓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该项目的主要技术内容:一是草莓新品种引进与筛选。共引进国内外97个优新草莓品种。二是研究优质草莓苗高效繁育技术,建立草莓组培快繁中心,引进日本育苗立体栽培方式和避雨基质育苗技术。三是建立了标准化草莓育苗基地,组建了专业草莓育苗队伍。四  相似文献   

18.
追肥对草莓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浦东新区草莓品质和产量.研究了不同肥料与浓度追施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施“普罗丹4号”和日本液肥对草莓有一定的增产、提质作用.综合考虑各因素.在草莓花期前1个月,用浓度0.6%的“普罗丹4号”在草莓上连续追施.每14 d追施1次,对草莓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9.
草莓-甜瓜-水稻三熟制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草莓大棚中采用草莓-甜瓜-水稻三熟制农作制度和规范的生产技术,对茬口安排的合理性、三熟各作物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三熟制,各作物生长期在茬口上适合,667 m2可收获草莓2 500.4 kg、甜瓜1 525.5 kg、水稻339.7 kg,比单纯种植草莓增产值8 515.2元、增加净利润6 188.4元,增效39.24%,能较大地提高草莓大棚设施的利用率,可实现稳粮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徽县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落实“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技术措施,示范推广节肥节药节水的生态环保技术模式,努力提升全县冬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绿色环保”的目标。本文简要叙述了徽县积极推进冬小麦生产的主要做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