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卫芬 《农学学报》2018,8(2):29-34
为了保护和发扬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特异资源,对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进行了系统的蔬菜资源调查。本文综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根菜类、叶菜类、茄果类等特异蔬菜种质资源和少数民族改良利用蔬菜资源的传统文化知识。分析表明传统文化保护了云南少数民族的特异蔬菜资源,特异蔬菜资源作为蔬菜资源的重要部分,对于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风俗礼仪、生产生活等具有积极作用。笔者提出应在保护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特异蔬菜资源的利用价值,在利用特异蔬菜资源的过程中,保护和传播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云南民族特用蔬菜资源文化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对云南少数民族特用蔬菜文化进行调查.首次报道代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蔬菜28种,分别属于20科.发现不同民族在不同地域环境或具有一定时空距离时,其选择的蔬菜种类利用方式上有所不同,这与当地的生活习惯、居住环境及传统信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雯 《甘肃农业》2019,(6):109-111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决策部署。以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为研究对象,将传统档案资源与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有机结合,运用“四位一体”的设计思路和“一平台、四库(馆)”的设计构架,建设云南少数民族数字档案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少数民族数字档案资源互通共享和有效保护,这既是新时代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当务之急,也是档案资源整合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4.
在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援疆建设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利用可能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援疆建设契机下加强和创新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布朗族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采用国际通用的土著知识调查方法,调查了云南省布朗族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现状.结果表明,布朗族地区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丰富多样,包括对农作物资源的传统习惯用法、医疗保健用法和宗教用法,采食野生蔬菜、野生果实和野生食用菌等,以及对药用植物资源的识别与利用.通过对22个布朗族村的调查,获得新的作物种质资源290份,采集到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信息70余条,初步掌握布朗族地区作物遗传资源的基本现状,发现作物遗传资源正在减少,传统农耕文化正在悄然演变的事实,并针对布朗族地区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遗忘丢失现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研究,对云南哈尼族、傣族、基洛族、布朗族、佤族、拉祜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白族、普米族、纳西族、傈僳族、怒族和独龙族15个特有少数民族芥菜资源种类及利用进行实地调查,调查收集到芥菜资源85份,分属小叶芥菜、大叶芥菜、花叶芥菜、宽柄芥菜、皱叶芥菜五大类型。发现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芥菜资源种植种类相互交融,对芥菜的利用民族特色鲜明。提出云南特有少数民族芥菜资源保护与利用建议,旨在制订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地区芥菜资源保护措施,高效利用及保护少数民族地方农家芥菜品种,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及物种资源保护提供参考,实现各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详细调查、整理分析、明确收集到的云南蔬菜资源的种类及利用价值,为制定云南蔬菜资源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数据和研究材料。【方法】采用查阅资料、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多种形式座谈、关键人物访谈和室内分析等方法,对云南境内的蔬菜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云南蔬菜种类多,涉及的蔬菜种类151种(亚种、变种),隶属37个科;蔬菜的利用也呈现出多样性,包括蔬菜食用的部位分为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花菜类、果菜类,食用的方法包括生食和熟食(炒、煎、蒸、腌、套炸、包烧、染制);蔬菜资源现阶段面临的严峻性、区域性和民族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蔬菜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结论】基本掌握了云南蔬菜资源分布的种类,涵盖了根菜类、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茄果类、豆类、瓜类、葱蒜类、叶菜类、薯芋类、水生类、多年生及杂类、芳香类、野菜类等常见的14大类,为云南蔬菜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荧  李昶罕  秦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902-10903,10906
云南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居住的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云南各族人民在各自的居住地区,因地制宜,积累了许多优良的农业耕作技术经验,取得了卓越的技术成果,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农耕文化.笔者对云南农耕文化的形成、特点及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当今科技如此发达的环境下,云南农业的发展必然要同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相结合,才可得以走出一条富有自己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王瑛 《现代农业科技》2012,(11):317-319
四川世界遗产地野生蔬菜资源种类丰富且分布广泛,营养价值高,医疗保健作用大,色美味鲜,生态开发潜力大,但目前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采集不均衡、加工水平不高、开发缺乏规范与文化品位等问题。为合理保护与利用遗产地野生蔬菜资源,旅游开发中应加强野生蔬菜资源的基础研究;重视野生蔬菜资源的保护与科技开发;深入挖掘野生蔬菜资源文化内涵以提升旅游产品层次。  相似文献   

10.
云南野生茶树资源的多样性、利用价值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云南是茶树的起源地和多样性中心,野生茶树资源种类众多、分布广泛。野生茶树具有进化上原始、抗逆性强、含有特异的生化成分等特性,是重要的遗传资源。概述了云南野生茶树资源的多样性、利用价值及保护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云南主要少数民族园林植物特色及文化内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分析园林、植物、文化三者关系以及云南主要少数民族植物文化形成根源的基础上,通过对几个主要少数民族在意识形态方面应用植物的初步调查,对少数民族的园林植物特色作了归纳总结进而阐述了研究形发少数民族园林植物及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旅游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景观资源,本文选取了张家界市1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景观资源保护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张家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景观资源保护现状当前存在缺乏规划、建设资金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现状较差,提出了利用区位优势深入挖掘少数民族特有文化价值、依托资源优势加快民族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发...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凸显出来,深入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与发展现状,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总结了云南省元江县水稻生产现状,水稻传统地方品种生产中存在问题及遭受威胁,哈尼梯田的恢复方式和战略意义,水稻传统地方品种保护与利用建议。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政策环境和长期激励机制的开发与示范,实现云南水稻传统地方品种基因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主流化。本研究揭示了云南省元江县水稻古老地方品种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云南水稻古老地方品种基因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出建议和意见,对促进云南哈尼梯田的遗产价值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287-289
以云南世居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以国家级非物质科技文化遗产为切入点,对这些世居少数民族中的非物质科技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现状进行描述,提出在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存在公众观念滞后、资金缺乏、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文化自觉与公众参与程度等问题,以期对国家级非物质科技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保护和利用好城市山体自然遗存、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多山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以凯里市主城区2018年9月遥感影像图为基本数据源,在ARCGIS10.2及FRAGSTATS4.2软件支持下,结合实地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凯里市现有公园绿地的体系组成、空间布局、基地背景与服务能力、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凯里市主城区现有公园绿地体系较为全面,但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不明显;公园绿地整体上呈明显的聚集分布,各社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指标不均衡;公园绿地斑块规模差异巨大,离城市居民生活最近的社区公园和游园数量最多,平均面积最小,公园绿地统计指标的主要贡献来源是遗存于城市之中的自然山体,但其基于游憩休闲的环境友性低,公园可进入性差,游人容量低;公园绿地中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很少,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能力弱。为充分保护和利用传承好得天独厚的城市山体自然遗存生态资源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形成独具特色少数民族多山城市,从更新观念、增量联网、扩容提质、传承文化和保护山体5个方面提出凯里市公园绿地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笔者于 2 0 0 0 - 2 0 0 3年对陇东地区野生蔬菜资源的种类、营养成分、资源量及利用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陇东地区野生蔬菜资源共有 82种 ,隶属于 4 0个科。其中分布较为广泛、营养价值较高、具开发潜力的常见野生蔬菜有 3 0种。针对当前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加强野菜种质资源调查和人工栽培研究 ;开展深加工利用研究 ,提高经济效益 ;重视野菜资源的保护 ,进行引种驯化和品种选育等方面提出了陇东野生蔬菜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明晰云南蔬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对于云南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利用2001—2018年云南蔬菜播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等相关数据,测算云南省16个州市蔬菜生产的集中度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和资源禀赋系数,依据测算结果对16个州市蔬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做出判断和对比分析,并探讨不同蔬菜种类在云南不同州市种植的资源禀...  相似文献   

19.
甘蔗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粮饲料作物,可以有效的缓解冬春季节饲料欠缺的难题。笔者分析了云南甘蔗种植的基本现状和甘蔗副产物饲料化开发利用情况,分析了云南甘蔗副产物利用的劣势和优势,劣势是重视程度不够,利用意识差;交通状况不佳,通达性不好;产业化不高,经济效益不显著;少数民族集聚,教育文化较落后。优势是自然条件好;社会需求大;研发能力强。并展望了甘蔗副产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前景,提出如何把甘蔗副产物和饲料转化有效的连接起来,这是副产物资源饲料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还需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热带地区藤黄科植物的民族植物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热带地区藤黄科(Clusiaceae)植物进行民族植物学调查,了解该科植物的民族植物学传统知识、用途以及资源利用现状,为藤黄科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在关键民族地区进行植物调查等方法,主要记录藤黄科植物的采集地和藤黄科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名,以及藤黄科植物在原著居民中的当地名和传统用途。对我国热带不同民族地区的藤黄科植物进行整理分类,并对其传统用途进行归纳,使藤黄科植物在少数民族中的食用、药用价值推广开来,推动我国热带民族地区藤黄科植物资源更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传承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