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苹果果实硬度适宜测定部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苹果硬度适宜测定部位,测定了“红富士”、“秦冠”苹果果实顶部、果实阳面、果实阴面、果实肩部的硬度.结果表明:“红富士”、“秦冠”苹果的果实硬度均表现为果实顶部的最高,其次为果实肩部和果实阳面,果实阴面最低.虽然果实阳面、阴面的硬度平均值低于果实不同部位硬度的平均值,但该部位最易受到伤害,故苹果果实硬度测定部位为果实阳面、阴面,硬度值应取阳面、阴面硬度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枇杷果实重要性状的遗传倾向以及果实性状间的相关关系,以期为枇杷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参考。【方法】对宁海白与大房杂交产生的130株F1杂种后代的7个果实重要性状进行调查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调查的7个果实性状均呈正态分布,其中果肉厚度、果实横径、果实质量、果实纵径等4个性状表现出趋低遗传倾向;种子数、种子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个性状表现出趋高遗传倾向。相关性分析显示,果实质量与其他6个性状均呈极显著相关,而通径分析显示,果实横径、种子质量、果肉厚度、果实纵径、种子数是影响果实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果实横径和种子质量对果实质量的影响最大,而种子数的影响最小。【结论】7个果实重要性状均为数量性状,其中果肉厚度、果实横径、果实质量、果实纵径遗传倾向趋于趋低遗传,种子数、种子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趋高遗传;果实横径和种子质量是影响果实质量的关键性状。  相似文献   

3.
以‘烟富3号’苹果为试材,对树冠上、中、下部果实,树冠内膛和外围果实,不同枝龄、朝向侧枝以及不同类型结果枝果实进行了单果质量、果实糖酸含量以及果实色泽等比较,研究了着果位置、枝条朝向等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从而探索优化树形和结果枝的培养方法,为苹果生产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树冠垂直方向,上部果实单果质量小于中、下部果实,而果实内在品质以及果实色泽方面上部果实优于中、下部果实,树冠水平方向果实品质差异较小;2年生侧枝果实纵、横径均大于3年生侧枝;下垂枝和平斜枝果实大小优于直立枝果实,且下垂枝结果效率为5.4%,显著高于平斜枝和直立枝;短果枝果实在果实大小和糖度方面均优于中、长果枝果实。综合以上结果可知,果实着生部位、枝龄、枝条朝向以及结果枝类型对果实品质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苹果树形结构和结果枝培养过程中,注意树冠上部枝条的培养和生长势的均衡,中下部枝条的疏剪更新控制,以及保留年轻和稳定的结果枝条,是苹果高品质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桃果实套袋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病、虫、鸟等危害果实。减轻果锈、青斑和裂果,提高果实硬度,同时果实套袋后避免农药与果实直接接触,大大减少了农药的残留。现就桃果实套袋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周峰 《北方园艺》2015,(2):175-178
果实是人类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研究果实发育和成熟的调控机制可为果实品质改良提供参考。文章首先介绍了果实的命名、演化和多样性,并对果实形成过程中的雌蕊发育、受精过程、果实发育、果实成熟后干果的裂开和肉果的颜色等方面的分子调控机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6.
以地方核桃为试材,拍照记录果实外观形态变化,并对不同发育时期果实质量、果实纵横径、坚果质量、种仁质量、出仁率、油脂含量和成熟种仁中脂肪酸组分等进行测定,以期明确青海高原核桃果实油脂和生长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核桃果实生长发育,果实质量、果实纵横径、坚果质量、种仁质量、出仁率、油脂含量等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果实质量在成熟后期略有下降,并依据指标建立了核桃果实生长发育的数学模型。7月中旬油脂开始积累,并逐渐增加,至果实成熟时种仁中的油脂含量达到最大值69.4%,种仁中主要脂肪酸是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可达91.7%。9月中旬核桃果实充分成熟,且油脂含量最高,是最佳采收时期。可根据核桃果实形态、果实生长曲线和数学模型来判断果实发育时期,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从而提高核桃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不同留果量对中华猕猴桃后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猕猴桃品种"贵长"为试材,连续3a(2011~2013年)对不同留果量影响后熟期果实品质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猕猴桃树结果蔓上不同留果量直接影响猕猴桃果实在采收时果实单果重大小、果实纵横径大小和果实果形指数;也影响着猕猴桃果实在后熟期的果实单果重大小和果实纵横径大小、果实单果重损失率、果实纵横径损失率和果实果汁含糖量;在猕猴桃树结果蔓上呈现留果越多,果实在采果时和在果实后熟期的果实单果重和果实纵横径都越小。建议在猕猴桃生产上把结果蔓上留果量作为疏花疏果和猕猴桃果实后熟期后的品质变化的重要依据,为制定科学的猕猴桃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六年生'天红2号'/SH40/八棱海棠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酸碱中和滴定法和蒽酮比色法,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主要组分与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以及果实生长指标的动态分析,以期明确不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套袋果实单果质量高于套袋果实.果实发育期间,套袋与不套袋处理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至果实成熟期,不套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套袋果实.不套袋果实的可滴定酸、苹果酸、富马酸、柠檬酸、琥珀酸含量均低于套袋果实;盛花后150 d,套袋与不套袋果实内的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0.40%和0.36%,存在显著性差异.果实成熟期,套袋果实的表皮着色程度较高,表面较光洁;不套袋果实裂纹指数显著低于套袋果实、表皮蜡质总量显著高于套袋果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提升果实品质及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下红’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为材料,分析了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期、果实膨大期及较长时期连续干旱后果实外在和内在品质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果实发育阶段干旱胁迫后果实体积均呈下降趋势,细胞分裂期、果实膨大期、连续干旱期果实体积分别下降22.5%、49.6%、65.7%。对各处理成熟果实分析显示,连续干旱期处理总酸较对照升高86%,总糖升高6.5%,细胞分裂期干旱总酸较对照升高37.3%,总糖下降6%,果实膨大期干旱总酸较对照升高31.8%,总糖升高26.1%。发育过程中果实分析显示,细胞分裂期、果实膨大期和连续干旱严重阻碍了果实中柠檬酸降解,使果实中柠檬酸含量显著升高。【结论】综合不同果实发育阶段干旱胁迫后果实外在与内在品质的响应特点,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均导致温州蜜柑果实柠檬酸含量升高,细胞分裂期干旱导致果实品质发生高酸低糖的不可逆劣变,果实膨大期干旱对果实体积、糖和酸含量均有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果实的生长主要是指果实细胞的分裂和细胞体积的增大,有的还包括细胞间隙的增大。这些过程受多种内源激素的调节,已经证明,五类激素在果实的发育中都存在。下面分别讨论植物激素与果实细胞的分裂和果实细胞体积的增大的关系,举出一些外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果实生长的例子,并提出今后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果实生长的可能途径。一、植物激素与果实细胞分裂已经发现,在未成熟的香蕉、桃、李、梨、榅桲和苹果的果实以及柠檬种子中、芒  相似文献   

11.
果实有机酸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果实中有机酸是决定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机酸在果实自身代谢中参与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合成酚类、氨基酸、酯类和芳香物质的代谢过程。综述了果实有机酸的合成、降解、液泡贮藏等代谢过程的生理生化机制,包括果实中有机酸的组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的变化,有机酸代谢酶、液泡膜质子泵与果实中有机酸含量的关系,果实有机酸的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以及环境因素与栽培措施对果实有机酸的影响与调控;并提出了今后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有效积温早春设施厚皮甜瓜果实发育模拟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相关分析法分别确立了早春设施厚皮甜瓜果实横径、纵径,果实鲜重、干重,果肉厚度,果实含水量与果实发育有效积温的相关关系,建立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对甜瓜果实横径、纵径,果实鲜重、干重,果肉厚度和果实含水量进行模拟;模拟值与观测值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6166 cm、0.5088 cm、5.874 g、8.7748 g、0.1423 cm和0.9529%;模型对早春设施厚皮甜瓜果实横径、纵径,果实鲜重、干重,果肉厚度和果实含水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符合度较好,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产地的"红地球"葡萄为试材,通过常规生物学指标测试以及穿刺和TPA法质构测试,比较了2012年和2013年3个产地的"红地球"葡萄果实基础生物学特性、质地品质的差异性,长期贮藏效果以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产地的果实由于气候因素以及采收期等的不同,导致采后果实品质差异性显著,最终造成贮藏品质的差异性明显。综合2年数据比较来看,张家口果实采后基本品质最高,蓟县果实品质中等,抚宁果实最差,造成入贮后贮藏效果差异明显;60d时,腐烂率张家口果实蓟县果实抚宁果实,掉粒率张家口果实蓟县果实抚宁果实,但贮藏90d时,蓟县果实和抚宁果实腐烂率和掉粒率都很高。另外,果实采后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实贮藏期腐烂率、掉粒率呈显著负相关。综合认为,张家口果实由于其采收时品质最好,导致贮藏效果最好,而抚宁果实采收时品质最差,最终贮藏效果也最差。可见,葡萄果实采收后的入贮品质将对贮藏期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宁夏枸杞种子性状对果实大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枸杞种子为试材,对不同产地的宁夏枸杞种子和果实的性状指标进行测定,研究种子性状对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宁夏枸杞果实单粒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种子宽、种子长差异较大,而种子个数和种子重量的差异较小,种子重量与枸杞果实横径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86;种子长度与宽度均与果实的纵径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73和0.593。果实的单粒重与果实横径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65。说明宁夏枸杞种子的重量、种子的长度和宽度对果实的大小发育影响较大,而种子数量对枸杞果实大小发育影响不大,这可能与枸杞果实内种子个数差异不显著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以利用EMS诱变黄瓜高代自交系6457种子获得的突变体库M_4代为试材,采用目测观察法,研究了黄瓜果实变异突变体,以期为黄瓜育种及遗传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材料。结果表明:对6457突变体M_4代全生育期进行表型鉴定,筛选出果实变长、果实变短、果柄变短、果实短圆筒、果实无刺瘤、果实刺瘤变密、果实毛密刺等突变。其中,筛选到果实无刺瘤材料2份,刺瘤变密材料1份,毛密刺材料1份,果实变长材料7份,果实变短材料7份,果柄变短材料4份,果实短圆筒形材料1份,果实纺锤形材料1份,总的变异率达31.0%。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南果梨叶片、果实营养状况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为南果梨园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选取辽宁省主产区28个南果梨园的叶片、果实为试材,测定分析了不同梨园叶片、果实主要矿质营养及果实品质状况。结果表明,梨园叶片N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处于适量范围内,P元素含量平均值处于较高水平,K元素含量平均值为8.73 g/kg,低于适量范围的最小值,所有梨园Ca、Mg元素均处于适量范围。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Ca元素含量、果实K元素含量均与果实横径呈显著正相关;叶片P、K元素含量和果实Ca元素含量与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P元素含量与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K、Mg元素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叶片N元素、果实P元素含量与果实维生素C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叶片P、K元素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叶片P元素、果实N元素含量与果实硬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叶片N、K含量与果实N、K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叶片Ca含量与果实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片Mg含量与果实C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果实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调查南果梨园叶片营养整体呈现高P缺K,N、Ca、M...  相似文献   

17.
柑桔单果间和果实不同部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是判定果实成熟度和果实内在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果实的TSS含量与品种、砧木、土壤、气候、栽培管理和成熟度等有关,这方面已有较多研究[1 4]。但对果实之间,以及同一果实的不同部位的TSS含量变化研究甚少。为此,我们进行了本研究,旨在为果实的理化  相似文献   

18.
套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套袋对苹果果实品质有重要影响 ,不同套袋时期、袋种及去袋时间对果实品质影响程度不同。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包括果实色泽、果形、果个、果皮结构及果面光洁度 ;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包括糖酸含量、糖酸比值、果实的硬度、矿质元素含量、芳香物质含量。套袋还影响果实的耐贮性、农药残留量、果皮花青苷含量及病虫害对果实的侵害。  相似文献   

19.
以设施栽培的枥乙女草莓为试材,研究蔗糖代谢和己糖代谢关键酶在草莓果实糖积累进程中的作用。采集花后1~8周的果实,分别测定果实中葡萄糖、果糖、蔗糖的含量和蔗糖磷酸合酶(SPS)、蔗糖合酶(SS)、可溶性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己糖激酶(HXK)及果糖激酶(FRK)等蔗糖和己糖代谢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草莓果实的总糖含量随果实发育持续积累,但蔗糖的快速积累对果实后期糖的积累贡献最大。在果实发育前期,草莓AI活性随果实发育而下降,但在果实发育后期,AI活力随果实成熟而急剧上升,这使果实最终以积累己糖为主。果实蔗糖快速积累期,合成蔗糖的酶SPS和SS(合成方向)的活性下降到较低水平,表明这2种酶对草莓后期果实蔗糖的快速积累贡献较少。果实发育后期较低的HXK和FRK活力有利于果实糖的快速积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我国‘富士’苹果品质与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关系,筛选影响果实品质特性的主要矿质元素,建立‘富士’苹果优质的果实矿质元素含量优化方案,为提高‘富士’果实品质、减少生理病害的果园合理土壤和叶面施肥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2011年对我国苹果产区51个县(市)153个乔砧‘富士’苹果园的果实矿质元素和品质指标进行调查分析,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变量投影重要性筛选影响果实品质因子的主要果实矿质元素和建立回归方程,线性规划方法求解‘富士’苹果优质的果实矿质元素含量优化方案。【结果】我国‘富士’苹果果实中不同矿质元素含量和品质差异较大,氮、铁、锌和硼的含量分别相差12.06、6.17、7.7和10.08倍,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分别相差2.33和2.16倍;果实品质与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分析表明,果实氮含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着色面积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果实中钙、铁含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模型效应载荷和权重分析表明,果实氮和铁对果实综合品质性状影响较大,其次是果实中的磷、钾和钙;果实单果质量主要受果实中氮、磷、钾的影响,并与磷、钾含量有较大的正效应系数,而与氮含量有负的效应系数;变量投影重要性获得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主要受果实中氮、钙和铁的影响,并与果实氮含量有最大的负效应系数,而与果实铁和钙有正效应系数。‘富士’苹果优质的果实矿质元素最佳质量分数为:氮0.25%、磷0.07%~0.12%、钾0.7%~1.2%、钙700 mg?kg-1、铁105~184 mg?kg-1、锌4.3~9.0 mg?kg-1、硼16.8~43.0 mg?kg-1。【结论】降低果实氮含量,提高果实铁、磷、钾和钙含量是提高‘富士’果实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