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分类的方法和依据不同,小麦群内和群间杂种优势的测定结果也不同。为了客观评价各类方法的优劣,作者根据小麦产量性状、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RAPD标记等将小麦品种(系)分别归为不同的类群,试验结果表明:以RAPD标记为分类依据效果最好,GroupI与Group Ⅲ间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它们F1杂种的平均产量优势高达18.8%。以产量构成因素为分类依据效果稍差,但仍能区分开优势群和非优势群,群间杂种的平均产量优势最高为15.06%。以一般配合力为分类依据效果最差,群间杂种的平均产量优势甚至不及群内杂种,最高的群内杂种优势也仅有12.1%。因此认为小麦杂种优势群的建立应以RAPD标记为主要依据,兼顾产量性状,而根据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无法准确预测杂种的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2.
利用无人机图像颜色与纹理特征数据在小麦生育前期对产量进行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基于无人机的小麦产量快速预测,通过不同种植密度、氮肥和品种的田间试验,应用无人机航拍获取小麦生育前期(越冬前期和拔节期)的RGB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获取小麦田间颜色和纹理特征指数,并在小麦收获后测定实际产量。通过分析不同颜色和纹理特征指数与小麦产量的关系,筛选出适合小麦产量预测的颜色和纹理特征指数,建立小麦产量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小麦生育前期图像颜色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较好,而纹理特征指数相关性较差。对越冬前期利用单一颜色指数NDI构建的产量预测模型验证时,R为0.541,RMSE为671.26 kg·hm-2;对拔节期用单一颜色指数VARI构建的产量预测模型验证时,R为0.603,RMSE为639.78 kg·hm-2,预测结果比较理想,但不是最优。对越冬前期颜色指数NDI和纹理特征指数ENT相结合构建的产量预测模型验证时,R和RMSE分别为0.629和611.82 kg·hm-2,比单一颜色指数模型分别提升16.27%和减小8.85%;对拔节期颜色指数VARI和纹理特征指数COR相结合构建的产量预测模型验证时,R和RMSE分别为0.746和510.29 kg·hm-2,较单一颜色指数模型分别提升23.71%和减小20.24%。上述结果说明,将无人机图像颜色和纹理特征指数相结合建立的估产模型精度较高,可在小麦生育前期对产量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3.
4.
氮素运筹对两种穗型小麦品种品质及产量性状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在大田条件下选用两个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豫麦66和豫麦4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素运筹对其产量及与面条品质有关的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穗型品种豫麦66在本试验施氮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品质性状得到改善,而多穗型品种豫麦49以225 kg·hm-2处理品质性状最好,超过225 kg·hm-2时品质性状变差.两品种的产量表现趋势相同,在0~225 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225 kg·hm-2反而减产,但从经济效益上看,豫麦66以150 kg·hm-2处理最好.两品种比较,豫麦66除高峰粘度低于豫麦49外,其它品质性状均较优,但产量表现较低.氮素供应对豫麦49高峰粘度、弱化度、千粒重及产量影响较大;而豫麦66沉淀值、稳定时间及拉伸面积等品质性状的氮素调控效应较为明显.因此,氮素运筹应综合考虑品质指标、产量水平及品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水稻收获指数的形成与遗传改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稻收获指数是一个遗传性状,又与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密切相关,因此是反映水稻育种与栽培水平的综合指标。本文综述了有关报道,并对遗传改良途径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中公布有大量世界各国各种农作物相关统计数据,其数据量大范围广,几乎涉及所有国家,时间跨度也很长,是撰写相关论文时很有用的参考资料。下面简介利用该网站获取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为了测定不同浓度富里酸(FA)和腐植酸(HA)对甜菜种子的引发效果,为甜菜种子包衣剂物料的筛选提供依据。以不同浓度富里酸(FA)、腐植酸(HA)及两者组合为处理试剂,干种子为对照,通过对‘STm1616’甜菜种子浸泡回干发芽培养,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结果表明,处理后甜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得到了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势提高了3.34~10.34个百分点(平均6.96个百分点),发芽势最高的0.0375%FA+0.0375%HA比最低的0.05%FA高出7.00个百分点;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比对照组提高了4.33~11.33个百分点(平均8.74个百分点),发芽率最高的0.0375%FA+0.0375%HA比最低的0.05%FA高出7.00个百分点;处理后的发芽指数比对照组提高了48.69%~142.89%(平均76.32%),发芽指数最高的处理0.075%HA比最低的处理0.25%FA+0.025%HA高63.35%;处理后的活力指数提高了100.62%~254.59%(平均147.42%),活力指数最高的0.075%HA比最低的... 相似文献
9.
<正>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是一个信息量丰富、数据可靠的官方网站,其中公布有大量世界各国各种农作物产业的相关统计数据,其数据范围广,几乎涉及所有国家,数据种类多,涉及大多数农作物,时间跨度长,包含自1961年以来的历年数据,是撰写相关论文时很有用的参考资料。下面简介利用该网站获取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棉花生长指数CCGI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利用 1 0年积累的栽培研究和生产示范资料 ,采用数据库、统计学和专家系统方法 ,对评估棉花生长状况和生长产量所需的农艺性状进行筛选 ,提出 CCGI的计算方法 ,确定采集的农艺指标 :5~ 6月单株真叶数 ,7月单株果节数 ,8~ 1 0月单株成铃数。结合样本概率水平、典型性和精确度原则 ,通过 2 0 0 3年的实践表明 ,CCGI可以用来表述全国棉花生长状况 ,评估棉花生长产量和预测趋势产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盘锦地区磷肥的施用情况,研究了土壤高、中、低肥力的田块磷肥的施用效果以及肥料利用的情况,对水田土壤磷肥的供应能力建立了不同的分级指标,探讨了水稻磷肥最适宜的施用量,最后建立了滨海区水稻产量与磷肥效率的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将土壤供磷能力分为5个级别,高地力地区推荐最佳施肥量为75~85 kg/hm^2,中地力区域最佳施肥量为81~90 kg/hm^2,低地力区域最佳施肥量为85~95 kg/hm^2,高、中、低地力田块水稻最佳经济施磷量为82.5 kg/hm^2、81.8 kg/hm^2和82.2 kg/hm^2。高地力区域产量效应模型为y=-0.0301x^2+6.1689x+11003.5,R^2=0.5207;中地力区域产量效应模型为y=-0.0312x^2+6.3026x+10941.27,R^2=0.626;低地力区域产量效应模型为y=-0.0311x^2+6.3111x+10920.2,R^2=0.6697。产量肥效模型归结为y=ax^2+bx+c形式,其中b为植株对土壤磷肥的需求程度,c为不施肥情况下的产量,可见土壤肥力越高,产量越高。如果想要提高磷肥的极限利用率,则可以增加有机肥来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运筹对水稻生育、产量及氮磷钾吸收量的影响,探求适宜高产水稻栽培的氮素基蘖穗肥施入比例。结果表明,基肥、蘖肥、穗肥比例2:5:3的B处理,获得了单产9.78 t/hm2,比A(2:4:4)、C(2:6:2)、D(2:8:0)处理分别增产了0.6%、3.4%和5.6%,其齐穗期群体叶面积指数及高效叶面积率、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及颖花数、干物质产量及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氮磷钾吸收量均较高。因此适宜增加氮素穗肥施入比例有利于水稻产量与氮磷钾吸收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定量方法对我国食糖年度产量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历史食糖产量数据,运用马尔科夫模型对未来一年食糖的产量进行了预测,对长期的市场产量进行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14.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我国玉米产量可持续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产量可持续性指数(SYI)对我国22个长期试验点5种施肥模式下的玉米产量可持续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SYI受施肥、经纬度和气象因子的影响,据此将玉米产量稳定性划分为3类,不施肥和单施氮肥(N),玉米产量低,产量持续性差,SYI小于0.45,极显著地受到温度、降雨量等气象因子的影响;氮磷肥(NP)配施玉米产量较高,SYI在0.45~0.55,受气象因子的影响较小;氮磷钾肥配施与氮磷钾和有机肥配施(NPK和NPKM),玉米产量高,持续性好,SYI大于0.55,气象因子对其无显著影响。不施肥、单施N和NP肥的玉米SYI与纬度或气象因素间呈显著相关性,而施用NPK和NPKM的SYI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苗期产量预测方法对未知产量品系的3龄胶树进行产量预测,结果如下: 用“小叶柄胶法”,高产品系的选对率达80%,低产品系的误选率为10%;3龄幼树小叶柄胶值与其成龄芽接树头三割年平均产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n=42,r=0.5559~**)。用“叶脉胶法”,高产品系的选对率为63.6%,低产品系的误选率为8%;3龄幼树叶脉胶等级与其成龄芽接树头三割年平均产量之间亦呈极显著相关(n=42,r=0.5218~(**))。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态因子的冬小麦产量遥感估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冬小麦遥感估产的精确性与适用性,在河南省的孟州市和沁阳市利用GPS定位布设田间试验,利用P-6卫星数据进行了冬小麦遥感估产研究.通过对遥感植被指数和冬小麦长势与产量GPS定位数据的综合分析,基于遥感影像信息获取的瞬时性和准确性,结合小麦灌浆期生态条件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利用开花期遥感影像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灌浆期生态因子(气温、日照、氮素营养、土壤水分)建立了冬小麦产量遥感估测模型,并检验了该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利用开花期遥感影像NDVI和灌浆期生态数据估测冬小麦产量的RMSE值为369.27 kg·ha-1,相对误差为6.45%.模型估测性能好,且具有一定的解释性.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沈农黑豆3号和辽黑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黑豆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的干物质积累动态及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品种在施肥水平下的干物质、叶面积指数及产量均高出对照,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在始花期达显著水平,在结荚期达到极显著水平;干物质与产量的显著相关性出现在结荚期。始花期至结荚期黑豆保持着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可以增加相应的干物质积累量、荚数、粒数,选用优良品种辅以高产栽培措施,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有关棉花收获指数的研究结果,指出棉花品种间的生物产量及收获指数存在广泛的变异性,而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与子棉产量间均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所以,要提高棉花品种的生产潜力,必须重视品种收获指数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