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方式,通过建立"农业资源—农产品—农业废物再利用"的循环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循环农业的本质特征是资源节约和产业链条延伸。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都市农业在确保城市地区"米袋子""菜篮子"量足价稳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并探究了中部地区两大中心城市——郑州市和武汉市2006—2017年都市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协调效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系统总体水平均呈波动上升态势,耦合度在0.4~0.5小幅变动,协调状态从拮抗阶段转变为目前的耦合阶段,距离高度耦合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立足资源环境的承载容量,合理规划都市农业发展的空间格局;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倒逼都市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大财政支撑的倾斜力度,确保两市都市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3.
王晓芳  宗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486-4488
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系统间的发展协调性,构建了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藏那曲地区的草场资源为例,依据环境经济系统的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了环境经济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依照协调度函数分析了那曲地区11个区县的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  相似文献   

4.
北方农牧区环境资源障碍与持续农业发展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国家农业科技攻关旱农张北试区研究.本文剖析了我国北方农牧区农业发展的环境资源障碍因素,提出了通过控制土地退化、提高水分效率、扩大负熵输入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以实现北方农牧区资源环境──农牧生产──农村经济协调互依、持续发展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乌昌石地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方法]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乌昌石)地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该区域2008—2018年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耦合度与协调度在不断增强,但协调度增长较为缓慢,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出自东向西"凸状"、自南向北"凹状"降低的格局;从协调度类型看,大多集中于0.20~0.39,处于中度失调或轻度失调,只有乌鲁木齐市达到勉强耦合协调状态;城镇人口总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区生产总值、城市能源消耗总量、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五大因子的影响力较大。[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乌昌石地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标准差化法和熵值法进行客观赋权,同时测算新疆2000—2018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功能弹力与人类经济协调力三者之间的耦合性和生态承载力,对时间趋势变化及市域分布特征进行Arcgis可视化,深入探讨在特殊地理位置与生态特征的极大影响下,正确处理新疆农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资源、环境和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度极高,均在0.8以上,耦合协调性在0.7左右,可持续性偏弱,总体处于农业经济发展优先型。新疆资源环境承载力介于极不承载和弱承载之间,存在很大上升空间;生态功能弹力持续处于不稳定状态,生态环境恢复工作迫切且艰巨;人类经济协调力持续处于中压阶段,未与资源环境和生态功能形成良性循环;生态承载力整体上处于弱持续状态,生态系统的安全状况虽没有出现极不安全但整体一般。  相似文献   

7.
以淮河流域35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采用特尔斐法,分析淮河流域2008年和2012年的农业生产水平、资源环境保障度、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协调度三个方面的综合水平,探讨其时空聚类格局。结果表明,2008-2012年5年间,淮河流域各市的农业生产水平全面提高,整体平均提高11.75分;整体资源环境保障度上升3.6分,其上升速度远低于生产水平发展的速度;区域之间的开发和保护存在不平衡,使本区域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度发生空间聚集,并且在5年间,协调度低的城市以西北—东南走向的条带状格局向西转移。本区域整体的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协调度均值从2008年的0.14下降到2012年的-0.11,恶化态势明显。淮河流域全区须尽快健全保护农业农村环境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起流域补偿机制等,更加注意发展与资源利用之间的时空匹配与效率提高,保障现代农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8.
宋佩茹  田秀山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39-3141
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一直是各国科学家所关注的问题,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人口数量以几何级数增长,人均占有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少。目前,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泥石流、沙尘暴、干旱、洪涝等,已经对人类的生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生态危机在我国更不容乐观,由于风沙所造成的土壤流失面积每年达到153万km2。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如何能使我国的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探讨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人口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许焕 《河南农业》2013,(9):60-60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作用和意义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向协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资源、环境的保护,使资源和环境能永续地支撑农业发展,同时,通过农业的发展促进资源和环境有效保护,使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保护有机结合,既避免农业发展以破坏资源与环境为代价,又避免单纯强调保护而阻碍了开发、利用。其次,有利于重新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使农业的功能不断得到拓宽,促进农村全面、综合、协调地发展,增加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第三,有利于从我国国情出发,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和方向,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以阿克苏地区为例,建立一套区域PRE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GM(1,N)模型计算各子系统自身协调系数和综合发展值,反映区域四个子系统发展的水平、趋势以及协同程度。结果显示:资源系统自身协调值在波动中上升,协调系数最小,其协调性最弱;而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在波动中有良性互动的趋势。但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性最小,体现了明显的不稳定性,说明人口的数量与质量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探求在城市化影响下的耕地资源的发展变化,利用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模型分析湖南省耕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协调性,采用GIS技术探求其空间特征。研究表明,在政策、技术以及地方差异的影响下,湖南省耕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协调性具有动态性、相对稳定性和阶段性特征,且“耕地保护”政策对耕地保护产生了显著的积极效果。在时间维度上,湖南省各市(州)的协调性有所改善且具有一定程度的阶段性;在空间格局上,各市(州)的协调性在不同时期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期末各地区协调性表现为“调和”或“基本协调”,且湘西、湘北、湘中地区的协调性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为测度中国农业的价值变化规律,运用能值理论构建了包括环境资源、农业技术进步、市场交易3个维度的农业价值解析模型,解析了1978—2007年我国农业的价值构成,测度了技术进步、市场交易对我国农业兴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经历了1978—1991年繁荣发展、1992—2002年贫困衰落、2002—2007年恢复增长的3个阶段,技术进步主导农业真实价值的增长,市场交易导致1992年后农业的衰败,农业实际收益完全依赖环境资源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问题研究──兼论黄淮海地区农业与农村发展郭焕成,陈佑启(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100101)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与经济的持续发展问题早在本世纪初就受到科学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  相似文献   

14.
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方式,通过建立“农业资源一农产品一农业废物再利用”的循环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循环农业的本质特征是资源节约和产业链条延伸。  相似文献   

15.
湖南衡阳关于发展休闲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农业是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经营、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体验"三农"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随着我国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这种新型业态必将成为农村经济增长、刺激消费需求的重要拉动力.近日,笔者对衡阳市的休闲农业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人类在面临"农业发展—生态平衡"两难选择的约束下,大力加强农田环境管理的积极意义。在对英国设立并实施的农田环境管理政策及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认为在"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时期,中国农田环境管理规划应该提上日程,促使农业生产与生态平衡相协调,贯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2010~2014年南昌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面板数据,选取了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相关指标,综合运用脱钩弹性理论与(REPI)区域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对2010年以来南昌市经济发展与区域资源环境的协调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南昌市在近5年的发展中,相对其他地市,其协调性是最佳的。  相似文献   

18.
定西地区农业系统协调度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考现阶段国内外众多农业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定西市的自然和经济状况,建立了该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农业系统协调度模型,包括功效函数、协调函数,计算得出定西市农业系统以及子系统的协调度,并确定各系统在不同年份的协调等级。定西市农业系统协调度主要是受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环境系统协调度变化的影响。系统内部要素协调度低,严重影响农业系统的整体协调性,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实施有效协调控制,实现良性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低碳经济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新趋势。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受低碳经济的影响走向低碳、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趋势,解决了我国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源与环境相互矛盾的问题,协调了在发展农业经济资源与环境相互之间的和谐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在低碳经济时代下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区域持续土地利用趋势与协调性评价——以蒙城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是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维生和演化,是各子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趋势评价和协调性评价两方面研究了县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态,同时以主成分分析法对蒙城县持续土地利用趋势,以协调度函数法对土地利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80-1999年期间,蒙城县的土地利用综合水平在波动中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四个子系统之间处于基本协调状况,而资源与经济、经济与环境子系统之间的发展处于不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