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12kaBP以来南疆博斯腾湖气候环境演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根据博斯腾湖沉积物自生碳酸盐稳定同位素以及孢粉和地化元素资料的分析,建立了近12kaBP以来此地区的气候环境的演变序列,并得到以下结论:(1)其气候演变特征同新疆地区由其他地质记录所反映的基本一致,气候演变具有明显的西风型环境演变特征,表现为冷与相对湿润、暖与相对干旱的水热配置关系;(2)由δ(18)O所反映的温度波动存在显著的后期增温特征,结合δ(13)C及Ca-CO3等指标的变化,可以划分出若干具有广泛区域一致性的冷暖阶段,其中暖峰主要出现于11.5-11.0ka、9.4ka、7.5-7.0ka、6.0-5.5ka、3.0ka和2.0kaBP;而冷峰主要出现于11.0-10.0ka、8.8ka、5.0-4.5ka、3.3ka和1.5kaBP和2.0-1.5kaBP期间快速的冷暖变化都具有显著的突变性特征;(4)在7.0-5.0kaBP期间相对暖湿的环境特征可能是全新世大暖期鼎盛期的反映,这也是剖面中唯一的最为显著的暖湿期。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割草地 9 种营养元素的贮量及分配。研究结果表明:刈割对羊草、洽草、其它草种和群落的营养元素贮量产生了一定影响,其贮量有随刈割时间而逐渐增加的趋势。一年内,营养元素的高值期在 8 月 30日前后。割草区的贮量一般低于对照区,羊草的留茬部分低于割取部分的贮量,洽草则相反。在生物量高峰期 8 月 30 日前后,其割草区群落的营养元素贮量为: N 3. 3557g.m - 2, P 0. 1747g. m - 2, K 2.6203g. m - 2, Ca 1. 0795g. m - 2, M g 0.1278g.m - 2, Fe 0. 0324g.m - 2, Cu 1669. 66μg. m - 2, Mn 10343. 84μg. m - 2, Zn3303.51μg.m - 2。除 Mn 外,其它元素都是对照区高于割草区。上述 9 种营养元素贮量在割取部分中亦随刈割时间而逐渐增加,高峰期也在 8 月 30 日前后,但留茬部分相反。割草区营养元素的贮量多数低于对照区,割取部分多数高于留茬部分。在生物量高峰期 8 月 30 日前后,割草区群落的营养元素贮量分配在割取部分的为: N 60.84% , P 49.06% , K 53.34% , Ca 59  相似文献   

3.
茶赤叶斑病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88-1994年对茶赤叶斑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室内培养表明,22,24,26,28℃等4个处理均适宜病原菌的生长发育,离体插枝接种显示,品种间有抗性差异,且以晚间接种发病率高。该病流行程度与5-7月3个月的平均RH(X1)呈正相关,与8月份雨日数(X2)呈负相关,其综合影响的二元回归式为Y=-37.3842+0.6471X1-0.7079X2,rY1.2=0.8274,rY2.1=-0.  相似文献   

4.
半干旱冷凉区微型种植方法,覆盖材料和补灌时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半干旱冷凉区玉米生产的制约因素--水分和温度,在定西地区布设了微地型种植方法,覆盖材料和补灌时期的综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坑种和沟种都能比平作接纳更多的降水,23.6mm的降雨,使坑种0cm ̄100cm的土壤贮水量增加了19.4mm,沟种的增加了18.4mm,平作的仅增加了8.5mm,并且能防霜冻,提高玉米出苗率。地膜覆盖能使玉米苗期0cm ̄10cm的土温升高0.9℃ ̄1.2℃,大喇叭口期补灌  相似文献   

5.
按不同肥力讨论了寒旱山区马铃薯施用氮磷肥的增产效果,提出了氮磷肥经济最佳施用量,低肥力N5.297kg.亩^-1,P2O53.253kg.亩^-1,N2P2O5=1:0.61,亩施肥利润38.57元;中肥力N6.680kg.亩^-1,P2O53.997kg.亩^-1,N1P2O5=1:0.60,亩施肥利润146.13元,高肥力N8.451kg.亩^-1,P2O54.093kg.亩^-1,N:P2O  相似文献   

6.
小麦纹枯病拮抗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从小麦纹枯病、健叶鞘上分离到240个细菌分离物,通过细菌-纹枯菌对峙培养和含菌平板培养筛选出拮抗力较强的Rb2、Rb26等11个芽孢杆菌菌株。在对峙培养中,拮抗细菌的抑菌带达11.5~16.2mm,在含细菌培养基中,拮抗细菌产生明显的抑菌透明圈,宽度7.0~13.0mm,小麦纹枯菌不能生长甚至死亡。筛选到的Rb2和Rb26的代谢产物对小麦纹枯菌生长和菌核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分别为2.8%和1.8%,且高温处理对其抑制活性无显著改变,抑制中浓度仍分别达3.0%和2.1%,但对菌核形成的抑制活性有所减弱。Rb2和Rb26菌液浸种对苗期纹枯病的防效分别达到71.8%和78.1%,代谢产物浸种的防病效果也达71.1%和72.8%。研究认为,Rb2和Rb26对小麦纹枯菌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对苗期小麦纹枯病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山楂叶螨是我市枣树上的主要害虫 ,已对多种杀虫杀螨剂产生了较严重的抗性。为寻找防治枣树山楂叶螨有效而安全的替代药剂 ,我们于2000年至2001年选用敌死虫(D -CTRON)进行田间防治试验 ,获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1试材与方法1.1供试园片及枣树概况试验园片在临沂市果茶高科技示范园密植枣园内 ,供试品种为梨枣 ,树龄为3~4年 ,株行距0.65m×1.0m ,株高1.5~1.8cm。园内地势平坦 ,土质沙性 ,肥力中等 ,山楂叶螨发生相对较重 ,单叶活动螨8~11头。1.2害螨种类山楂叶螨(Tetranychusv…  相似文献   

8.
1994年进行了TP系列多功能高效抗旱灵对冬小麦,冬油菜施用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作物全生育期耕层0cm-20cm土壤水分均比对照高4.4g/kg-23.4g/kg。2.增加作物根系数量和长度等作用明显,冬小麦初生根比对照多2.4次,次生根数比对照多1条,长度增长19.53cm;冬油菜根系长度增加2.47cm,增粗0.40cm;3.平均可提高出苗经5.95%;4.对冬小麦,冬油菜具有明显增产  相似文献   

9.
以常规覆膜(ck1)和起垄覆膜(ck2)为对照,探讨了玉米采取沟垄种植,并用油毡替代地膜覆盖垄面的集水效应对耕层地温、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油毡替代地膜后,雨后种植沟内聚集的降水是ck1的2.07倍,是ck2的1.24倍;耕层0cm~20cm地温分别较ck1和ck2低1.6℃和0.8℃,对控制玉米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和缓解常规覆膜玉米的早衰现象十分有效,总生育期较ck1和ck2分别延长了14d和6d,较二者的增产幅度达27.4%和19.7%,水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2.25kg/(hm^2.mm)和1.35kg(hm^2.mm)。  相似文献   

10.
苏云金杆菌SD—5菌剂防治大豆银纹夜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BtSD-5对银纹夜蛾幼虫具有高毒力、纯化晶体的毒力比孢昌混合物高,毒杀速度也较快;SD-5对银纹蛾化蛹和羽化均有明显影响;田间小区药效试验表明SD-5 0.2×10^8、0.5×10^8、1×10^8活芽孢/mL6天的防效分别为90.1%、96.9%和97.8%;示范推广123.6hm^2,平均防效为91.85%;SD-5处理区天敌种类和数量明显高于化防区;SD-5田间喷施后第8天毒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高原中部5.8~4.5 Cal kaBP气候旋回的地层记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鄂尔多斯高原现代风成砂与PJHZ剖面沉积物粒度特征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剖面中4个层位(290~210,190~160,153.5~123.5,50~40 cm)基本属于风成砂沉积。结合粒度参数、碳酸钙含量、总有机碳含量及年代序列,认为此区域在5.8~4.5 Cal kaBP存在以下沉积旋回:~5 749 Cal aBP,沉积风成砂,反映该时期风砂活动强烈,气候干燥,冬季风强盛;5 749 Cal aBP前后,沉积物为灰绿色湖相层,表明这一时期存在短暂的湖面扩展,沙漠退缩;5 749~5 370 Cal aBP,沉积风成砂,反映了湖泊的退缩和沙漠的扩展;5 370~4 895 Cal aBP,湖相沉积物,反映了流域降水量的增多;4 895~4 580 Cal aBP沉积风成砂后,4 580 Cal aBP前后又出现了短暂的湖相沉积,之后又是风砂沉积。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东部环境演化对古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晚全新世柴达木盆地气候进一步向干旱化方向发展,气候的干旱化以及由此导致的环境变化对盆地古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全新世气候与环境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柴达木盆地古人类文化的出现、发展与衰亡。地层剖面测年与分析表明,柴达木盆地诺木洪文化兴盛于约3300aB.P.,衰亡于约2900aB.P.,诺木洪文化在这发展过程中受气候波动的影响曾出现一次文化断层,由此可将诺木洪文化分为前后两期。环境变化是柴达木盆地史前古人类文明兴衰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呼伦湖是我国东北地区面积最大、纬度最高的湖泊 ,1 3 ka以来湖面波动、泥炭发育与风沙 -古土壤堆积是呼伦湖地区环境演化的显著特征 ,对比 1 3 ka以来呼伦湖地区湖面波动、泥炭发育与风沙 -古土壤堆积的时间序列及其与古气候的关系 ,结果显示古气候变化对湖面波动、泥炭发育、风沙 -古土壤堆积有重要影响。全新世早期 (1 0 0 0 0— 72 0 0 a B.P.)呼伦湖地区气候由冷干向暖干变化 ,伴随风沙活动加强、泥炭发育缓慢和低湖面环境演化特征。 72 0 0—5 0 0 0 a B.P.气候暖湿 ,呼伦湖地区泥炭、古土壤发育进入盛期 ,同时出现高湖面。 3 0 0 0 a B.P.以来气候冷干 ,伴随风沙堆积加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位于渭河流域东部的老官台黄土-土壤剖面多气候代用指标的测定,结合野外考察和地层沉积特征分析,揭示了本区气候自末次冰消期以来发生了多期波动和突变事件。14.91~12.45kaB.P.期间本区气候以冷干为主,且在12.45 kaB.P.前后气候最为冷干。12.45~9.34kaB.P.期间表现为快速升温、降水明显增...  相似文献   

15.
关中盆地东部李湾剖面全新世高分辨率气候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李湾剖面磁化率、粒度、微量元素Rb/Sr比值和全铁值的分析结果 ,探讨了李湾剖面黄土纪录所揭示的全新世以来的高分辨率的气候变化。结果发现 :全新世气候的不稳定性在关中盆地东部地区亦有明显的反映 ,这说明 60 0 0 - 50 0 0aB .P .的干旱事件在关中盆地具有普遍性 ;同时 ,本区自 850 0aB .P .以来的全新世最适宜期至少发生了五次气候恶化 ,分别位于李湾剖面深 1 85cm、1 70cm、1 2 5cm、1 0 5cm、85cm附近。  相似文献   

16.
In experiments on winter oilseed rape during 2013–2016, we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timing of fungicides application at BBCH 61–63 and BBCH 65–67 for fungicide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based upon new triazoles, strobilurins and SDH inhibitors (cyproconazole 80?g/l a.i. + azoxystrobin 200?g/l a.i., picoxystrobin 200?g/l a.i. + cyproconazole 80?g/l a.i., boscalid 200?g/l a.i. + dimoxystrobin 200?g/l a.i., protioconazole 125?g/l a.i. + fluopyram 125?g/l a.i., and prochloraz 276?g/l a.i. + tebuconazole 133?g/l a.i.) on effectiveness against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and yield. For cyproconazole 80?g/l a.i. + azoxystrobin 200?g/l a.i. and boscalid 200?g/l a.i. + dimoxystrobin 200?g/l a.i., two applications with divided and full doses were also performed. Applications at BBCH 65–67 resulted in a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4% greater effectiveness against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All applications increased yields,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determined due to application timing by growth stages. Divided applications achieved the highest effectiveness, while yield was increased especially at full dosage. In practice, however, such split applications are difficult to perform.  相似文献   

17.
甘肃民勤绿洲荒漠化防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民勤是河西走廊东段石羊河流域的尾闾绿洲区,它位于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间,不仅是阻挡两大沙漠合并的重要廊道,而且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它阻挡着西来的沙尘暴对东部地区,尤其是华北的入侵,护卫着北京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民勤绿洲区属温带干旱气候,降水稀少,本地无地表径流产生,生产、生活用水完全依赖于石羊河流域的地表水资源。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的综合作用,特别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民勤绿洲生态与环境危机,引起国家和广大学者的关注,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对策。民勤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水资源危机的加剧。通过对民勤50多年发展的综合分析和评价,建议尽快实施"民勤绿洲荒漠化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恢复民勤的生态系统——绿洲荒漠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体系,需要全社会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沙漠化防治措施及其效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土地沙漠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普遍存在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但干旱多风的自然条件引起的沙漠化,仅占现代沙漠化面积的15.13%,说明沙漠化土地是可以治理的,本文概述了农田林网,林网内农林复合经营,防沙林带,灌草带,造林固沙等沙漠化防治措施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方法与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依托条件 ,生态系统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及资源利用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 ,其直接后果就是生态系统发生病变 ,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丧失。在阅读国内外有关生态系统健康文献的基础上 ,综述了生态系统健康的发展过程、概念、范畴、指标、评价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旨在反映当前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状况 ,同时能为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历史以来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是导致塔里木河两岸地下水位变化并由此造成生态环境演化的主导因素。尤其是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快了地表水资源的时空再分配 ,从而引起了地下水空间补给变化。通过对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埋深与沙漠化程度资料的对比分析 ,表明地下水位下降是引起塔里木河下游土地沙漠化的众多因素中最直接的因素。而地下水位的变化又取决于地表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文中围绕此关系建立了响应地下水位动态的土地沙漠化预测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