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逐步聚类分析法,对6月生百日青(Podocarpusne neriifolius)容器苗的苗木分级标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的累积贡献率为84.473%,是评价苗木质量分级的主导因子,利用苗高和地径2个质量指标,获得苗木3级分级标准,即Ⅰ级苗:苗高≥24.7 cm,地径≥0.31 cm;Ⅱ级苗:24.7 cm>苗高≥17.9 cm,0.31 cm>地径≥0.27 cm;Ⅲ级苗:苗高<17.9 cm,地径<0.27 cm.  相似文献   

2.
舟山新木姜子苗木分级及不同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对舟山新木姜子一、二年生苗木进行逐步聚类分级,得出一年生苗木分级标准为:Ⅰ级苗苗高≥19.7 cm,地径≥0.38 cm;19.7 cm>Ⅱ级苗苗高≥13.8 cm,0.38 cm>地径≥0.30cm;Ⅲ级苗苗高<13.8 cm,地径<0.30 cm.二年生苗木:Ⅰ级苗苗高≥49.1 cm,地径≥0.59 cm;49.1 cm>Ⅱ级苗苗高Ⅰ≥29.5 cm,0.59 cm>地径≥0.38 cm;Ⅲ级苗茁高<29.5 cm,地径<0.38 cm.应用分级标准对3种育苗密度的苗木进行分级.并通过不同密度与苗高、地径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培育一年生舟山新木姜子苗木最适密度为300株/m2,二年生苗木的最适密度为200株/m2.  相似文献   

3.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逐步聚类分析法,对6月生百日青(Podocarpus neriifolius)容器苗的苗木分级标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的累积贡献率为84.473%,是评价苗木质量分级的主导因子,利用苗高和地径2个质量指标,获得苗木3级分级标准,即Ⅰ级苗:苗高≥24.7 cm,地径≥0.31 cm;Ⅱ级苗:24.7 cm苗高≥17.9 cm,0.31 cm地径≥0.27 cm;Ⅲ级苗:苗高17.9 cm,地径0.27 cm。  相似文献   

4.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火力楠1年生实生苗的分级标准进行探讨.提出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该树种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并得出火力楠苗木的3级分级标准,即:Ⅰ级苗:苗高≥64 cm,地径≥0.90 cm、Ⅱ级苗:63 cm≥苗高≥61 cm,0.89 cm≥地径≥0.72 cm、Ⅲ级苗:苗高<61 cm,地径<0.72 cm.  相似文献   

5.
印度紫檀苗木分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印度紫檀容器苗苗木的分级标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该树种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并得出印度紫檀苗木的3类(级)分级标准,即:Ⅰ级苗:苗高≥29 6cm,地径≥0 33cm;Ⅱ级苗:29 6cm〉树高≥19 6cm,0 33cm〉地径≥0 27cm;Ⅲ级苗:树高〈19 6cm,地径〈0 27cm。  相似文献   

6.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法,选择苗高和地径两个性状作为分级质量指标,对川滇桤木、枫杨和多果槭3个优良绿化树种容器苗的苗木分级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3个树种8个月苗龄的分级标准:①川滇桤木Ⅰ级苗:苗高≥37.0 cm,地径≥0.45 cm;Ⅱ级苗:37.0 cm苗高≥29.0 cm,0.45 cm地径≥0.32cm;Ⅲ级苗:苗高29.0 cm,地径0.32 cm。②枫杨Ⅰ级苗:苗高≥31.35 cm,地径≥0.40 cm;Ⅱ级苗:31.35 cm苗高≥26.45 cm,0.40 cm地径≥0.31 cm;Ⅲ级苗:苗高26.45 cm,地径0.31 cm。③多果槭Ⅰ级苗:苗高≥34.32 cm,地径≥0.40 cm;Ⅱ级苗:34.32 cm苗高≥25.38 cm,0.40 cm地径≥0.29 cm;Ⅲ级苗:苗高25.38 cm,地径0.29 cm。  相似文献   

7.
选择苗高和地径作为苗木分级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4个月苗龄的皂荚穴盘苗进行分级标准研究。得出分级标准:皂荚穴盘苗Ⅰ级苗,苗高H≥26.5 cm,地径D≥0.48 cm;Ⅱ级苗,26.5 cm苗高H≥22.8 cm,0.48 cm地径D≥0.42 cm;Ⅲ级苗,苗高H22.8 cm,地径D0.42 cm.  相似文献   

8.
高阿丁枫苗木分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高阿丁枫苗龄为100天的苗木分级标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此苗龄下的高阿丁枫苗木分级标准:Ⅰ级苗,苗高≥13.0 cm,地径≥0.26 cm;Ⅱ级苗:13.0 cm>苗高≥10.6 cm,0.26 cm>地径≥0.21 cm;Ⅲ级苗:苗高<10.6 cm,地径<0.21 cm。  相似文献   

9.
以秀丽香港四照花1年生容器苗为样本,以地径、苗高作为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结合实际生产情况,采用逐步聚类分级法将样本苗木分为4个等级。Ⅰ级苗(特级苗)地径≥0.52 cm、苗高≥54.3 cm,Ⅱ级苗(优质合格苗)地径≥0.44 cm、苗高≥44.0 cm,Ⅲ级苗(普通合格苗)地径≥0.36 cm、苗高≥38.0 cm,Ⅳ级苗(劣质苗)地径<0.36 cm、苗高<38.0 cm。  相似文献   

10.
猴耳环苗木分级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7个月龄的猴耳环苗木分级标准的研究,采用随机抽样、逐步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猴耳环苗木分级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以苗高和地径作为分级标准的质量指标,得出了以下分级标准.Ⅰ级苗:苗高≥20.07 cm,地径≥0.48 cm;Ⅱ级苗:20.07 cm>苗高≥15.13 cm,0.48 cm>地径≥0.39 cm;Ⅲ级...  相似文献   

11.
红松换床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松为材料,在高寒山区进行红松换床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2-1培育方式改变为S1-2培育方式,苗木长势好,同为3 a生苗,S1-2苗龄型的成苗率达到84.7%,平均苗高19.4 cm,平均地径0.47 cm,完全达到标准规定的出圃苗规格;而S2-1苗龄型的成苗率仅为35.0%,平均苗高14.0 cm,地径0.42...  相似文献   

12.
对四川犍为地区引种栽培的互叶白千层扦插苗进行抽样调查,采用相关性分析、“x¯±s”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苗木质量进行评价和苗木分级研究。结果表明:评定互叶白千层苗木质量可以苗高(H)、地径(D)和全株生物量作为表型指标,结合主根数量,并辅以根系长度作为辅助参考综合评价指标。提出了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该树种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并得出互叶白千层扦插苗的3级分级标准,Ⅰ级苗木:苗高>17.66 cm,地径>1.98 mm;Ⅱ级苗木:苗高为11.48~17.66 cm,地径为1.36~1.98 mm;Ⅲ级苗木:苗高<11.48 cm,地径<1.36 mm。可为互叶白千层苗木分级和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笔者对钟祥市1a生紫薇扦插苗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在调查苗木地径、株高等生长性状基础上,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方法和逐步聚类法进行苗木等级检验,最终确定紫薇1a生扦插苗分级标准为:I级苗地径≥0.90cm,苗高≥120.0cm;Ⅱ级苗地径0.50-0.90cm,苗高80.0-120.0cm。  相似文献   

14.
红豆树苗木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郑天汉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71-73,90
红豆树1年生苗木质量评价标准为:Ⅰ级苗的临界值:总鲜重≥56.9 g,地径≥34.2 cm,苗高≥46.7 cm;Ⅱ级苗的临界值:56.9 g>总鲜重≥17.1 g,0.98 cm>地径≥0.67 cm,43.0 cm>苗高≥23.2 cm;Ⅲ级苗的临界值:17.1 g>总鲜重≥11.9 g,0.67 cm>地径≥0.56 cm,23.2 cm>苗高≥16.9 cm;Ⅳ级苗的临界值:总鲜重<11.9 g,地径<0.56 cm,苗高<16.9 cm。  相似文献   

15.
2019年3月,在浙江省温岭市采用1年生和2年生红豆树Ormosia hosiei实生苗造林,幼苗分别为地径2 cm带土球及营养钵苗、地径4 cm带土球截顶苗和全冠苗,于2019年10月测定苗木的高度、地径,分析不同试验处理(苗木规格、苗木类型、截干方式、施肥处理)对红豆树当年生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叶榉播种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4a的大叶榉播种育苗试验,大叶榉种子于10月中下旬成熟,并有明显的大小年,大年种子出苗率高于小年种子。播种量75-150kg/hm^2。通过幼苗移栽、施肥、灌水、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和及时修剪,1年生苗高可达到60-80cm,地径1.1cm,3年生苗高2.92m,胸径2.3cm。  相似文献   

17.
对苗圃内生长1年的米槁实生苗进行出圃前的质量调查,在调查精度为95%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米槁苗木质量的相关因子。以苗高、地径为分级指标,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得出米槁实生苗苗木分级标准,Ⅰ级苗为D≥0.83cm、H≥87.6cm,Ⅱ级苗为0.83cm≥D≥0.57cm、87.6cm≥H≥76.4cm,Ⅲ级苗为D0.57cm、H76.4cm。为米槁苗木生产中的质量判别和分级拣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杨春生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80-82,100
采用苦槠裸根苗、容器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与桂花、杉木、木荷进行混交造林试验,连续2 a的观测结果表明:苦槠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树高、地径生长量均比裸根苗高;Ⅰ级地苦槠的造林成活率、树高、地径生长量均比Ⅱ、Ⅲ级地高。说明营建苦槠人工林选择立地条件较好,采用容器苗造林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云南龙竹实生苗质量,以其半年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以地径、苗高、每丛株数为苗木质量分级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法及标准差法确定苗木质量等级。结果表明:云南龙竹实生苗苗高、地径与其他生长指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以苗高、地径和每丛株数作为苗木质量等级划分的依据是可行的。经综合评定,确定云南龙竹半年生实生苗质量分级标准为:Ⅰ级苗高度≥37 cm、地径≥3 mm、每丛株数≥4;Ⅱ级苗27≤苗高<37 cm、2≤地径<3 mm、3≤每丛株数<4株;Ⅲ级苗16≤苗高<27 cm、1≤地径<2 mm、2≤每丛株数<3株。研究结果可为云南龙竹苗木等级进一步划分和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